景德鎮民間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景德鎮市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因瓷立市”“以瓷聞名”的世界瓷都。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暘府山,是景德鎮西面的一道屏障,它東臨昌江,南接三閭廟,西北層巒疊嶂,為市區內的最高山峰。若登山遠眺,景德鎮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暘府山,山間古木參天,濃廕庇地,小溪潺潺,泉水淙淙,是個“松青竹翠揮雲開”,“水煙深處梵王家”風景勝地。

  相傳,遠古時,山頂住有幾戶人家。一日,暘府君***即禹王***登山遊覽,見一老鄉從山腳往山巔挑水,步履艱難。為解山頂住戶用水不便之難,暘府君當即抽出寶劍,朝寺旁的巖壁上猛力一刺,頃刻山泉汩汩流出,終年不涸。後人為銘記暘府君這一箭之恩,遂將此泉取名“劍泉”。人們每登暘府山,多在“劍泉”小憩,或飲或濯,既解登山之疲,又增嬉遊之樂。

  山下的暘府村,背山臨江,綠蔭環抱。村口的兩株古樟,年代久遠,如傘似蓋,其中一株胸圍近9米,為市區最大的一株。在古樟周圍,有青石雕花牌坊一座,系晚清風格。

  暘府寺原座落於暘府山之東南,與觀音閣隔江相望。相傳這裡為禹王練丹之處,因禹王又稱暘府之君,故名。據浮樑縣志記載,寺系宋紹興年間所建,元末毀,明洪武元年重建,清中期又毀。

  據史載,宋紹興年間,民族英雄岳飛曾帶兵路過景德鎮,駐於寺中。晚間,登山觀景,對這裡的秀麗山川讚歎不已。第二天臨去時,應寺內禪師朗日之請,揮筆題了一副對聯:“機關不露雲垂地,心境無瑕月在天”。岳飛走後,朗日將岳飛手書製作成黑底金字的木質楹聯,掛於寺門前。從此,寺名遠楊,香火興盛。文人墨客也常來此吟詩題對,填詞作賦。暘府寺成了“吟客披雲題玉壁,藥僧和露採松花”的妙地。

  暘府寺原廟久廢,現存寺廟為近年所建,其建築規模遠遠超過昔日古寺,朋友們若有興趣,不仿進寺一遊。

   篇【2】

  美人醉是一種瓷器釉色名,亦稱桃花片釉,豇豆紅釉等。它是清代康熙時銅紅釉名貴品種之一。燒製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後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呈色變化較多,粉紅色中略帶灰色的稱“豇豆紅釉”,灰而色暗的稱“乳鼠皮釉”,粉紅中的稱“苔點綠釉”,帶紅塊的稱“孩而臉”釉等。

  關於美人醉的來歷,在景德鎮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明朝時,有一天皇帝穿著一件紅袍,從一件白瓷旁經過,回頭一看,突然發現白瓷被染成紅色,顏色美妙無比,龍顏為之大悅,於是下旨給御器廠,依樣燒出這種紅色瓷器。御器廠接旨後馬上佈置任務,日夜趕製,限期完成,但這種釉呈色極不穩定,對窯內氣氛十分敏感,極不容易燒成。

  期限將至,瓷器仍未燒成,窯工們個個惶惶不可終日,惶恐大禍臨頭。

  有個老窯工每天愁眉苦臉回家,回家也是唉聲嘆氣,一言不發。在其女兒的催逼下,他說出了事情的緣由,並分析了該瓷器燒不成功的原因恐怕是窯溫燒不上去。女兒聽後,寬慰其父休息,自已轉輾反側,徹夜不眠。在假寐中,神仙託夢,此器要以女兒身祭燒,便可成功。為救眾多窯工,也為救其父,她已打定以身殉窯的準備。第二天,在窯工們心急如焚而無可奈何之時,她以探父為由來到窯上,趁眾人不備跳入窯內,待眾窯工和其父清醒過來,只見窯內熊熊烈焰在蒸騰,眾人哭成一片。

  待開窯時,滿窯瓷器釉色殷紅,晶瑩潤澤,就像少女的血染就的一般。這種瓷器以青年少女的生命為代價,終於燒製成功。窯工們為紀念這位以身殉窯的少女,將這種色釉取名為美人醉。

   篇【3】

  很久很久以前,高嶺村有一家姓盛的夫妻,他們租了大地主張扒皮的幾畝薄田,一年到頭好不容易打點糧食,張扒皮拿著算盤賬本一翻,這點糧食也被颳去了。盛家夫妻日子過得清苦,心地卻特別善良,聽到誰家揭不開鍋,他們寧肯自己餓一點,也會省出一點口糧送過去。村裡人都稱他倆是“好心的盛家”。

  又是一年冬天,大風凌冽、雪花紛飛,盛家男人正把一捆劈好的柴火給前村一個孤寡老太婆家送去,他開啟房門,只見屋簷下蜷縮著一個衣衫破爛、瑟瑟發抖的老公公。

  盛家男人趕緊犯下柴火,將老公公扶進屋裡,他一邊脫下自己的破棉襖給老人披上,一邊讓妻子倒碗熱水來。

  盛家男人問:“老人家,你是哪個村的?這麼冷的天,要去哪?”老公公嘆了口氣,答道:“我家在很遠的地方,給地主逼得沒法子,只有出來投奔親人,沒想到竟然倒在這裡,人老不中用了。”盛家男人一聽,忙安慰道:“老人家你莫急,人不舒服就多在我這裡待著,等好了,開春了再走。”老公公點點頭,喝了口熱水,肚子卻咕咕叫了起來。他不好意思地開口:“兩天沒吃上一口糧食了,實在餓得慌。”

  盛家夫妻聽了,感到有些為難,他們家的米缸,早在入冬前就空了。想給老人家熬完粥,拿來的米呢?盛家妻子正在發愁如何開口,她男人看到老人又餓有疲憊的樣子心中不忍,就把妻子拉到廚房,悄悄說:“要不你去張扒皮家借一升米吧。”妻子一聽,嚇了一跳。張扒皮,高嶺村誰不知道這個吸血螞蝗!盛家男人看出妻子的猶豫,又推了她一把。

  妻子借來米,夫妻倆生火熬粥。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米粥端到了老公公的面前,老公公一點不客氣地大口喝下。

  說也奇怪,老公公喝完粥氣色頓時就好起來,病態煙消雲散。老公公將飯碗一擱,站起來說道:“你們的好心腸真是名不虛傳,我也沒有什麼可報答的,我走後,你們去村後東南面的松山頂上挖它個九九八十一鋤,到時候,你們就有辦法還張扒皮的一升米了。”說罷,老公公抬腳便走。

  盛家夫妻一聽,甚是奇怪。老公公在屋裡,從哪裡得知他們找張扒皮借了米?莫非他是神仙不成?夫妻倆出門一看,哪裡還有老人家的蹤影。

  回到屋裡,盛家夫妻扛起了鋤頭,去了村後東南面的松山頂,一鋤、兩鋤、三鋤……夫妻一人一鋤奮力挖著,過了不知多久,妻子一鋤頭下去,那硬邦邦的黑泥土竟然一下子變成了白花花的!盛家男人彎下腰一聞,不可置信地又嚐了一口,這才樂著告訴妻子,這是糯米粉啊!

  兩個人樂壞了,想到村子的人們都還在受凍捱餓,就興沖沖跑回村裡,帶著村裡人,挑著大筐、提著小桶來到山頂裝,這糯米粉,剛挖去一層,立刻又長出一層。大家把糯米粉挑回家後,做湯圓、做餈粑,彷彿過年一般。

  第二天,張扒皮就知道了。他帶著傭人急急忙忙爬上松山頂,這一眼,看得他眼睛發紅。他叫來一幫狗腿家丁將松山頂團團圍住,把上來挑糯米粉的村民趕走,並在四周釘上張府的木牌,說這松山是他祖上的寶山,誰要再來挖糯米粉,就送官究辦!村民們一時間沒有辦法,氣憤不已。

  張扒皮叫人挖了一大筐糯米粉,抬回家做湯圓,湯圓做好了,張扒皮叫來一大家子人,捻著鬍鬚,得意洋洋地說:“今天大家隨便吃,吃完我們再去挖。這下可發大財了!”說完,張扒皮帶頭吃起來。

  只見張扒皮囫圇一口吃下去,立馬倒在地上打起滾來,家裡人著急往碗裡一看,哪裡有什麼湯圓,全是白色的石頭。肚子裡裝著石頭的張扒皮,還沒鬧到天亮就活活給疼死了。

  張扒皮一死,高嶺村的村民們都很高興,又可以去松山頂挖糯米粉了。盛家夫妻領著村民到了山頂一看,發現原先有糯米粉的地方全部成了白花花的石頭。這時,大家心中又是鬱悶又是恨張扒皮。

  當天晚上,盛家夫妻沒有說話便睡了,夢裡只見老公公居然走到跟前,說:“松山頂上那些石頭,可以做瓷器的,做成的瓷器跟玉器一般值錢。”第二天清早,盛家夫妻就又帶著村裡人來到松山頂,將石頭做成一個個器皿的坯子,放進窯裡一燒,果然晶瑩潔白,像玉器一般。

  高嶺村的村民們把做好的瓷碗、瓷瓶拿到鎮上去賣,百姓們,喜愛萬分,很快就賣光了。

  從此,高嶺村在盛家夫妻的帶領下,開始挖土建窯燒陶瓷,松山因地處高齡,就改名為高齡山,山上的瓷土,就稱作高嶺土了。


關於風水民間故事
精衛填海民間故事
相關知識
景德鎮民間故事
嶗山風景區的民間故事
關於德國的民間故事
常德民間故事作文
鳳城的民間故事
含有龍的民間故事
華山的民間故事
關於朱元璋的民間故事
中國最簡單的民間故事
關於愛情民間故事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