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因材施教是指標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你們對因材施教的典故瞭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麼?”孔子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麼?”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因材施教解析

  【注音】yīn cái shī jiào

  【出處】《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註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解釋】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標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教育

  【近義詞】對症下藥

  【反義詞】一視同仁

  【示例】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差異,以便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造句

  1、老師要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老師們在教學中,能夠針對每個同學的特點因材施教。

  3、李老師善於因材施教,指導同學們利用自己身上的長處彌補不足。

  4、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同學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5、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在各方面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6、這樣,老師就有幾年的時間來觀察學生,因材施教。

  7、教師應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差異,以便因材施教。

  8、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來的一條教學原則。

  9、李老師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學生關心、愛護,總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10、老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予以因材施教。

  11、學生程度良莠不齊,老師不宜等而觀之,宜採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來教導。

  12、孔子是歷史上最早實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家。

  13、這批學員良莠不齊,要因材施教才行。

  14、蔣老師的教學很有特色,不但講得深入淺出,而且還注意因材施教,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5、作為優秀教師,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課堂上,無論對什麼樣的學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因地制宜典故
義薄雲天的典故
相關知識
因材施教典故
因材施教的典故是什麼
因材施教讓孩子靈性永存
農村高中美術鑑賞課因材施教的實踐
教學應講究鼓勵與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造句大全
全新班主任因材施教經驗交流發言稿
全新班主任因材施教經驗交流發言稿
因勢利導典故
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