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的歷史故事3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4日

  經過時間的打磨,千萬人的口口叮傳,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短小的歷史故事·取長補短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們的尊敬。無論人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孟子·滕文公上》

  【求解驛站】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不足。

  【活學活用】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分工協作,有利於各地區和全國經濟的發展。

  【妙語點撥】大象和螞蟻爭論,認為自己的力氣比對方大。大象對螞蟻說:“你能拔起這棵樹嗎?”螞蟻無能為力,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螞蟻對大象說:“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大象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鼻子捲起地上的草葉,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鬆自如地走動。這個故事與孟子進諫的思想主旨有異曲同工之妙,啟示我們為人處事要取長補短。

  【近義】揚長避短

  【反義】師心自用

  短小的歷史故事·捨本逐末

  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

  有天,齊襄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後。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更沒見過趙威後。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後是一位很賢德的王后,所以愉悅地接受了這一差事。他想,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後問安,趙威後一定會很高興。她一高興,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因此,他覺得此行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

  使者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邯鄲,在齊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漂亮的:那雕樑畫棟的梳妝樓,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熱鬧非凡的市橋,那巍峨秀麗的叢臺……他聽人描述過很多次,可就是沒有見過。因此,一路上盤算著,等辦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遊覽遊覽邯鄲,飽飽眼福。

  到了邯鄲,他直奔趙王城,去問候趙威後。

  趙威後果然不負賢名。當齊王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後宮時,趙威後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嚴正氣,滿臉的慈祥。

  齊王使者以禮拜見之後,便把隨身帶來的齊王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後。但不知怎的,那趙威後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卻躬身對齊王使者說:“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

  “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後又問:“老百姓們好嗎?”

  “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後再問:“齊王也很好嗎?”

  “也很好。”齊王使者答。

  齊王使者回答完問話,心裡感覺很異樣。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麼,便直接問出來:“尊敬的威後,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專程向您來問安。照說,您若回問的話,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可您先問的卻是年景和百姓,您怎麼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後面呢?”

  趙威後笑著說:“話可不能這麼說。我之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後問候你們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齊王使者更是一臉迷茫,問:“您有什麼道理?可否詳述?”

  趙威後慢條斯理地解釋說:“你想想看,假如沒有好年景,那老百姓靠什麼活下去呢?假如沒有老百姓,又哪裡有大王呢?所以說,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不這樣問,便是捨本逐末。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這……”齊王使者啞口無言了。

  召見一結束,齊王使者,一沒有去觀光那雕樑畫柱的梳妝樓,二沒有去踏看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也沒有去遊覽那巍峨的叢臺和熱鬧的市橋,便直接回齊國去了。

  在歸國的路上,齊王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雖說那趙威後什麼禮品也沒有賜給他,可他並不認為是空手而回。他覺得,趙威後那“捨本逐末”的話語,比什麼禮品都貴重,都沉重……

  ——《戰國策·齊策四》

  【求解驛站】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在細枝末節上下功夫。

  【活學活用】寫文章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內容,那是~。

  【妙語點撥】大儒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有個“君”。國家是為民眾建立的,“君”的位置是為國家而設立的。這裡,輕重主次的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國家政治,一切以民為本。要說真有什麼“天子”,那麼民眾才是真正的“天子”。在古代社會,趙威後抱有“民貴君輕”的情懷,是難能可貴的,無愧於賢德的美譽。

  【近義】本末倒置

  【反義】追本窮源

  短小的歷史故事·固若金湯

  秦朝末期,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派部下武臣進攻趙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趙地以後,一路披荊斬棘,所到之處,豪傑紛紛響應,起義軍佔領了趙國的大部分地區。武臣自己也被加封為武信君。這時,武臣率軍攻打到了范陽城,范陽令徐公準備誓死保城,到處修建防禦工事,準備抵抗到底。

  當時,范陽城裡有一個名叫蒯***kuǎi***通的人,口才極好,得知武臣已經兵臨城下了,就去拜見徐公。他張口就向徐公致哀,然後又向他道喜,弄得徐公莫名其妙,連忙問他究竟怎麼回事。

  蒯通說:“大人當范陽令十多年來,殺戮搶掠,作惡多端,弄得百姓對你怨聲載道,只因先前有嚴厲的秦法在為你擋災阻禍,你才倖免於難。現在天下大亂,秦法不管用了,百姓還不把你剝皮剔骨以洩心中怒氣?但大人若聽小人的話就不會死,而且還會富貴。”那范陽令一聽,就趕緊讓他給自己出主意。蒯通就啟程去求見武臣。武臣此時正在招攬四方豪傑,非常願意接見他。

  蒯通對武臣說:“您來到這裡,肯定是要先戰勝范陽令,然後才能攻克范陽城,這未免大費周章。我現在有一個良方,可不傷一兵一卒就讓您得到范陽城,而且只要一紙檄文,就能讓您得到幾千裡土地。不知您意下如何?”

  武臣一聽就急忙問道:“有如此妙計,趕緊說來聽聽?”

  蒯通說:“范陽令聽說您要去攻城,正在整頓兵馬,守城力保,但他是個貪生怕死、愛慕官職的人。他之所以到現在還一直不肯歸降,實在是因為您先前打下十個城縣後,把守城的官吏都給殺掉了。他覺得投降是死,守城也是死,而且范陽城固若金湯,料您一時半會兒也難強攻下來。退一步想,就算范陽的人民對范陽令恨之入骨,起義殺死他,也未必會願意投靠武信君您,說不定會拼死守城不降的。為您設想,最好的辦法就是赦免范陽令,給他個一官半職,他喜得富貴,自然會願意開城投降,而范陽城的人民也不敢隨便殺他,這范陽城您不就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嗎?您還可以用豪華的車輛去接范陽令,讓他乘坐此車到附近的守城去巡遊一番。附近城縣的官員就知道投降大人後非但不會有性命之憂,還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那他們一定會很快向您投降。如此一來,您不需花費任何力氣就可以得到天下,不用犧牲一兵一卒就使四方臣服。這就是我所說的用一紙檄文可定天下的良方!”

  武臣聽完蒯通的計策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計策行事。果然在范陽令投降後不久,附近幾百裡的守城官吏也都紛紛向武臣投降了。

  ——《漢書·蒯通傳》

  【求解驛站】金屬築成的城牆,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城防極為牢固。湯,指湯池,防守嚴密的護城河。

  【活學活用】長安城防守嚴密,~。

  【妙語點撥】武臣授命於陳勝北上掃蕩趙地,攻打范陽城。城中眼光老到,善為長短之說的蒯通立刻遊說范陽令徐公,為其分析當前形勢,解說利害關係,以說服徐公降趙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趙王武臣接受范陽縣令徐公投降,傳檄千里,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拿下燕趙眾多座城池。口才的威力可見一斑!

  【近義】銅牆鐵壁、堅如磐石

  【反義】一觸即潰、不堪一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神話故事大全閱讀_滿滿童年回憶
簡短的寓言小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短小的歷史故事3則
搞笑的歷史故事兩則
搞笑的歷史故事兩則
簡單短小的兒童故事
有關讀書的歷史故事黑板報
關於成功的歷史故事大全
英勇奮戰的歷史故事
寬容的歷史故事
短小的動物故事
關於大青山的歷史故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