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謝晉睿智而犀利的口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2008年10月18日凌晨,有“電影教父”之稱的著名導演謝晉在家鄉浙江上虞逝世,享年85歲。他為中國的電影事業奔忙一生,在50多年的導演生涯中執導了20餘部膾炙人口的影片,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人才。如今,謝晉雖已駕鶴西去,但他那睿智而犀利的話語仍然迴盪在我們心頭,久久難以忘懷。

  “最後的審片者是歷史、時間、人民”

  謝晉從影50多年來,不僅在國際、國內影壇享有盛譽,還多次獲獎,六次獲得“百花獎”,這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然而,謝晉在榮譽面前,從來都是泰然處之,表現得很低調。他說:

  我常常碰到很多觀眾跟我講,謝導,我是從小看你的電影長大的,我太喜歡看你的電影了。我覺得這個話對我的激勵,比捧一個獎盃還重啊!這也是我最大的幸福。經歷了那麼多風雨後,我不在乎獲獎。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為,最後的審片者是歷史、時間、人民。

  在謝晉看來,老百姓的褒獎“比捧一個獎盃還重”,所以他引用了觀眾的那句話——“謝導,我是從小看你的電影長大的,我太喜歡看你的電影了”,並把它當作“最大的幸福”,其拳拳之言發自肺腑,樸實無華,感情真摯,讓人為之動容。“最後的審片者是歷史、時間、人民”,這是謝晉對他自己50多年來電影生涯的經驗總結,其認識由表及裡、高屋建瓴,其話語言近旨遠、飽含哲理,給人以智慧的啟迪。


  謝晉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他的精神必將永駐人間。“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謝晉拍攝了三分鐘的公益短片《中國,站立成樹》,為災區祈福。如今,他雖已離我們遠去,但他那充滿魅力的話語卻煥發著光芒,像他的電影一樣必將在人們心中“站立成樹”,流芳百世。

  “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要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

  縱觀謝晉的影片,從《女籃五號》到《紅色娘子軍》,從《芙蓉鎮》到《鴉片戰爭》,無不體現了謝晉對社會和歷史的深刻思考。在他眼裡,電影的社會功能遠遠比商業功能重要,並且應該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說:

  我每導演一部影片,都是我一次生命的燃燒,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要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如果20世紀的中國電影還沒有美好的形象留下來、並且被全世界接受的話,那我們這一代電影人就沒有盡到責任。

  在北京大學舉辦的2008年“全球華語電影論壇”學術交流會上,謝晉情緒比較激動,抓起話筒便開始斥責中國電影界存在的一些現象——

  現在一些電影導演,你們這也講,那也講,就是不講社會責任感,幾個臭錢就能把你們的獨立人格給賣了。既然是這樣,你們還在瞎拍什麼電影?

  “我每導演一部影片,都是我一次生命的燃燒”,正是有了這樣的藝術激情,謝晉才會不斷去攀升自己的電影事業,其話語也才會深刻,以至撼人心魄、振聾發聵:把電影提升到“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的高度,並反躬自問為中國電影做出了什麼貢獻,敢於自我剖析,見解獨到,意在喚起中國電影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學術交流會上,謝晉採用反問的句式痛斥了一些電影導演為“幾個臭錢”而喪失獨立人格的現象,言辭犀利,一針見血,不怕得罪人,旨在警醒電影界的某些人要捫心自問、改過自新。正是這些義憤填膺、使人深思的話,讓我們見識了謝晉直言不諱的性格和鍼砭時弊的無畏氣概。

  “不喜歡人們稱我‘謝老’,我喜歡別人叫我‘謝導’”

  直到去世的前一天,謝晉還在為籌拍電影的事忙碌著。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從來都像個年輕的小夥子,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地投入工作。所以,雖然年事已高,但是謝晉從不言老,他信奉的是“房寬不如心寬”,心態一直很好。他說:

  首先,我儘管已經80多歲了,但不喜歡人們稱我“謝老”,我喜歡別人叫我“謝導”,而且我現在也不感覺老。德國哲學家康德有句名言:老年人要像青年人一樣高高興興。青年人好比百靈鳥,有他們的晨歌;老年人好比夜鶯,有我們的夜曲。

  其次,是不賣老。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作為老年人,不能吃老本,應廣泛結識年輕人。

  再次就是不服老。年紀大小本來是相對的,老年人應該拋棄一些暮氣和自卑,以年輕的心態去擁抱明天、擁抱生活。

  謝晉說話總是滿懷激情,不但聲音洪亮,而且很有邏輯。他分三個層次來說年齡:一是不覺老,從“謝老”到“謝導”的稱謂,一字之差,強調了他“導演”的身份,不搞論資排輩,把工作永遠放在第一位;之後又引用康德的名言,運用比喻和對比的修辭手法,自喻“夜鶯”,說明老年人與年輕人相比,也有自己的“夜曲”,心態好才是最重要的。二是不賣老,引用俗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把自己當成“寶貝”,提醒自己要放低身段,不要倚老賣老;“廣泛結識年輕人”,言下之意是要了解年輕人,與時俱進,不能與時代脫軌。三是不服老,自己給自己打氣,“以年輕的心態去擁抱明天、擁抱生活”,表明他年紀雖大,但並非老氣橫秋,而是老當益壯、豪情萬丈,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謝晉這番通俗化的口語表達,邏輯嚴密,出口成章,意味深長,充分體現了他嚴謹而又充滿智慧的話語風格。

  “拍每一場戲都要像是端著一碗水,十個手指頭都得捧緊它”

  謝晉不僅拍出了很多經典影片,還創辦了藝術學校,培養了眾多電影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像陳沖、劉曉慶、潘虹、趙薇、范冰冰等知名演員,都是在他的悉心調教下脫穎而出的。1980年,謝晉在拍攝電影《天雲山傳奇》時,對女主角王馥荔說:

  做一個大演員,不能疏忽任何一個鏡頭,拍每一場戲都要像是端著一碗水,十個手指頭都得捧緊它,小心翼翼地,如果這裡灑一點,那裡灑一點,戲拍完了就沒什麼東西了……演員要給角色加分而不是減分,只有這樣,戲才有得看。

  其實,謝晉還曾多次對其他演員說過這些話,如今20多年過去了,包括王馥荔在內的很多演員都對這些話印象深刻,因為它確實很有哲理:“做一個大演員”,一個“大”字,表明謝晉對演員的要求很高,把他們當作表演藝術家在培養;接下來,把拍戲比喻為“端著一碗水”,並且接連用“端、捧、灑”等動詞,說得活靈活現,使話語形象生動,讓人聽後難以忘懷;最後一句話,“加分”與“減分”之說,直白曉暢,讓人一聽就明白,體現了謝晉對電影的深刻認識。謝晉的這番話富含哲理,意境深遠,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啟示作用,難怪會有那麼多演員銘記於心了。

 

永慶的妙語口才談人格修煉
克里斯蒂娜婉拒禮物的妙語口才
相關知識
著名導演謝晉睿智而犀利的口才
著名導演英達涉嫌洗錢在美國被捕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簡介
看電影大院裡的童工奮鬥成著名導演
領導如何出言維護員工的口才藝術
著名軍事家班超是個怎樣的人
著名居士曹雪芹哪個朝代的
著名棒球投手佐佐木主浩的介紹
著名將領田忌是哪個朝代的
著名將領田忌是哪個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