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考古發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在江西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歷年來湧現了許多重大考古成果,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蕎麥嶺遺址

  蕎麥嶺遺址位於九江市九江縣馬回嶺鎮富民村蕎麥嶺自然村後山,是目前江西地區發現儲存較好的二里頭晚期至二里崗期的古文化遺址,分佈範圍大,地層堆積深厚,發現遺蹟眾多,出土遺物豐富,年代系列清晰,對於認識江西地區夏商文化全貌有重要作用。

  遺址中出土具有二里頭文化因素的遺物地層關係明確,迭壓有序,對於探尋江西夏時期文化內涵提供了條件。遺址的文化內涵以中原商文化因素為主,融合了本土的文化因素,是中原商文化早期經略南方地區的重要證據。遺址中出土的冶煉相關遺物對於研究長江中游礦冶技術有重要意義。蕎麥嶺商代遺址的發掘,對於研究長江中游南岸地區夏商代文明的南漸和江西地區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蕎麥嶺遺址是契合國家文物局對長江中游文明研究的專案。以蕎麥嶺為核心的遺址佐證中原夏商王朝文明到江西地區採掘青銅和錫礦資源,建立青銅王朝。中原夏商文明不斷南侵的過程中,江西土著文明也不斷髮展壯大,所以在夏商時期,江西地區能夠成為南方的青銅王國,在南方地區獨樹一幟,這就是兩者文化相互融合過程的結果,意義非常重大。蕎麥嶺遺址不但發現了青銅冶煉遺址,同時把這個青銅年代往前推至到了夏代,說明在夏代中原文明就已經進入贛北地區,至少在夏商之際,中原文明與江西土著文明已經高度融合。

  :御窯廠遺址

  御窯廠遺址位於景德鎮市珠山區,2016年考古發掘出土了元、明、清時期的作坊、灰坑、房址、牆基、路面、天井、水溝等各類遺蹟60多處。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發掘出一座明中晚期作坊遺蹟,根據遺蹟與相關遺物推斷,該作坊遺蹟很可能是明正德-嘉靖-萬曆時期的釉上彩作坊遺址,這類遺址在御窯廠歷次發掘中未見,目前已暴露出的該遺蹟面積近200平方米,而且有向四周擴充套件的跡象。釉上彩作坊遺蹟相對完整,這對研究明代御窯廠整個作坊群分佈、規模、制瓷工藝、作坊內部分工形式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道教遺址發掘

  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位於鷹潭市上清鎮東陲,佔地面積30餘萬平方米。目前考古已發現的宮觀建築基址有龍虎門、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閣、御碑亭、配殿、廂房等。

  龍虎山大上清宮建築匯聚了中國道教建築藝術的精華,是我國宗教建築史上的傑作。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是我國南方地區迄今所發現的等級最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級宮觀,是我國道教祖庭基址,該遺址的考古發掘也是我國第一次最大規模的道教遺址考古發掘,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湖田古瓷窯址

  2016年湖田古瓷窯址發掘區位於景德鎮湖田古瓷窯址保護區東部。

  此次發掘清理出元代佈局清晰、功能明確的窯業燒成區與窯業制瓷作坊區遺蹟,發現宋、元、明三個時期地層疊壓關係,出土大量瓷片與窯具標本,其中元代重要遺物有一組官窯特徵的建築構件:瓷質卵白釉筒瓦、帶龍紋瓦當的綠釉筒瓦、戳印“東局”銘文的殘瓦、綠釉板瓦、五爪龍紋瓦當等。出土明代重要遺物中有兩件紀年銘文瓷:“天順元年”銘文青釉缽、“天啟□□”銘文青花盤底殘片。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及史料可以證實景德鎮湖田古瓷窯址在元代是浮樑瓷局下轄的一處官式窯場。考古清理出的遺蹟與出土遺物,為研究中國陶瓷史、窯業技術發展和陶瓷貿易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海昏侯墓考古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位於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老裘村民小組東北約500米的墎墩山上。

  歷時6年時間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考古發掘以及研究表明海昏侯墓設計嚴密、結構複雜、功能清晰明確,對於研究西漢列侯等級葬制具有重大價值。迄今已出土的1萬餘件***套***文物,形象再現了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奢華生活,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大量工藝精湛的玉器,錯金銀、包金、鎏金銅器,圖案精美的漆器,顯示出西漢時期手工業高超的工藝水平。考古發現見證了劉賀傳奇人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與文獻記載不完全相同的海昏侯。

  2015年以來,海昏侯墓進入主槨室清理與文物提取階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文物保護組,進入海昏侯墓主墓發掘現場。保護組在發掘現場參與了出土文物的現場清理保護工作,同時承擔了出土文物的室內保護修復工作,使得大批精美文物煥發光彩展現在觀眾面前。
 

文物法規定細則最新版更新
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習題解析
相關知識
江西考古發現文物
江西考古發現
廣西考古發現
廣西考古發現都有哪些
山西考古發現
江西考古重大發現
江西風城考古發現
陝西省考古發現
長沙西漢的考古發現
陝西省考古發現武則天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