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基礎知識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最近有網友想了解下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基礎知識有哪些,以便於複習,所以小編就整理了相關資料分享給大家,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大家參考參考!!!

  一:

  最熱門的話題是INTERNET與非同步傳輸模式ATM技術。

  資訊科技與網路的應用已經成為衡量21世界國力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準。

  國家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計劃,NII被稱為資訊高速公路。

  Internet,Intranet與Extranet和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企業網研究與應用的熱點。

  計算機網路建立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計算機資源主要是計算機硬體,軟體與資料。

  我們判斷計算機是或互連成計算機網路,主要是看它們是不是獨立的“自治計算機”。

  分散式作業系統是以全域性方式管理系統資源,它能自動為使用者任務排程網路資源。

  分散式系統與計算機網路的主要是區別不在他們的物理結構,而是在高層軟體上。

  按傳輸技術分為:1。廣播式網路。2。點--點式網路。

  採用分組儲存轉發與路由選擇是點-點式網路與廣播網路的重要區別之一。

  按規模分類:區域網,都會網路與廣域網。

  廣域網***遠端網***以下特點:

  1 適應大容量與突發性通訊的要求。

  2 適應綜合業務服務的要求。

  3 開放的裝置介面與規範化的協議。

  4 完善的通訊服務與網路管理。

  X.25網是一種典型的公用分組交換網,也是早期廣域網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通訊子網。

  變化主要是以下3個方面:

  1 傳輸介質由原來的電纜走向光纖。

  2 多個區域網之間告訴互連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3 使用者裝置大大提高。

  在資料傳輸率高,誤位元速率低的光纖上,使用簡單的協議,以減少網路的延遲,而必要的差錯控制功能將由使用者裝置來完成。這就是幀中續FR,Frame Relay技術產生的背景。

  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主要技術要素為網路拓撲,傳輸介質與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從區域網介質控制方法的角度,區域網分為共享式區域網與交換式區域網。

  都會網路MAN介於廣域網與區域網之間的一種高速網路。

  FDDI是一種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主幹網,它可以用來互連區域網與計算機。

  各種都會網路建設方案有幾個相同點:傳輸介質採用光纖,交換接點採用基於IP交換的高速路由交換機或ATM交換機,在體系結構上採用核心交換層,業務匯聚層與接入層三層模式。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主要是通訊子網的拓撲構型。

  網路拓撲可以根據通訊子網中通訊通道型別分為:

  4 點-點線路通訊子網的拓撲。星型,環型,樹型,網狀型。

  5 廣播式通訊子網的拓撲。匯流排型,樹型,環型,無線通訊與衛星通訊型。

  傳輸介質是網路中連線收發雙方的物理通路,也是通訊中實際傳送資訊的載體。

  常用的傳輸介質為: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電纜和無線通訊與衛星通訊通道。

  雙絞線由按規則螺旋結構排列的兩根,四根或八根絕緣導線組成。

  遮蔽雙絞線STP和非遮蔽雙絞線UTP。

  遮蔽雙絞線由外部保護層,遮蔽層與多對雙絞線組成。

  非遮蔽雙絞線由外部保護層,多對雙絞線組成。

  三類線,四類線,五類線。

  雙絞線用做遠端中續線,最大距離可達15公里;用於100Mbps區域網時,與集線器最大距離為100米。

  同軸電纜由內導體,外遮蔽層,絕緣層,外部保護層。

  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帶同軸電纜。

  單通道寬頻:寬帶同軸電纜也可以只用於一條通訊通道的高速數字通訊。

  光纖電纜簡稱為光纜。

  由光纖芯,光層與外部保護層組成。

  在光纖發射端,主要是採用兩種光源:發光二極體LED與注入型鐳射二極體ILD。

  光纖傳輸分為單模和多模。區別在與光釺軸成的角度是或分單與多光線傳播。

  單模光纖優與多模光纖。

  電磁波的傳播有兩種方式:1。是在空間自由傳播,既通過無線方式。

  2。在有限的空間,既有線方式傳播。

  行動通訊:移動與固定,移動與移動物體之間的通訊。

  行動通訊手段:

  1 無線通訊系統。

  2 微波通訊系統。

  頻率在100MHz-10GHz的訊號叫做微波訊號,它們對應的訊號波長為3m-3cm。

  3 蜂窩移動通訊系統。

  多址接入方法主要是有:分頻多重進接接入FDMA,分時多重進接接入TDMA與分碼多重進接接入CDMA。

  4 衛星移動通訊系統。

  商用通訊衛星一般是被髮射在赤道上方35900km的同步軌道上

  描述資料通訊的基本技術引數有兩個:資料傳輸率與誤位元速率。

  資料傳輸率是描述資料傳輸系統的重要指標之一。S=1/T。

  對於二進位制訊號的最大資料傳輸率Rmax與通訊通道頻寬B***B=f,單位是Hz***的關係可以寫為: Rmax=2*f***bps***

  在有隨機熱噪聲的通道上傳輸資料訊號時,資料傳輸率Rmax與通道頻寬B,信噪比S/N關係為: Rmax=B*LOG⒉***1+S/N***

  誤位元速率是二進位制碼元在資料傳輸系統中被傳錯的概率,它在數值上近似等於:

  Pe=Ne/N***傳錯的除以總的***

  對於實際資料傳輸系統,如果傳輸的不是二進位制碼元,要摺合為二進位制碼元來計算。

  這些為網路資料傳遞交換而指定的規則,約定與標準被稱為網路協議。

  協議分為三部分:語法。語義。時序。

  將計算機網路層次模型和各層協議的集合定義為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中採用層次結構,可以有以下好處:

  1 各層之間相互獨立。

  2 靈活性好。

  3 各層都可以採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各層實現技術的改變不影響其他各層。

  4 易於實現和維護。

  5 有利於促進標準化。

  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既ISO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在這一框架中進一步詳細規定了每一層的功能,以實現開放系統環境中的互連性,互操作性與應用的可移植性。

  OSI 標準制定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是將整個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劃分為若干個容易處理的小問題,這就是分層的體系結構辦法。在OSI中,採用了三級抽象,既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協議規格說明。

  OSI七層:

  2 物理層:主要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資料鏈路層提供物理連線,以便透明的傳遞位元流。

  3 資料鏈路層。在通訊實體之間建立資料鏈路連線,傳送以幀為單位的資料,採用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4 網路層:通過路由演算法,為分組通過通訊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

  5 傳輸層:是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務,透明的傳送報文。

  6 會話層:組織兩個會話程序之間的通訊,並管理資料的交換。

  7 表示層:處理在兩個通訊系統中交換資訊的表示方式。

  8 應用層: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最高層。確定程序之間通訊的性質,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

  TCP/IP參考模型可以分為:應用層,傳輸層,互連層,主機-網路層。

  互連層主要是負責將源主機的報文分組傳送到目的主機,源主機與目的主機可以在一個網上,也可以不在一個網上。

  傳輸層主要功能是負責應用程序之間的端到端的通訊。

  TCP/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定義了兩種協議,既傳輸控制協議TCP和使用者資料報協議UDP。

  TCP協議是面向連線的可靠的協議。UDP協議是無連線的不可靠協議。

  主機-網路層負責通過網路傳送和接受IP資料報。

  按照層次結構思想,對計算機網路模組化的研究結果是形成了一組從上到下單向依賴關係的協議棧,也叫協議族。

  應用層協議分為:

  1。一類依賴於面向連線的TCP。

  2.一類是依賴於面向連線的UDP協議。

  10 另一類既依賴於TCP協議,也可以依賴於UDP協議。

  NSFNET採用的是一種層次結構,可以分為主幹網,地區網與校園網。

  作為資訊高速公路主要技術基礎的資料通訊網具有以下特點:

  1 適應大容量與突發性通訊的要求。

  2 適應綜合業務服務的要求。

  3 開放的裝置介面與規範化的協議。

  4 完善的通訊服務與網路管理。

  人們將採用X。25建議所規定的DTE與DCE介面標準的公用分組交換網叫做X。25網。

  幀中繼是一種減少接點處理時間的技術。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B-ISDN與N-ISDN的區別主要在:

  2 N是以目前正在使用的公用電話交換網為基礎,而B是以光纖作為幹線和使用者環路傳輸介質。

  3 N採用同步時分多路複用技術,B採用非同步傳輸模式ATM技術。

  4 N各通路速率是預定的,B使用通路概念,速率不預定。

  非同步傳輸模式ATM是新一代的資料傳輸與分組交換技術,是當前網路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熱點問題。

  ATM技術的主要特點是:

  3 ATM是一種面向連線的技術,採用小的,固定長度的資料傳輸單元。

  4 各類資訊均採用信元為單位進行傳送,ATM能夠支援多媒體通訊。

  5 ATM以統計時分多路複用方式動態的分配網路,網路傳輸延遲小,適應實時通訊的要求。

  6 ATM沒有鏈路對鏈路的糾錯與流量控制,協議簡單,資料交換率高。

  7 ATM的資料傳輸率在155Mbps-2。4Gbps。

  促進ATM發展的要素:

  2 人們對網路頻寬要求的不斷增長。

  3 使用者對寬頻智慧使用靈活性的要求。

  4 使用者對實時應用的需求。

  5 網路的設計與組建進一步走向標準化的需求。

  一個國家的資訊高速路分為:國家寬頻主幹網,地區寬頻主幹網與連線終端使用者的接入網。

  解決接入問題的技術叫做接入技術。

  可以作為使用者接入網三類:郵電通訊網,計算機網路***最有前途***,廣播電視網。

  網路管理包括五個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效能管理,計費管理和安全管理。

  代理位於被管理的裝置內部,它把來自管理者的命令或資訊請求轉換為本裝置特有的指令,完成管理者的指示,或返回它所在裝置的資訊。

  管理者和代理之間的資訊交換可以分為兩種:從管理者到代理的管理操作;從代理到管理者的事件通知。

  配置管理的目標是掌握和控制網路和系統的配置資訊以及網路各裝置的狀態和連線管理。現代網路裝置由硬體和裝置驅動組成。

  配置管理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增強網路管理者對網路配置的控制,它是通過對裝置的配置資料提供快速的訪問來實現的。

  故障就是出現大量或嚴重錯誤需要修復的異常情況。故障管理是對計算機網路中的問題或故障進行定位的過程。

  故障管理最主要的作用是通過提供網路管理者快速的檢查問題並啟動恢復過程的工具,使網路的可靠性得到增強。故障標籤就是一個監視網路問題的前端程序。

  效能管理的目標是衡量和呈現網路特性的各個方面,使網路的效能維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效能管理包括監視和調整兩大功能。

  記費管理的目標是跟蹤個人和團體使用者對網路資源的使用情況,對其收取合理的費用。

  記費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網路管理者能測量和報告基於個人或團體使用者的記費資訊,分配資源並計算使用者通過網路傳輸資料的費用,然後給使用者開出帳單。

  安全管理的目標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控制對網路的訪問,以保證網路不被侵害,並保證重要的資訊不被未授權使用者訪問。

  安全管理是對網路資源以及重要資訊訪問進行約束和控制。

  在網路管理模型中,網路管理者和代理之間需要交換大量的管理資訊,這一過程必須遵循統一的通訊規範,我們把這個通訊規範稱為網路管理協議。

  網路管理協議是高層網路應用協議,它建立在具體物理網路及其基礎通訊協議基礎上,為網路管理平臺服務。

  目前使用的標準網路管理協議包括: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公共管理資訊服務/協議CMIS/CMIP,和區域網個人管理協議LMMP等。

  SNMP採用輪循監控方式。代理/管理站模式。

  管理節點一般是面向工程應用的工作站級計算機,擁有很強的處理能力。代理節點可以是網路上任何型別的節點。SNMP是一個應用層協議 ,在TCP/IP網路中,它應用傳輸層和網路層的服務向其對等層傳輸資訊。

  CMIP的優點是安全性高,功能強大,不僅可用於傳輸管理資料,還可以執行一定的任務。

  資訊保安包括5個基本要素: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與可審查性。

  3 D1級。D1級計算機系統標準規定對使用者沒有驗證。例如DOS。WINDOS3。X及WINDOW 95***不在工作組方式中***。Apple的System7。X。

  4 C1級提供自主式安全保護,它通過將使用者和資料分離,滿足自主需求。

  C1級又稱為選擇安全保護系統,它描述了一種典型的用在Unix系統上的安全級別。

  C1級要求硬體有一定的安全級別,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須登陸到系統。

  C1級的防護的不足之處在與使用者直接訪問作業系統的根。

  9 C2級提供比C1級系統更細微的自主式訪問控制。為處理敏感資訊所需要的最底安全級別。C2級別還包含有受控訪問環境,該環境具有進一步限制使用者執行一些命令或訪問某些檔案的許可權,而且還加入了身份驗證級別。例如UNIX系統。XENIX。Novell 3。0或更高版本。WINDOWS NT。

  10 B1級稱為標記安全防護,B1級支援多級安全。標記是指網上的一個物件在安全保護計劃中是可識別且受保護的。B1級是第一種需要大量訪問控制支援的級別。安全級別存在保密,絕密級別。

  11 B2又稱為結構化保護,他要求計算機系統中的所有物件都要加上標籤,而且給裝置分配安全級別。B2級系統的關鍵安全硬體/軟體部件必須建立在一個形式的安全方法模式上。

  12 B3級又叫安全域,要求使用者工作站或終端通過可信任途徑連線到網路系統。而且這一級採用硬體來保護安全系統的儲存區。

  B3級系統的關鍵安全部件必須理解所有客體到主體的訪問,必須是防竄擾的,而且必須足夠小以便分析與測試。

  30 A1 最高安全級別,表明系統提供了最全面的安全,又叫做驗證設計。所有來自構成系統的部件來源必須有安全保證,以此保證系統的完善和安全,安全措施還必須擔保在銷售過程中,系統部件不受傷害。

  網路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上的資訊保安。凡是涉及到網路資訊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的研究領域。

  安全策約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為保證提供一定級別的安全保護所必須遵守的規則。安全策約模型包括了建立安全環境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威嚴的法律,先進的技術和嚴格的管理。

  網路安全是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以及系統中的資料受到保護,不會由於偶然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洩露,系統能連續,可靠和正常的執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保證安全性的所有機制包括以下兩部分:

  1 對被傳送的資訊進行與安全相關的轉換。

  2 兩個主體共享不希望對手得知的保密資訊。

  安全威脅是某個人,物,事或概念對某個資源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性所造成的危害。某種攻擊就是某種威脅的具體實現。

  安全威脅分為故意的和偶然的兩類。故意威脅又可以分為被動和主動兩類。

  中斷是系統資源遭到破壞或變的不能使用。這是對可用性的攻擊。

  擷取是未授權的實體得到了資源的訪問權。這是對保密性的攻擊。

  修改是未授權的實體不僅得到了訪問權,而且還篡改了資源。這是對完整性的攻擊。

  捏造是未授權的實體向系統中插入偽造的物件。這是對真實性的攻擊。

  被動攻擊的特點是偷聽或監視傳送。其目的是獲得正在傳送的資訊。被動攻擊有:洩露資訊內容和通訊量分析等。

  主動攻擊涉及修改資料流或建立錯誤的資料流,它包括假冒,重放,修改資訊和拒絕服務等。

  假冒是一個實體假裝成另一個實體。假冒攻擊通常包括一種其他形式的主動攻擊。 重放涉及被動捕獲資料單元以及後來的重新發送,以產生未經授權的效果。

  修改訊息意味著改變了真實訊息的部分內容,或將訊息延遲或重新排序,導致未授權的操作。

  拒絕服務的禁止對通訊工具的正常使用或管理。這種攻擊擁有特定的目標。另一種拒絕服務的形式是整個網路的中斷,這可以通過使網路失效而實現,或通過訊息過載使網路效能降低。

  防止主動攻擊的做法是對攻擊進行檢測,並從它引起的中斷或延遲中恢復過來。

  從網路高層協議角度看,攻擊方法可以概括為:服務攻擊與非服務攻擊。

  服務攻擊是針對某種特定網路服務的攻擊。

  非服務攻擊不針對某項具體應用服務,而是基於網路層等低層協議進行的。

  非服務攻擊利用協議或作業系統實現協議時的漏洞來達到攻擊的目的,是一種更有效的攻擊手段。

  網路安全的基本目標是實現資訊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合法性。

  主要的可實現威脅:

  3 滲入威脅: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

  4 植入威脅:特洛伊木馬,陷門。

  病毒是能夠通過修改其他程式而感染它們的一種程式,修改後的程式裡面包含了病毒程式的一個副本,這樣它們就能繼續感染其他程式。

  網路反病毒技術包括預防病毒,檢測病毒和消毒三種技術。

  1 預防病毒技術。

  它通過自身長駐系統記憶體,優先獲得系統的控制權,監視和判斷系統中是或有病毒存在,進而阻止計算機病毒進入計算機系統對系統進行破壞。這類技術有:加密可執行程式,引導區保護,系統監控與讀寫控制。

  2.檢測病毒技術。

  通過對計算機病毒的特徵來進行判斷的技術。如自身效驗,關鍵字,檔案長度的變化等。

  3.消毒技術。

  通過對計算機病毒的分析,開發出具有刪除病毒程式並恢復原元件的軟體。

  網路反病毒技術的具體實現方法包括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檔案進行頻繁地掃描和檢測,在工作站上用防病毒晶片和對網路目錄以及檔案設定訪問許可權等。

  網路資訊系統安全管理三個原則:

  1 多人負責原則。

  2 任期有限原則。

  3 職責分離原則。

  保密學是研究密碼系統或通訊安全的科學,它包含兩個分支:密碼學和密碼分析學。

  需要隱藏的訊息叫做明文。明文被變換成另一種隱藏形式被稱為密文。這種變換叫做加密。加密的逆過程叫組解密。對明文進行加密所採用的一組規則稱為加密演算法。對密文解密時採用的一組規則稱為解密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和解密演算法通常是在一組金鑰控制下進行的,加密演算法所採用的金鑰成為加密金鑰,解密演算法所使用的金鑰叫做解密金鑰。

  密碼系統通常從3個獨立的方面進行分類:

  1 按將明文轉化為密文的操作型別分為:置換密碼和易位密碼。

  所有加密演算法都是建立在兩個通用原則之上:置換和易位。

  2 按明文的處理方法可分為:分組密碼***塊密碼***和序列密碼***流密碼***。

  3 按金鑰的使用個數分為:對稱密碼體制和非對稱密碼體制。

  如果傳送方使用的加密金鑰和接受方使用的解密金鑰相同,或從其中一個金鑰易於的出另一個金鑰,這樣的系統叫做對稱的,但金鑰或常規加密系統。如果傳送放使用的加密金鑰和接受方使用的解密金鑰不相同,從其中一個金鑰難以推出另一個金鑰,這樣的系統就叫做不對稱的,雙金鑰或公鑰加密系統。

  分組密碼的加密方式是首先將明文序列以固定長度進行分組,每一組明文用相同的金鑰和加密函式進行運算。

  分組密碼設計的核心上構造既

  

計算機四級的知識介紹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筆試填空題
相關知識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基礎知識介紹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筆試填空題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考試的選擇題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綜合題
關於網路技術基礎知識教程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論文
有關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論文
計算機四級網路工程師大綱
計算機四級網路工程師視訊
計算機四級網路工程師通過率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