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營銷案例與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須深入實際,進行分析研究。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80後兄妹微信賣蛋糕月售5萬

  住在厚街新塘的80後兄妹王幹文和王文青,自小熱愛做餅和蛋糕。他們的父母從1987年起經營著某品牌餅家,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做“鬆沙酥”、“三角酥”的王幹文兄妹對蛋糕鍾愛有加,夢想有一天能擁有自己的烘焙室,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在創業前,王幹文上了半年西點學校,到品牌餅店做了一年半的“學徒”,經常下午4時上班,晚上12時下班,有時還要加班到凌晨二三時,工資卻僅有1000多元。經過兩年多經驗的積累,王幹文終於於今年4月開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卻屬於自己的蛋糕店,並且有了自己的品牌。而在厚街一家大型企業做白領的妹妹王文青,為了支援哥哥的事業,已於6月底辭去高薪工作,加入蛋糕店。

  主打健康牌微博微信營銷

  為了節省成本,擴大客源,王幹文兄妹採用微博、微信等網路渠道接單銷售。半年時間裡,王幹文兄妹的蛋糕店鋪微博粉絲已有1600餘人。

  在蛋糕的製作方面,王幹文兄妹主打健康牌以保證蛋糕的質量。他們放棄市場上慣用的人造奶油,而用進口的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奶油。

  此外,他們還積極開發新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中秋節前,王文青利用父母做中式月餅的家傳法,結合西點做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冰皮月餅。尤其是他們獨創的“百香果奶凍蛋糕”,廣受顧客的好評。隨著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王幹文兄妹蛋糕店裡的產品已過百種。

  在烘焙室的牆上,隨處可見一列又一列的紅色訂單紙。據瞭解,王幹文兄妹蛋糕店的月銷售額已超過5萬元。

  二

  張歡:80後小夥變身“微信海蔘大王”

  “逼上梁山”白手起家

  “大學畢業那年,和很多人一樣,我跑各種招聘會,終於進入了一家外貿公司,在煙臺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揮灑著我的青春。”2005年,張歡大學畢業後,在煙臺找了份工作,拉開了在煙臺打拼的序幕。

  “可是現實總是很骨感,在煙臺平靜的過了幾年,我發現自己仍是這座城市的邊緣,根本沒錢買車買房,有時候連自己的生活都是問題,面對現實沉重的壓力,我開始思考我的人生,難道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價值嗎?我這樣怎麼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張歡告訴記者,2009年,為了買婚房,父母為他東拼西湊才借到6萬元錢,仍遠遠不夠買房首付。看著白髮蒼蒼的父母無能為力的表情,張歡的內心再也不能平靜了,“我不能再讓父母為我操心,我為什麼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與其買房,不如掙錢。”張歡決定辭去那份相對穩定的工作,用6萬元買房子的錢,踏上了創業路。

  “到底做什麼生意?偶然聽別人說海蔘賺錢,我下定決心幹這個!”張歡在一家農貿市場租了個門頭,從零開始學習海蔘知識,研究海蔘特性,“初涉海蔘行業,什麼都不懂,活海蔘根本賣不動。沒辦法,只好從鄰居那裡倒魚賣。”張歡告訴記者,剛開始做生意時,他幾乎什麼活都幹,什麼苦都願意吃。

  有句話說“上天不負有心人。”正因為張歡踏實肯幹、任勞任怨,即使是同行也經常傳授給他銷售的經驗。慢慢的,他積累的經驗和人脈越來越多。終於經過五年的摸爬滾打,張歡的海蔘店已經有三百多個批發商,甚至已經開到了北京。今年又在煙臺最繁華的街道開了第一間旗艦店。從最初的小門店,到煙臺旗艦店,從一個門外漢到獨創研發技術,張歡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跑出來的客戶

  從2013年開始,海蔘產業開始重構。從上游的育苗產業,到養殖戶到生產企業再到銷售終端,海蔘市場進入全行業鬱悶期,原來高高在上的高檔海蔘價格正在迴歸理性,朝著平民化的方向發展。

  “這是海蔘產業和市場去泡沫化的程序。養殖戶、海蔘加工企業、經銷商的日子雖然不太好過,但對於海蔘產業發展來說***:/***,這樣的陣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張歡認為,海蔘產業將迎來理性的發展時代,唯有老老實實地根植大眾養生消費,根植食材市場,踏踏實實地做營銷,做市場。他堅信,“如今狂風席捲海蔘市場,如同大浪淘沙,自然會有一部分人被狂風吹走,能夠生存下來的必將成為該行業的精英。”

  實際上,在涉足海蔘行業初期,為了把手裡的貨賣出去,張歡陰錯陽差的摸索出了一條“走出去”的“救國”道路。當時海蔘作為“高富帥”正值輝煌期,坐等客來是業內普遍現象。為了摸索市場瞭解需求,張歡認為“變則通”,他選擇主動出擊尋找客源,開著車一刻不停的奔波於各個城市之間,一年時間便跑遍了整個山東省,“最辛苦的時候,一年跑了15萬公里。現在的許多忠實的客戶都是那時候‘跑’來的。”張歡自豪的表示。

  “相比較於白酒行業的渠道發展而言,海蔘產業的渠道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張歡看來,可以從白酒區域經銷商的成長中獲得諸多經驗。“海蔘企業的渠道模式實際上十分初級而原始,由粗到細,由淺到深地開展渠道升級是海蔘企業制勝未來的重要路徑。而產品結構調整、營銷策略的轉型成為關鍵。”

  20多人的“空中部隊”

  張歡說,“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彷彿一盞明燈,為他指亮了電子商務的道路。”

  毋庸置疑,隨著海蔘行業的發展,海蔘消費網購化已不再是五年前的無人問津,而是一種大勢所趨。在微信火熱的今天,微信這一社交色彩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正在逐漸打破傳統營銷傳播的格局。

  “在傳統媒體時代,傳播即營銷,而在今天的微信營銷時代,傳播即服務。”張歡告訴記者,他公司核心團隊有50多人,其中有20多人是空中部隊,有10個人專門負責“玩微信”。

  “微信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交流服務工具,”張歡的團隊對微信群的管理有著自己的玩法,而他的玩法也被津津樂道,競相模仿。他告訴記者,他每週從群成員中推選一位主持人,每天選一位分享嘉賓,可以分享自己的任何事情,包括為自己的產品代言,期間由主持人發問,群成員各抒己見,時間選在下午兩點到四點,晚上七點到九點,這兩個時間段,最後由管理員對當天的發言整理總結存檔備案……“這樣一來,數百人的群也很容易調動起來,既活躍了群成員,又發掘了各自的潛在消費者,實現多贏的局面。”張歡告訴記者,僅500人的群,他們就建立了50個。

  因為有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這數十個群在管理員的帶動下發展得有條不紊,有聲有色,“雖然是在做服務,但每個群,每個月能完成10多萬元的銷售額。如果客戶購買海蔘孝敬父母,從網上下單後,我們根據客戶的身體狀況,定期定量的快遞到其父母的手裡,省去了客戶很多時間成本和麻煩。”從試水到日益成熟,如今來自移動平臺的訂單越來越多,移動終端的發展使得手機終端成為海蔘銷售新渠道。張歡認為,微信還在快速發展,微信平臺的更多玩法也在持續發掘。

  “京東、天貓、淘寶、阿里巴巴、一號店和將要在全國各城市上線的實體加盟店,我們合力齊發,準備迎接新一輪營銷模式的考驗。”如今,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發展的大背景下,張歡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模式上大踏步前進,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優勢,在他看來,“品牌建設與渠道創新永遠是企業開疆闢土、屹立不倒的兩件利器。”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微信營銷案例策略研究
成功的微信市場營銷案例
相關知識
微信朋友圈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使用者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關係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網路營銷案例與分析
產品微信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市場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推廣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銷售推廣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活動營銷案例與分析
微信開店營銷案例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