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患者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醫院有很多讓患者感動的服務,護士耐心的幫助,醫生盡心的照顧,讓哪些除了價值交換之外的人性愛護得到真實的體驗,無不是感動患者感動每一個人的事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護士感人事蹟

  還有一位讀者打通記者的電話,他說黃石中心醫院急診科的護士長張媛值得一寫……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在湖濱大道原華新後門地段發生一起事故,急診科接到120指令後,張媛和出診醫生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醫生迅速評估受傷者情況並記錄患者受傷經過;張媛立即給患者清創、包紮、止血。在把患者抬上救護車時,意外情況發生了:當事一方拒絕將傷者送往醫院。張媛說,先救傷員,你們之間有什麼問題另找時間商討,不能延誤傷者的救治。當時當事一方不僅不聽勸說,還強行將傷者抬下救護車,甚至要撕毀出診病歷!病歷的含義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不僅是救治病人的第一手資料,同時,還是處理醫療糾紛、鑑定傷殘的重要法律依據。怎麼能看著當事者撕毀病歷呢?張媛立即阻止,保護病歷。蠻不講理的當事者對她拳打腳踢、撕毀出車記錄,導致張媛右手拇指末節骨折、腦震盪。

  “雖然自己受傷,但把病人和病歷保護下來了,我感到無比欣慰。在我們心中‘救死扶傷’高於一切。”張媛面帶笑容地告訴記者。

  篇【2】:護士感人事蹟

  劉亞君同志工作於沙河口區春柳華北路社群衛生服務站,是一名在護理崗位工作二十年的普通護士,她做事勤勤懇懇,工作兢兢業業,將滿腔的熱情都投入到自己深愛的護理工作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這份職業有了更寬泛更深刻的感悟。

  護理工作繁雜辛苦,在二十年臨床一線的工作中,劉亞君同志始終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視患者如親人”的服務理念,及時準確地為病人做基礎護理,耐心細緻的為病人做好病情觀察,“三查七對”從不含糊,熟練運用護理操作技能,為患者解除病痛。堅持以高度的責任心,熱情體貼的服務態度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把愛心獻給每一位患者。

  2006年春季的一天,一位患者家屬急急忙忙趕到社群衛生服務站找到醫生,說他母親突然昏迷倒在地上。劉亞君隨同醫生急忙趕往患者家中,當他們趕到時患者已無意識,呼吸心跳都已停止,任憑醫務人員和家屬怎麼呼喚都無反應。醫護人員立即進行緊急施救,劉亞君配合醫生急忙實施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劉亞君同志不顧老人的汙濁口氣和嘴邊嘔吐的穢物,毅然對病人實施口對口的人工呼吸,經過努力施救,老人竟奇蹟般地恢復了心跳和呼吸,隨後被120急救車轉往大醫院繼續搶救,事後患者家屬對劉亞君同志在救治過程中,豪不遲疑地對病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行為而深表感謝。這件事情也充分體現出劉亞君同志醫德高尚、救死扶傷、踐行“大醫精誠”的人道主義理念。

  工作崗位上她認真工作,日常生活中劉亞君同志也時刻不忘醫務人員的責任。一次在家休息,鄰居家有位老人突然昏迷不醒,神志不清。老人家屬立刻找她求救,她邊叮囑鄰居撥打120急救電話,邊快速趕到鄰居家中,為老人實施了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經過她的努力施救,老人恢復了意識,隨即她陪同鄰居家屬把老人送到醫院,老人轉危為安。老人和家屬都非常感謝她,送來財物表達謝意,都被她婉言謝絕了。

  經過這兩次事件,劉亞君同志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雖然鄰居老人平安無事,但她卻意識到了一個很值得沉思的問題:普通民眾對健康衛生知識的瞭解太過貧乏,面對急需救助的病人驚慌無措。提高社群居民對衛生健康知識的瞭解和掌握自救措施的實際操作能力迫在眉睫,亦是基層社群衛生服務人員所應盡的職責。於是,劉亞君同志主動要求負責針對社群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劉亞君同志細心的制定了有關宣傳衛生健康教育的計劃,並參考了其他社群衛生工作站的宣傳活動,與同事對制定的計劃進行調整和修改。除了宣傳健康教育知識、開展教育活動講座等活動外,她還設計了一些健康教育的宣傳板,組織活動為社群居民發放了衛生常識手冊以及日常衛生用品。衛生知識的普及不僅為社群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給醫務人員創造了與居民更好的溝通橋樑,活動使得居民和醫務人員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通過劉亞君同志的不懈努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在年終檢查中屢次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好評和大連市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的稱號,個人獲得“健康守門人”的榮譽。

  不論什麼工作劉亞君同志都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注重細節、精益求精,服從領導安排,團結周圍同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病人態度和藹,服務熱情周到。同事們都知道劉亞君同志言語不多,是最愛“吃虧”的人,面對所有的榮譽、物質獎勵,她總是安靜地退到最後面,甚至在擺到自己面前時仍極力地想要讓給別的同事;而當面對工作時,髒活累活又搶著幹,也是默默地,從不張揚。大家都喜歡叫她“小劉姐姐”,她看起來是那麼地瘦弱嬌小,工作起來卻是風風火火,充滿活力。

  劉亞君同志就是這樣從小事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以吃苦耐勞的精神及為病人早日康復儘自己最大努力的樸實想法而默默地工作,得到單位領導、同事們和廣大患者以及社群居民的認可。劉亞君常說,要做一名好護士,工作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打針、發藥、執行醫囑上,還要加倍地認真仔細,態度嚴謹,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和高度的責任心。更重要地是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通過與社群居民的良好溝通,增強社群居民們對衛生健康知識的瞭解和掌握,培養居民良好的衛生習慣與意識,提高社群居民的生命質量。

  努力的工作給劉亞君帶來了許多的快樂!每當輕輕的為病人一針就穿刺上時,每當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危重病人使病人轉危為安時,每當安慰和解釋使病人的臉上有了笑容時……她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也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雖然有時也有不開心和不如意:累的腰痠背痛下不了班,忙的滿頭大汗也不被病人理解,在節假日別人休息團聚而自己卻得面對繁忙的工作、面對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但這所有的不快在看到病人對自己投來讚許肯定的目光,在看到病人痊癒時溫暖的笑臉和病人對真誠體貼的服務說聲謝謝時,剎那間煙消雲散。劉亞君就這樣,用她執著堅定的心,在基層醫療工作中默默地奉獻著青春!

  篇【3】:護士感人事蹟

  20XX年10月19日下午,武警雲南肝病醫院醫務室接待了四位特殊的“客人”:一位84歲的老人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和一位兒媳,專程從雲南機場趕到這裡,他們想見一個人,一位叫小李的護士,一位22歲的姑娘。

  老人的大兒子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0XX年10月9日下午,一位82歲的老人在緯七路口摔傷,無助的她趴在地上向周圍人求救。路人經過她的身邊,但並沒有誰主動上去扶她一把,瑟瑟的秋風讓她感覺更加寒冷。在老人即將喪失希望時,一個年輕的面孔出現在她的視野裡,她把老人扶起來,併為老人做了簡單的體格檢查,當她發現老人可能髕骨骨折時,立即聯絡了武警雲南肝病醫院,通知他們說這裡有一位髕骨骨折的老人,請他們借推車過來把老人接到醫院。沒過多久,幾位護士一起把老人扶到車上,送到了醫院。之後李春燕又從老人那裡得知了家屬的***,用自己的手機與家屬取得聯絡。家裡電話不通就撥手機,一遍遍地撥打著號碼……家人得知老人摔傷的訊息後萬分焦急,小李又在電話裡向家屬介紹了老人目前的情況,告知他們老人已經被送到武警雲南肝病醫院,開始接受檢查和治療。當家屬趕到醫院時,老人已經做完檢查,準備接受進一步治療,而一直守在她身邊的就是我們這位年輕的護士——小李。

  老人和家屬都萬分感激,但小李只是說“作為護士,這是我應該做的”。在家屬的一再詢問中,“倔強”的她還是不願意留下姓名和地址,微笑著離開了……

  “執著”的家屬還是想方設法想知道他們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萬般無奈下,幾經周折,終於得知她是武警雲南肝病醫院肝病科的護士——小李。受傷的老人在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這位年輕的姑娘一直牽動著她和家屬的心。他們一定要找到這位救命恩人,當面表達對她的謝意。

  84歲的老人和兒子兒媳找到了武警雲南肝病醫院肝病科的科室,當這位老人見到小李燕時更加激動地握著她的手說:“你是我老伴兒的救命恩人啊!我們全家謝謝你,謝謝你啊!”老人眼裡閃著淚花,他親手把錦旗和感謝信送給小李。樸實的李春燕還是微笑著說:“我是護士,這是我應該做的。”而當她得知那位受傷的老人病情平穩,正在接受治療時,欣慰地笑了。

  窗外秋風瑟瑟,一縷陽光射進來,讓人倍感溫暖……

  

感動患者服務細節文章
感動閨蜜的文章精選
相關知識
感動患者的文章
感動學生的文章
最感動閨蜜的文章
寫老師感動事蹟的文章
感動閨蜜的文章
感動女生的文章
感動女人的文章
感動女孩的文章
感動男友的文章
感動流淚的文章精選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