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教育的短文章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30日

  對於家庭教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每個人對於叫停教育類書籍的讀後感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父母課堂》讀後感

  為孩子犧牲,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為他而活,是一部分中國媽媽的現狀。可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房祖名說:“基本上我媽,我覺得對我來講,是犧牲了她的一生吧。就從生我的那一刻,就全部都付在我的身上。她的時間,她所想的,她所有的。就是她現在可能她今生所有的東西都會想要說以後要留給我這樣。”

  把林鳳嬌拿出來說,不是因為趁火打劫,也不是為了吸引眼球,確實因為她是名人,大家對她的事情都知道,都明白,不用鋪墊,而她也代表了大量中國母親的想法。我曾想過這篇文章對林的傷害,和對讀者的益處,我評估了一下,以我的影響力實在傷害不到人傢什麼,但我相信有一批像她一樣的媽媽,包括曾經的我自己,會從中有一些啟發,會讓他們的育兒觀念和人生方向有一點的變化,或者只是起了一點想要改變的念頭。這就夠了。萬事發乎於心。

  為孩子犧牲,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為他而活,是一部分中國媽媽的現狀。可我想說,這,並不偉大。

  捫心自問一下,當你看著孩子熟睡甜美的笑臉,說出:親愛的,我這輩子就為你而活的時候:你真實的內心是什麼樣子的?是一片繁花似錦,還是一派荒蕪之地;你的夫妻關係是什麼樣子的?是夫妻恩愛,家庭和睦,還是感情淡薄,缺乏溫暖;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樣子的?是擁有夢想和實施的計劃,還是一片迷茫;你對未來的信念是什麼樣子的?是充滿了希望,渾身是勁兒,還是內心冰冷,充滿絕望……

  答案自在你心。事實上,一個為孩子而活的母親,往往擁有一個不堪接受的自己。孩子成為你逃避自我,依附於人的救命稻草。可憐的寶寶,多麼稚嫩嬌小,就被動的接受了如此大的壓力,如果他們能表達,一定會說,媽媽,求求你,不要為我而活,你的生命很重,我承擔不起!

  我不清楚為孩子而活是不是中國特色,但一定在中國最為風行。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環境有關。

  首先,我們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度。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還能活的有支撐,有追求,有力量,面對死亡不恐懼,他一定是內心非常強大的人。但很可惜,這種強大的人非常少。我們大部分人,總是要找一點活下去的依靠。於是有人說,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後代。把生命的意義加諸於孩子身上,就是因為自己不敢去體會一下,生命真的就是沒有意義的虛空,也沒有能力和勇氣去探索一下,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其次,中國糟糕的夫妻關係。一個女人,從自己的丈夫身上得不到愛的呼應,自己又不夠強大的時候,就會轉頭扎向自己的孩子。很多女人是把對老公的愛,對孩子的愛,對自己的愛,集於孩子一身。這個現象非常普遍,而且惡果非常嚴重,如果孩子是個兒子的話,也為將來的婆媳關係埋下了禍根。一個媽媽,始終在與自己的兒媳婦搶奪老公,因為她很久以來,就已經在心理上把兒子當老公來愛和佔有了。她自己的老公去哪兒了?也許像成龍一樣在外面花天酒地;也許沒有出軌,但是因為不懂愛,在工作上消耗著自己的情感和精力;更糟糕的,也許在自己的媽媽那裡充當著愛的慰藉。就是這樣一個惡性迴圈。

  最後,中國一直以來對於犧牲自我的一種頌揚,讓媽媽們不自覺的產生做這種偉大母親的衝動。媽媽們在說出我為你而活的時候,不但不會對自己貧瘠的人生感到羞愧,不會為自己對生命的放棄感到難堪,反倒認為這是一種偉大和榮耀。包括外界,也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孩子雖然深感壓力,但也會對母親的這種犧牲感恩戴德。

  其實,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無論什麼樣的母親,當必要的時候,犧牲自己的利益,保全孩子的利益,都是本能;孩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需要母親放下一切,投入所有時間精力去照顧他們,也屬正常。我們批評的是那種放棄自我,一生只為孩子而活的做法。

  當林鳳嬌對兒子傳遞出,我這輩子就是為你活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包括我現在的所有,將來也會留給你。實際上,她傳遞的一個資訊就是,我是一個沒有生命尊嚴的人,我放棄了我的生命尊嚴。而當一個母親放棄了自己的尊嚴,她親手帶到的孩子就不會知道什麼是尊嚴。

  我們希望放棄自己,來成就一個健康、快樂、幸福有尊嚴的孩子。但很遺憾的是,孩子活出的,不是我們希望的樣子,而恰恰是我們本身的樣子。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往往會活出我們最真實的一面,我們不討論這種觀點的對錯,但我們必須承認,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身教甚於言傳千千萬萬倍。

  母親為了孩子,委屈自己,承擔痛苦,孩子其實都是可以感知到的,你的憤怒,你的怨恨,你的絕望,都會投射到他的身上。孩子愛媽媽,他自覺不自覺地會與你一起承擔這種痛苦,你長期壓抑著的慾望和情緒,也都會在孩子身上得到釋放。我見到一個非常溫柔善良隱忍一切的媽媽,她帶出來的孩子反倒特別自私。因為孩子從小就意識到,母親在這種壓抑的生活裡,並不快樂,他把母親沒有表達的對外界的憤怒,甚至對父親的憎恨表達了出來。靠苦行僧似的自我犧牲,教育不出來一個健康的孩子。你希望孩子堅強,你自己就得堅強,你希望孩子快樂,你自己首先要快樂,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一個典範,孩子才有可能會幸福。我們要為孩子活出幸福的樣子,孩子才會知道什麼是幸福,而不是我們天天用一種不幸福的狀態告誡孩子如何如何幸福。

  篇2:《父母課堂》讀後感

  身為人母感到幸福,深知責任重大,怎麼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沒有經驗,只能憑父母那時怎麼教育我的一些記憶,以及同事、朋友平時交流的一些育兒方法,來嘗試教育孩子,總覺各有特點,不是十分滿意。 讀了《父母課堂》雜誌後,感同身受,收穫頗豐。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至關重要。現在每個家庭一般都一個孩子,都深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慣著寵很普遍。具寵愛於一身的孩子教育,基本上落到父母肩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善於模仿,孩子會學父母的言行和動作。有一次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為了趕時間,我看看兩邊都沒有過往的車輛,便沒有帶孩子走斑馬線,走過馬路後,孩子問我:“媽媽,你怎麼沒帶我走斑馬線啊”。我的臉頓時紅了,連忙給孩子道歉:“媽媽這次錯了,下次咱們一定遵守交通規則。”平時跟孩子講安全知識的時候說:“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孩子已經記住了父母所教的,但是看到父母沒有按照所說的去做,就會問為什麼?作為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教會孩子正確地判斷事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樹立正確的言行,給孩子作出他們為之驕傲的榜樣。

  前段時間流傳的“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法,孩子成才需要靠高壓,父母的威信是靠吼、打、板面孔樹立起來的。我覺得那只是個例,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基礎教育階段要強調學生自由地探索,主動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父母贏得尊重,要靠與孩子平等交往,靠理解、尊重孩子來建立。父母同孩子面對面、目光平視著說話,特別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圍。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專心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話題,讓孩子感到父母和藹可親,可以信賴。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像朋友,他就會無話不談,無拘無束。在平等、寬鬆的環境裡,孩子就會養成活潑開朗、自信和勇於創新的健康個性。

  篇3:《父母課堂》讀後感

  從孩子出生直到上學,每個家長作為初學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摸索著前進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也有“望子成龍”的“理想”,可是怎麼教育卻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好在《父母課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猶如一縷春風吹開了我一直以來在教育孩子方面迷茫和困惑。

  《父母課堂》告訴我:“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她以循循善誘的語言告訴我們,作為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字裡行間洋溢著指路明燈似的愛。從那時起,我便愛上了她。

  《父母課堂》告訴我:兒童心靈的啟蒙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是如此。在家庭中,母親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從孩子出生以後甚至於在母親的身體裡孕育開始,母親就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粒語言的種子。當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紮根時,***以愛為話題的作文***親子之間建立起的親密關係是無法切斷的。所以讓語言,特別是帶有感情的溫暖的、生動的的語言,深植於孩子的心中,會促進孩子心智的健全發展,而不是機械的語言。直到現在我都非常慶幸,如果我當時發了火,如果沒有《父母課堂》,我的孩子會不會是今天這樣的優秀……

  我把《父母課堂》當作我的社會大學,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燈,她給所有的父母以啟迪,燭照我們模糊的認識,使我受益匪淺。
 

關於家庭教育的短文章
關於孩子成長的短文章
相關知識
關於家庭教育的短文章讀後感
關於家庭教育的短文章
關於孩子成長的短文章讀後感
關於優秀家庭教育的短文章
關於家庭教育的散文
關於家庭教育的徵文
關於家庭和諧的短文章
關於家庭團聚的短文章
關於家庭和睦的短文章
關於家庭責任的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