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微信美文_微信朋友圈關於同學聚會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同學畢業之後就要分別,為了聯絡同學之前感情,常常會有一些同學聚會,關於同學聚會,你的看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同學聚會微信美文,希望對你有用!

  同學聚會微信美文篇1:談同學聚會

  文/白巖鬆

  對於我們,同學聚會已經像一個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開之後,反而似乎比大學校園裡還親還互相牽掛。聚會多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歲月的催化下,我們的友情已經變成親情,每一次聚會,都使得親情的成分進一步發酵……

  人到中年,常聽到旁邊的同齡人自嘲:老了。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則是:過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麼,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如果這就意味著老了的話,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為每一次同學聚會,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學的事情,每一個細節都被挖掘出來,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會前後那幾天怎麼過的,好像都忘了,因為注意力都在聚會當中。

  不知什麼因素,一種時尚正在快速地擴張,那就是同學聚會。兒子與同伴們十來歲已常有聚會,母親,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學聚會。而我,也經歷過,昨天晚上剛剛和高中同學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點,小學同學已經在家門口守候,中午喝之前,還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還有初中同學的聚會,萬萬不可被酒衝昏了頭腦,可酒杯一端,誓言煙消雲散。

  一個班級,是否可以常常聚會,一來要看上學時期班級的氣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來要有幾個熱心張羅的人,用他們的辛苦與熱情點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還留的同學,第三,還需要組織者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總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聚會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級,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學從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學同學,在日常聚會之外,還開創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傳統,因為“開學了”。

  有一次在飛機上,看雜誌上一篇對導演康洪雷的訪問。他和我一樣,也是內蒙人,每年,他都會回草原,和同學們在一起,不用說《士兵突擊》,不用說《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家就說過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順利,同學們和自己都會很釋然:這小子沒變,還是咱們的那個老同學。

  看到這裡,我熱淚盈眶,只好合上雜誌,再沒看剩下的半本。沒辦法,感同身受。

  大學同學不在草原,不用拼喝酒,但也不少喝。我的一位天津同學如馬三立般留下一個經典感慨:每次咱們班聚會,我都只記得前半截,後半截都是下次聚會時同學們講給我聽的。因為每次後半截,我都喝多不記事了。

  其實,好多人恐怕都和他一樣。

  大學入學二十年,我們組織聚會,起名“至少還有你”,用意十分明顯,不管怎樣世事無常,不管路途順還是不順,不管眼淚多於笑容又或者相反,值得欣慰的是:至少還有你。

  在聚會前,我們收集了每個同學提供的校內舊照,稍加編輯,製作成一個大大的專輯。在聚會的開場,我們幾十個中年男女,重新匯聚在校園內原來的教室裡,老師們也都請了回來。一開始,就是老照片播放,二十年的歲月,不要說有時認不出別人,估計連自己都難以辨認,在一片“這是誰”“這是我嗎”的七嘴八舌中,慢慢地,開始“老淚長流”,師生都如此。這時,看著有人帶來的孩子依然快樂地在課桌間遊戲,突然產生了一種巨大的錯覺,這是過去,還是現在?二十年時光真的消失了嗎?

  在同學的聚會中,常常會有笑話。比如一位男同學對一位女同學敬酒,真誠地藉著酒勁說道:“上學時,我一直暗戀你,你叫什麼名字來著?”滿座鬨堂大笑,男同學只好乾杯為敬。

  聚會時,同學們的慣常語是“沒變沒變”,大家互相陪著慢慢變老,自然覺得彼此沒變。但隔一會兒走進校園,看著校園裡年輕的師弟師妹們,正和自己當初上學時年齡一樣,大家才啞然失笑,“沒變沒變”,純屬自欺欺人。

  有聚會就離不開音樂,一次,我們將過去校園裡最流行的歌曲與舞曲,編輯成二張CD,長達兩個半小時,聚會中的舞會,正是在這過去的旋律中行進的,而在這熟悉的旋律中,大家似乎得以安慰,不覺年華老去。

  還有一次聚會,晚餐也結束了,舞會也結束了,酒醉的人也醒了,大家意猶未盡,就席地坐在外面的水泥地上,將所有現在能想起來的上學時的歌唱了一遍,直到腦海中一片空白。

  2009年就更巨集大,畢業二十年,於是組織了全年級的聚會,之前光策劃會就開了近十次,最後幾百人雲集校園,踢球、跳舞、大聯歡會。組織者盡力,同學盡情,學校盡心,成為又一段難忘的記憶。以至於一年後,很多同學又要組織慶祝大聚會成功舉辦一週年的聚會。

  聚會固然好,然而副作用就是,聚會之後重新回到現實中難。並且歲數越大越是如此,甚至讓你產生幻想:人世間,為什麼不能一直上學到永遠?正是在這樣的失落中,一天一天,艱難地從純真校園歲月再回現實的混亂世界裡。而同樣難的,是從乾乾淨淨的同學友情中,再回到人心隔肚皮的競爭或擁有距離的環境中。不過,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正因此,才有了同學聚會的價值,也才使同學聚會日益時尚並大踏步向產業方向發展吧!

  對於我們,同學聚會已經像一個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開之後,反而似乎比大學校園裡還親還互相牽掛。聚會多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歲月的催化下,我們的友情已經變成親情,每一次聚會,都使得親情的成分進一步發酵。

  也因同學在那裡,聚會在那裡,平日裡一些日子才不那麼難耐,起碼都知道,不必擔心歲月匆匆,過去的一切都會模糊,沒關係,想不起來的,同學替我們記住。當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來不再讓人期待,至少我們還共同擁有一個溫暖的過去。

  同學聚會微信美文篇2:父親的同學會

  父親在家,常常是看書到深夜,等太陽升的老高才起床。大年初五清晨我跑步回來卻見父親已經起身在洗漱。那時才七點左右。

  催母親是否準備好早餐,說他要出門了。說這話的時候又見父親已經換好一身西裝,白襯衫看得出是熨過的,有些隆重感。至少父親在我眼裡,很少西裝革履的打扮。除非出席什麼盛大場面。

  他從鞋櫃上拿下來鞋油,將黑色皮鞋擦得鋥亮鋥亮的,像是要發出光來。穿好鞋子之後站到了鏡子前,父親頭髮已經十分稀少,其實壓根不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梳完頭髮,但他還是站在鏡子前梳了又梳,又看。惹得從廚房出來的母親看見了要打趣他,“哎呀幾根頭髮還梳這麼久,好啦,夠好看啦,快去喝粥吧,粥已經盛好了。”

  父親又在鏡子前自己一眼,不禁嘆了句,“真真是老了啊。”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跟我們說。

  父親進廚房吃飯,我偷偷問母親,“父親今天是要出門作甚。”

  母親笑笑說,“他要去參加同學會,興文中學啊,感情真是好,一大把年紀了,大家都還是這麼熱心。挺好的,你看你爸也挺開心的。”

  父親吃過飯便喊我開摩托車送他去村口搭車。一把年紀的父親顯得格外的神采奕奕,坐在我的車後座,忽然念起來隔壁街的一個叔叔名字,“四兒,你知道那個王叔叔嗎,算在我的那個年代,那人是班上的文娛委員呢,想當年黑板報還多數是他寫的呢。”

  父親絮絮叨叨地說了一段時間,車子也開到了村口了,他下車,然後走過車輛來來往往的馬路,等公交車來了,便向我揮揮手,隔著一條馬路,喊我說,“回去吧。”臉上有著少數時候看到的光亮。

  直到傍晚母親打電話過去,父親才說要回來了。電話那頭,有著一種說不清的興奮勁,“你們先吃,不用等我了,我這邊還吃了飯呢”。

  父親回家時鞋子還是早上的模樣,亮閃閃的,定是後來也擦過的。依舊一副神采飛揚的模樣,像極了在戰場上贏了勝戰的將軍。吃過晚飯之後,他轉身進了臥室拿出來兩本冊子,一本是硬紙皮的冊子,翻開來看是同學回憶錄,在裡面記錄了興文中學父親那一屆學生的畢業照,個人照及畢業後每一期的同學會合照,畢業後同學的發展簡介、對母校的捐贈情況。一本是同學贈送的醫學書。

  在泛黃的年輕的照片上,父親叫我和弟弟猜猜看哪個是他。我們都沒有見過父親年輕的樣子,弟弟猜了幾回都錯,而我卻是憑著第六感猜中了父親年輕的照片,照片上看起來十分清瘦,眼睛卻炯炯有神,透著一種對生活的渴求。

  母親曾無意中提起過父親年輕時候的生活。那時候生活十分貧窮,父親為了唸書常常要早起走幾公里的路去學校聽課,放了學再走幾公里回家,常常到家的時候已是萬家燈火。父親在那個貧窮年代因為讀書刻苦考上了大學。而上大學,最大的問題是學費和每天的食糧。糧票少得可憐,數額也很小,每天父親只能以蘿蔔乾和白開水來充飢。蘿蔔乾本就不抗餓,白開水喝多了也消化掉了,一天下來往往飢腸轆轆。加上走路,消耗了更多的體力,更是一種考驗。後來實在是因為吃不起東西,差點餓暈,父親才放棄了念大學。

  後來父親又做過挑化肥的工,在那個年代,拿化肥去賣往往容易遭到地主的毆打。父親曾多次被人打得鼻青臉腫還要死死護著那一車的化肥。也有過因為長期睡眠不足和吃不飽在運化肥的時候暈倒,把自己磕傷的時候。

  若不是母親講起我未曾知道這些,因為父親從來沒有提過。

  父親坐在茶几旁邊一邊喝著茶,一邊跟看著電視的母親說起來許多名字,“陳建設啊,就是成天都在幫人家做木凳子的啊,後來好像生意做得還不錯。當年在學校也只是個不怎麼唸書的學生呢。郭雲霞啊,後來嫁給了一個富人家,還移民去了美國生活呢。”

  父親一邊說一邊指著那些泛黃照片上的人。每一個人,都像是在他口中跳出來般十分的親切,再怎麼變化的人,那一年青澀的模樣依舊是留在了腦海裡的印記。

  大年初五村子裡有籃球比賽,哥哥要去參加,我嚷著要一起去看。父親便說,“看來你還是跟我不太一樣啊,我年輕讀書的時候就不愛運動,覺得累,只想坐著看書就好,不像你們愛在外頭蹦躂。”在以往,父親的語氣恐怕會是——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去看書!

  春節我也有同學聚會,但我提不起太大興致去參加。一是家住得離鎮上遠,要步行三十分鐘才到村口搭車,碰上塞車,人擠人,要站著將近一個多小時才到鎮上。二來是同學會往往訂在喧鬧的KTV,KTV裡總是男生一團喝酒搖骰子,女生三五成群扯著聲音在喧鬧的空間裡說話,久了實在讓人有些疲憊,興致也少了大半。在煙味、酒味、噪聲充斥的房間裡聚會,我總是沒多久就坐不住,然後起身告別離開。再有人約,就索性拒絕。

  父親聽說我有聚會,卻叫我要去聚聚,別在家悶著。別等到他那個年紀,想要再見到某個同學,已經是見不到了,那時候會心生遺憾,悔恨當初怎麼不去多見一面。

  後來吧,父親談起有一年聚會,在一個雨天。那一年,路還沒有修好,坑坑窪窪。大雨一下,路上很多積水的坑,坐車來也是十分受罪的,顛簸得很。整個班級的人,六七十個,都沒落下一個。來的人有的已經頭髮上都沾了水,一甩,就樂呵呵地說,“就當洗了個頭啊,還是免費的呢。” 同學會在學校舉行,連九十幾歲的老人坐著輪椅也要讓孫子推著來參加,往往是那些已經過世了的或者移民國外的人會缺席,其他的人向來都是無條件的參加。

  喝茶聊天,暢談過往,也嘮嘮家常——你家孫女什麼時候結婚啊,現在生意做得怎樣啊。一群老人,坐在一起,已經是白髮蒼蒼的模樣,講起來這些過往和家常,顯得精神抖擻。

  父親晚年在生活上脾氣變得暴躁起來。有一年家裡重新裝院子裡的下水道,找了一個叔叔來,修了幾天都還是讓父親不太滿意。父親忽然破口大罵,好似不留一點情面,後來這個叔叔隔天就不來開工了。再後來,還是母親提著禮品上門給這個叔叔再三道歉,才讓他重新來家裡將下水道修好。

  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母親有時候也會感嘆,“你爸爸脾氣不好,你們做兒女的要多理解他一下,畢竟這麼老了,脾氣是改不了的了。”

  而在他的同學裡,他依舊是當年那個讀書十分刻苦,寫得一手漂亮的小楷,酷愛讀書的有才華有學識的人,做事做人上都得到別人敬畏的學習榜樣。

  父親直到七十多歲依舊每天喝茶讀書,家裡的書櫃做了一個又一個,買的書也越來越多。母親曾抱怨過父親隨意放書的習慣,常常幫他整理,但整理過後沒多久,屋子又亂了,有次母親拿出來一些纏了蜘蛛絲破舊不堪的書問父親,“要不,把這些書扔了吧,你可以買新的。”父親勃然大怒,“這是知識,你怎麼可以扔,真是沒文化的人啊。”

  同學會回來後,父親話說得多了許多,人似乎也快活了些。他送我一本醫學書,是他的一個同學當了中醫編制的,囑咐我要好好唸書,在這個能夠唸書的年代。

  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父親在教育這一塊上沒有虧待過我們,我即便成績不好,也咬著牙唸完大學,因為我明白知識能夠在以後的某一刻幫助到我。年幼時候在飯桌上吃飯說要考研念博士,父親拍著桌子,眉毛要飛起來的樣子——如果你真的是當了碩士博士,我把房子賣掉供你讀書。

  如今,父親的同學會也過去了許多年,但那日清晨他梳洗打扮,神采奕奕的模樣,總是讓我回味不已,往後,我似乎很少見到父親那日的神情了。

  同學聚會微信美文篇3:同學聚會至少還有你

  人到中年,常聽到旁邊的同齡人自嘲:老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則是:過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麼,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如果這就意味著老了的話,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為每一次同學聚會,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學的事情,每一個細節都被挖掘出來,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會前後那幾天怎麼過的,好像都忘了,因為注意力都在聚會當中。

  不知什麼因素,一種時尚正在快速地擴張,那就是同學聚會。兒子與同伴們十來歲已常有聚會,母親,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學聚會。而我,也經歷過,昨天晚上剛剛和高中同學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點,小學同學已經在家門口守候,中午喝之前,還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還有初中同學的聚會,萬萬不可被酒衝昏了頭腦,可酒杯一端,誓言煙消雲散。

  一個班級,是否可以常常聚會,一來要看上學時期班級的氣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來要有幾個熱心張羅的人,用他們的辛苦與熱情點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還留的同學,第三,還需要組織者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總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聚會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級,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學從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學同學,在日常聚會之外,還開創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傳統,因為“開學了”。

  有一次在飛機上,看雜誌上一篇對導演康洪雷的訪問。他和我一樣,也是內蒙人,每年,他都會回草原,和同學們在一起,不用說《士兵突擊》,不用說《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家就說過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順利,同學們和自己都會很釋然:這小子沒變,還是咱們的那個老同學。

  看到這裡,我熱淚盈眶,只好合上雜誌,再沒看剩下的半本。沒辦法,感同身受。

  大學同學不在草原,不用拼喝酒,但也不少喝。我的一位天津同學如馬三立般留下一個經典感慨:每次咱們班聚會,我都只記得前半截,後半截都是下次聚會時同學們講給我聽的。因為每次後半截,我都喝多不記事了。

  其實,好多人恐怕都和他一樣。

  大學入學二十年,我們組織聚會,起名“至少還有你”,用意十分明顯,不管怎樣世事無常,不管路途順還是不順,不管眼淚多於笑容又或者相反,值得欣慰的是:至少還有你。

  在聚會前,我們收集了每個同學提供的校內舊照,稍加編輯,製作成一個大大的專輯。在聚會的開場,我們幾十個中年男女,重新匯聚在校園內原來的教室裡,老師們也都請了回來。一開始,就是老照片播放,二十年的歲月,不要說有時認不出別人,估計連自己都難以辨認,在一片“這是誰”“這是我嗎”的七嘴八舌中,慢慢地,開始“老淚長流”,師生都如此。這時,看著有人帶來的孩子依然快樂地在課桌間遊戲,突然產生了一種巨大的錯覺,這是過去,還是現在?二十年時光真的消失了嗎?

  在同學的聚會中,常常會有笑話。比如一位男同學對一位女同學敬酒,真誠地藉著酒勁說道:“上學時,我一直暗戀你,你叫什麼名字來著?”滿座鬨堂大笑,男同學只好乾杯為敬。

  聚會時,同學們的慣常語是“沒變沒變”,大家互相陪著慢慢變老,自然覺得彼此沒變。但隔一會兒走進校園,看著校園裡年輕的師弟師妹們,正和自己當初上學時年齡一樣,大家才啞然失笑,“沒變沒變”,純屬自欺欺人。

  有聚會就離不開音樂,一次,我們將過去校園裡最流行的歌曲與舞曲,編輯成二張CD,長達兩個半小時,聚會中的舞會,正是在這過去的旋律中行進的,而在這熟悉的旋律中,大家似乎得以安慰,不覺年華老去。

  還有一次聚會,晚餐也結束了,舞會也結束了,酒醉的人也醒了,大家意猶未盡,就席地坐在外面的水泥地上,將所有現在能想起來的上學時的歌唱了一遍,直到腦海中一片空白。

  2009年就更巨集大,畢業二十年,於是組織了全年級的聚會,之前光策劃會就開了近十次,最後幾百人雲集校園,踢球、跳舞、大聯歡會。組織者盡力,同學盡情,學校盡心,成為又一段難忘的記憶。以至於一年後,很多同學又要組織慶祝大聚會成功舉辦一週年的聚會。

  聚會固然好,然而副作用就是,聚會之後重新回到現實中難。並且歲數越大越是如此,甚至讓你產生幻想:人世間,為什麼不能一直上學到永遠?正是在這樣的失落中,一天一天,艱難地從純真校園歲月再回現實的混亂世界裡。而同樣難的,是從乾乾淨淨的同學友情中,再回到人心隔肚皮的競爭或擁有距離的環境中。不過,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正因此,才有了同學聚會的價值,也才使同學聚會日益時尚並大踏步向產業方向發展吧!

  對於我們,同學聚會已經像一個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開之後,反而似乎比大學校園裡還親還互相牽掛。聚會多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歲月的催化下,我們的友情已經變成親情,每一次聚會,都使得親情的成分進一步發酵。

  也因同學在那裡,聚會在那裡,平日裡一些日子才不那麼難耐,起碼都知道,不必擔心歲月匆匆,過去的一切都會模糊,沒關係,想不起來的,同學替我們記住。當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來不再讓人期待,至少我們還共同擁有一個溫暖的過去。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同學聚會微信美文相關內容

  

團結友愛短文章
寫給舍友簡短暖心的話_友情最暖心的句子
相關知識
同學聚會微信美文_微信朋友圈關於同學聚會的文章
發在朋友圈關於友情的短文章
關於朋友經典文章_朋友圈關於朋友經典文章
關於朋友經典文章_朋友圈關於朋友經典文章
關於成長感悟的文章體會美文
關於青春勵志的文藝唯美句子
關於懷念青春的文藝優美句子
關於快樂幸福的文藝精美句子
關於愛情幸福的文藝優美句子
微信朋友圈展現自己個性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