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葉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人的生命就像一棵樹,葉長葉落,歲歲枯榮。但總有那麼幾片葉子,久久不肯落去。就請把它們好好珍藏吧!

——題記

1、童年的那隻蘋果,紫紅裡透著光亮,甘甜裡溢著清香。那色澤,那味道,就那麼原汁原味地錄入了身體。多年後再吃到蘋果,意識底層的它就從每一個細小部位冒出來對那蘋果亂箭齊發——你也竟敢自稱是蘋果?童年的那隻蘋果我再也找不到了。

那一年冬天我病了,躺在炕上不吃東西。父親從十幾裡以外的望樹集上買回幾隻蘋果。母親拿出一隻,紅紅的,亮亮的,用刀切成薄片,一片片送進我嘴裡。那甘甜,那清冽,那醇香沁入心脾。果進病除。真懷疑那病是為蘋果而長的。

關於蘋果的深刻記憶,還有兩次。

小時候,老奶奶總愛惦著小腳往地裡跑。夏天秋天到村邊的河套裡、鹼場地裡去打菜拔草,秋後就去樹下拾樹葉,奶奶說老奶奶這是高興的。有一天,我從村外把拾樹葉的老奶奶接回家,她往堂屋的蒲墩上一坐,從筐底掏出一個大大的紅蘋果,激動著舉著轉著讓人們看。老奶奶眉飛色舞地比劃著說,我在蘋果地裡低著頭走,一個東西梆地碰了腦袋一下,你們猜是啥,是個大蘋果。然後哈哈的笑起來,像從戰場上大獲全勝滿載而歸的將士。我和妹妹緊緊圍在老奶奶身邊,她老人家用刀把蘋果切成兩瓣,再切成四瓣,再切成八瓣。我接過屬於我的那一瓣,一點一點地咬,又吃出了生病時那蘋果的味道,連同老奶奶菊花似的笑臉,藏在了心底。在老奶奶去世後的20多年裡,我每次給老人家上墳,都買些好吃的,最最少不了的是蘋果。

一次放學回到家,我忸忸怩怩地哭著對母親說不上學了。下午就給自己放了假。母親從外邊回來,變戲法似的拿出兩隻蘋果,擦了遞給我。說,小芳最聽話,最愛念書,是個有出息的孩子。吃了吧,吃了到學校去,老師等著你哩。我懵懵懂懂,心裡很爛糟(那麼小竟知道愁),把蘋果連同愁滋味都吃了進去。晚上,哥哥拿出我的數學課本,把文字應用題那一部分重給我細講,然後出題讓我做。幾天過去,我竟然把這攔路虎打在了腳下。每當說起這一段,母親就說,從那以後就叫你“蘋果樂”了。細細想來,這“蘋果樂”只是因了母親才樂起來的啊!

2、一連多日,我對縫包(兒時踢的排子)來了興致,凡夥伴們好看的好踢的包都裝進了我心裡。我把當填充料的玉米粒倒出來,統統換成煤渣子。煤渣子好找,當街溝裡多的是。我拿出長官意志,讓妹妹去撿,自己跪在窗臺前,用碎花布繼續縫包。包已縫好,只是不見妹妹回來。天黑了,我等來了頭纏繃帶的妹妹和滿面驚慌的母親。原來,3歲的妹妹被我派出後,盡職盡責地撿煤渣。夥伴小旺過來約她磨磨轉,妹妹兜著煤渣與他玩起來。忠於職守的妹妹玩了一會就往家裡跑,藉著暈勁腳下一絆,磕在了大門外的磚階茬子上,眉心磕了一道口子,母親受到驚嚇抽起了吊眼風。當時我的表情我的心情怎樣,都忘了。只是後來一看到妹妹美麗的雙眼之間的那朵小花,就像遭芒刺一般。

3、村中央跨街豎了個大牌坊,牌坊上面花紅柳綠,一角掛一隻大紅燈籠。村裡的大人去西井跳水,或者下地幹活,都從下邊走。我經常無所事事地在牌坊下邊玩耍,天黑了也不願回家。時而懵懵懂懂地抬頭看高高的牌坊,看大紅燈籠,抑或目光越過燈籠,看漆黑的夜空和天上的星星。奶奶說,你要是記得那個牌坊,那一年你頂多有4歲。

4、別看沒有電燈,別看白天人們很累,一到天黑村裡立馬就熱鬧起來。人們不知從哪裡一下集中到大街上,男女老少都有,大人說這叫遊街。我常常追趕著隊伍,圍著村子一遭一遭地跑。走在隊伍前邊的幾個人,頭戴高高的帽子,紙糊的,脖子裡掛著牌子,鍋著腰,把頭低得很低。隊伍裡有人用手不時地摁那些腦袋,恨不得把頭摁到地宮裡去。人們喊著口號,打倒某某某。

聽喊口號的人說,姜文清家裡有變天賬,藏在門後頭。姜文清是一個小腳老太太,有六七十歲,敦敦實實的,紫黑色的臉龐,不愛說話,也不愛笑。她家是富農。我和幾個夥伴滿村裡亂竄,走到她家門前,很想進去看看她門後的變天賬是個什麼樣,都記了些什麼。她家住在村西丁字路口偏南的路西,沒有院子和門洞,冬天在屋門上吊一個黑棉布簾子。朝東的屋門縮排去老長一截,矮小、猥瑣,像女主人。有幾次路過,看見她彎腰在門前翻晒柴草,陰沉著個臉,但始終沒敢進去。那個變天賬也就成了我心中永遠的一個謎。

5、村前有一條小河,我們經常到河套裡打草挖菜,夏天還在河裡洗澡逮小魚。長大後才知道那就是徐福東渡經過的無棣溝。春天的河套裡,有蘆草,馬絆草,茅子草,灰灰菜,洋狗子菜,它們染綠了河套,也勾走了我們的魂。沿著河套往東走,有一塊幾十米的地段是斷然不敢通過的。每當走到那裡,我們總是掉頭向南,從河壩上繞過去。那裡有一個“亂屍崗”。 “亂屍崗”高出河套很多,長滿了紅荊棵和茅草,還有許多磚頭瓦塊。村裡誰家死去了嬰兒,被大人或者鄰居用穀草裹了,再用穀草在上面打兩道結,抱到那裡扔掉。我們時常遠遠看到此地有小小的穀草個兒或整齊或散亂地躺著。聽大人說,死掉的小孩子,待哪天屍體被狗吃掉後,他的靈魂就昇天了,很快就會再投生。因了這個說法兒,我常常被一些弄不明白的問題困惑著:怎麼每年村裡總有嬰兒死掉?村裡哪個新出生的嬰兒是以前死去嬰兒的魂投生的呢?我自己又是誰的魂呢?… …

6、村中過街牌坊的北腳跟下,有一個碾屋,厚厚的牆,大約三間的摸樣,明著。門和窗都沒了,留著一大一小兩個洞,門洞也是。這個沒門沒窗的屋卻有一個高高的院牆。碾屋已不常用,但碾子還在。同碾子俱在的還有一個恐怖的傳說。說裡面有個女吊死鬼,每天夜裡披頭散髮地站在(或是吊在)窗前哭,嗚嗚的。這個說法把我和豔玲、冬麗、桂芳、二鑾給嚇著了。這個恐懼又刺激的地方,成了我割捨不下的牽掛。一天,桂芳很神奇地宣佈,她哥哥說了,碾屋裡有個大黑狸子,毛錚亮,兩眼發綠光。她還說,狸子吃人,愛藏到房樑上。這個有鼻子有眼的說法,使我的恐懼與嚮往與日俱增。終於有一天,我們集結了12個夥伴,決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去造訪這個神祕的碾屋。我們故作大膽但思思量量地向碾屋進發,我的眼睛始終緊盯著房樑的方向。突然,一隻大花貓從碾屋的角落竄出,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靜,倏地從窗戶洞逃走了。我那根緊繃的神經喀嚓一聲斷裂,毛髮直立。始終沒有看到裡面的狸子長什麼模樣,但是心中狸子那高大威猛的形象,至今就像在眼前一樣。那是我根據桂芳的描繪,加上自己的想象合成的狸子,還有那隻大花貓的影子。

7、晚上,父親從穿衣鏡上框的後邊取出一把二胡,調了弦,抹上松香,在油燈下吱吱扭扭地拉起曲子。曲子有我能聽懂的,像李玉和的“臨行喝媽一碗酒”,楊子榮的“打虎上山”等;也有我聽不懂的,母親說是“蘇三起解”,“貴妃醉酒”等。我很自豪地想,父親真能啊!別人的父親就不會。父親坐在炕下的凳子上拉,母親坐在炕沿邊上納鞋底。他們就著一盞煤油燈。有時,母親隨著父親的二胡,用很細的嗓音小聲唱著,“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我一句也聽不懂,這唱詞是根據母親唱的調子我後來填上去的,但母親那醉人的表情與尖細的假嗓音很有意思,像真登臺唱戲一樣。

8、夏天的中午,門前槐樹上的知了聲嘶力竭地叫著,為這段流火的時光平添了一份燥熱。當街道上的沙土有一指厚,光腳走在上邊,腳掌燙得生疼發癢。在這個時候,我喜歡光著腳提著水壺拿著水票,去村裡水鋪打水,一分錢一壺。水鋪在村子中間的道北,門前有棵老槐樹。燒水的老頭叫劉金路,我叫他爺爺。他矮矮的個子,敦敦實實,說話高門大嗓,愛笑,有趣。譬如他說過,桃養人杏害人,燒餅餜子愛死個人。這樣的話我從來沒聽說過。我走進黑咕隆咚的水鋪,只要忙得過來,爺爺一準會衝著我嚷,閨女,來啦,哈哈,然後給我一臉的笑,餘音嫋嫋。灶門前熱得很,爺爺用鐵杴往裡剷煤,一鏟就是好幾杴,然後用搭在脖子裡的毛巾擦汗。

我喜歡在這個時候出來打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看小汽車。東臨半里地的楊家村,有個人在天津開小車,女的。她時常開著車從西向東穿村而過,小車過後引出村裡一大片的腦袋瓜,有的腦袋瓜還跟著小車呼呼往東跑。小車揚起的沙土遮天避地,像一團濃霧,把小車圍得水洩不通。等沙土霧漸漸小下來,車也拐進村子不見了。

我晌午頭出來,時常有奇蹟出現。但我從來沒見女司機長得什麼樣。小汽車不見了蹤影,卻給我留下了一大團的困惑——天津在哪裡?天津有多遠?天津有汽車,那麼天津也有電燈電話嗎?想到這些,我瞅瞅東邊,再瞅瞅天邊,有說不出的迷茫。

9、一棵鉛筆3分錢,帶橡皮的是5分錢。我的文具盒裡——從村赤腳醫生褚翠蘭大奶奶那裡討來的針藥紙盒——經常是有一把鉛筆刀,三兩棵鉛筆頭。一天放學前,班主任跟在班長常代的後面走進教室,嚴肅地宣佈了一件事情:曉芸新買的鉛筆不見了,都檢查一下,看誰拿錯了,趕快拿出來,紅小兵不拿別人一針一線。我開啟母親用花毛巾縫製的書包,一棵紅色長鉛筆赫然躺在那裡,剛削開頭。天上掉下棵紅鉛筆!?我懵了。從來也沒遇到這麼大的事情。平時一見人先紅臉,一說話先紅臉。現在還沒說話,不用說,臉早已紅得像關公了。這時,只聽常代站起來大聲說,老師,咱們拍呱吧,看誰紅臉就是誰拿了。說著領頭邊“嗷嗷”邊拍起巴掌來。譏笑聲,嗷嗷聲,還有表情各異的眼神,像萬把利劍,一下子射到我身上。此時的我把頭低得低低的,像要拱到桌子裡面去。老師,咱挨個翻吧。又是常代在嚷。

學校前面有一個小菜畦,兩邊靠溝一邊連道,一間屋大小。是母親多年前自己開的,種菸葉,也種一些茄子豆角什麼的。一天傍晚,母親散了工去澆菜,見所有菸葉蔬菜的腦袋統統都被踩進了泥土裡。母親氣瘋了,在大街上嚎啕起來。說,誰幹這種下三濫的活,要遭報應的。幾年後,常代的母親對母親說了一件事,說糟蹋菜畦那件事是學校的某某老師挑唆她家孩子領著人乾的,說那是資本主義的尾巴;往我書包裡放鉛筆也是他指使她家孩子乾的。某某老師是個民辦教師,是我本家的一個爺爺,曉芸是他的孫女。

10、我和曉芸在村東學校南邊的水簸箕上玩耍。那兩個水磨眼用洋灰磨了,有深機井那麼粗,有我們小孩子那麼深,下邊通著大灣。我倆把腳伸進水磨眼坐在那裡拍水玩。曉芸突然故作神祕地對我說,你知道我最恨誰嗎?我最恨地主和富農。我聽了心裡一顫。我們紅小兵一定要和階級敵人劃清界限。我害怕,不語。她進而趴在我耳邊說,你家和地富反壞右好,村裡都知道。我的嘴張得老大,但一句話也說不出。曉芸大我3歲。其實,曉芸家也是個中農。曉芸的爺爺與我爺爺是一個爺爺的孫子。

11、希海哥都快30歲了,還沒娶上媳婦。他心靈手巧,老實勤快,又很懂事。這是父母親對他的評價。他說話很慢,像是邊想邊說;他還愛笑,但從不仰天大笑。他經常在晚上到我家裡來玩。坐在炕邊上,跟父母親禮貌地說話。他也愛跟我和妹妹說話,很多時候給我們帶來一些小東西,譬如白天逮的家雀,幾隻知了猴,一串螞蚱,一碗泥鰍湯,抑或幾塊糖果。有時,說著說著,他和父親就一同騎自行車出去了。奶奶和母親說,父親又跟他去相親了。經常提親相親,但老也相不成。他家是上中農,就是曉芸說我的那家。他有一個雙眼瞎的母親,要命的是他父親是先行反革命,出獄後在一個夜裡跳井自殺了,村裡人說他是自絕於人民。直到分了地,希海家哥仨的力氣智慧才算派上了用場。40歲上取了個四川媳婦,還帶了兩個孩子,兩個弟弟也都成了家。

12、每當進了臘月,老奶奶就在炕下的半塊磨盤上砸羊骨頭。那時候,家裡每年喂幾隻羊,有母羊也有公羊。父親在年前宰上一兩隻,把羊肉賣掉,羊頭、羊下水就留下來過年。老奶奶把羊骨頭當成最愛。早早地把那半塊石磨連同斧子用清水刷洗乾淨,讓人搬進屋,坐在蒲墩上一絲不苟地砸起羊骨頭。咣,咣,咣。好像歲月時光都是靠她這斧子一下一下砸出來,又從她手下斧子裡一點一點溜走的。老奶奶先把骨頭砸小砸碎,然後再用斧子的另一頭剁。她把剁碎的骨頭捲起來,用小勺往上舀水,邊舀邊剁,直到把骨頭剁得粘粘糊糊,爛泥一般。老奶奶還邊剁邊唱,“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米棗飯喝幾天,年糕思糕二十三…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饃饃;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還有,“過年好,過年好,穿新衣,戴花帽,點燈籠,放鞭炮,一口吃個肉包包。”這最後一句“一口吃個肉包包”最吸引我,唱的我心裡有八爪在撓,癢癢的。老奶奶把剁好的骨頭收在一個瓦盆裡,用醬油和鹽喂起來,同時把我的胃口也吊了起來。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就包一鍋黑麵的白菜骨頭大餃子。那骨頭餃子真香啊!

13、現在,讓我說什麼飯最好吃,我肯定說不出。但是,小時候能。那時我覺得最好吃的家常飯是粘粥嘎巴。冬天,每天清早奶奶熬一大鍋地瓜或者是胡蘿蔔粘粥。大鍋做飯有底火,盛飯時總髮現鍋底上有厚厚一層嘎巴。粘粥嘎巴肉勁勁,顫巍巍,香噴噴。母親說,哥哥姐姐小時候都是用它喂大的。哄孩子時,大人叫它“小老鼠”。到有了我,父親就開始做些小買賣,因此我在很小就知道了餅乾的味道和模樣。

揭開鍋,大人把全家的第一輪粥盛完後,鍋底的小老鼠就搖頭擺尾地亮相了。這時候,不是哥哥先把搶鍋鏟子抓在手,就是姐姐早把它藏起來。有一次,哥哥和姐姐又掙起鏟子。哥哥力氣大,先下手為強,把鏟子奪在手,搶了大半碗小老鼠端著一躍上了炕,姐姐就坐在地上哭。奶奶抄起笤帚,朝哥哥的屁股打過去,咔嚓一聲,慌亂中把紡車把折斷了。真是火上澆油。奶奶爬上炕,摁住哥哥的屁股揍了個夠,下炕來又朝著地上的姐姐拍了幾巴掌。多少年後,我想起這事就樂。問姐姐,姐姐哈哈一笑,說,哥哥那時常欺負我糊弄我;問哥哥,哥哥說一點也不記得了。

14、到了冬天,老奶奶和奶奶坐在炕上紡線,一頭一輛紡車。紡線時,得先把彈好的棉花打成掛,再用一根挺杆(秫秸頂端的一節,光滑勻稱無結節)在小木板上搓成細條,我們當地叫它布節。搓布節是個技術活,掛要打得勻,撕的掛大小要差不多大,可我常常是打得厚一塊薄一塊,搓出的布節就一頭粗一頭細。小小的我也愛面子。搓不好就想法修補返工,吐一口唾沫在手心裡,對著粗的地方使勁搓。柔軟細緻的棉花經我這麼一折騰,成了一條溼了水的貓尾巴,硬撅練,直挺挺,沒有一點內涵。對實在難看糾正不好的布節,我終於想出好法子,把它藏到炕頭的被窩卷裡。晚上奶奶鋪炕,發現後那頓數落對我來說已成了畫外音,那時的我早已蜷在炕角呼呼地進入了夢鄉。

15、中秋時節,噼裡啪啦的打棗聲從村子的四面八方傳來,我們急得抓耳撓腮,下躥下跳。打棗拾棗那是大人們乾的活,可我們偏偏想去湊這個熱鬧。誰說小孩子沒有智慧?不知是誰發明了靠近打棗現場的好法子,背起吃奶的小弟弟小***娘去奶孩子。幾個人一到大人面前,趁孩子吃奶的空,圍著棗筐子吃啊裝啊,杆子下的棗們像小雹子一樣砸在腦袋上,也不嫌疼,直到大大小小的口袋都裝滿,像一個個荷槍實彈的兵。有一天,那個說話結巴又有帶口語的愣頭青隊長三墩,在開會時發起了威——丫逼似,個人的孩子不管教,丫逼似,到地裡來破壞紀律,丫逼似,誰再讓孩子來樹底下鬧騰,你老少丫逼似都給我***。我們這個地方,有老年人管娘叫丫的,三墩丫逼似丫逼似的一頓亂罵,把男女社員都氣壞了——三墩,你個***,你丫逼似丫逼似的罵誰,小孩子吃個棗也犯不了天條。你敢再罵,丫逼似俺叫你趴下。母親們捱了這頓數落當然也很沒面子,再絕不允許我們靠前,我們的發明宣告失敗。

16、中秋節以後,小孩子最爽心的事就是去樹趟子攬棗。長竹竿綁上一個鐵絲鉤,背個布兜,或者是攜個小籃,三三兩兩地向棗樹趟子進發。此時樹葉已經全落,還有少數當年新長出的棗碼子戀樹,綠綠的不肯下來。在棗樹趟子裡,一人圍一棵樹,腆著臉一遭一遭轉。因為樹冠大,橫七豎八的枝杈、新枝上下重疊,左右交叉。你轉對了方向,站準了位置,才能跟落在樹上的棗子對上眼。有時,遠看樹上有幾顆鮮紅的大棗,走到近前像隱遁了再也找它不見,是孫悟空施了障眼法?半天下來,兜裡籃裡鼓鼓的沉沉的,脖子也酸酸的,眼睛澀澀的。這些落在樹上的棗子成了寶貝,在通風透光的條件下自然晾晒,個大肉厚,沒蟲眼,出奇的甜。有時一夜秋風刮過,早晨到樹趟子去,地上紅紅的一片,像是又過了一個棗秋。

17、我喜歡吃油條,細細想來歷史綿長,要追朔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過了臘月二十的某一天,在我早早期盼和默默祈禱下,奶奶父親母親就會炸一次餜子。晚上,仨人燒火的,守鍋的,忙面案的,灶下臺上忙個不停。我們兄妹幾個就興奮地扒著門簾向外看。一大缸盆面,軟軟的。油鍋一燒,滿屋子的香氣,我真捨不得它們從門縫溜掉。奶奶把麵糰做成餜子餅的樣,一出鍋,肉頭頭厚墩墩暄騰騰,冒著香氣滴著油珠,咬一口,那個香啊!每當這時,我就有個幻覺,我家真富啊!這麼好吃的東西盡吃管飽,這日子不是富得流油嗎。二鑾就曾說,她從來沒吃過餜子。但到了第二天,奶奶就把吃剩的端到偏屋留起來過年了。

每當炸果子時奶奶還邊忙邊講故事,說的是老奶奶的一個外甥閨女,人老實,出嫁後婆婆妯娌都欺負她。每到年前家裡炸餜子,婆婆就對她說,小二家你回房裡歇著吧,有你嫂子在這邊打下手就行了。那老實親戚明知是耍她但一句話也接不上,只好乖乖離開,一年到頭炸一次餜子連味也聞不到。

18、“刁莊後晌有電影,是《柳堡的故事》。”這個訊息下半晌就在村裡旋風一樣傳開了。我們一夥小人兒吃了飯早早集合。一出村,我們就貓進棗林,憑手的觸覺捋枝摘棗。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是青是紅,摘滿身上的口袋撒丫子就溜。這時的怕,除了看青的,還有樹上的“霸腳兒”。

一路上,手捂口袋,一邊急行軍一邊往嘴裡填。3裡地的路,只一忽兒就到了。電影在我們趕到之前已開演,無奈只好走到佈景反面,靠看和聽來完成這一任務。棗,是照吃不誤的。

打道回府時,路上小敏出狀況了。開始捂著肚子喊疼,後來蹲下身來擰圈。我們輪流著給她捶打後背,再後來就跑到路邊哇哇吐上了。其實我們哪個的肚子也不好受。後來我就想啊,小敏那天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回到家,保準不敢對她娘說。說了一準要捱揍。

19、那時的瓜秋可真叫個秋,甜瓜,脆瓜,西瓜,梢瓜,應有盡有,還有老奶奶喜歡吃的大面瓜。那時的生產隊幾乎隊隊都有瓜園,有專人看管。到了瓜秋,生產隊就派人摘了到集市上去賣,也給社員們分。看瓜園的也有權賣瓜,那時的人正直得很。我跟著姐姐她們下地去打草,總忸怩著讓母親給姐姐幾分錢。有了錢,我們路過瓜園時就買瓜。我最喜歡也是姐姐最常買的是梢瓜,既賤又好吃。梢瓜個大粗長,像成年人的胳膊。特別是已經熟透了的梢瓜,彎彎的,表皮發黃發軟。掰開來,裡面的瓤紅紅的,咬一口,軟綿可口,甜中帶酸,浸人心脾。姐姐們拿5分錢就能買一個大的,一幫人分著吃。看瓜園的寶田大爺人也大方,只要你不偷他的瓜,就很好說話,幾分錢都能打發你歡喜。

我童年裡的梢瓜,再到哪裡去找你?

20、那時候的中秋月真圓真亮啊,亮的都讓我們忘記了夜的黑暗夜的恐懼。秋天,生產隊一晚上分幾次東西,都要及時有人認領。那一晚,大人們去家西地裡分秫秸,我和妹妹去場院裡分芝麻桿。臨去時,奶奶拿出一塊月餅,給我和妹妹掰開,並囑咐別讓哥哥姐姐知道了。

我倆拿著那半塊月餅,就像拿到了童年所有的幸福與期盼。那月餅拿在手裡,香氣直往嘴裡鑽。在去場院的道上,我幾次提議把月餅吃了,但妹妹堅持不肯,就那麼緊緊地攥在手裡,那醉人的表情簡直比吃了還甜。來到場院,我們隨會計認領了自家的那份,就專等大人們來整了。看著天上的月亮,看著月亮裡的小兔子,看著手裡的月餅,想著一會兒回家吃的包子,整個身體都飄起來了。幾個小夥伴圍著場院飄啊飛啊,直到妹妹蜷在一堆芝麻桿下睡著了。父親和哥哥來了,我們叫醒了她。妹妹朦朧中四處找尋,我問,她小聲說,月餅不見了。妹妹那比哭還難受的聲音和表情至今還清晰閃現在我眼前。而屬於我的那一塊則早在她睡覺時已吃下肚了。回到家,奶奶端出新出鍋的包子,幾個梨,一塊月餅,在天地堂處燒了紙上了供,就開始吃飯。這時,房前的老二奶奶過來了,奶奶執意把那塊月餅掰開給了兩位老奶奶。此時的妹妹已經倒在炕上呼呼睡下了,臉上還帶著哭過的淚痕。這是妹妹用365天時間盼來的一個沒吃到月餅的中秋節。

天亮說晚安
那些花兒
相關知識
童年的葉子
表達回憶童年的句子
懷念童年的日子作文
懷念童年的日子的作文精選
關於懷念童年的日子作文
描寫回憶童年的句子
懷念童年的日子散文
有關童年的句子
懷念過去童年的句子
關於童年的回憶說說_童年的句子心情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