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慰心靈的散文推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聽音樂能今人的心靈得到昇華,疲勞時聽音樂能緩解人們疲憊的身軀,放鬆心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撫慰心靈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親愛的,我來了

  “什麼事?”我問。

  “沒什麼,只是想你,親愛的。”他望著我,接著又指了指遠處的群山,溫柔地補充道,“太陽快下山了。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在我身邊。”

  一個細微的手勢,一份充滿愛的禮物,我的眼淚湧上來了,丈夫只是希望我在他的身邊。

  親愛的,我來了。

  在我40歲時,丈夫為我舉辦了一個令我驚喜的生日晚會。

  當我走進餐廳,在繽紛的鮮花與柔美的音樂中見到親愛的朋友們,看到那裡陳列著我的照片——它們記錄著我走過的人生旅途——此情此景,此時此刻,銘刻在了我的心中,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我從一張桌子走到另一張桌子,問候著每一位客人,沉浸在喜悅與溫馨中。驀地,我的目光停在了房間最裡面的一位老人身上,他看著我,慈祥地微笑著,手臂還環著一個頭發雪白、一雙藍眼閃著激動的亮光的婦人。

  “爸爸、媽媽!”我喘息了。親愛的雙親,為了我的生日,一小時前就從芝加哥飛抵洛杉磯。望著眼前的兩位老人,我抽泣起來。是他們,不僅養育了我,也諄諄告訴我:“親愛的,我來了。”——這是他們經常贈予別人最好的愛的禮物,今天,他們把這份禮物贈予了我。

  大約一年以後,我和丈夫收到一位朋友的請柬,邀請我們參加她的婚禮——幾年前他們舉行過一個非宗教的婚禮,而現在他們希望在主的面前重申他們的婚誓。

  婚禮前一天早晨,我決定打個電話向朋友告假。

  “凱茜,我是卡倫。”我試探地說。

  “你明天一定來的,是不是?”她打斷我的話,同時語氣顯得格外急切。

  我躊躇了一下,而恰在這一瞬間,父母趕來祝賀我生日的那一幕浮現在了自己的眼前,我便趕忙對她說:“是的,親愛的,我當然去!”

  於是我們去了,我很高興我們這樣做。我們坐下不多一會兒,凱茜就進來了。

  她容光煥發,但眼眶裡含著淚水。她訴說著我們的出席對她意味著怎樣的情意,給她帶來多大的快活,而這一份情意和快活她的親戚們卻沒有送來:這一天,她的兒子和兩個她深愛的姐妹都沒有來。從她的眼睛裡,我看到她那被傷害的心。

  “我原先想的是不來了,多可怕呀!”我對丈夫耳語道。

  現在我知道,從感情來說,當她需要你的時候,你出現在她身邊是一種責任,無論代價如何,我們都應該負起這種責任。“親愛的,我來了。”──在這一刻,不僅是自己,還有對方,我們的愛和友情都有了更深的含義,我們的情感和精神都有了更新的內容。

  不久前,一位鄰居的丈夫病重住院。在她守護丈夫的漫長日子裡,我每天總在她的門口放一束玫瑰花或一張慰問卡片,但從未進去坐幾分鐘或講幾句話。

  然而,有一個早晨,我在門邊發現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昨晚,10點30分,卡爾去了天堂。

  幾天後,我們不期而遇,她真可以說是一個疲憊而孤獨的老婦人了。

  “菲莉絲。”我小聲喚道。

  當我們的目光相遇,就彼此進入了對方的心靈,像兩個孩童一般。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房間,這時候,我看到她蒼白臉上的悲痛減輕了許多。

  卡爾的最後一個晚上我不在那兒。但現在,她需要我,我在這兒。

  去年春天,我們在山中的週末別墅度假。一整天的刈除雜草和播種令我精疲力竭。回到家,正當我走上樓梯時,聽到敲窗的聲音,原來是我的丈夫查爾斯,他的臉沾滿泥土,但兩眼炯炯發亮。

  “什麼事?”我問。

  “沒什麼,只是想你,親愛的。”他望著我,接著又指了指遠處的群山,溫柔地補充道,“太陽快下山了。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在我身邊。”

  一個細微的手勢,一份充滿愛的禮物,我的眼淚湧上來了,丈夫只是希望我在他的身邊。

  親愛的,我來了。

  伯蘭特

  億萬人的情緒感覺各有不同:有的孤獨,有的抱著希望,有的煩憂沉鬱。在人生的長途中,這種心情和感覺均需要夥伴,需要友情。本來是陌生人,有一個人伸出手來,就成了朋友。

  蘇格蘭名作家及笑星勞得常打趣觀眾說:“你們比肩並坐了兩小時,沒有一個和鄰座的人談話!”觀眾覺得他這句話真逗人。於是,很少有人不轉頭和鄰座交談。

  就是這麼簡單容易。一句話,一個微笑,鄰座的人就可能成為自己的朋友。在我們的一生中,時常會因為太自高自大,或者太自慚形穢而得不到好的友情。

  有一次,大風雪後,積雪滿街,交通斷絕。我們公寓大樓中的煤用完了,食品雜貨店的人沒送貨來,沒有自來水,電梯也因故障而不動。從來沒有交談過的鄰居們相互敲門,願意接濟食物、牛奶、唱片等等。有戶人家舉行舞會,使我們大家興致熱烈起來,參加舞會的人從11到75歲的都有。我們這才發現,大樓的管理員會彈鋼琴。

  當時我想:如果平時能有這種友好互助的精神,那幢大樓中每天的日常生活會多麼生色!

  你當然在旅行時可以漠然拒人於千里之外,但是,那種態度也會使你不能享受眾人之樂。你如果看不到世人的內心,你就看不到世界。開啟襪盒讓顧客挑選的女店員、街頭值勤的警察、公共汽車司機、電梯司機、擦鞋童,他們都是有個性的人,每個人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大多數人總是陷入刻板的生活,每天見同樣那幾個人,和他們談同樣的事。其實,和陌生人談話,特別是和不同行業的人談話,更能給你提供新的經驗和感受。鄉野的農人、偏僻地點加油站的工人、抱著孩子的極為得意的女人,全能使我們歡心愉悅,覺得世界上充滿了生機。

  我們許多人自覺沒有什麼可以給人,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接受別人的盛情。如果我們不是熟視無睹,而是仔細看人,我們很可能從他的眼光中看到他心有疑難。我們如果看見車站上有一個女人在流淚,一個孩子眼露痛苦之色,或是一個外國人身在異鄉、手足無措,而不上去詢問協助,我們就不該原諒自己。

  我認識的一位婦人乘火車西行,在中途一個荒野小鎮停車時下車散步。這時東行的火車也抵站,兩列車有很多的乘客在車站上悠閒踱步。她看到個面帶笑容的男子,兩人便談起話來,一同散步,火車鳴笛促乘客上車時,那男子說:“我們也許從此不會再見面了。”他們握手道別,卻登上了同一列火車。

  其後許多年,他們互相通訊,直到離世。兩人所求者都不是戀愛,而是珍貴的友情。

  問問你自己:你的知己中,有幾個是經過正式介紹而認識的?我記得我在一處海灘上認識的鮑爾德,就是他從水中走上來,我正要走下水去時認識的。我在紐約一家餐館中遇到艾伯特,是他正在看一本我當時極為欣賞的書時認識的。我在大峽谷遇到戈登,他初睹奇景,急欲找人一談,就在他對我一吐為快時,我們相識了。

  億萬人的情緒感覺各有不同:有的孤獨,有的抱著希望,有的煩憂沉鬱。在人生的長途中,這種心情和感覺均需要夥伴,需要友情。本來是陌生人,有一個人伸出手來,就成了朋友。

  :藍色的連衣裙

  當一個老師送給一個小女孩一件藍色的新衣裳時,誰能料到會引起什麼奇蹟呢!

  1909年的春天來到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城,可是,它沒能給蓋特街帶來新面貌。臨近的那些漂亮街道上的住戶們都已忙開了:拾掇閒了一冬的小園子,粉刷、油漆房屋,為夏天準備好剪草機……蓋特街卻仍是老樣子:又髒又亂。

  蓋特街是條短街,但走過這條街的人都嫌它太長了。當然,住在這兒的人都沒多少錢,窮人的要求是不高的。

  他們有時能找到點兒活幹,有時為找工作而奔波,他們的屋子多年沒有油漆粉刷了,院子裡連自來水也沒有,蓋特街的住戶只好到街角的水栓那兒去提水。

  街上的景象當然好不了——沒有人行道,沒有路燈,街道一端的鐵路線給這兒增添了更多的嘈雜聲和塵土。

  春天來了,別的街上去學校讀書的小姑娘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但是,這個蓋特街來的小姑娘還是穿著那件她已穿了一冬的髒罩衫,也許,她只有這一身衣服。

  她的老師深深地嘆了口氣:多好的小姑娘呵!她學習起來可真用功,她懂禮貌,見了人總是笑眯眯的。可惜,她的臉從來也不洗,還有一頭蓬亂的頭髮。

  一天,老師對這個小姑娘說:“明天你來上學以前,請你為我洗洗你自己的臉,好嗎?”老師看得出,她是個漂亮的小姑娘。

  第二天,漂亮的小姑娘洗乾淨了臉,還把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放學時,老師又對她說:“好孩子,讓媽媽幫你洗洗衣服吧!”

  可是,小姑娘還是每天穿著那身髒衣服來上學。“她的媽媽可能不喜歡她?”老師想。於是老師去買了一件美麗的藍色連衣裙,送給了小姑娘,孩子接過這禮物,又驚又喜,她飛快地向家裡跑去。

  第二天,小姑娘穿著那件美麗的裙子來上學了,她又幹淨又整齊,興高采烈地對老師說:“我媽媽看我穿上這身新衣服,嘴巴都張大了。爸爸出門去找工作了,可是沒關係,吃晚飯時他會看到我的。”

  爸爸看到穿著新衣服的女兒時,他不禁暗暗地說,真沒想到,我的女兒竟這麼漂亮!當全家人坐下吃飯時,他又吃了一驚:桌子上鋪了桌布!家裡的飯桌上從來沒用過桌布。他不禁問:“這是為什麼?”

  “我們要整潔起來了,”他的妻子說,“又髒又亂的屋子對我們這個乾淨漂亮的小寶貝來說,可不是個好事。”

  晚飯後,媽媽就開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會兒,就不聲不響地拿起工具,到後院去修理院子的柵欄去了。第二天晚上,全家人開始在院子裡開闢一個小花園。

  第二個星期,鄰居開始關心地看著小姑娘家的活動,接著,他也開始油漆自己那十多年未曾動過的房屋了。這兩家人的活動引起了更多的人的注意,於是,有人向政府、教會和學校呼籲:應該幫助這條沒有人行道、沒有自來水的街上的居民,他們的境況這樣糟,可是他們仍然在盡力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幾個月後,蓋特街簡直變得讓人認不出了。修了人行道,安上了路燈,院裡接上了自來水。小姑娘穿上她的新衣服的六個月後,蓋特街已經是住著友好的、可敬的人們的整潔街道了。

  得知蓋特街變化的人們管這叫“蓋特街的整潔化”,這個奇蹟愈傳愈遠。

  其他城市的人們聽到這個故事,也開始組織他們自己的“整潔化”運動,到1913年,有上千個美國城鎮組織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動。

  當一個老師送給一個小女孩一件藍色的新衣裳時,誰能料到會引起什麼奇蹟呢!

撫慰心靈的散文精選
關於認真的散文三篇
相關知識
撫慰心靈的散文推薦
撫慰心靈的散文精選
撫慰心靈的散文
觸動心靈的散文隨筆推薦
撫慰心靈的話
撫慰心靈的勵志名言
觸動心靈的散文隨筆珍藏精選
觸動心靈的散文隨筆珍藏
觸動心靈的散文隨筆精選
感動心靈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