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鼓勵學習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大學,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也是我們更容易接觸更多新的知識的時候,因此大學生應該要好好學習,但是很多大學生卻是很難做到!那麼鼓勵大學生學習的文章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大學生啊,農民工都比你強

  開學兩天陪同學校領導巡視新學期教學狀態,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學生上課玩手機成為普遍;

  二是老師不管學生聽講的也不少;

  三是教室課桌椅上落灰不少,學生各自用手紙擦拭留下的必是滿地紙屑,聯想到下面的網路笑話,不知道在校大學生作何思考。

  上課的時候,清醒沒有發呆多,發呆沒有睡覺多,睡覺沒有玩手機多;

  下課的時候,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遊戲多。

  如此這般,就業時的失敗怎能不比成功多?

  不給範圍就不會考試,給了範圍也只是影印同學準備的答案。你自己即使是老闆,你會僱用你自己嗎?

  付了錢得不到商品是誰都不肯的,而你交了學費卻對那些不給你知識的老師心存感激。基本的買賣都不會,你還配做什麼?

  上大學填報志願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大學畢業找工作了同樣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還有誰能認識你?

  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等待你的除了失業還能是什麼?

  你說,你修完了《計算機基礎》,但真實水平與小學生大體相當。你的競爭力在哪裡?你說,你修了兩年英語,然而,你的水平還沒有翻譯軟體水平高。有哪家用人單位需要你?

  你說,你修了《思想修養課》,但你根本就沒聽。你敢說,除了課堂上睡眠的抗干擾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養和道德品德方面還有哪一點比高中生強?如此德性,怕你都來不及,還會有誰會用你?

  你說,你修過《閱讀與寫作》,但你讀的是手機,你寫的是微信。對語文,自己都沒信心,你還想指望人家對你有信心?

  你說你有專業,除了玩手機略顯專業外你能響亮說出你還有什麼專業特長嗎?不論什麼課,對你來講都變成了手機操作課。拿筆的時間遠沒有拿手機的時間多,看黑板的時間遠沒有看手機的時間多,你讓誰去相信你是一個有專業的人?

  雙休日你起來吃過早飯嗎?連吃飯都不會,還有誰會相信你會幹活?誰也不懷疑你軍訓的時候疊過被子,但又有誰會相信軍訓結束後你還疊被子?唯一投入的是遊戲,耗時最多的是遊戲,而你的自薦信對此又隻字不提。自己做的連自己都不認可,世界上還有誰會認可你?講大道理的時候你是老子,伸手要錢的時候你是永遠的兒子。你可以欺負你的父母,世界也能任由你欺負嗎?

  離開了電腦你還能做什麼?離開了遊戲你還喜歡什麼?離開了家你還能到哪裡去?離開了父母還有誰會給你送水端飯?對於這些問題,你都找不到答案,你還想找到前程嗎?

  學無所成,怪學校;

  考試掛科,怪老師;

  犯錯受罰,怪制度;

  人際孤獨,怪同學;

  就業困難,怪時代;

  孤立無援,怪父母。

  只有責怪,沒有反思;

  只有罵人,沒有檢討。

  如此處事,老闆即使是你爹,他敢錄用你嗎?

  圖書館裡沒有你的人影,

  運動場上沒有你的人影,

  公益場上更沒有你的人影。

  你退化的不是肌肉,你退化的不是責任感,你退化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像你這樣的人,唯一適合的崗位是看守墳墓。今天,這一古老的職業已消失,你的失業也就成了必然。

  存在的價值在於不可替代。責任心,吃苦精神,寫作水平,做事能力,專業修養,操作技術,學問素養,與人相處,有哪一方面是你的看家本領?有哪一點是他人不可替代的?農民工都比你強,你不失業誰失業?

  警醒之言,旨在敲醒沉睡的豬!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弱,則國亡;

  為了中華崛起,好讀書,讀好書!

  篇2:上大學好,還是不上大學好

  上大學好,還是不上大學好,隨處可聞這樣的討論。有人會告訴你好,有人會告訴你不好,不同人經歷不同事所得到的結論都會不一樣,單憑一面之詞就下定論似乎太過武斷。

  上過大學的人,有很多人抱怨現在工作不好找,而且待遇極其低。花了幾年的青春,浪費了家裡一大筆錢,換來的卻是畢業後找份工作都困難,還不如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也難怪,現在的大學生遍地都是,單憑一紙文憑已得不到社會的認同。

  案例一

  英子大學畢業後就職於雲南一家四星級賓館,要求英語、普通話都要過級,試用三個月後轉正做了文員。在賓館孜孜不倦的做了三年,待遇從原來的800元漲到現在的1600元。談起大學,英子感慨萬千。和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姐妹們,有的因為家庭條件差中學畢業後就外出打工,學到了過硬的技術,現在月薪已經上萬了。有一個關係好的姐妹高中畢業後也去了雲南,做銷售,工作一年後工資是她現在的一倍。而且還很自由,可以經常去想去的地方開闊眼界,不用死死的呆在一個角落裡。

  我問她為什麼不跳槽,她的回答讓我有點驚訝。她說她什麼都不會,同行的待遇都差不多,跳槽去其他的行業什麼都不會做,又得從頭學起。聽起來沒錯,就有很多人會用這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然後一邊抱怨一邊繼續工作著。一輩子就這樣庸庸碌碌,富也窮富不了餓也餓不死,大學文憑終究抵不過那些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

  案例二

  愛情,總會在追尋不現實中凸顯現實。今年20歲的小波,出生在貧窮的農村家庭。16歲那年初中畢業,為了保障弟弟妹妹繼續讀書,他毅然收拾行囊離開大山,想去沿海淘金。經過不懈的努力,小波終於拼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經濟條件有明顯好轉,看著日漸鼓起的荷包,小波心裡樂開了花。

  25歲那年,小波經人介紹和紅紅認識,直爽的紅紅很快和小波墜入愛河,不久後他們牽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紅紅很能幹,婚後在小波的支援下她做起了生意。大學營銷畢業的紅紅對做生意是得心應手,生意越做越大,按理說應該值得慶祝。可他們私下卻常常因為點小事意見不好發生爭吵,兩個人的文化程度不一樣,想事處事方法也不一樣,久而久之矛盾就出來了。

  小波說他是個粗人,不懂怎樣去哄女人開心。紅紅大學同學聚會都不會帶上小波一起前去。她家人一直希望她嫁個公務員,說起來也體面,有社會地位。紅紅的人際關係廣,身邊不乏轉悠的人。內憂外患,導致他們最後的結局就是離婚。小波傷心的說,如果當初不是為了保障弟弟妹妹讀書輟學而繼續讀書,上了大學,或許今天他手裡拿的就不是和紅紅的離婚證。

  上大學,有快樂也有憂愁,不上大學,有平庸也有絢爛。上不上大學,真正主導自己人生的,不是像英子那樣擁有蓋了紅戳的大學畢業證;也不是像小波那樣滿是沒上大學的悔恨。沒有上過大學的人,認為上大學以後可以有一番成就,上過大學的人認為荒廢了4年的光陰,出來依舊一事無成。

  不論是否上大學,選擇走每條路都會有坎坷,關鍵看你報著怎麼樣的心態去走。是否上大學,除了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以外,只要付出努力,你期盼的未來,就不只是夢。

  篇3:我為什麼要上大學

  文/一凡

  在大學生日益貶值、讀書無用文憑無用論調高漲的今天,為什麼還要上大學呢?我記得微信朋友圈裡有人陳述過,理由一二三的列舉了十多條,大概就是能鍛鍊溝通能力、能積累人脈、能學到知識、有一段美好的回憶等等。

  隨著大學擴招,大學生確實是貶值了,可是我為什麼拼了命都想上大學呢?因為上大學能拿到文憑,學到一技之長求生,是我們農村孩子擺脫窮苦命運的最好機會!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危言聳聽,我先說一下我小時候的經歷也許大家就會明白了:

  我大姐上初中的時候,穿的是一件類似於制服的淡藍色上衣,一穿就是三年,從初一到初三,無論春夏秋冬。那件衣服是我大姑媽買給我的,媽媽說衣服有點大,等我開學的時候給我買一件合身的。確實有點大,大姐剛上初中的時候衣服長到膝蓋,初中畢業的時候剛好合身。大姑媽說給我買大一點的衣服我能多穿幾年,她家也不富裕。後來我一直沒有等到媽媽答應我的新衣服,記憶中從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三年的春夏秋冬裡就穿了一套校服直至小學畢業。

  二姐上初一的時候鄉想買一條牛仔褲,那時候的牛仔褲是很高大上的。爸爸告訴她,沒錢,想買的話自己背糧食到鎮上去賣,賣得的錢自己拿去買,那一年,二姐12歲。我們家離鎮上趕集的地方單程有13裡。為了照顧我二姐,爸爸給她背的是最值錢的黃豆,價格是大米的2倍玉米的3倍。為了能確保賣黃豆的錢買得到牛仔褲,揹著黃豆臨出門的時候二姐總是說再加點、再加點,直到揹著不走路都搖搖欲墜了,才不甘心的出門。到了鎮上,一稱有20多斤,賣了45塊,牛仔褲要50,少一分都不賣。二姐眼淚婆娑的走了回來,據媽媽說中途眼淚沒有停過。

  記憶中我妹妹成績是不錯的,突然有一天,初中還沒有畢業的她就跑出去打工,輟了學我父母都不知道。我們滿世界的找她,找到後我很生氣,非常生氣,差點打了她,父母對她也是失望透頂。直到有一天,她偷偷的告訴我,因為我在讀高中,家庭負擔重,擔心父母負擔不起,她輟學打工給我讀書,瞬間,我淚流滿面… …

  後來也是如此,讀高中和大學的時候,得到她的很多資助,直至現在,一直覺得虧欠於她!

  我六歲半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報名讀書。按規定是7歲才能上小學一年級,差半歲就要多交12塊錢,媽媽沒捨得,然後我就在家裡多放了一年的牛。那時候家裡的牛可是全村最強壯的大公牛,還會頂人。我不敢和它做對,而且人小還拉它不住,所以村裡經常出現我被大水牛拽著跟在它屁股後面哭得蕩氣迴腸的身影。

  7歲的時候某一天,爸爸要我和他去扯黃豆,所謂的扯黃豆就是把地裡的黃豆拔起來捆好揹回家。扯黃豆的地離我家保守估計有11裡,沿途都很荒涼。收黃豆的時候是一年中最酷熱的季節,我用的是大人背的背篼,我人小,適合成人的背篼背在我背上就直接到了膝蓋,走路一不小心都能把自己撞跪到地上去。回家的時候我背了6把黃豆,大約15斤,我記得背起來走路都是搖搖晃晃的。爸爸走得快,我跟不上他的步伐,漸漸的離他越來越遠,直至看不到他的身影。路途上有一個大溝,大約有300米長,兩邊都是很高的溝坎,要是不小心掉下去不死也得殘了。因為心裡緊張和身體超負荷的承重,身體控制不住的顫抖,搖晃得厲害,就怕一不小心掉了下去,我一度以為我要死了,走完那條大溝的時候,我長長的舒了口氣----我居然還活著。因為路遠,路途中有歇氣的地方,可以供人把背篼放下歇口氣再走。可那是供大人用的,有點高,我夠不上。後來實在背不動了,沒辦法我就直接把背篼放在了地上休息,但背篼太重,想走的時候卻不能自己從地上把它背起來了。天漸漸的黑了下來,在那個人煙稀少的小路上,我越想越害怕,恐懼忍不住的油然而生,直至嚇得哭了起來,但是又不敢丟下黃豆自己回家。後來爸爸看我一直沒來,返回來找我,當時看到他,感覺像是看到了救世主,瞬間覺得他那偏矮的身軀當時是最高大的身影了。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新買了一隻鉛筆,兩毛錢,爸爸說要省著用,最好用一個學期。我很珍惜,把筆尖削得粗粗的,以期能多用一段時間。但很不幸,鉛筆第二天就被偷了,沒了筆,家庭作業都做不成,但又不敢向爸爸再要錢買。當時家裡住的是土牆房,做作業是把作業本放在一張膝蓋高的小板凳上蹲在地上寫,沒有了鉛筆,只能蹲在地上望著作業本發呆。無計可施的時候我自作聰明的想了一個苦肉計:用拳頭硬生生將自己的鼻子打得鮮血長流,等我爸爸回家的時候,我把流血的鼻子炫耀了一下之後的騙他說自己掉溝裡摔了,順便也把鉛筆給摔丟了,現在沒鉛筆做作業。我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兩毛錢買了一支新鉛筆,代價就是現在鼻子都還會莫名其妙地流血。

  四年級的時候,每天都是爺爺在家做飯,那時候家裡是沒有什麼蔬菜的,肉類是過年才有的奢侈品,中午回家吃飯,我和二姐要先去山上挖洋芋來做菜。為了節約時間,挖回來的洋芋洗淨後,放在鍋里加上水加上油,只等煮熟了就吃。家裡沒有鐘錶,不知道時間,看見門口有很多學生從經過去上學,心裡就開始慌張,以為要遲到了,等不及洋芋煮熟,將就泡了點洋芋湯隨便吃兩碗飯,急匆匆的就趕去上學了。下午放學,要趕去石山和爸媽一起打石沙。爸媽把從石山上的炸下來的大石頭用鐵錘錘成10釐米以下的石塊,我和姐姐妹妹們負責把這些石塊用撮箕抬進碎沙機,打成建築用的細沙。每天放學吃點冷飯就急匆匆的趕去幫忙,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鐘,回來累得動都不想動,累極了的時候晚飯都不吃倒頭就睡。

  第二天繼續迴圈,早上上課,中午挖土豆,下午放學後要趕去石山幫忙。也許有人會想,為什麼不一次多挖點土豆第二天就可以不去挖了呢?原因一是路遠要爬幾個坡,時間來不及,不然下午上課要遲到;二是多了背不動,除了土豆,葉子也要揹回家餵豬的。所以每天挖的土豆只能夠當天吃。

  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放學後能坐在電視機前看看每天17:30大風車放映廳裡的動畫片——足球小子!

  因為要幫忙幹農活,睡眠時間都不足,更沒有沒有時間做家庭作業,一段時間以後,我積累了好多的家庭作業沒做,一直不錯的成績也下滑了不少。老師說我成績好驕傲導致成績下降,然後在某一天放學的時候沒讓我回家,把我留了下來,特意找了一根有兩個大拇指粗的竹竿,當著同學們的面翻開我的家庭作業本,沒做一道題就是一棍子。我有多少題沒做現在是忘記了,只記得手腫得一個星期不能拿筷子吃飯。

  我們是沒有周末和寒暑假的,甚至很害怕週末和寒暑假,因為總是有幹不完的活,國慶是收稻穀、五一是收油菜、春節是種土豆……

  上初一的時候,媽媽找了一份補路的工作。補的就是那種泥巴路,大車過後會坑坑窪窪的,補路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拿石頭把坑鋪平,300塊一個月,平均一天10塊錢,由我們那的一個水泥廠發工資。只要是週末和寒暑假,我都得去頂班,頂班就是頂替我媽媽補路,我媽媽好有時間去種莊稼或幹其他的活,不然養不活一家人。這一頂班就是從初一到高一,一頂就是四年,期間不分五一中秋國慶那些節假日的,只要是週末和寒暑假就必須到崗。烈日炎炎的夏天,頂著高溫走到補路的地點衣服早已被汗水溼透,空曠的路上根本沒有遮陰之地,一抬石頭汗水順著衣服往下滴,要是碰上一場大雨,落湯雞的下場是免不了的。寒風刺骨的冬天,即使帶著手套,也會凍得滿手的裂口和滿腳的凍瘡,手和腳沒有一處是完好的。

  初二的時候,為了省30塊錢的住宿費,爸媽讓我走讀。學校離我家有12裡,每天早上我要從家走路去學校,放學後又從學校走回家裡。那時候人小,走12里路要花一個半小時,往返就是24裡,三個小時。學校7:20就要上早讀,所以在5:20前我就得起床生火,然後熱剩飯飯或者是煮麵條當早餐,那時候沒有電磁爐煤氣這些東西的。冬天的時候,走到學校天都還不亮。因為我沒有表不知道時間,媽媽有家裡的唯一一塊表,所以總是她叫我我起床,連累得她也睡不好。那時候我很怕鬼,每次打著電筒走過路途中的一片墳地的時候總是屁滾尿流的落荒而逃,在那片墳地不知都摔了多少跟頭。遇到下雨的時候,溼衣服溼鞋子裹在身上也得堅持一天。而且因為睡眠不足,學習效率很低。

  初三的時候,那時候流行情深深雨濛濛、F4,追星已經很普遍,好多同學都是穿得很漂亮很帥氣了。我還記得當時我穿的是解放鞋,剃了一個光頭,要多土有多土。高中時候初追初中同桌四年半沒追到,可能就是當初形象過於惡劣造的孽。

  說道這裡,或許我應該對父母有些怨氣的。但相反,我很感激他們,感謝他們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裡為我們做的一切!

  我爸爸在水泥廠上班,三班倒,就是工作8小時,休息16個小時。但我爸爸為了多掙點錢,上兩個班,也就是說上16小時休息8小時,每天如此。在休息的8小時裡,還要去地裡幫我媽媽幹活,平均每天只能睡4、5個小時。在那個時代,機械化程度是很低的,所有的生產出來的水泥,那是一鍬一鍬給剷出來的。所以,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爸爸一直是灰不溜揪的,眉毛上都掛滿了水泥,隨便往他身上任何一個位置一拍,灰塵漫天啊!

  媽媽也不輕鬆,家裡兄弟姐妹多,土地少,種的糧食不夠吃,就去討別人家地來種。種子、肥料、春種秋收等等人家是一概不管的,等到收穫的時候,地裡收穫的糧食是一家一半,比如你收穫了10袋玉米,要分人家5袋,種子肥料人工等等是不會給你除開,包含在自己的五袋糧食裡的,而且不能作弊,人家會站在邊上監督。因為種的地寬,媽媽總是天微亮就出門,天黑不見五指才會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那時候滿村的人都吃完晚飯該睡覺了。媽媽的早餐一般就是熱飯吃,把昨夜的剩飯放點糟辣椒,有油就放點,沒有就放點鹽和糟辣椒就行,吃飽後把剩餘的裝進飯盒,帶到地裡當做午餐。地裡螞蟻昆蟲多,必須要蓋好蓋子以免弄髒,但蓋了蓋子後,溫度高,到中午已經有了餿味。但是媽媽勞動量過大體力消耗過快,餓慌了也管不了那麼多,將就下嚥了。

  他們年輕的時候勞累過度,到現在都還是一身的勞傷病!

  有一天,在幹活的時候,爸爸突然指著我們家的那一大片土地,告訴我說:“你要是不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你就接我的班,咱們家所有的土地以後就歸你了,你要負責把它侍弄好養活這個家!”

  望著那一大片青綠色的玉米、高粱、黃豆,瞬間壓力是撲面滾滾而來。當時我就在心裡發誓,老子一定要考上大學,脫離這一片苦海,擺脫將來還要做農民的命運!

  是的,這就是我考大學的根本原因。我考大學,就是要擺脫命運的枷鎖、超越那籠罩於我頭上的桎梏、打破面朝黃土背朝天為了生活苦苦掙扎的命運、逃離這世世代代都要做農民的牢籠、為自己博的一個更寬廣的前程!,這就是我考大學的目的。

  前段時間朋友圈的一條帖子很火,說不讀大學後悔,讀了大學更後悔!並列舉主人公“我”和成績最差的張二狗同志做對比,相信大家都看過。

  這就是標準的坐著說話不腰疼。主人公在辦公室吹著空調的時候是否體會過張二狗頂著火紅的太陽冒著隨時中暑的危險汗流浹背的辛苦勞作;主人公在辦公室圍著取暖器的時候是否體會過張二狗在冽冽寒風中滿手裂口滿腳凍瘡的站在正在建的建築物上小心翼翼的工作生怕一不小心摔下來就會命喪黃泉;主人公下班後去吃宵夜瀟灑的時候是否體會過張二狗為了多掙點加班費償還自己在鄉下修房子欠的債務而夜以繼日的工作累得坐著都能睡著;主人公是否體會過逢年過節自己開著車回家的時候張二狗只能過年的時候要排一晚上的隊買票然後要在火車上站兩天兩夜才能到家……

  我們的農村人,現在教育孩子還會說,現在不好好讀書,長大以後就會像張二狗一樣!聰明點的孩子都會表態:我才不要當張二狗。現在的農村,還有很多“張二狗”存在,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生活。隨著男女性別比例逐年擴大,似乎很多的張二狗很難找到老婆了。

  有一句話到現在還記憶尤深:沒有傘的孩子,下雨的時候只能努力的向前奔跑。我奔跑了,有了一份正式穩定的工作,沒有做那傳說中的張二狗,擺脫了張二狗傳說中的幸福生活。

  我真的很慶幸我讀了大學,拿到了文憑,學到了一技之長,學到了在這個社會上,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地裡刨食以外的生存的本領。

  

大學規劃的文章
大學感謝老師的文章
相關知識
鼓勵高三的文章2篇
鼓勵兒子的文章
鼓勵自己的文章
鼓勵中考的文章
鼓勵人心的文章
鼓勵愛人的文章
鼓勵女人的文章
鼓勵考生的文章
鼓勵孩子的文章
鼓勵高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