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美麗風景的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散文由於具有不拘一格、靈活自由的特點,使它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作家的藝術風格,因而在散文創作上形成了儀態萬千的多種風格特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秋風探雨,霧看雲山

  一江秋水蕩山影,滿葉紅緋飄思雨,非是紅衣坐夢悴,已是久別鄉音,思得山夢空月醉。我喜歡遊山、觀山,去過不少有山的地方,也去過不少與山有關的寺;凡是有山的地方與寺相關的山,我總愛用舊照片收藏起來,再用幾個粗筆不太文雅的詩句與字畫,把它們標註起來,生怕它們忘記了我,也生怕我在年歲時光裡走掉它們。

  可見,我鍾愛大山愛得如此痴醉,我總是借把月亮說成是山頭上的白花,有時也愛把山說成是偉岸挺拔開花的月亮樹,也有時總拿他鄉的山與童時屋後的山作對子,要寫上幾個不同的山字來。說起對山的印象,有人說天下的山都是一樣的,天下的河也只是多了幾道彎,天下的雪飄也只是多了人的雪,天下的酒也是醉了一樣漢。山有什麼看頭,山有什麼眷戀,山的腳步重量還沒有走夠嗎?可我要說,我是一個山娃,一個與山與山的寺一樣,暢想著大山的步子縮短,暢想看山外的雲彩秀寬,就不能不說,大山裡裝的夢與大山裝的純樸厚音了。

  前不久,有機會探望久別的大山老家,一條寬暢的山道,雖多了崎嶇的十八彎,可那朵朵爬高的雲彩與我一起鞦韆起一山的紅裝,結成燈籠的柿子,站在山腰,如一個個老漢抽著旱菸,菸袋裡鼓鼓,說著大山的土話;偶兒,有紅楓葉飄過,如一個個彩翅的蝴蝶,在走訪山裡不多的人家,然後驚鴻起一片不速來雲;剎時間,山霧朦朦,讓我想起古人說起“除卻巫山不是雲”的佳句。我可又恍然大悟,這裡的山雖不是巫山,但這片雲絕非不能不說是巫山的雲了,這雲來得忽隱忽現,彷彿是一個禪道高深的山,在與你進行了一次寺音聽佛;也彷彿是大山探望大山外的雲的一次約會,它們預約的日程,恰好讓我遇上,看到了大山西溪上,紫雲朵朵;如若,你是佛家弟子,會感嘆是佛祖坐著五朵彩雲,來採摘這山上的靈草;也許是佛祖來山頂上那座寺廟,進行一次講學吧!

  進山不久,就到了九龍廟,說起這九龍廟,倒有一個傳說,據說這大山裡住著一個荷花仙子,她美如皎月,純樸善良,時常向龍王九子說情,幫大山的人借雨,也時常給山裡人送仙草治病。可是,山裡有一個黑風怪,道法高深,每年的八月十五要出來布黑雲,讓山裡的人送一個童子給它餵食,山裡人怕極了,每到八月十五那日,就閉門不敢外出,外出的家裡人不敢回來;荷花仙子看到眼裡痛在心裡,於是在八月十五那日,請九龍王子來一起助她除妖,那個晚上,黑風怪與荷花仙子、九龍王子惡戰一天一夜。黑風怪死了,倒在地上變成黑風石,荷花仙子與九龍王,分別變成了荷花池與九龍灣,現在人們把荷花池叫成了三潭。

  過了九龍廟,有一個三戶人家的三道灣,一戶住著一道溪河,河水不深,可彙集之處的水,清澈如鏡,水涼而不寒,到河裡踩踩大青白石與個頭大小恫異的石頭,你會感到這不是海岸線的沙海,可會感到是站在半雲半霧裡,走到了天上的星河;尤其是那雪白的河石,大的如雲朵,雲朵上又有天池,池水深的有一人深,淺的有沒足之淺,外形有圓規畫的圓,也有花辨形的開口笑;如若抬頭看,會看到一簾簾飛濺的水花,從一個個臺石上正開滿了一樹的梨花;也會幻覺到是一個桃花島上,正在浪漫開花的花簾;這三戶人家,分別是三個姓,他們平時以河為鄰,農忙時相互換工,農閒時相互客請,雖不是同姓,但親如一家。

  三道灣再往上走,就到五朵山頂了,如若不是眼好,很難分辨出來,那草叢裡露白的是花或是羊了。我在碎步前行時,遇到一個八十有餘的老者,在霧雨過後,那片初睛的河道坡上,正彎著身子趕著羊,半坡上走路,比我這個年輕他好許的人走得巴實,鬍鬚已經白到菸袋管上了,但身輕可以說如雲了。我上前攀談,現在山裡路修得好了,電也通上了,孩子可以到山下坐車上學了,說起幸福來,活了幾代人,還是現在日子好,我聽完,想起自己小時,揹著比自己大的行李,一路在山樑上爬行,而為之幸福得潸然淚下。

  這次回山,我的心如大山那條純厚的山道,聽了一山的音,醉了一山的雲,靜了一山的心,大山的胸懷寬厚得如我夢幻的思念感懷,山的夢如雲上的飄逸;九龍王與荷花仙子的神奇傳說,讓我相信,一切黑風吞噬的山石,一切吞噬生命的聲音,一切恐脅的暴力,最終以一個黑石頭為墓碑,躺在一個黑色的匣子裡,讓荒草去記載它的年歲。

  少時多夢雲看醉,老時頓思鄉音碎,愁雨影衣望江淚,一水東流數枕歲, 莫道今宵無酒醉,心事飄絮對月杯, 割捨不去雲山歲,只管袖字語句寫成緋。今宵,且把秋風去探雨,看雲山霧雨,笑黑石已沉落寫成泥。少時,發呆的那朵雲,如我割捨不去的往事思絮,沒有字句的標點符號,在五線曲譜上悠揚彈唱,我酷愛大山,愛那裡的一草一夢,一水一音,一禪一語。

  :寺鎮石頭開花

  說起寺鎮,我真得說一說,家鄉的那一枝開在石頭上的玉雕之花。可能,很多人,家裡都有幾件稱心如意的擺玩,如根雕、烙畫、青花瓷、硯墨、書畫之類;也可能,有人去過很多有名氣的古鎮,見過很多有特色風景與人文,可謂見多識廣;可我要說石頭上開花之事,難免有點奇異。

  是的,我的家鄉位於豫西南,舊時就是漢水水路源頭的一個碼頭,過去就有“攜八山之石,看天下之物,匯四方之異,摘萬物之筆”的稱號;記得幼年時,還是集體經濟模式,鎮上就早早興起合作社之類的工藝加工行業,如絲綢、玉雕、地毯、青花瓷窯、染織畫布等等。說起合作社,其實也沒有什麼廠子,也沒有工資,人員也全是祖傳流傳下的一代又一代藝人。當然了,也沒有什麼工人花名冊,如若有活幹,就去幹一天,而有一些工藝加工類的活,也可以帶到家裡,沒有人管,只要把事做完就行了。後來,我去遠處唸書,唸完書就到一所技工類學校去教書,也很少探親回老家;至於這鎮的石頭開花之事,也是最近,要幫朋友買一件玉鐲,剛好,一方面可以探望一下老家,另一方面又和了一個友情,我就欣然地探望了久別的小鎮。

  小鎮,歷代以寺取名,延用至今;要去小鎮,現在也非常方便了,路很俊直,全是四車道,路旁是松林、楊林,林的西邊是一條很清秀的趙河,從寺鎮穿過。沉著這條河,走不到六公里路,就到了鎮上。鎮臨河的最南邊,是仿宋風格的古式建築,這是最為“玉筆”的一個大市場,從外向裡看,凡是能入眼的,全是石頭的語言,全是石頭上的畫,全是石頭的音韻,全是石頭上流出的音樂。尤其是那個巨大的一個怪石,石雕成一首寺鎮玉雕工藝的年代譜,當然,也有寺上歷代禪佛高僧,愛玉、愛玉雕之類的故事片斷;也有宋、元、明、清時代,這個鎮上的秀才、舉人,攜玉為骨節,清風為玉人的傳說;當然也有玉祖的妙手、玉刻成花的神殿玉堂故事。且不說這,向裡走,是一個接一個的店鋪,經營是分類的,大概一層是掛件,也就是手鐲、手鍊、玉佩; 二層是擺件,也就是山水、鳥獸之類;一個市場看下來,大概就知道了玉的類別,玉的出處與玉的特性了。我不很懂,但從小就知道一點,當然,要了解起來,就很輕鬆,很快的。先說一說,硬度底的,也就是軟料,最為多見的是東北的岫玉與近年流行的阿富汗玉,它們一綠一白,好分辨;硬度最高的,要數南陽的獨玉與緬甸的翠玉了,南陽獨玉上等色是以綠為準,翠玉以出翡為上好;不過,看料子不是全部,還要看一看加工工藝,也就是品一品玉雕作品的畫境了,至尊的是創作人的謀篇、意境、畫脈、技法,最為可貴的是能借料子的天然色,天然的畫,添補到作品中來;說實在的,看一個玉雕作品,如泡上一杯清茶,呷一呷情趣,聽一聽畫韻,觀一觀玉魂,摸一摸玉骨,悟一悟玉靈,感一感人生,是雅趣的。看玉,據說也講個緣,如若,你第一眼看上一件,你就與這玉結成了玉緣人,即使你再跑一天去看市場,最後還是執手於這件,而後念之、觀之、嘆之、扶摸之、藏之,終身不忘這緣份。

  從這個最大的市場出去,便是大棚式攤位的專賣市場,市場很大,有好幾個,有賣瑪瑙的,叫紅貨,也有賣大市場裡面的掛件,價格稍底點,但要仔細鑑別。這裡的玉貨大多是個人加工的,也有從別人那裡收藏來的,總之,不會向你開很大的差價。

  看完市場,就是到藝人家裡,看一看這些活靈靈的,會於心靈對話的玉之花,是如何加工起來的。首先是對石頭的理解,進行與玉花的對話,其實,每一個藝人,對玉石的理解不同,他們的作品也不一樣,如:榮華富貴、壽比南山、八方來財、紫氣東來之類的作品,其構思意境、作品的翔實、作品的風格都是百花爭鳴,不能以簡單來說,哪好哪次;石頭理解完畢後,就要畫圖了,這個圖紙本身就是一次創作,只不過是,圖紙作品僅僅是將要出來的玉之靈魂草圖;接下來,就是用一刀一刀的粗、細雕刻了,當然,這技法,我們是學不會的,如寫字,畫畫一樣,要有多年的沉澱與功力。

  寺上的石頭開花,是奇,因為這裡的石頭,全來自四面八方;開了花的石頭,又走向了各自的人生天涯。我無時不感嘆,無時不驚訝,從石頭上走出的那些藝人,他們的指法上,除了祖輩上長著那枝花,更亮的是他們思想之花,是開在石頭上精靈之花,是他們的手掌打磨,是他們歲月風霜的捻揉,把一個個沉睡的玉魂,點亮、點亮、點亮在人們心靈上,點亮在人們珍藏的思想上。

  :竹海漫遊

  六月初我與妻去南方,走了幾座城市遊覽都市風光。城內的風光雖好,但內心總感到遊玩的不是很盡興。在城裡人文景觀頗多,自然的甚少。夏季天氣格外炎熱,熱得在城裡找不到一處涼爽地方。雖然有絲絲微風吹過,卻感覺不到涼意。於是讓我想起宜興竹海。

  宜興竹海位於宜興西南部的群山之中,在蘇、浙、皖三省交界處,上萬畝的竹林隨山起伏,綿綿八百餘里。我們從無錫驅車前往大約用了2小時,下高速後,汽車沿著宜興國道行駛,公路兩側綠樹成蔭,路邊時而會有商販擺攤買著當地盛產的果實,茶園分佈在山野田間,園內的茶樹排列得整整齊齊,像一隊隊穿著軍裝的士兵。遠山翠竹荗密蔥綠,一派自然景象,空氣中散放的溼潤與茶香令人愜意。

  六月的季節,不是花的季節,不是果實豐收的季節,而是大地生長青綠的季節。當汽車來到竹海***時,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層層疊疊的翠竹,有的綠葉如墨,濃極了;有的綠葉淡中帶綠,淺極了。舉目望遠,滿山翠竹將山巒變成了竹的海洋,綠的世界。無邊無際的茫茫竹海,當風吹過時,翠竹隨風搖曵,如海浪般一浪接一浪,越過山顛漸行漸遠,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那跌宕奔流的氣勢,帶給人們的是心潮澎湃,讓人們在遊玩中感受自然,盡情地享受天然大氧吧帶給的心怡。

  竹海中有一處溪水彙集成的“鏡湖”,清澈見底的湖泊猶如一面明鏡,與兩山翠竹交相輝映。在湖中涼亭小坐,涼風習習。抬眼觀之,但見水中竹影倒立,綠得發青,山水間由竹相連,渾然天成。

  竹林間,毛竹漫天青青,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相映成趣。陽光透過竹葉斜射下來的光束,與竹的墨綠形成一道獨特景色,顯得分外好看。竹蔭下陰影婆娑,風光旖旎,清澈的山泉在山石縫中潺潺流淌,順勢成溪。走近小溪靜靜地聆聽“譁、譁“溪聲,像似在聽一曲來自天籟的美妙歌聲。將手伸進溪流之中,頃刻間一股涼意傳遍周身,整個人頓感神清氣爽。深深地吸一口瀰漫在蒼翠竹海中的清新氣息,讓人渾身長力,心曠神怡。此情此景吸引著脫離了城裡喧囂生活的遊客駐足拍照,使人忘記了炎熱,也忘記了世間煩惱,讓人感到這是一個不錯的休閒避暑的好去處。

  據說竹的根莖很發達,它可以在土壤中延伸數百平方,形成網狀。幼芽在破土成筍前,需要根莖在土壤中孕育很長時間。做人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只要努力付出,紮根於基礎,儲備知識,積累閱歷。就會厚積薄發收獲成就,登上人生的巔峰。

  旺盛的綠竹你追我趕、爭相撥節,很怕錯過了時機落後於別人,讓人浮想聯蹁。想到了青年人發奮學習、自強不息;想到了青年人進取向上,不甘落後;想到了青年人不懈努力,成為棟樑之材。更想到了散文家宗璞在《西湖漫筆》中所說“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透過那活潑的綠色表現出的是茁壯的生命力。”
 

描寫感恩之情的散文隨筆
描寫小山村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描寫美麗風景的散文隨筆
關於寫夏天風景的散文隨筆
描寫美麗風景的優美佳句
描寫美麗風景的詞語
關於農村風景的散文_描寫農村風景的散文
描寫鄉村的優美散文_描寫美麗鄉村的散文
描寫春天風景的散文名作
關於描寫美妙旋律的作文隨筆
描寫夜晚傷感的散文隨筆
描寫堅持夢想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