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桂花樹有關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樹呀樹起來,張燈又結綵呀,張燈又結綵呀,唱一支國際歌獻給蘇維埃……”每當桂花飄香的日子,總會想起這首歌,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兩棵桂花樹

  “天井裡種樹,豈不成了‘困’字麼?”當我在天井種下這兩棵桂花樹時,父親是這樣說的。

  高考落榜時的我,真可謂困難重重呢,回鄉務農,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被父親“廢物利用”放起牛來,每日拿著一本《唐詩三百首》,跟在牛後背轉。村裡人笑我“種田不像長工,讀書不像相公。”我很孤獨、苦悶,為了給自己尋找精神的避難所,躲進家裡閒置多年的百年老屋,在天井裡,種起花來。偏遠的山區,弄不到奇花異草,就地取材,去山上訪來蘭花、瑞香、百合、天門冬、八角蓮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栽培了二三十盆。我很為自己營造的小天地所陶醉。

  一天,上山砍柴,在一叢亂石中,發現了這兩棵筆直清秀,亭亭玉立的桂花樹,便喜不自禁,挖下山來,種在進天井大門兩側。

  桂花樹,人稱花中神品,月宮中的仙葩。唐代宋之問有詩云:“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朝楊萬里又云:“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清人李漁在《閒情偶寄》中也特別的讚賞桂花樹:“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樹乃月中之樹,香亦天上之香。”古人還常用“蟾宮折桂”來比喻金榜題名,“廣寒宮中一枝桂”來比喻傑出的人才。

  我的桂花樹,在我的精心護理下茁壯成長。三四年過去了,村裡大大小小的桂花樹開了又謝,謝了又開,而我的桂花樹已高過屋簷了,卻連零星半點花也開不出來,如同它一文不名的主人一樣,受人訕笑、諷諭。

  我很為我的桂花樹感到不平。但我堅信,它一定會開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花來。

  此後,為了開創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我告別了桂花樹,走出了鄉關。我的人生道路,走得很曲折,曾擺過地攤、販過竹木、開過飯店,也曾漂泊過,流浪過。在此同時,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一直堅持著自學。我很卑微,但很執著。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努力,在經濟上,學問上,都取得了一些小成績。

  如今,我雖是一個無益於時代的人,日子卻過得像“採菊東籬下”似的悠閒,漸漸的,把這兩棵桂花樹給忘卻了。前幾天,父親從故鄉來說,兩棵桂花同時開放了。我猶如金榜題名般的歡喜。第二天,急匆匆趕到故鄉,回到了久違的老屋。天井裡長滿青苔,原先蒔的花草一盆不存,惟有我的兩棵桂花樹,卓然挺立,高過了屋頂,滿樹繁花,如披紗,如點雪,光華四射,芳香濃郁,沁人肺腑,蕩人心絃。

  我的兩棵桂花樹,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它終於一鳴驚人呢!

  2.桂花樹

  秋天來了,戶外的人們也漸漸地多了起來。秋景也不亞於春色的美:天是藍的、樹是綠的、花兒更是五顏六色,桂花讓經過這條鋪滿鵝卵石的路人們感覺環境的優美、心情的舒暢。

  汪媽家是今年春天搬到這個小區的新住戶,她每天都要從這條路上去接送上大班的外孫或去買菜。

  這天早晨,汪媽送過外孫後又順便到菜場賣完了菜,回來的路上,汪媽照常經過這條路,看看四下沒人,伸手摘下了一支路旁最近的開滿桂花的樹枝。

  此時正是上班的高峰期,汪媽拿著開滿桂花的樹枝,引來了眾多人的目光,好在汪媽離家不遠,進了樓道汪媽才放鬆地喘口氣,到了家裡,她把桂花樹枝放進裝滿水的瓶子內。

  有了桂花樹枝進家,家裡頓時花香四溢,汪媽還是有些勝利感,美麗的花香味多少寬慰了自己。

  中午汪媽的女兒麗麗下班回來,剛進門一股香味撲鼻而來,並問:“媽,哪來的香味?”“你看—”汪媽饒有興味地指著餐桌上的桂花枝說。麗麗放下手中的提包,走進餐桌旁生氣的說:“媽,我不是跟你說過嗎?不要去摘路上的桂花樹。”“我忘了,再說就摘一支也影響不了什麼?”“媽,您讓我做護士不就是讓我救死扶傷嗎?您想想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呀。”“孩子,下次我一定不摘了。”汪媽確實有點後悔。“媽,您的花是在哪兒摘的?”汪媽把摘桂花樹枝的地方告訴了麗麗,麗麗這才想起來,剛才路過那條鋪滿鵝卵石的小路時,有幾個人站在那棵不大的桂花樹旁議論著、指責著,甚至還有人在謾罵著,麗麗當時沒在意,原來是——-麗麗想到這心裡既難受又生氣。

  下午汪媽又要經過這條路去接外孫,外孫的小名叫豆豆,聰明伶俐、能說會道,一張小臉長得十分可愛,當汪媽拉著豆豆經過這條路時,豆豆機靈的眼睛盡然發現了被摘的樹枝,然後說:“外婆,我們老師說不能摘公園的花,這是不文明的表現,”“是的,你們老師說的對,”其實汪媽在答小外孫的話時,心裡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不是個滋味。”

  晚上吃飯的時候大家商量著該怎麼辦,麗麗的丈夫大劉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說:“這樣吧!能否把被摘的樹枝還回去?”麗麗不解地問:“怎麼還?”大劉從抽屜裡找出了一卷膠帶。麗麗明白了,問:“這樣行嗎?”“行!”大劉答道,繼而又準備了一塊硬紙板和筆,在上面寫著什麼,寫完後拿著手電筒和麗麗一起出去了。

  第二天早晨,路人經過這條鋪滿鵝卵石的小路,突然發現樹枝“又長了出來,”只是樹枝旁多了一塊小牌子,上面寫道:“對不起!我母親摘了這棵樹枝,她現在也非常後悔,望大家能原諒她!”落款是大劉。

  3.桂花樹下數落英

  十月金秋,丹桂飄香。花期似乎不短,時時處處,總能聞到一股幽香。晴天時,是濃烈的繁華馥郁;陰天時,是清冷的馨香撲鼻;雨天時,是內斂的沾泥暗香。硬挺而厚實的綠葉掩映下,四瓣細小花葉精巧地舒展,襯托出花蕊的嬌豔濡嫩,就這樣在殘荷搖曳的夏末秋分時節,在百花凋落的清冷伶仃季候,悄然沁心地綻放著,團團簇簇地熱鬧著。一縷輕風拂面,就捎來濃郁甜美的花香,人瞬時就陶醉了、痴迷了。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的一曲《鷓鴣天·詠桂花》,寥寥數語就道出了桂花的風骨,更披露出對屈子《離騷》遍收名花珍卉,借喻君子修身美德,卻只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而不識桂之高潔馥香自芳的遺憾。

  一雨成秋。錯過了黃昏那場細雨,卻深深感受到雨後的陣陣蕭瑟寒涼。微雨還在飄零,午夜的街頭,有璀璨的霓虹燦若紅霞,也有清冷的路燈寥若晨星,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大街上,影子被越拉越長,延伸至遠處的暗影裡,直到被無邊的黑暗完全吞沒。只留下高跟鞋在水泥路面奏響鏗鏘的夜行曲,有隱約的回聲散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街巷。越是繁盛之處更顯悽愴,越是清幽僻地更知冷暖。在樹的暗影裡,有花香瀰漫,駐足在桂花樹下,低頭只見一地落英繽紛,殘跡片片,刺目驚心。縱是這孤傲的香魂,也不敵斜風細雨的侵蝕,遠離了綠葉的陪襯和依伴,脫離了高高在上的枝頭繁華,墜入汙穢的泥淖,混合著泥土的溼腥氣味。仰望枝頭仍有嬌花含珠帶笑,在夜的魅影裡閃著奇異的光芒,禁不住想要採擷一枝,剝去繁多的綠葉,只留一枝獨秀陪襯那團簇的明黃妖豔。

  桂花樹下數落英

  十月金秋,丹桂飄香。花期似乎不短,時時處處,總能聞到一股幽香。晴天時,是濃烈的繁華馥郁;陰天時,是清冷的馨香撲鼻;雨天時,是內斂的沾泥暗香。硬挺而厚實的綠葉掩映下,四瓣細小花葉精巧地舒展,襯托出花蕊的嬌豔濡嫩,就這樣在殘荷搖曳的夏末秋分時節,在百花凋落的清冷伶仃季候,悄然沁心地綻放著,團團簇簇地熱鬧著。一縷輕風拂面,就捎來濃郁甜美的花香,人瞬時就陶醉了、痴迷了。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的一曲《鷓鴣天·詠桂花》,寥寥數語就道出了桂花的風骨,更披露出對屈子《離騷》遍收名花珍卉,借喻君子修身美德,卻只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而不識桂之高潔馥香自芳的遺憾。

  一雨成秋。錯過了黃昏那場細雨,卻深深感受到雨後的陣陣蕭瑟寒涼。微雨還在飄零,午夜的街頭,有璀璨的霓虹燦若紅霞,也有清冷的路燈寥若晨星,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大街上,影子被越拉越長,延伸至遠處的暗影裡,直到被無邊的黑暗完全吞沒。只留下高跟鞋在水泥路面奏響鏗鏘的夜行曲,有隱約的回聲散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街巷。越是繁盛之處更顯悽愴,越是清幽僻地更知冷暖。在樹的暗影裡,有花香瀰漫,駐足在桂花樹下,低頭只見一地落英繽紛,殘跡片片,刺目驚心。縱是這孤傲的香魂,也不敵斜風細雨的侵蝕,遠離了綠葉的陪襯和依伴,脫離了高高在上的枝頭繁華,墜入汙穢的泥淖,混合著泥土的溼腥氣味。仰望枝頭仍有嬌花含珠帶笑,在夜的魅影裡閃著奇異的光芒,禁不住想要採擷一枝,剝去繁多的綠葉,只留一枝獨秀陪襯那團簇的明黃妖豔。

  “桂花樹下數落英,風雨夜裡知寒涼。”桂花樹下人折桂,不止為了擷獲一枝花的芳香,更因為一個人太孤寂,兩個人太喧鬧,孤影若邀花香陪襯,獨語若與風雨共鳴,竟是一番別樣的境遇,無關風月,只為作伴。縱是撩人的寂寞,也因了這花香而鮮活。蟾宮折桂的仙子嫦娥,終年禁錮於陰晴圓缺的輪迴裡,若不是有滿樹桂香盈袖,又如何打發寥落的時光?若不是有吳剛的桂花醇釀,又如何空渡寂靜的流年?

人生哲理文章
令人回味無窮的散文
相關知識
與桂花樹有關的散文
與桂花香有關的優秀現代美文
與林清玄有關的散文
與向日葵有關的散文詩歌
與汪曾祺有關的散文
與鼓浪嶼有關的散文
與鼓浪嶼有關的散文
與堅持有關的散文三篇
與微笑有關的散文
關於大學友情的文章_與大學友情有關的散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