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經典句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9日

  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裡面有很多經典的句子很受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歡迎大家參閱黃帝內經中的經典語錄,希望大家喜歡。

  ***精選篇***

  1.“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遠,有傷元氣”。

  3.“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沒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寧,真氣儲存體內,形影不離,病不傷也。

  4.“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養:“浩然正氣”有利於身心健康……

  5.“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人,怎能心如止水;”“還在判斷值與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

  6.“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就是說:情緒不穩定,什麼病都來了。

  7.“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

  8.大病大汗後不可冷水浴,太餓太飽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溼可去;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9.“起居有常,衛生合理”。春三月:應晚睡早起,漫步於庭院,舒緩身體;夏三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長,胸中無怒氣,違反傷心;秋三月:早臥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寧,違之傷肺;冬三月:早睡晚起,藏陽除寒,違之傷腎。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長壽也; “一夕不臥,百日不復之說”。“會吃不如會睡,吃人蔘不如睡五更”,“為道之百編,而臥最為首” 即為睡覺最重要。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後睡眠”***即***心神睡覺***

  11.“不妄作勞,勞作不過量,不要隨便付出體力;”“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12.“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既春夏保養心和肝,秋冬保養肺和腎。

  13.木梳 :晨起三千下號稱“木梳丹”;梳頭有疏通絡脈,促進頭部血液迴圈,延年益壽的作用。

  14.百歲老人,以素食長壽;對他們健康長壽有直接的影響:“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多飲傷神,厚味昏神,飽食悶神。”“心地善良,熱愛活動,熱愛勞動”是百歲老人的共同點。

  15.古人曰“讀書也是保健的方法”。讀書養生:“病須書卷作良醫”陸游說;“一日不讀書,心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體氣多病,得以名人文集讀之,亦足以養病。

  ***熱門篇***

  1、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2、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3、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4、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5、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6、陽人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

  7、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

  8、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 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9、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10、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

  11、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12、陽氣盛則瞋 目,陰氣盛則瞑目。

  13、陽化氣,陰成形。

  14、陽予之正,陰為之主。

  15、陽加於陰謂之汪

  16、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17、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

  18、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19、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20、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21、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22、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23、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24、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25、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最新篇***

  1、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2、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3、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4、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5、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問·靈蘭祕典論篇第八》

  6、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靈樞·海論第三十三》

  7、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明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陰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靈樞·本輸第二》

  8、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毛皮。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9、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靈樞·大惑論第八十》

  10、黃帝曰:餘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餘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餘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薰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畦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面板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洩;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靈樞·決氣第三十》

  11、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溼,首如裹,溼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12、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洩,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溼;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三》


關於求婚經典語錄
詩經中的經典句子素材欣賞
相關知識
黃帝內經經典句子
關於分離時內心煎熬的經典句子
描寫內心強大的勵志經典句子
愛情內心獨白句子_戀愛內心獨白經典句子
關於勵志的內心獨白經典句子
女人內心獨白經典句子_關於女人的經典內心獨白
內心獨白經典句子男
內涵人生句子經典短語
表達自己內心心情的經典句子
抒發內心情感的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