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哲理散文作品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篇一:人生就是一場蛻變

  芸芸眾生,我們渺小的像是沙漠裡的一顆沙粒,平凡的我們生活在這個不平凡的世界裡,不甘平庸的又像是大自然的一隻飛蝶,總是妄想蛻變自己丑陋的外表。不管是誰,哪怕再是渺小,也是妄想有一天自己會蛻變,像是蝴蝶一樣,在這個繁華的世界裡,翩翩起舞。生命的過隙,漫長又苦短,我們的奮鬥,煎熬又痛苦。當渺小的生命,被夢想的慾望膨脹後,我們便變得強大,在時機成熟後,終於蛻變成蝶!

  當蟬蛹蛻變成蝴蝶的那一瞬間的時候,在這一刻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成功,而別人看到了我們的輝煌,因此,渺小的我們,在這一瞬間破蛹成蝶。雖說過程是痛苦的,但命運的平庸,讓我們這個繁華的世界裡不甘平庸,夢想的迸發,慾望的膨脹,讓我們這迷亂的都市中,逐漸迷失。

  一場迷失,就是一次失敗,生命的軌跡在時間的年輪上,劃開一道裂痕,那是成長的標記,也是我們蛻變的痕跡。

  誰也不敢說,我生來就是蝴蝶,但只能說你生來就是在溫室的花叢裡,而我們是在自然的樹海里,飽受著各種考驗。當有一天,我們都蛻變了,你是蝴蝶,我也是蝴蝶,但我可以飛得更高,更遠,而你展翅,未必就能撲閃著那美麗的翅膀。

  因此,生命的夙願,不要抱怨它的起點,因為我們看的是中點,是終點。曾經,不斷的告訴自己,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在旅行中,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歷練。如今,人生亦是一場蝶變,華麗的蝶變——我們在積累中,歷練中,不斷的脫殼,再脫殼,直到最後的破蛹。即便生命的途中,我們是傷痕累累,但在夢想輝煌的那一瞬間,這傷痕累累也就是那果實累累了。

  我不敢說自己就一定會破蛹成蝶,正如你不敢說自己生來就是蝴蝶翩飛。

  但努力的途中,我們仍是前進,面對困境,我們會倒下,也會哭喊,更會逃避,像是個逃兵似的,躲在戰場的背後,哆嗦得又像是個丟棄自己城池的王一般,害怕被擄去,甚至是死亡。但路依舊在,依舊在不斷的綿長,時間的年輪依舊在不斷的旋轉,我們的命運,依舊不斷的在備受著各種考驗和困境。當我們歷經滄桑,黯然落淚的仰首時,看到別人的輝煌,別人的翩舞——我們,還甘心逃離,做個逃兵嗎?

  這本就是漫長痛苦的經歷,本就是撕心裂肺的蛻變過程,逃離,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懦弱。那個時候,渺小的我們,想必就連沙粒也會鄙視我們這群懦夫。因此,我們要蛻變成華麗,而不是蛻變成衰變。

  對於這樣的一個話題,我們每天都在議論,甚至是在上演,大部分的人正在蛻變的過程中,還有些人還在沉睡,也有些人已經破蛹成蝶。只是對於像我們這些在慾望的都市裡的某個角落裡,擔任著某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是在蛻變的歲月裡,承受著痛苦,且享受著痛苦。當我們學會了面對痛苦,越過痛苦,那就是蛻變成蝶的瞬間轉化。

  在蛻變中,我們學會了沉思,學會了悔悟,更學會了如何茁壯自己!因此,對於正在脫殼的我們,首先,要學會承受這痛苦的過程,然後是享受,最後是蝶變!

  吉鴻昌說: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亦然,人生是自己的,輝煌是人生的高潮局面,而我們的每一次脫殼,都是在蛻變中奮鬥著這份輝煌。它就像是歷史一般,從出生到死亡,一直在記載著。並且這記載歷史的人,就是正在蛻變的我們。

  所以這人生的軌跡有多遠,歷史有多輝煌,你我有多美麗,就看這蛻變的過程,我們有多堅強!

  篇二:寬容不是軟弱

  寬容,對人對自己都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學生、對領導、對同事、對顧客、對病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寬容,它往往折射出待人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學會寬容,需要自己吸取多方面的"營養",需要自己時常把視線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結構和心理素質上。

  當然,寬容絕不是無原則的寬大無邊,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於社會基礎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制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教育好的人,宜採取寬恕和約束相結合的方法;而對那些蠻橫無理的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乃是應取的態度。

  處處寬容別人,絕不是軟弱,絕不是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在短暫的生命里程中,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人生更加快樂。

  寬容,首先包括對自己的寬容。只有對自己寬容的人,才有可能對別人也寬容。人的煩惱主要來源於自己,即所謂畫地為牢、作繭自縛。電視劇《成長的煩惱》講的都是煩惱之事,但是他們對兒女、鄰居的寬容,最終都把煩惱化為了捧腹的笑聲。

  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爭強好勝容易失去做人的樂趣。只有承認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滅心中的靈光。

  寬容地對待自己,就是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這種心境是充實自己的良好狀態。充實自己很重要,只有有準備的人,才能在機遇到來之時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遺憾。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轟轟烈烈固然是進取的寫照,但成大器者,絕非熱衷於功名利祿之輩。

  如果一語齟齬,便遭打擊;一事唐突,便種下禍根;一個壞印象,便一輩子倒黴,這就說不上寬容,就會被百姓稱為"母雞胸懷"。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寬容的過程也是"互補"的過程。別人有此過失,若能予以正視,並以適當的方法給予批評和幫助,便可避免大錯。自己有了過失,亦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同樣也應該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重新揚起工作和生活的風帆。只要你具備了真正的寬容,必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受益匪淺。

  篇三:請對親人說謝謝

  當年奧巴馬當選為美國總統後,當著全世界人民的面,在講演中將他的夫人、兩個女兒、兄弟姐妹、還有剛剛去逝的姥姥一一表示感謝,一個都沒落下,甚至還提到了他們家的那隻小狗。我們作為普通人,沒有奧巴馬那樣大的場面,當著全世界人民的面感謝家人,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對親人表達感謝的機會,卻沒有說出口。

  已經告別人世的姥姥再也聽不到我的感謝,儘管我從小到大一年四季的衣服和鞋子,全是她老人家一針一線縫製而成。每天太陽升起之際,就是她老人家的工作開始之時。她端起她的針線活簸籮兒,一步三晃地走到門口的太陽地兒裡,開始做針線活兒。姥姥是裹腳時代的受害者,我不知道是她自願還是家長逼迫,總之她的腳裹成了錐形,只有大拇指在上面,其餘的腳趾頭全在腳底板下踩著,以至於走起路來,像是用腳跟一下一下地搗地。不善女工的鄰居王奶奶很是懊悔自己的腳大,不能拾姥姥的舊鞋穿。姥姥的活簸籮兒是個百寶箱,不僅有五彩繽紛做衣服的縫紉線,也有花花綠綠亮麗奪目的繡花絲線,說不定那一片片的碎布頭兒裡還藏有令我們垂涎三尺的“稀罕物兒”。通過姥姥的巧手,活簸籮兒不僅能給我們變出嶄新的衣服,令人嘖嘖稱讚的繡花帽子和鞋子,有時候還會變出一個小蘋果,或者一塊點心、一顆甜瓜……姥姥親手平均地分給我們吃。看到我們那一副副“慘不忍睹”的吃相,姥姥會笑著安慰我們:“少吃多甜,少吃多甜。”姥姥一生的意義就是用她樸實的愛讓我們物質上富足,精神上富有,自信坦蕩地站在人們面前。

  父母沒有聽到過我的感謝,在他們的關心和呵護下,我無憂無慮地從出生走到大學畢業。去縣城上高中時,父親冒著酷暑給我送糧票和錢,母親頂風冒雪為我送棉衣,我是那樣理所當然地接受,從來就沒有覺得感激。我生孩子時是那年冬天最冷的一天,躺在病床上,我能聽到外面寒風“嗚嗚”的鳴叫聲和冰雹打在窗玻璃上清脆的“叮噹”聲。正當我倍感孤獨的時候,母親突然從天而降,一下子出現在我的病床前。我不明白,一個從未出過遠門不識字的農村婦女,是怎樣在那樣惡劣的天氣裡,步行、坐汽車、趕火車,一路顛簸千里迢迢地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又是怎樣在這個城市找到這家醫院並找到了她的女兒。而那時的我,除了驚奇之外,似乎並未覺得感激,包括母親不辭辛勞地為我伺候月子帶孩子。

  妹妹也沒有聽到過我的感謝,那時候我們家鄉還沒有遭到環境汙染,雨水較多,妹妹用自行車馱著我去學校,雨後的泥土路面溼溼軟軟,自行車車胎總是碾出一道長長的、深深的車轍,每次妹妹都累得面色潮紅、額頭汗珠密佈。食堂裡飯菜不好吃,妹妹便常去學校給我送“好吃的”。在一次去學校的路上,由於雨後路滑,妹妹連人帶自行車一起翻到路邊的深溝裡,摔傷了腿不能動彈,一位過路的好心人聽到妹妹的呼救聲把她送回了家……

  早些年讀研究生時,我第一次對親人表示感謝的話以文字形式出現在畢業論文的《後記》上,在感謝許多老師和同學後,最後加上一句——“並感謝家人對我的大力支援”。後來看到學校網站上的《關於研究生論文的說明和要求》,上面不支援寫與論文無關的家庭成員,我立即毫不猶豫地將最後一句話刪去,唯一一次對親人的感謝也胎死腹中,留下永久的遺憾。想到老公一人帶孩子的辛苦,想到孩子大雪天進不了家門的孤獨,他們不都在為我的學習而付出嗎?當時如果我能理性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決不會刪去那句話。

  在外面,我們一天到晚不知要對別人說多少聲“謝謝”,而回到家,我們卻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家人的恩惠,稍有不滿甚至還對家人發脾氣,這種“內外有別”的做法也該改革,別再讓它為我們短暫的人生留下更多的遺憾。
 

最好的經典哲理散文推薦
有關人生哲理散文精選
相關知識
抒情哲理散文作品欣賞
精美哲理散文作品在路上
初中抒情哲理散文
溫馨的抒情散文作品欣賞
有關勇氣的哲理散文作品
關於冰心的哲理散文作品
荷花的抒情散文作品欣賞
描述人生的哲理散文作品
最新的人生哲理散文作品
抒情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