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勵志小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永遠別對自己說“不可能”

  世界激勵大師約翰·庫提斯剛出生時,身體嚴重畸形,只有一隻礦泉水瓶大。他生下來後,醫生看著他罕見微小的樣子,斷定他不會活過當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礦泉水瓶”男孩兒卻活了下來,並在父母的精心呵護和照料下一天天成長起來。如今的他,不僅讓當年一再為他的生命設限的醫生張口結舌,還成功地養活了自己,而且在精神方面已經變得無比強悍。

  更讓世人稱奇的是,這個至今“身高”還不到1米的演講天才,他受到過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接見,並且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同臺演講過。

  在他不平凡的成長曆程中,他的業餘生活十分豐富,他不但喜歡駕車、釣魚、看球賽,還做過殘疾人游泳、跳水、橄欖球、乒乓球教練……

  因為殘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約翰·庫提斯這些年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自己也說不清了。他只記得早在上小學時,曾因為身有殘疾,被其他健康的孩子追得到處躲藏。

  有一次,一群孩子把他綁起來,用膠布封上嘴,把他仍進了垃圾桶裡,然後點上火企圖把他燒死。那時,垃圾燃燒生出的濃煙,發出的“噼裡啪啦”的聲音,把他嚇得幾近窒息,為了活命,他在垃圾桶裡拼命扭動,直到把身邊的火苗撲滅,就在他奄奄一息時,才被人發現救了出來。

  在他17歲那年,由於下肢疾病的惡化,他不得不從腿部截肢,剩下的“身高”不足1米,從此,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僅有“上半身”的矮人。

  然而,更讓約翰·庫提斯難以想到的是,悲慘的命運總是拿他開玩笑,病魔和痛苦不去光顧別人,竟然總是在他這樣的高度傷殘者身上揮之不去,在他29歲那年,僅剩“半個身子”的他又患上了癌症。

  為了自強自立,更為了用他的拼搏精神和不甘向命運低頭的意志去激勵別人,約翰·庫提斯在同命運和自身殘疾挑戰的同時,喜歡上用自己“半個身子”現身說法的演講事業,在8年多的激情演講中,他“走”過19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聞名世界的傳奇式人物,並被譽為世界激勵大師。而他在“走”向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演講征程中,他經常會用一隻胳膊支撐著“全身”,騰出另一隻手推動滑輪,驅動不到1米高的軀體在地面上快速前行,頭始終高昂著,神情中甚至有幾分驕傲。

  有人對他如此“賣力”和不珍惜自己的身體有些不解時,他總是充滿自信地說:“我這樣做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激勵別人,證明自己沒有不可能!”

  為了激勵別人,約翰·庫提斯在8年的演講中曾不止一次地講述過他早年申請駕照時的一段“趣聞”。當時他坐在椅子上,接待他的小姐坐在櫃檯裡,只能看見他的上半身,便問他有沒有殘疾。

  “怎麼跟你形容呢?”約翰·庫提斯煞有介事地說,然後猛地雙手撐住櫃檯跳了起來:“這算不算殘疾?”當時嚇得小姐幾乎暈過去了。

  他在對人介紹自己時說:“你們看到的我沒有雙腿,但我卻能做很多的事情,而有的人四肢健全,卻什麼也做不成,整天抱怨,為什麼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在到一些地方演講時,他不止一次地對聽眾說:“現在我來到這裡,就是想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來激勵別人——無論你現在的狀況有多差,要永遠想念明天可以更美好!我現在每天都很忙,在世界各國演講,我是在激勵別人也是在激勵自己,別對自己說‘不可能’,這是我這樣一個高度殘疾人永恆的信念,但願通過我的演講激勵,它也會成為許多身體健全者的信念。”

  約翰·庫提斯被冠以世界激勵大師這一稱謂,他以不足1米高的殘軀周遊世界進行勵志演講的行為堪稱舉世無雙。更為可敬的是,他除了擁有永遠激情的語言,激勵別人的還有他一貫的行動。

  面對世界各國的觀眾,約翰·庫提斯總給人一種“激情洋溢”的印象,他好像擁有永不枯竭的鬥志,眾多聽過他演講的人,常常會這樣評價他。近年來因為演講,約翰·庫提斯到過中國若干座城市,讓很多中國人見證了他的“傳奇”。7年前,他第一次來到中國,一句漢語也不會說,中國助理成為他的第一位漢語老師,經過不停地學習,現在約翰·庫提斯已經可以準確地說一些漢語了。

  前不久,約翰·庫提斯再一次來到中國,他在山東濟南進行演講時對記者說:“在中國,我經常聽見朋友們說‘我今天過得很不開心’。但什麼是不好的一天呢?對我而言很少。就像自己的命運,不管你覺得多麼不幸,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我當然也會有傷心和沮喪的時候,因為我是正常的人,但這只是人生的起起伏伏,人生的起伏有高低,才會繼續下去。”

  是的,人生有起伏有高低,自己的路才會繼續走下去,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無論是坎坷,還是平坦,只要自己像約翰·庫提斯那樣高昂著頭堅持走,就會摘取到成功的果實,品嚐到美好生活的滋味。我想,像約翰·庫提斯這樣高度殘疾的人,之所以能夠在挑戰命運中取得成功,是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不對自己說不可能的強者,而且在他的心靈中,他還會像花朵一樣溫柔,像火一樣熱烈,又像水一樣博大,唯有擁有這些,才能成為人生競技場上的勝利者。

  篇二:機會隱藏在我們轉彎的黑暗處

  上世紀30年代初,他是一個無業遊民,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每天到處遊蕩,每天為生計勞碌奔波,他為此懊喪過、苦惱過,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由於沒有固定的住房,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得搬一次家。

  一天,他再次搬家,不小心得一隻祖傳的古懂瓷器碰到地上,摔成若干塊碎片。這是最值錢的家當,已經傳了五代,全家人視如珍寶。他看著被摔碎的瓷器,想到因為自己的不慎,將古懂毀於一旦,感到特別心疼和懊悔,禁不住流下了淚水。

  好在他心靈手巧,他細心地將全部碎片揀起來,一片一片地進行拼湊、粘合,發現瓷器還能恢復原樣,只是粘得不夠牢固結實,用肉眼就很容易看出裂縫。

  不長時間,就因粘性太差,瓷瓶再次開裂,他往返多次,跑遍了全城的各個角落,買來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各種粘合劑。但這些粘合劑不是難耐高溫,就是容易受潮,而且膠液的顏色與瓷瓶不搬配,根本無法找到一種令他滿意的粘合劑。

  他決定自己動手,試製一種能抗壓抗拉、耐熱耐潮的新型粘合劑。為此,他從傳統的樹膠、角膠入手,先後試用了近百種膠液,不停地實驗,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於成功研製出一種粘合力很強的粘合劑。

  他試著用自己研製的膠液把瓷瓶碎片粘合起來,不僅用肉眼無法分辨,跟剛燒出來的瓷器不相上下,而且粘合得相當牢固,無論潑水、晒太陽仍然堅實如故。同時,還意外地發現這種新型粘合劑不僅可粘陶瓷,還可粘玻璃,甚至是鋼鐵製品,只需在粘合前將油汙和其它髒物清洗乾淨就行。

  於是,他主動幫鄰居和朋友們粘合各種打破了物品,名聲越傳越遠,從他所住的城市到很遠的地方,不少人慕名上門,要求購買他試製的粘合劑。

  他越來越發現這種產品用途十分廣泛,不僅日常生活中必備,不少企業需要數量亦十分驚人,市場前景廣闊,為此,他申請了專利,並籌措資金,聯絡了一家專門生產粘合劑的廠家,生產了第一批粘合劑。產品一經投放市場,就供不應求,不少經銷商和企業紛紛籤合同訂購,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後來,他註冊成立了一家BBK粘合劑有限公司,不斷對配方進行推陳出新,粘合劑效能的更加完善,不斷研製了耐熱、耐壓、耐藥品、防腐、防霧等方面的新產品,廣泛用於粘接、密封、防漏、固定等方面,成為機械行業不可缺少的化工產品,並在航空航天、軍工、汽車、電子、電氣等行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他的產品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並大批地銷往國外,成為當地最有影響力的一家大公司。

  他就是美國億萬富翁巴比克。為了粘合一個摔碎的瓷器,卻因此成功發明了一種新型的粘合劑,開啟一扇財富之門,成就人生的高度。

  人們常說,每一項重大發明的誕生,都隱藏在我們轉彎的黑暗處,只有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才能成功。

  篇三:總有一個夢想需要兌現

  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女,精雕細琢般的臉上掛著迷人的微笑,渾身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可她沒有靠臉吃飯,去做模特或者演員,而是痴迷上了賽車這項危險的運動,成為由清一色男性統治的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界絕對的亮點。她就是F1威廉姆斯車隊的美女試車手蘇西·沃爾夫。

  蘇西的父親是個業餘賽車手,爸爸在賽場上的英姿讓她感覺酷斃了。她纏著爸爸要去飆車,體驗那份狂野和激情。而賽車是男性的運動,很少有女子參與,蘇西要想出人頭地,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她把其他女孩子吃喝玩樂的時間全部用在訓練上,為了自己的目標,她咬牙堅持,樂此不疲。

  2004年,蘇西參加了英國雷諾方程式比賽,儘管名次不理想,但小試鋒芒更堅定了她的信心。之後她又先後參加了英國三級方程式和德國房車賽。

  在2012德國房車賽上,她取得了第9名的成績,躋身專業賽車手的行列。但蘇西並沒有就此止步,另一個更高遠的目標成為她努力的方向——她要成為最頂尖的一級方程式賽車選手,哪怕是試車手也行。

  家人被蘇西的“狂妄”驚呆了,因為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一名女F1試車手,但這位名叫瑪莉亞·德·維羅塔的女子,在2012年夏天的一次測試中發生事故,導致頭骨破裂而失去了一隻眼睛,只能恨別賽場。家人和朋友勸蘇西三思,但她心意已決,就算粉身碎骨,也絕不放棄自己的目標。

  蘇西開始接受更加嚴格的系統訓練,因為她知道目標再高遠,也只能腳踏實地一步步來,不可能立即就跳進賽場比賽。她從累積里程開始入手,向目標衝刺。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艱苦的努力,2012年底蘇西終於成為F1威廉姆斯車隊的試車手。

  對於蘇西的加入,當時隊裡有一些噓聲,但她沒有去理會,而是更加努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試車手的工作是枯燥的,每天要在基地根據工程師的要求,駕駛模擬器測試套件的工作情況,為賽車研發提供反饋,遠沒有正式車手那麼光鮮和刺激。

  但蘇西耐得住寂寞,她暗地裡與隊友“較勁”,在模擬器上開發自己的極限,時刻準備成為真正的賽車手。

  2014年,32歲的蘇西終於等來了機會。她首次參加巴塞羅那F1官方試車賽,跑出了1分27秒280的圈速,成績排在所有參測車手的第5位,比F1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連冠得主、26歲的紅牛車手維特爾快了0。0692秒!成為近30年來最接近F1正賽的唯一女性。

  賽後蘇西對記者說:“當我戴上頭盔坐進賽車,心中只渴望勝利。儘管沒有取得第一,但我終於在F1的賽道上留下了自己的軌跡,兌現了自己心底的夢想!”

  是的,人生總要有個目標,活著總要有所追求。因為有一種痴迷需要實踐,有一個夢想需要兌現,有一份熱情需要揮灑,是生活的原動力。找準你情願為之付出熱情的事情吧,投入地活一次,你才可以不虛此行,不枉此生!

有寓意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有關勵志的小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有關勵志小故事精選
有哲理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關於青春奮鬥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有關勵志小故事
關於成功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有寓意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人生勵志小故事精選
正能量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真人真事勵志小故事精選
真實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