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親情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七條簡訊裡的愛

  漂流了一下午,渾身疲乏,在溪邊找了家小攤,先填飽肚子再說。攤主是一位跛足的老人,只是微微地笑著,沒有言語。他滿面滄桑,額頭上的慘淡尤為深刻,似是年逾古稀。

  我坐在一旁的石頭上吃了起來。天氣轉涼,遊客明顯少了,老人的生意也冷清了。

  老人坐在另一塊石頭上,從上衣口袋摸出一款嶄新的諾基亞手機,小心或者說笨拙地按著鍵,按幾下,想一會兒,時不時憨笑一聲,難道是玩小遊戲勝了?

  老人忽然怔怔地看著我,說:“我能問你個字嗎?”一聽他開口說話才知他並不老,他訕訕地說:“明年才入花甲呢!”

  “你想問什麼字?”我的餘光看見,他不是在玩遊戲,而是在發簡訊。

  老人說:“熬,熬夜的熬。”他不會普通話,認識幾個字,能用筆畫輸入法。

  都是石頭,沒處可寫,我就直接幫他在手機上按了出來。瞟了一眼螢幕上的字,看說話的口氣,應該是發給孩子的。

  老人沒有絲毫羞赧,只是憨憨一笑,說:“我就是笨呢,村裡一個小夥子,手把手教了我好幾天都還不會用呢。”

  老人沒有生意,我也不急著回家,兩個人就閒聊起來。

  老人的老伴很早就過世了,有七個兒女,都在外地打工,也都還沒成家,老人覺得很對不起他們。而他們沒有絲毫怨言,每人每月從血汗錢中擠出六十元給老人。

  老人沒有花過一毛錢,都存在銀行,天真地想用這點兒錢給兒女們買房結婚。春天忙於耕種,夏秋兩季就推著三輪車來漂流區,賣些烤芋頭、玉米、荸薺、茶蛋。遊客雖多,攤販也多,所以收入並不豐厚,不過老人看起來似乎很滿足。

  手機不是老人買的,也不是別人送的,是人家漂流時掉的。手機裡沒有儲存的號碼,他等了一個月,失主也沒打電話來,就起了“壞心”。

  “我老早就想要買個手機。去年中秋,二閨女回來,發現我在院子裡累暈倒了。兒子說要接我出去,不然傷了病了,都沒人知道。我不肯。女兒說至少要給我買個手機,每天報一次平安。手機多貴啊!我告訴他們我有事會託鄰居到村委會給他們打電話的。”

  老人怯生生地縮了一下身子,說:“撿的不算偷,不犯法,對吧?”

  我提醒老人,如果撿到數額巨大,或是價值高的,不報警上交,也是違法的。這款手機七八百就可封頂,人家也沒來電詢問,那是根本不在乎了。

  老人在儲存簡訊時,又遇到困難了。他把要發給七個子女的簡訊都儲存在草稿箱裡,每條簡訊都兩頁多,內容也差不多:

  第一句都是說“我今天很開心,很健康”;第二句都是問“你今天情況怎麼樣”;第三句開始各不相同,是零零碎碎的家常,還有一些城裡鄉間的趣事;最後一句又是一致相同:“對自己好,對別人好,做好人,有事不怕,還有老爹!”

  我心底湧上一股暖流,問他為什麼不發出。他說:“我怕等會兒想起來,還有話要說。”

  我笑了:“那可以再發呀!”

  老人搖搖頭:“要一毛錢一條呢,發一回就是兩毛,我還是等天黑後再發出去吧。”

  窮人表達愛的載體,往往是卑微的,而表達出來的情感卻一樣至真至純!簡訊是多麼微小的載體,而老人把對七個兒女的愛都濃縮在七條簡訊裡,卻又顯得多麼廣闊!

  篇二:一個可親可敬的姐姐

  人生有很多偶遇,但未必都能回憶,人生有很多邂逅,但未必都能交流。一個不經意的網遊,因為她名字的婉約俊麗,蘊涵著人生的一種淡而不俗,貴而不奢的積極向上之意,我們成為了好友。幾許文墨的點滴,讓生活中多了一份色彩,幾語文字的揣摩,讓心靈添了一份守候。一個不經意的照片,讓我的世界走來了一個可親可敬的姐姐,從陌生到熟悉,由理解到相知,偌大的宇宙空間,被一張相片盛滿,漫長的崢嶸歲月,被一句鄉音縮減。

  在我們的空間,充滿的不僅僅是那份久違的鄉情,還有一句句真誠的祈願;在我們的網路,傳輸的不僅僅是那份做事的思想,還有一款款為人的理念。青春日記,盛滿紅旗下青春少女的激昂情懷。字字豪情,如火如荼,把我帶進一個意氣風發充滿激情的時代,不僅有敵我鬥爭的政治對決,還有理想情操的奮鬥誓言;句句流芳,如詩如畫,讓我感到一個女中豪傑為政親民的歷程,不僅有歷盡險阻的堅強意志,還有面對困惑的思想抉擇。她平凡,卻在一個不平凡的年代中把青春燃燒,把歲月染紅;她堅強,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和努力把人生扮靚,把精彩盛裝。

  與她共事的人,分享著她的和藹與善良,與她交流的人,分享著她的熱情與聰慧。從當年知青的青春少女,到一個地方的處級領導,有追求,有快樂,有成功,有坎坷。當歲月的枝頭插滿鮮花,是人生的一種絢麗,當歲月的輪迴貼滿回憶,是人生的一種珍貴。她的青春是一首奮鬥詩,激勵著自己,鼓舞著他人;她的空間是一座殿堂,充滿著愛心,溫暖著朋友;她的思想是一部著作,感染著讀者,淨化著社會。

  人與人之間的欣賞,是一種快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幸福;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一份可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份珍藏。

  看著姐姐的成長足跡,感覺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循著姐姐的那份執著,感慨自己是何等的懦弱。雖然不曾與姐姐促膝交談,卻已然感到這份心靈的灑脫,姐姐的涓涓話語,落雪成河,已是春天的暖流,讓這個冬天真的不再冷。

  篇三:原地等待

  丟失了最珍貴的東西,是踏破鐵鞋四處尋找,還是原地等待?

  有這樣一位父親,重慶人,在沙坪壩一帶經商,在之前的21年裡,經商只是順便,等待卻是主要內容。

  21年前,他5歲的兒子就是在這兒丟失的。

  當即報案。隔年,嫌疑人被抓獲,被判刑,但孩子被轉賣多次,下落不明。

  父親也曾出門尋找,猶如大海撈針。

  他有經商的頭腦,朋友約他去深圳開超市。他也曾去考察,發現很有前景。但想到丟失的兒子,如果有一天兒子回來了,找不到爸爸怎麼辦?

  他做出一個決定,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守候。

  他在老地方買了一套房子,馬路對面就是兒子被拐的地方。他還在附近開了一家茶樓。21年裡,無論人在茶樓,還是在家,他都習慣性地臨窗翹望,希望能夠看到兒子的身影。

  守在老地方,沒等到兒子,卻等到了警察。前些年全國建立了DNA血樣庫,沙坪壩派出所的警察很方便地在原址找到這位父親,通知他前去採集血樣,通過血樣比對,或許有父子重逢的機會。

  最近有了訊息,來自福建廈門。前往認親的飛機上,父親的心情緊張又複雜。

  結果你應該猜得出來,他們正是一對親父子。才第一眼看到父親,兒子的心就篤定了,因為他們真的十分相像。

  父親大笑著,哽咽著:“兒子啊,我在你被拐的地方,等了你21年,終於被我等著了呀!”

  已經26歲的兒子說,只記得小時候,迷迷糊糊跟人走了,轉車又轉車,轉手又轉手,來到了現在養父母的家。前幾年,養父母支援他,到派出所採集了DNA血樣,這樣,才有了找到父親的可能。

  父子重逢,兒子用的是最前沿、最新潮的方式——採集血樣;父親用的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方式——原地等待。缺一不可。
 

短篇情愛故事精選
短的感人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短篇親情小故事
睡前感人短篇愛情故事精選_短篇愛情小故事
英語短篇愛情故事_英語短篇愛情小故事
短篇愛情暖心故事_溫暖簡短的愛情小故事
短篇勵志小故事激勵人心的
勵志的短篇哲理小故事
短篇偵探故事_短篇偵探小故事
短篇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短篇勵志小故事大全精選
短篇勵志小故事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