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精闢三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它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下面小編整理了道德經讀後感三篇,不知道里面的感悟有沒有和讀者朋友相似呢?

  道德經讀後感***一***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道德經讀後感***二***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著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著的,迴圈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

  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又存在著,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為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著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著,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著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著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讀後感***三***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為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為也,地球,亦水所為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眾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裡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裡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裡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liuxue86***,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我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答謝中書書的讀後感
相關知識
道德經讀後感精闢三篇
國學經典道德經讀後感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3篇
道德經讀後感小學生作文
道德經讀後感小學生作文
冰心散文讀後感精選三篇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精選三篇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精選三篇
魯迅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精選
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兩篇優秀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