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成語課外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正說成語世圖版權整理的一本少兒書。把這本書作為課外書,可以加深我們對成語的理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正說成語簡介

  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錘鍊而成、形式簡潔而意義精闢、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片語或短語。

  它一般都有著特定的出處,表達著特定的含義,其中相當大的部分是由古代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諺語俗語、史實逸聞以及詩文語句凝聚演化而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可能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精彩的故事背後還藏著一個深刻的哲理。

  正說成語推薦語

  本書著重選擇了一百個常用而又常錯的成語,力求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常見的典型錯例、醒目的標題、輕鬆的語言,使其獨立成篇,讓人過目難忘。

  我獨自在構想,我要盡力完成一千個類似這樣常用而又常錯的成語正說,以百篇一輯的形式奉獻給熱愛漢語、熱愛成語的朋友。

  我知道,我是在竭力“正說”,但實際上一定有不少說歪了的地方,敬請朋友們諒解與批評指正,以求真正的“正說”。我謹希望我能以一個“規範使用成語”的積極倡導者的身份做了些努力,如果我的努力引起了更多的人對成語的關注、尊重與熱愛,從而有意識地規範使用成語並與錯誤使用語言的現象作鬥爭,那我已高興之至了。

  漢語是神奇的精靈,是美麗的化身。書法、朗誦美妙無比,令人陶醉;唐詩、宋詞更是千古絕唱,讓人痴迷。美麗的漢語,需要正確的成語,但願我們每一個熱愛漢語的人,面對美麗漢語中這朵最為美麗的奇葩,面對這塊民族瑰寶,都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以謙遜的態度,尊敬她,珍愛她,善待她,我們的漢語一定會越來越美麗。

  正說成語試讀部分

  正說成語之一一 萬人空巷人在哪

  “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是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一提到某某電視節目很精彩,人們都守在家裡觀看時,人們就很容易想到“萬人空巷”這個詞。

  “萬人空巷”最早出自宋代大詩人蘇軾《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鬥新妝。”說的是為了看錢塘大潮,當時的杭州城內各個里巷裡的人,全都走空的盛況,即“傾城而出”的意思。清代吳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裡寫道,“此時路旁看的,幾於萬人空巷,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也是表達這一意思。

  《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很多詞典、辭書幾乎都對“萬人空巷”解釋為:空巷,街道里弄裡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把“萬人空巷”闡釋為“傾巢而出”,整體意思沒錯,但都把“巷”解釋為“街道”或“街巷”,其實這是不確切的。

  巷,《說文解字》解釋為:“裡中道也。”段玉裁註釋為:“裡中之道曰巷,引伸之凡夾而長者皆曰巷。”“裡中道”即“所居之宅”,所以,“巷”在古語裡就有“住宅”和引申出的“較窄的街道”兩個意思,而在現代漢語中,“巷”只保留了“較窄的街道”義項。所以現在人們一看到“萬人空巷”,就自然容易理解為“大街小巷空寂無人,家家戶戶滿滿當當”。而成語“萬人空巷”恰恰是“巷”的“住宅”古義。正因如此,才出現文頭普遍用錯的現象,認為人都守在家裡,便理所當然是“萬人空巷”。

  最近有報道稱,香港炒股出現奇觀:萬人空巷,計程車司機已經不***!讓人很費解,沒了計程車,就“萬人空巷”了嗎?

  《人民日報》***1957年3月6日第2版***曾發表了周《關於訪問亞洲和歐洲十一國的報告》一文,文中寫道,“波蘭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給了我們以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現在還能夠清楚地回憶起在波蘭各地多次看到的動人場面。儘管下著大雪,人們萬人空巷地出來歡迎我們。他們從四面八方圍攏上來,爭著向我們獻花,同我們握手。”這裡的“萬人空巷”就用得很規範。

  回到標題,萬人空巷人在哪?不是在家,而是傾家而出。出來幹嗎?或慶祝,或歡迎,或爭睹,或觀看。這該是對成語“萬人空巷”最為通俗的闡述了。


課外書

禪堂夜話課外必讀書目
一年級課外必讀書籍
相關知識
正說成語課外書
英語課外書
風華正茂成語的楷書書法作品圖片
馬曉萍國學小子叢書話說成語讀後感
郢書燕說成語接龍
我不是膽小鬼課外書
木偶奇遇記課外書
中小學英語課外活動計劃
英語課外閱讀大學生
大學生英語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