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公共圖書館為殘障人士服務的嘗試與思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我國對殘障人士提供文化需求的現狀與不足,提出了公共圖書館為殘障人士的文化需求應承擔的責任,並以河南省圖書館為例,介紹公共圖書館為殘障人士服務的舉措,同時提出了若干思考。 
  論文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殘障人士 服務 文化需求 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二條的規定,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目前我國有8300多萬殘疾人,佔全國人口的6.34%,由於我國殘疾人事業起點低,基礎弱,殘疾人事業仍然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殘疾人的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還存在不小差距,特別是殘疾人在文化需求方面仍然面臨相當多的困難和問題。近幾年,國家為進一步改善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環境,縮小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努力使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達到“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
  一、目前我國為殘障人士提供文化需求的現狀 
  目前國家和社會在保障殘障人士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基礎上,為殘障人在生活、工作、教育、醫療和康復等方面也提供相應的設施、條件和服務。據2009年中國殘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布的訊息表明:殘障人總體生活狀況雖然逐年得到改善,各項保障與服務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依然明顯,在醫療、康復、教育、就業、社會參與等方面還面臨許多困難。而每個殘障人都渴望同健全的人一樣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程序的加快,殘障人教育、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廣大殘障人士對文化的需求更顯得迫切,特別是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對提高殘障人素質至關重要,因此通過各種渠道來學習文化知識,獲取各方面資訊來幫助殘障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能力,以便在社會中求生存、謀發展。如,中國盲文出版社是目前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的盲文出版和印製單位,從誕生和發展歷經了50多年。幾十年來,盲文出版在圖書的定價、盲人書寫專用紙的定價和盲人用品用具的定價方面,雖然一直採用了“高福利,低價格”的做法,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紙張價格的節節攀高,而國家政策性差額補貼卻沒有大幅度增加,又由於盲文書籍的印刷需要特殊工藝,對紙張和印刷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與普通圖書相比,不僅製作麻煩,而且體積龐大。盲文書籍一般都是25釐米×30釐米大小,一本很薄的普通讀物製成盲文書籍後,體積和厚度要增加10倍,由於製作成本費用昂貴,致使每本書的價格很高,這給盲文出版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因此目前,我國盲文出版物的品種和數量可謂奇缺。又因為盲文書籍面對的是特定的消費群體——視覺障礙者,他們大多生活水平低下,無購買能力,所以遠遠無法滿足盲人讀者日益高漲的閱讀需求。 
  在國際圖書館界,盲人數字圖書館相關研究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受到關注,國際圖聯於1983年成立了盲人圖書館聯合分會,至本世紀,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均已建立了盲人數字圖書館。而我國直到2008年10月,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殘聯等聯合開通了“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目前已擁有1000多本電子圖書,2600多首音訊歌曲,400多場視訊講座等資源,並確保無障礙閱讀的內容的不斷更新、完善,希望全國逾8300多萬殘障人士通過網際網路,更方便地獲取資訊、提高技能、改善生活狀況。“盲人數字圖書館”的開通是國家圖書館在建設殘障人士數字閱讀體系中邁出的堅實一步,把更大範圍的殘障人納入了圖書館公共服務領域,真正做到了視覺障礙群體在獲取知識與資訊上享受到與普通人一樣的服務。 
  另外,為了落實中央關於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國殘聯和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立了“全國殘疾人閱讀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將調查、收集殘障人士的閱讀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無障礙閱讀日。旨在通過指導,組織殘障人士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促使殘障人士多讀書、讀好書、使他們在閱讀中獲取資訊、學習知識、增長技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質和生活技能,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務,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 

關於圖書管理的多視角分析
以人為本的高校圖書館管理
相關知識
試論公共圖書館為殘障人士服務的嘗試與思考
試論公共圖書館在公眾閱讀服務方面應發揮的作用
試論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模式
試論公共圖書館開展讀者資訊素養教育的思考
高職校圖書館資訊諮詢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公共圖書館讀者資訊服務創新對策分析論文
公共圖書館管理論文
加拿大埃德蒙頓公共圖書館讀書會的調查與分析論文
淺析公共圖書館如何引導青少年資訊素質教育論文
公共圖書館論文範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