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為手機的科技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華為是一家世界範圍內中國知名名牌企業,在電信裝置行業做到了世界領先的地位。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華為手機崛起探究

  摘要:華為是一家世界範圍內中國知名名牌企業,在電信裝置行業做到了世界領先的地位。目前,華為轉戰終端裝置市場,推出智慧手機,意欲在這個市場一展巨集圖.目前,身為世界前三的智慧手機生產商,成績驕人。但是華為是否真正崛起值得懷疑,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樂觀,華為手機仍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關鍵詞:華為 智慧手機 品牌

  華為手機作為手機行業的後起之秀,於2003年開始提供定製機,2009年推出自己的品牌並進軍智慧手機領域。轉眼幾年間,華為手機已經躋身於全球十大智慧手機公司之列。之後,華為公司提出到2015年將成為全球前三的智慧手機公司;目前看來,華為正朝著他的目標穩步邁進。

  但是根據某網站的2014年智慧手機出貨量統計,華為雖然位列第三,但是全球市場份額僅僅為4.9%,相比於第一的三星***32.5%***和第二的蘋果***16.6%***,華為手機市場份額僅僅相當於前兩家的9.9%。而在之後的小米和聯想勢頭強勁,大有趕超之勢。再看一個數據,蘋果手機雖僅佔16.6%的份額,但是2014年第四季度,蘋果席捲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利潤分配額的88.7%,而佔據近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三星,去年第四季度的利潤份額僅為32.3%。前兩家公司幾乎瓜分了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那麼留給華為的空間還會剩下多少,恐怕華為仍然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

  一部新上市的蘋果手機售價6000元人民幣,但銷售場面仍火爆無比,甚至剛上市的一個月內,常常處於斷貨的狀態。而三星新上市的旗艦機型價格也差不多在6000元上下,仍然是銷售火爆。反觀華為手機,大部分的機型售價僅2000元上下甚至更低,按照經濟學原理,應該銷售火爆,一機難求,但實際銷售情況卻是大相徑庭。

  蘋果手機,喬布斯自己說,“我們重新發明了手機”。喬布斯為何敢如此理直氣壯,因為使用過蘋果手機的使用者都會被蘋果手機便捷的操作和優良的系統與硬體的相容性所打動,當消費者發現這部手機上網如此流暢、操作如此便捷,在使用蘋果手機的時候,能感受到產品本身所賦予的某種內涵――設計富有靈性,同時為人們帶來使用時的享受和樂趣。此時,蘋果完美闡釋了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利用行業遙遙領先的IOS和手機的設計優勢,牢牢把握業界頭把交椅,想要撼動蘋果在智慧手機行業的領先地位,可以說難!但是,蘋果手機就算6000萬部手機的年出貨量,仍不能滿足被它開啟的智慧手機市場。這個時候Android系統集結HTC、三星、摩托羅拉、索愛等手機廠商,開始另立山頭,想與蘋果手機一較高下。Android的眾多幫手中,三星一枝獨秀。

  但是系統畢竟是舶來品,還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三星的競爭力在哪裡呢?答案就是硬體,利用高成本的硬體堆積和系統再開發,三星手機使用者體驗達到了最接近蘋果的水平,在智慧手機領域,三星獨闢蹊徑,利用領先於蘋果的硬體配置,與其在市場上分庭抗禮。消費者觀念裡,蘋果手機是完美的代名詞,而如果選擇購買一臺三星手機,至少不會差太多。自從蘋果手機開啟智慧手機市場大門之後,三星抓住機遇,大舉進攻,成功在智慧手機行業佔據半壁江山。近兩年,華為開始進軍高階智慧手機市場,推出了旗艦機型Ascend系列,其中也不乏精品,如Ascend Mate系列高階手機,據專業人士測評,此款手機效能上和三星已經不相上下,但實際銷售中,仍然不能撼動三星的地位,更別說蘋果。以至於華為只能把精力放在Ascend P系列中端機型的推廣和銷售上。蘋果和三星幾乎已經瓜分了整個智慧手機市場,這個時候華為想要進軍智慧手機市場,時機上已經慢了三星一步。一旦錯過關鍵時機,即便擁有不輸於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產品,無論採用什麼樣的策略,都會步履維艱。

  但就像做人一樣,做事更要堅持。目前華為的處境並非是毫無希望,就像華為當年與思科的世界大戰,也是後來者居上,在電信裝置領域做到了與思科平起平坐。之前的華為,大眾消費者的認知更多是華為企業的拼搏以及為民族品牌爭光的事蹟,是一個企業楷模的形象。2003年開始,華為通過智慧手機的推出,與大眾消費者有了新的和直接的接觸,剛剛進入智慧手機行業的華為,選用定製機的策略,嘗試著做終端產品,但是初期的華為智慧手機有以下幾個問題,定製機、捆綁銷售、低價和模仿國外同行業產品,這些問題後來都一定程度上阻礙華為進軍高階手機領域。有點自毀長城,因為採用這些銷售策略,華為雖然的確有賣中低端配置的手機,但是最關鍵的是華為將“華為”這個品牌也定位成了中低端的代名詞,三星同樣有中低端產品,但當消費者提起“三星”的時候,概念裡是高階智慧與完美時尚。所以,華為在進入智慧手機領域的初始階段,“華為”這個品牌就成了一個喜憂參半的品牌資產。那麼,在基於華為能夠生產同行業最優秀產品的基礎上,來分析一下華為應該採用怎樣的品牌定位策略。

  提煉品牌核心價值觀是關鍵。華為在之前與思科的競爭中為其品牌注入了拼搏進取、兢兢業業的精神內涵。但是智慧手機領域,蘋果和三星都不約而同的將科技與時尚注入了品牌精神。華為作為一家成熟的企業,不會無動於衷,卻沒有抓住本質,如2012年花費巨資聘請BBH公司來為華為手機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BBH素以創意和效率著稱,雖然為了重塑品牌形象華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傳推廣有創意有效率,但沒有方向感,如果把華為和消費者看成是一對戀人,當華為為自己的愛人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他的愛人直觀的感覺就是不走心,是一種有錢就是任性的做法,華為如果這麼做不如放緩腳步,問問自己,我愛她嗎,我如何讓她也愛我。筆者認為,在智慧手機領域,在產品都達到一定標準的前提下,消費者的精神需求無比重要,如今的智慧手機消費者大都是業界精英和時尚青年,這些人內心豐富、熱情奔放、思維活躍、易於接受新事物、極其富有創造性,簡而言之,這些人都追求時尚和創新,喜歡彰顯個性和自我。華為應該拋下之前“偶像包袱”,從頭做起,真正為消費者著想,分析目標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這種需求包括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質需求,來源於產品物化形態的功能性認知,就這一點來說,華為目前已經有實力做出同行業中優質的產品,所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創新與突破。   那麼,精神需求,這是目前華為的最大困境之一,精神需求是一種抽象的文化內涵體現,也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華為選擇性的賦予消費者的一種情感感知,是一種無形的資產,華為所選擇的品牌定位並非是簡簡單單的由華為高層做出的一個決定,而是反應了消費者情感,體現的必須是消費者對自身情感滿足的個性化需求,體現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購買信心、選擇偏好,最重要的是能否形成消費者粘性,讓消費者能夠依賴這個品牌。這個過程,就是品牌定位的過程,是萬丈高樓的基石,是萬里長征的旗幟。

  消費者的精神需求被滿足到極致的時候,物質需求甚至一定程度上都會被麻痺。如在購買昂貴的蘋果手機的消費者中,不乏大量的這樣的消費群體,他們腦中充滿了名牌、時尚、炫耀細胞,這些消費者在購買蘋果手機的時候,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迎合當下的“蘋果文化”,是為了能夠用蘋果手機來彰顯自己的品味和社會地位,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與眾不同,這些人很多甚至沒有完全瞭解和使用蘋果手機的全部功能,但是對於蘋果手機的追求根本停不下來。所以,當“華為”這部手機拿到消費者手裡,不僅僅是隻能滿足消費者使用需求,更能達到一種名片效應的時候,甚至為了購買一部華為手機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的時候,相信那個時候筆者會為消費者寫一篇文章,叫做《理性消費華為手機》。

  如果華為能正確解決基石和旗幟的問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萬丈高樓如何蓋,萬里長征怎麼走的問題了。說實話,我們至今都無法感受到華為手機品牌的內涵是什麼,不像提起蘋果和三星時能夠給出自己明晰的言語化描述。而在蘋果手機推出之前,消費者也有同樣的困惑,困惑自己到底需要一部什麼樣的手機,而蘋果給了消費者這個定義,需要一部我這樣的手機,用幾乎完美契合消費者心理甚至是預期的產品為消費者定義需要一部什麼樣的手機。而華為在進入智慧手機領域初期,過分依賴傳統的渠道經營模式,依靠電信運營商進行捆綁銷售,這種銷售模式可以帶來量,卻不能帶來利潤***而且這種模式過度模仿美國的手機銷售模式,沒有意識到這種銷售模式其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之後並不適合中國市場***。這體現華為過分依賴傳統模式,而忽略了與目標消費者的有效溝通,是華為不懂傳播自己品牌文化的一個盲目舉措。

  當然,在堅定的基石和鮮明旗幟引領下,華為需要採取適合的品牌營銷策略,這需要綜合配套措施,從視覺、文字、活動等等可識別的方式,合理巧妙的表達出來。當然,華為之後也在努力的付出行動,開始勇敢的直接面對消費者,如在歐洲主要市場國家召開新品釋出會,在MWC大會上釋出旗艦產品,轉變以前的B2B到C2B,再到O2O的過度,華為以一個富有自信而負責任的形象站在智慧手機競爭市場的舞臺上,開始讓世界真正認識一個有底氣的自己。但這些遠遠不夠,因為技術上雖然華為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但不是技術獨創能力。而所做的這些營銷措施,主要競爭對手三星已經在做,而且做的很出色。產品外觀的設計上,再優秀的完美設計也不能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華為手機雖然已經盈利,而且增長勢頭強勁,但如果想成為一家現象級的科技公司,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為目前仍有著不是所有競爭對手都可以比擬的優勢,強大的營銷渠道,出色的科研團隊和軟體開發平臺、針對企業開發的網際網路商務服務平臺***可以轉型升級為移動網際網路商務平臺***、積累的個性化方案解決經驗和豐富的營銷經驗、充足的現金流等等,這些都是華為能夠在競爭中取勝的寶貴資源。當下的手機市場,競爭優勢是相對的,因為市場仍未飽和,科技創新層出不窮,稍有差池都會讓各大手機廠商成為第二個諾基亞。華為當務之急,積極和消費者溝通,定位品牌核心文化,與消費者共同描繪華為的未來藍圖。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生物科技論文怎麼寫
關於通訊的華東科技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華為手機的科技論文
關於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
關於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怎麼寫
華為手機的優缺點有哪些
關於精仿手機的宣傳廣告詞
關於使用手機的初中英語作文
關於手機的政治論文範文
關於促銷手機的廣告詞
有哪些適合華為手機的高清桌布推薦
有哪些適合華為手機的高清桌布推薦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