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學生科技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關係到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是一個民族能屹立不倒的源動力,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為什麼磁鐵接近錄音機會有雜音

  每天晚上我都會開啟錄音機聽聽英語錄音。這周星期三,我書包放在桌子上,照常開啟錄音機聽英語單詞,錄音機發出的不是清脆悅耳的聲音,而是沙啞難聽的聲音!於是我讓爸爸查詢錄音機是否有問題,奇怪的是錄音並沒有毛病,磁帶也沒有問題呀!難不成是我耳朵有問題?不,不會的。那一定是錄音機的問題!但為什麼錄音機會有雜音?以前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麼偏偏是這一天錄音機出現雜音呢?爸爸說:“你是不是在錄音機旁放了磁鐵?”我才恍然大悟,因為書包上分明有吸鐵石呀。可是,為什麼磁鐵放在錄音機旁就會產生雜音?

  關於這個問題,我查找了許多資料,我發現:錄音機的磁帶上塗有特殊磁粉,而錄音機在錄製磁帶的時候,就將強弱不同的聲波轉化成磁訊號。在我們聽英語單詞的時候,這種磁訊號又被還原成了聲波。這樣,我們就能聽見錄製在磁帶上的聲音了。磁帶如果接近磁體,這時磁場的訊號就會附著在磁帶上,磁帶上的磁訊號就發生了改變,不同於原來的磁訊號了,就形成了雜音。

  果真是這樣嗎?資料上的東西還不能全信,我們還得親手實驗才能得出結論。

  實驗的工具有:一塊較大的磁鐵,一臺錄音機,一塊內容完整無損的磁帶。

  先把磁帶放到錄音機裡聽幾分鐘,確認磁帶內的音訊內容完好無損後,把磁鐵放在錄音機旁再聽幾分鐘,你會發現磁鐵放到錄音機旁的確有雜音,距離越近,雜音越大,靠近時錄音機裡的聲音變成了怪腔怪調,太逗了!當你把磁鐵拿走,錄音機的聲音又恢復正常了。

  從網際網路上看到,許多與磁場有關的材料所記錄的資訊遇到磁鐵之後都會被“消磁”,爸爸說:“當磁化後的材料,受到了外來的能量的影響,比如加熱、衝擊,其中的各磁疇的磁距方向會變得不一致,磁性就會減弱或消失,這個過程就叫作消磁。還有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把留有磁性的材料臵於交流磁場中,漸漸減弱交流磁場強度直至消失,此材料就被消磁了。簡單的說,磁帶被放臵在了會影響它的磁場中被作用了,導致磁帶本身的磁訊號記錄被破壞了。”

  這麼說來,CRT顯示器、銀行卡、購物卡等等物體所記錄或顯示的資訊都會像磁帶一樣受到消磁的影響呀!

  但是,為什麼公交卡和二代身份證又不會受到消磁的影響呢?

  原來,它們都是內臵IC晶片的卡片,資訊被儲存在IC晶片中,又稱“智慧IC卡”或是“射頻卡”,是一種感應卡,使用時不用像磁卡那樣需要“刷”一下。

  IC卡不是通過磁介質來儲存的,所以不會因外部磁場的影響而損壞儲存的資料,但在外力等的作用下,IC晶片也會物理損壞,原晶片中儲存的資訊會因無法讀取而“消失”,很多人也把這種故障誤稱為“消磁”,其實因為IC卡上根本就沒有磁條,所以不存在“消磁”的情況。

  磁性是一種神奇的性質,我們要好好的利用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譚源鴻

  初一14班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篇二

  讓科技引領學生的發展

  成都市菱窠路小學 鮮奇鬆

  【論文摘要】在小學科技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能更好地與現代素質教育相融合,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一、從實際出發,努力營造科技教育的大環境。 鼓勵學生敢於探新創造,不斷給學生提供一定難度的活動任務,磨練學生意志。

  二、發展科技教育特色,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能力。 採取“兩個突出”、“三個調動”、“四個特色”、“五個途徑”實施科技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三、發揮“玩中學”的優勢,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立學科興趣小組,讓活動小組的種類由學科型向科技型發展。

  四、堅定學生科技素質培養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結合各種活動,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科技素質,促進學生好品質的形成。

  【原 文】

  科學是一把鑰匙,創造力也是一把鑰匙,我們不但要教人如何製造這把鑰匙,還要教人用這把鑰匙開啟人類文明進步之門。只有探索才能為人類增加新的知識,只有創造才能為世界帶來新的幸福。社會在不斷髮展,只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僅關係到教育教學的質量,而且關係到21世紀人才的素質。因此,我們的教育就是塑造可持續發展的人,創造性的科技活動關注學生的發展,尤其是關注個性心理品質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在小學的一系列科技活動的實踐過程中,著重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接受、理解知識和基礎上領悟前人獲取知識的方法,經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塑造創造性人格,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人格得以逐漸形成,創新活動才得以完成,促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所以,在小學科技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能更好的與現代素質教育相融合,為培養新一代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為了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我校多年來一直著力於學生的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充分認識到科技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和所佔的地位,著力於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積極進行培養學生科技創新實踐能力的探索:

  一、從實際出發,努力營造科技教育的大環境

  情感是創造的動機,是創造活動的源泉,而創造是一種頑強、細緻並富有靈感的勞動,要求創造者有堅強的意志。一般創造力強的人都具有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和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心理學表明,青少年時期學生的抽象性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出現了思維的獨立批判性,表現出思維的獨創性。這個時期,青少年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科學知識,他們願意獨立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設想和見解,樂於去嘗試新的方法。我們應珍惜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心理素質,使他們有主見、有耐心、有毅力,許多科學家都強調要培養青少年積極的性格特徵。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不應引導學生注重分數,要鼓勵學生探新、創造,因為素質比智力往往更重要,只有它才是學生是否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重要標準。為此,我們應不斷給學生一定難度的活動任務,明確目標,嚴格要求,積極引導,讓學生的意志在為實現目標、完成任務、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得到磨練。

  例如,很多學生喜歡在假期放風箏,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不要只會買風箏玩,要會觀察為什麼不同形狀的風箏都飛上天空,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能飛上天空的原理是什麼,最後讓學生根據原理自己製作一個風箏。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力,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光榮感。同時,我們應關愛創造型的學生,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好問是兒童的搖籃。創造型的學生就該受到鼓勵,應當看到,在那些頑皮、淘氣、甚至越規的行動中,很可能包括兒童的創造力的幼芽,作為教師應善意引導、揚長避短,不要動輒指責。例如愛迪生、愛因斯坦小時候就是因為“頑皮”、“搗蛋”被趕出學校,但他們最終卻成了偉大的發明家、科學家。

  為了保證活動持久深入地開展,作為教師我們及時吸取最新科技資訊,努力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和開展科技活動的本領。我們學校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選取來源於生活且又通俗易懂的具體事例,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師生開展活動的興趣。

  科技教育的目的是使廣大少年兒童做到“意識、態度、知識、技能的參與”。學校平時注意有計劃、有步驟和有目的地進行宣傳和發動,組織活動和檢查,使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制度化。各班級利用現有的資源,通過黑板報、手抄報等,宣傳科技新聞、動態和成就,使學生們在校園就能感受到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氣息和步伐,認識到“科教興國”的重要性。開展科技活動,除了與主課堂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外,主要還是利用課餘時間,因此,就要爭取家長的支援。學校開展活動,我們邀請各校領導和家長們來參加和指導,學校取得成績,與家長一起分享。正是由於學校科技活動做到了有領導、有組織、經常性,活動內容日趨豐富,形成了濃濃的氛圍。

  二、發展科技教育特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近年來,我班以學科為基礎,以課外活動為基地,以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和了解研究方法為目地,積極探索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實踐中我們採取了“兩個突出”、“三個調動”、“四個特色”、“五個途徑”的方式方法去實施科技教育工作。“兩個突出”就是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創新實踐教育。“三個調動”是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積極性,使之互相配合、互相支援、互相激勵。“四個特色”是以實施創造性活動為過程的德育特色,以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為任務的學科教育特色,以培養學生科技實踐能力和創造意識為目的的科技教育特色,以創新教育為主線的科研特色。“五個途徑”是以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和訓練創造思維為根本的學科教學途徑,以訓練動手操作能力為核心的活動課途徑,以激發興趣 、強化科技意識為目標的教育途徑,以“科技活動月”為載體的成果展示途徑,以創設素質教育環境為導向的隱性課程渠道。

  三、發揮“玩中學”的優勢,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活動課程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發展學生個性,實施科技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我們除了成立各學科的興趣小組外,特別注重逐步讓活動小組的種類由學科型向科技型發展。

  具體措施:***一***活動前對學生進行培訓,提高學生的意識,明確活動目的,提高對活動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活動。***二***成立活動小組,選舉活動小組長,由組長安排好各成員的工作。***三***指導學生選擇好課題、專案,指導學生採用多種多樣的研究手段,如獨立開展、集體合作等。***四***指導學生精心設計研究方法、合理利用文獻資料,善於觀察和記錄實驗的過程、結果和現象,同時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要注意指導學生撰寫出實驗報告和科技小論文、調查報告等。通過這樣有步驟的實施科技活動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教學中注重開展各種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學科技探索活動,如“我是小發明家”、“比嘗試、比才藝”、“展開科學想象的翅膀”等活動,讓學生參與新的科技領域的探索,展開千姿百態的科學幻想,畫色彩鮮豔的幻想畫,以及開展各種小發明、小製作、小試驗等,儘可能讓學生展開智慧的翅膀去動腦筋、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新的意識,訓練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才能。從這種意義上說,營造科技學習氣氛,可以提高兒童發現問題的敏銳程度,激發兒童的創造設想,同時也可以鍛鍊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這時兒童的思維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其創造潛能也因此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

  四、堅定學生科技素質培養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我們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從小學生心理和認知能力的實際出發,堅定了培養學生科技素質的目標:以科學意識為首。教育學生相信科學,尊重客觀規律,培養具有追求真理的強烈慾望;通過學校開展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勇於實踐的良好行為素質。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規律,使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內化、吸收,達到最大的效果。

  通過學生參與各種教育活動,逐步培養了我班學生良好的興趣、情趣、意志、作風,以及熱情、自信和高度的責任感,使之更能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實踐證明,只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營造科技教育的情景,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師生們積極參與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活躍思維,因而全班形成了一個緊張有序、活潑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強化,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催化劑,成為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的動力。

採礦科技論文
測繪科技論文寫作
相關知識
成都中學生科技論文
中學生科技論文格式
中醫學院大學生科技論文
大學生科技論文範文參考
大學生科技論文範文
學生科技論文怎麼寫
初二學生科技論文
小學生科技論文格式
中學生科技手抄報資料
中學生科技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