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攝影技術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攝影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項十分複雜高深的技術,因而學習攝影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大學攝影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摘 要】攝影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項十分複雜高深的技術,因而學習攝影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本文在分析大學攝影教學中技術與藝術融合作用的基礎上,對如何實現二者的融合進行了深入且具體的探討,希望為攝影教學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攝影技術;藝術;融合

  攝影是與科學技術緊密聯絡的一種文化藝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形象化反映社會現實的手段之一,也是培養人們審美情趣的重要形式。攝影技術是攝影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攝影藝術是攝影最為重要的靈魂,攝影技術與藝術不可能單獨存在,只有二種完美融合方能相互促進,真正實現攝影的目的。在大學攝影教學中,也要注意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以提高學生的攝影技術功底,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一、大學攝影技術與藝術融合的作用

  ***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攝影教學中包含了很多攝影知識,有很強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操作要求,學生需要掌握攝影技術才能學好這門課程,然而只重視攝影技術的學習並不能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在大學攝影教學中將攝影技術與藝術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出攝影藝術的吸引力,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享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容易的讓學生掌握攝影的技巧。

  ***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

  攝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每個成功的攝影作品都能夠充分表現出作者的藝術內涵以及思想感情等,通過學習大學攝影技術知識,利用現代攝影手段,讓學生感受生活中、作品中的美,並挖掘其審美價值,從生活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

  ***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大學攝影教學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知美、創造美的課程,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並提高創造美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創造性思維能夠讓學生開啟思路,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將自己的思維空間開啟,將攝影技術與藝術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能夠增強學生對攝影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大學攝影技術與藝術融合的方法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大學攝影課程不應該是單調的,如果學生只是一味的掌握書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很難學好這門課程的。大學攝影是集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學科,為了將攝影技術能夠與藝術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需要教師精心安排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合理的運用課堂時間,把課堂分為兩個部分來完成:第一個部分就是教師給學生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第二部分就是帶領學生去校園外參與攝影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根據課上所講的內容,來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鞏固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自己用相機拍一些照片,然後讓他們講講拍照的技巧,以及考察他們掌握的攝影技術知識情況。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二***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攝影作品

  培養學生的藝術內涵,是攝影技術與藝術融合非常關鍵的環節。攝影作品,在通常情況下也可稱為照片,它能夠保留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或者是形象的影子,人們通過欣賞攝影作品,能夠感受到攝影作品中含有的藝術形式。因此,大學生在學習攝影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多欣賞一些攝影作品,並且欣賞攝影作品應該是積極主動的,不管攝影作品是否生動、具體,都需要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來豐富並且充實攝影作品內涵。因此,在大學攝影課堂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攝影作品來提升他們的審美價值。

  ***三***鼓勵學生參加攝影比賽

  大學攝影教學應該是開放的,學生不能侷限於只學習課本中的知識,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一些攝影比賽。攝影比賽是體現學生掌握攝影技術的有效方法,學生在比賽中通過拍攝攝影作品,能夠增加自身的藝術情感,並能夠提高攝影技術水平。

  ***四***舉辦攝影作品展

  攝影實踐是大學攝影中最關鍵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生活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還要不斷的尋找實踐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攝影的實踐能力和攝影水平。在課程結束以後,可以舉辦攝影作品展,讓學生感受到攝影的喜悅和成就感,同時與其他同學的攝影作品進行相互間的比較,從中發現問題。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學生才能掌握好攝影技術,進而更好的將攝影技術與藝術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五***充分了解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關係

  大學生要想拍攝出非常好的攝影作品,那麼就要掌握攝影技術,一幅照片要有清晰的影像、進行準確的曝光,良好的色彩還原,掌握這些技能是衡量大學生是否學好攝影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大學只是過分的強調攝影技術而忽略了藝術創作。因此,一幅攝影作品不僅僅要停留在曝光和沖洗上面,同時應該將藝術融入到作品中,應該將攝影作品的藝術形式完整的表現出來。

  攝影作為一門藝術,在藝術創造上面應該有較高的意識,要有極強的藝術風格,如果不能將藝術與攝影技術融合,那麼整個攝影作品就會缺少欣賞價值。因此,只有全面的掌握攝影技術,在自己創作的攝影作品中增添一些個性化的藝術色彩,讓攝影作品更加生動,在學生學習基本攝影技術的同時,加深自身的藝術修養。

  總結:

  綜上所述,大學攝影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然而如何將攝影與藝術更好的結合起來,如何才能在攝影作品中體現出攝影藝術內涵,是非常關鍵的。通過此文我們可以瞭解到大學攝影技術與藝術融合的作用和基本的策略手段,掌握好大學攝影技術與藝術融合的方法,對大學生的攝影學習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柳素芬.明確主題,永葆活力―以網路課程“數字攝影技術與藝術”為例[J].中國資訊科技教育,2011***4***.

  [2]傅義新.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關係[J].輕鬆學電腦***電子樂園***,2011***9***.

  [3]王明嬌,趙苗苗.“攝影技術與藝術”網路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電化教育研究,2012***7***.

  [4]李科.綜合性大學攝影課程中的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1***6***.

  [5]王天平.應用攝影基礎教程[M].文匯出版社,2010***8***.

  篇二

  論攝影藝術與大學生藝術素質培養

  今天,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攝影教育已成為常規的國民教育。我國的攝影教育始1930年的上海松江女子中學,是由我國攝影記者朗靜山先生開設的,其攝影課程開創了攝影教育的先河。如今,高校的攝影教育得到迅猛的發展,學校的重視程度也大大提升。如在中國人民大學攝影專業,擁有著兩億多元的專業教學裝置和8萬餘平米的專業實驗室,為攝影藝術教育提供了充足教學設施和裝置。無論是攝影專業的學生,還是選修攝影課程的學生,對於攝影的本身,都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清華大學作為藝術教育開設的攝影選修課,是全校所有選修課程中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而智慧手機的出現,使得人們能夠隨時隨地拍攝照片,在校園裡,隨處可見手拿手機的學生在捕捉生活中精彩的點點滴滴。

  攝影藝術是認識和反映社會現實及自然現象的形象化手段,也是陶冶情操、裨益心靈,蘊含審美理想,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是與科學技術連線在一起的文化藝術。在當今數碼相機高度普及的條件下,攝影操作技巧已被大幅度簡化,而決定攝影作品藝術水準高低的最為關鍵之處則在拍攝者個人的審美素養和藝術眼光。攝影科技的進步更突顯了人對於審美的差別,若要拍攝出比他人更好的作品,必須具備遠遠高過他人的審美素質。高等學校開設攝影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專業攝影家、暗房技師,而以美育為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審美素質。

  經過多年的實施和總結,我們認識到攝影教學及活動的開展對大學生素質的提高有著顯著的作用,本文將做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1 攝影教學有助於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攝影的過程是藉助色彩、佈局、構圖等結構形式來組織畫面的形式美和整體效果,來傳達藝術構思,表現題材內容。只有進入審美、創作中,主動地去發現,選擇內部結構,調整各物體諸因素之間的相關聯的方式和結構狀態,才能轉換成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才具有了審美意義的屬性,才具有了承載或傳遞某種情感的屬性,因而,攝影藝術是拓展藝術意境的一種藝術形式。

  從攝影創作到攝影欣賞,從對焦取景到畫面構圖,從光影到色彩等。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從光影、色彩、線條、形體等視覺要素和人、景、物等視覺形象中發現美感、秩序和意義,利用所有機會來訓練、培養學生的視覺感受力,使他們具備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美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英國的詩人布萊爾就曾寫下“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的詩句,也就是說自然中的任何事物,哪怕是清晨一顆晶瑩的露珠、秋風中飄散的一片落葉、迎著冰雪盛開的小花……雖然它們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是隻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感受美的心靈,就能感受到它們散發獨特的魅力和美感。我們的攝影藝術就是要讓每一個大學生都有這樣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都有這樣一顆能夠感受美的心靈。

  攝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它的藝術表現物件是人、自然與社會,每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都傳達了作者不同的的情感和思想,表現了作者不同的性格,表達了作者對美的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通過各種傳統和現代的攝影教學手段,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為特點,從情感上打動學生,感之以形,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實現對美的事物從感知到理解再到欣賞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藝術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是賞心悅目的,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不僅給人以視覺的美感,更會給人以心靈的啟迪。照片包含著巨大的資訊量,其直觀性使得攝影作品深受人們的歡迎,不管讀者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和語言是否相通,都能讀懂,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

  在風光攝影拍攝過程中,同學們在讚歎大自然的秀麗、壯觀之美時,可以用光影抒情,用色彩表意,對於大自然的光線美、色彩美、造型美、線條美、節奏美、流動美,通過畫面傾訴自己對自然的詩情,讚頌山河的壯麗,詠歎天、地、人的和諧。在拍攝紀實攝影作品過程中,同學們通過所揭示的社會問題時,可以引起對自身的反思和與社會的共鳴,增強社會責任感。因此,通過鏡頭,大學生就會學會使用一種新的標準、新的方式、新的目光去觀察世界、感悟世界的美。

  2 攝影教學有助於培養、提升大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當端起相機面對紛繁無序的、豐富多彩的客觀事物時,就要思考拍什麼,即使面對已確定了的拍攝物件,也要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拍攝距離、方向和高度的改變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將被拍攝的照明由側光改為逆光,景深由小變大,將出現怎樣的效果,而這個過程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越豐富,就越有可能在作品中創造出新的主題,新的表現方法和表現效果。想象力並不是超人和藝術家才有的特質,每個人都存在著想象力開發的巨大潛力。想象思維是攝影藝術創作和拍攝活動的根本思維方式,學習攝影將能有效地開發和培養人的想象力。

  有人說:“攝影的藝術就是觀察的藝術”,只有具有與眾不同的觀察力,才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學生通過攝影的創作,通過鏡頭去感知、去判斷、去觀察,從而發現事物深藏的原生美,發現稍縱即逝的瞬間美,獵取時間長河裡的逝去美,塑造空間座標的立體美。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為了創作出獨有的藝術典型,從司空見慣的日常事務中平中見奇,發現人們所未發現的東西,需要學會用眼睛去觀察事物。從攝影創作到攝影欣賞,從對焦取景到畫面構圖,從光影到色彩等。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從光影、色彩、線條、形體等視覺要素和人、景、物等視覺形象中發現美感、秩序和意義,利用所有機會來訓練、培養學生的視覺感受力,使他們具備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因此攝影藝術可以極大地訓練和提高人的觀察力。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攝影作為一門藝術同樣需要創新。一副優秀攝影作品往往是創新思維和拍攝技巧完美結合的產物。攝影可以將事物的原態記錄下來,但不意味著生搬硬套,攝影能夠表達人們的想法,需要富有新奇的創意和構思。這就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和對攝影作品的評判能力,實現攝影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運用攝影藝術獨特的視覺語言創作出富有個性的攝影作品。   3 攝影教學有助於培養、提高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攝影藝術教育也十分注重對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認為藝術不光是學理論,最重要的是要親自動手去做,去感悟、體驗藝術,讓學生把攝影藝術教育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種文化經歷,而不是簡單的一門課程。

  攝影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不僅要了解基礎理論,還要鍛鍊實際操作能力,大學生的每一次拍攝活動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根據創作主題的要求,首先要選定拍攝主體,觀察並選擇適當的光線,確定光圈、快門的數值,並在取景對焦等步驟進行之後完成拍攝,有的甚至還要經過暗房操作進行沖洗膠捲和放大照片,這樣才能完整的進行一次拍攝活動。攝影創作就是讓大學生主動參與和全身心投入,能夠熟練實用各型別的相機、掌握各種拍攝方法和技巧,邊學邊用,理論聯絡實際,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美的感受力、鑑賞力、創造力及自我完善能力。對學生而言,大量的拍攝實踐是提高攝影藝術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培養高素質、動手能力強的應用性人才的需要。而攝影課程提供了一個實習的機會,攝影藝術教學不同於高校一般理論課或專業課的教學方式,攝影教學是藝術與技術的集合體,學習攝影就是要學用結合,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動腦、用心、動手的實際能力,並通過實踐採風,專題創作,參加攝影比賽,參觀攝影展覽等實踐環節,準確使用的操作要領,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攝影藝術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交流人們的思想與情感,有力地增強了自我表達的內涵。首先,在數字化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網路虛擬空間如QQ群、論壇、部落格等共同探討攝影,讓從事攝影教育的教師們和熱愛攝影的學子們互相交流,針對自己在攝影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雜症共同探討,共同解決,從不同的聲音中愉快地學習攝影,從而感受到學生們對學習攝影的執著和熱情。其次,可以通過大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在大學生中已形成較廣泛的攝影愛好者群體,大部分的高校都成立了學生攝影協會或攝影社團,並經常組織外出拍攝活動。通過社會實踐,遊歷名山大川,觀察風土人情等攝影實踐活動,不僅增強了人際溝通能力,而且讓大學生們更加關注社會,增強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一個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思維都是相當有限的,倘若有人要拍攝一個有主題、有想法的題材,通過相互交流都得以昇華。交流的目的就在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擴大了學生作品的交流面。攝影教學的這種趣味盎然的、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賞心悅目的視覺愉悅中能夠比較容易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楊紅業.攝影對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J].文教資料,2014,4.

  [2]劉文奕.攝影教育與人才素質培養[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

  [3]楊光.攝影藝術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5.



  的人還:

初二科技論文
大樹移植技術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攝影技術論文
實用攝影技術論文
大學生攝影工作室創業準備書
大學生電子技術專業求職信範文
中國大學生攝影大賽作品賞析
大學生攝影作品圖片
大學生攝影作品欣賞
大學生攝影大賽作品欣賞
大學生攝影創業計劃書
大學生工程技術員實習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