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美術教育學術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幼師是未來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一個素質全面的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啟蒙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幼教美術教育在高校中的培養

  摘要】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內容。美術教育主要包括繪畫、手工、欣賞等方面。幼兒美術重在發展幼兒的多種能力,這取決於三種條件:教學內容的正確選擇;教學過程的合理安排;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

  幼兒時敏感的,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順暢,但他們能和周圍的形象進行交流,通過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審美情感的體驗,從而理解事物的情感表現性,更進一步達到審美的愉悅。想想我們的祖先發明文字到演變成文化都是由繪畫演變而來。那麼對於孩子美術培養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那麼如何進行幼兒美術教育培養呢,下面我就簡單的談幾點:

  一、幼兒美術教師做到有親和力、溝通力與紮實繪畫功底

  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你要有親和力,這樣孩子對你就不牴觸,不害怕你,願意親近你,那麼你的教學活動已經有了個好的開頭;其次呢有良好的溝通力,在這裡就需要你瞭解幼兒心理學,與孩子有個很好的溝通,那麼你成功了一半;最後就是紮實的美術繪畫功底,繪畫功底就可以把你所瞭解的所會的教授給孩子,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二、幼兒教師在幼兒美術課中做好五個環節,嘗試將情境教學引入到美術教學中

  利用幼兒園教學環境、條件,進行五環節安排:第一個環節利用你的親和力進行溝通要講什麼教什麼;第二個環節互動培養孩子的興趣;第三個環節教授技巧如何畫,存分調動孩子積極性發揮想象力繪畫。第三個環節挑出優秀課堂作業進行評比,穿插互動使孩子們想象力進一步發散發揮加深印象,更深一步的調動興趣;第四個環節進行課堂活動總結,進一步培養孩子對美術的印象;最後一個環節就是佈置作業。

  合理安排情境: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對美術教學活動的興趣。2.運用情境,激勵師幼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互動。3.藉助情境語言,將教學要求轉化為故事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4.利用情境,變教學結果的講評為故事情境的分享。

  三、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有明確的“培養”基本思路

  1、幼兒美術要以形象思維訓練帶動幼兒繪畫知識和技能的提高為重點。

  幼兒教師利用親和力與溝通力在幼兒美術的培養過程當中以創造意識的啟迪為重點,而不是技能的傳授。因為在美術教學中,注重激發兒童繪畫的強烈願望,給兒童提供一個自由的、友善的環境,兒童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鼓勵兒童去看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去想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將來去開創別人沒有開創的事業。這不僅僅是繪畫之路,而是給兒童樹立一個走向未來競爭得以立足的精神支柱。因此,把訓練兒童直覺感受、形象的觀察、形象的記憶、形象的聯想、想象、創造作為重點。要讓孩子充分觀察,獲得經驗,經驗越多,在腦中的印象越深刻、清晰,其創造性趣強,成功率越高,越激發孩子的興趣。當然,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表達的豐富,繪畫技能也要相應提高,但技能訓練的關鍵是要抓住控制技能提高的心理機制***形象思維***,兒童的潛能才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技能是思維的表達,應當先學會思維,再學會表達***技能***。換句話說,在美術教學中以開發幼兒智力、提高審美能力為前提,帶動幼兒繪畫知識和技能技巧的提高。先教兒童會想,再教兒童會畫,這就是我美術教學的一個基本思路。幼兒思維活躍,頭腦中的形象豐富,情緒激動,創作慾望強烈,就會畫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2、全面育人,發展個性

  繪畫是一種“個人審美心理的獨特體現”。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兒童的個性發展。鼓勵和表揚能 獨立思考、能勇敢地表達個人感受、有創造精神的兒童,使他們覺得在繪畫過程中到處都有展現自己聰明才智 的機會。繪畫是兒童心靈的一面鏡子。古人說得好,“文如其人”,“畫如其人”,這個比喻對兒童畫來說也是恰當的。有時可以通過一幅兒童畫***無語思維***看到小作者本人的氣質、心境、理想、願望、真、善、美……所以在教學中非常注重教兒童先學會做人,再學會作畫。幼兒年齡較小,可塑性很強我們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作畫都處在學習階段,會做人才能畫出好畫。如徵集“我的家”參賽作品,那些生動感人的、真正有質量的作品,其內容也是孩子們親身做出來的事。例如,莫超畫的“給奶奶捶背”,畫面中畫的白髮老奶奶由於小孫子給捶背樂得合不攏嘴;楊韻畫的“幫媽媽刷碗”,從小愛勞動,自己的事自己做……這些都反映了兒童學習做人的美德。生活是知識的聚寶盆。教學內容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反映社會,反映大,易學易畫。同時 ,美術教學是在與多學科配合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能面對全體兒童,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兒童都能在原 有基礎上得到全面發展。

  四、保護幼兒已產生的繪畫興趣

  我認為:做為一個老師、家長,千萬不能帶著敢責備孩子你看你,畫的啥呀,一點都不象,哎呀,你畫的到處都有……,孩子哭了,不再畫或不敢畫,生怕畫不好,又召來一頓訓斥,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是多麼的可惜呀,做為一名老師應多利用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對孩子作品多加表揚,多鼓勵,始終為孩子們加油。

  在孩子的心目中,特別是我們幼兒園孩子的心目中,老師的地位是至高無尚的,彷彿老師是世界上什麼都會的聖人,老師的話就象聖旨一樣,他們都積極地照著做,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給予孩子積極肯定的語言,鼓勵激發孩子的慾望,也讓孩子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勝任感不能或不說不行的話,有的孩子就怕畫不好,老師、家長責備,而產生懼怕、畏怕的心理,老師再說不行,那孩子就再也不敢或討厭畫畫了,使他們失去自信失去興趣,這樣孩子綾畫的天賦被扼殺在搖籃裡,所以,不管孩子畫什麼,長輩都要以積極語言為主。可以組織幼兒參加各種少兒書畫展,來提高、深化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孩子到了中、大班、小學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豐富,想象的發展,會出現一些優秀的作品,這時老師可以組織他們參加一些兒童畫展等,讓孩子們體會到我畫的很好,都可以去參加比賽了,如果得了獎,那更是對孩子莫大的獎勵,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和興趣都是一次很大的提高。

  五、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發的運用美術語言表現自我、表述思想、宣洩情緒、想象以及創造他們自己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往往不受時空關係束縛,也不受客觀情理的限制,他們可以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美術活動中,我經常用商討式、議論式、討論時、探究式的語言組織活動,畫金魚時我讓幼兒在活動前和爸爸媽媽一起查詢有關金魚的資料,課上我對孩子們說;“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金魚和它的畫法,誰先說?”;畫熊貓時先讓幼兒用幾何圖形拼擺熊貓然後問:“看誰的熊貓最可愛,為什麼呢?”。

  討論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縛幼兒,聽到他們有不同意見時,我引導他們共同探討,讓幼兒自己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孩子們就敢於提出和老師不同的想法,他們的想法、觀念都具有個性色彩,變通性和獨創性。畫熊貓時有的幼兒說應先畫身體,有的幼兒說先畫頭,此時我並沒有急於否認或是承認而是建議幼兒“兩種方法都試試,看那種方法容易畫,畫的更可愛。”在美術教育活動中,老師用寬容的心去容納幼兒的不同意見、想法,並加以科學的指導。用寬容的心去接納不同個性的幼兒,用寬容的心去期待不同水平的幼兒,循循善誘。

  結語:

  幼兒美術培養任重道遠,每個幼兒教師要經常學習、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認真工作積累經驗提升工作效果,形成新的幼師工作標準。抓住幼兒心理,合理安排課堂環節,引導兒童興趣,保護來之不易的成功盡心盡力的做好培養工作,孩子們的明天就會有更好的畫幅。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教育指導綱要[D],2002年2月,第一版,江蘇教育出版社.

  [2] 盧月群,走出幼兒美術教育誤區,幼兒教育[J] 2002.***9***.

  [3] 王冰,美術與幼兒美術教育[J] 濟南出版社 1997. 

  >>>下頁帶來更多的

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範文
多媒體藝術設計論文
相關知識
小學美術德育滲透論文
安全教育學習論文
關於舞蹈教育學的論文
淺談美術心理學的論文
教育學的論文參考
藝術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師對碩士學位論文的評語
淺談藝術心理學的論文
幼教美術教育學術論文
學前美術教育畢業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