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5日

  高職生處於心理髮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過渡的重要階段,有專家稱之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也具有特殊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高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大學生群體,本文主要從自身因素、環境因素和教育因素三個方面來探討這些因素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以期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職生 心理健康 影響因素 教育

  人的心理髮展和情緒狀態是一個相當動態的複雜的過程。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也具有特殊性。總結如下:

  1 自身因素

  高職生處於心理髮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過渡的重要階段,有專家稱之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一方面,他們在這個階段產生了較強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也隨之迅速增強;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是,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還不夠成熟,很可能與周圍的親人、朋友或同學產生矛盾。正因為如此,處在這個階段的高職生極易發生心理問題。

  1.1 高考的挫敗感

  大部分高職學生認為,進職業院校讀書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並非是自願選擇高等職業教育,而是在高考中沒能發揮自己正常和真實的學習水平,對於沒有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感覺難以釋懷,更認為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能會終生遺憾;對所學專業也知之甚少,缺乏熱情,內心深處常有入錯行、進錯門的感覺。由此而產生憂鬱、苦悶以及懊惱的情緒,不能安心學習,有些新生甚至產生退學重新參加高考的念頭。

  1.2 入學後的適應問題

  很多高職學生入學後發現高職院校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自由、瀟灑、浪漫,每天仍重複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毫無激情,甚至與高中沒有太大差別。一部分適應能力差的學生開始缺乏學習動力,加之各種制度的嚴格管理,使得他們覺得大學生活單調乏味,感到苦悶、壓抑和煩躁不安,甚至會自暴自棄。

  1.3 人際關係問題

  新生進入大學後,遠離了熟悉的環境,告別了過去一切事情均由教師和家長包辦的生活,來到陌生的校園,面對新的人際關係群體,他們缺乏人際交往經驗,感覺無法適應新的高職生活,從而容易導致抑鬱、煩燥、焦慮等常見心理問題。

  1.4 自卑心理

  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從經濟、文化和交通都比較落後的偏遠、貧困山村走出來,他們在入學前的生活相對簡單,造成了這部分高職生入學後在生活習慣和人際關係等方面的不適應;另外,當這一部分學生來到大城市讀書後,面臨著充滿著慾望和完全新鮮的環境,學習成績也不再是同學之間相比的唯一甚至首要標準,而在文體活動、社交能力和組織能力等方面卻與城市學生存在很大差異,容易使這部分學生心裡產生巨大的落差和強烈的自卑感。[1]

  1.5 情感問題

  高職院校學生剛好處在異性相吸的情感旺盛的階段,他們喜歡與異性同學打交道。但是,他們的性心理等心理狀態還不夠成熟,考慮問題往往情緒化和簡單化,特別容易衝動,也容易發生情感類的困惑和挫折,產生單戀、失戀或戀愛心理失衡等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2 環境因素

  2.1 家庭環境

  每個人的性格、情感、意志品質等心理品質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而良好的和諧的家庭環境對高職院校學生正常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家庭關係緊張或存在不和諧因素,會對高職生造成負面影響,影響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部分高職生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因為一點小事就打罵孩子,使孩子懼怕家長。一部分高職生家庭環境不和諧,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使得這一部分高職生性格孤僻,不願與人交流。還有一部分家長專治、專橫,無法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這些父母以武斷的方式處理所有問題,使這一部分高職生產生行為逆反、情感淡漠或態度消極等心理狀態,更有甚者會引起對社會和他人的不滿或仇恨。[2]

  2.2 學校環境

  一些高職院校管理體制還存在弊端,他們不重視素質教育,而只注重學習成績;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關心學生的性格培養,只注重知識的傳授。

  另外,隨著高職院校硬體設施的完善和大眾傳媒的普及,網路已成為高職生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網路的積極方面是有助於獲取資訊,拓展人際關係,豐富課餘生活。但一些網站中***、暴力遊戲和賭博遊戲等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是極大的。還有一些學生對網路產生依賴心理,沉迷於網路的虛幻世界中不能自拔,從而嚴重其影響學習和生活,使他們的學業荒廢,與朋友和同學無法溝通,變得離群、孤獨和抑鬱。[3]

  2.3 社會環境

  我國的高職院校教育與歐美的發達國家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也沒有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導致高職生缺乏成就感,感到自卑、沮喪和失落。加之目前的就業壓力很大,競爭日趨激烈,使高職生對社會現實充滿了憂慮感。[4]

  3 教育因素

  3.1 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良影響

  受傳統教育模式的某些不良影響,一些高職院校,在課程安排上貪多求全,門類繁多,在教學內容上注重理論傳授,而忽視能力和技能培養,使用一些老套的、簡單的教育方法,理論知識與實習實踐嚴重脫節,學生沒有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許多高職學生不喜歡上課,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引發無聊、壓抑和沮喪等諸多不良的心理反應。

  3.2 心理健康教育滯後

  我國的高職院校起步比發達國家晚,發展速度緩慢,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部門,而且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也不專業,多數是“半路出家”,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活動也開展得很少,高職學生對心理諮詢認識不足,還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高職生在學校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常常沒有排解渠道,也沒有應對辦法,更不會求助心理諮詢老師,繼而引發了諸多的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5]

  參考文獻:

  [1]周茂玲,劉萍萍.高職生心理健康分析與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1,***14***.

  [2]周武兵.影響中職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7***.

  [3]王清宣,趙伍.高職生心理健康不良的成因探微[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7***.

  [4]林冰.高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及其研究現狀[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5]胡啟蛟.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湖南工程職院報,2006,***1***.

  作者簡介:程麗佳***1982-***,女,吉林白城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青年心理健康與發展,鄭州旅遊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000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貧困生的心理問題研究論文
職業中專低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淺析高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淺析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簡析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精選
論中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論文
關於中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淺析公務員心理健康論文
淺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淺析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