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長期以來,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視,嚴重地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當前中職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方面,厭學情緒比較普遍。其次,還表現在人際關係、青春期等方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職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

  【摘要】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在初中階段行為表現不好或學習能力較差的,來到職業學校更是缺乏恆心,不勤學,不樂學、不善學,以致學習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成為我們中職學校教師的首要問題。本人從以下四個方面簡單述了中職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一、激發、調動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成就動機感。二、正確引導,增強學生自信心。三、學校家長密切配合,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

  【關鍵詞】 中職學生;學習;心理;培養

  急劇的社會變革和追求個性的時代特點必然給職校生的心理健康帶來深遠的影響。過分強調知識的積累和成績的提高,忽視學生人格和社會性的發展,造成了許多學生心理片面發展。因此倡導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營造一種使個性得以張揚,智慧得以顯現的開放環境,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地發展。激發學生自主發展的心理資源,才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以促進知識的掌握和吸收。

  一、激發、調動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成就動機感

  1.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引發學習動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憑直覺上的好惡,而不是經過理性的分析。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他們常常對新穎的東西、變化的東西、相互矛盾的東西感興趣,對笑話、幽默故事感興趣,對美的東西感興趣,對競賽和遊戲等感興趣。因而教師教學時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形式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幫助學生獲得成功感,增進學習動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遭遇到的各種挫折和失敗甚多,容易體驗到焦慮、不安、氣憤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反過來又阻礙他們努力學習。相反,成功感卻能使學生輕鬆愉快,增加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表揚和鼓勵這些學生,對這部分學生要循循善誘,多用啟發式,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多賞識和激勵學生,會帶給學生更多的成功體驗。讓他們在理解、信任與賞識中主動學習,感受知識的奧妙、學習的樂趣。

  二、正確引導,增強學生自信心

  1.教師對學生要多作肯定性評價。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寫成績報告冊時,能評價他聰明,能幹。寫些激勵性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於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他傻、沒出息等有損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

  2.珍視學生的成功。當學生自己動手幹一些事,或根據老師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師所給予的肯定和鼓勵,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適當的讚美言辭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說:“你能跟同學愉快的相處,老師真高興。”這會使學生在交往中充滿自信心。學生向你提出某種意見,你傾聽後說:“你的建議值得我接受,並且使我欣慰。”學生從你的反應中體驗到自己具有判斷力。相信學生,鼓勵他們參與。

  3.多給學生提供擺脫失敗,虛擬成功的機會。挫折雖然會使人失去信心,但另闢積極的途徑卻可使它轉化。教師要在教學中、活動中不斷地虛擬成功的機會。讓自卑的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當中來享受成功的快樂,獲取足夠的自信心,如果學生在創設的機遇中沒有把事情做好,老師就加以指責,甚至挖苦、諷刺,這不僅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而且會跟你對立。

  4.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長。細心的教師會注意學生的“獨特方式”,一旦發現他的某種特長潛能,就滿腔熱情地因勢利導,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設條件等手段強化它、發展它。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別人強,自己並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別人歧視自己時,自信和勇氣就油然而生,並逐步走向成功。

  三、學校家長密切配合,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

  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依賴心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學校只有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後,他們才能擺脫依賴心理自主地進行學習。在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時有如下做法: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使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如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能夠產生對學習的嚮往,由被逼著學到我要學,這時候他們就能夠部分擺脫依賴,較主動地進行學習。

  2.鼓勵學生多進行獨立思考。對於學習上懶於思考的學生,教師應逐步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當他們有了問題時,要求學生自己想一想,等學生把想法說出來以後再給予評價,告訴他們答案,並適時地予以表揚,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引導他們體會到自己思考動腦後解決問題的快樂,使學生逐步擺脫依賴。

  3.從日常生活入手。要求家長在有關學習方面不要幫助他們,讓學生自己承擔行為的後果。經過一段時間後,學生能夠在這些與學習有關的小事上不再依賴家長,學習的自主性也會隨之提高。

  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

  針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就業觀上的偏差,學校應大力開展學生的就業觀教育,從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開始,就要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專題教育,包括:就業形式教育、個人職業生涯設計、企業用人標準等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其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讓學生能把自己放在適當的位置上,樹立起先就業、再擇業、後創業的觀念。職校生也應增強主動選擇職業的意識,讓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總之,要培養中職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他們才會在學習中勤奮、刻苦,在生活上嚴格要求,在思想和行動上創新、進取。培養他們的健康心理,激發其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學一技之長,走向社會成為有用的人才。培養其健康的心理素質,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範學銀《加強中職學生健康心理培養的研究》

  2 劉電芝 《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對農村寄宿制學生抗挫折心理的研究論文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論中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關於中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論文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職生心理健康知識黑板報
淺析高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職生心理健康期末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