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選修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心理學因為其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變化,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在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做出一定的調整,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對榜樣學習方式模仿的心理學淺析》

  摘 要:針對當前榜樣教育在資訊化時代所出現的新特點和新問題,本文在結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展開對模仿這一重要榜樣學習方式的心理學淺析,對於教育者的教育實踐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關鍵詞:榜樣 模仿 心理學 啟示

  作者簡介:蔣慧傑,女,1987年6月,河南,陝西師範大學,2010級研究生,教育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比較職業教育。

  一、榜樣、榜樣學習的含義

  1、榜樣的含義

  榜樣是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他可以是現實存在的也可以是虛構想想出來的,總之他給人提供瞭如何做和怎麼辦的好的事例,能夠無形中引導人們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

  2、榜樣學習的含義

  榜樣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發展需要,選擇適當的榜樣,利用榜樣的作用,來激勵和鼓勵自己努力,以達到自己理想水平的一個過程。

  二、模仿的型別分析

  按照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大部分的人類行為都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習得的”。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為而學習社會行為,這些觀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號表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來幫助他們模仿行為。

  所謂“模仿”是指,通過觀察一個或多個榜樣,行為,思想和情感發生變化的過程。通常來說,根據模仿者過程中是否具有主動、自覺意識的加入,模仿可以分為兩類:即自動模仿與有意模仿。自動模仿對他人的思想、行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過程。而有意模仿就是對他人的有意模仿。有意模仿又分為非合理模仿與合理模仿兩種情況,非合理模仿是指那些只對行為的表面進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義。合理模仿則是出於對模仿物件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這種模仿在榜樣學習中是值得提倡的。

  三、模仿的過程分析

  1、替代過程

  班杜拉認為:由直接經驗驗導致的所有學習現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礎上發生,即都可以通過觀察他行為及其結果而發生。這就是說,學習者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觀察他人行為的結果是受到強化還是懲罰,不必自己直接作出反應並親自體驗其結果,也可以學習。

  2、認知過程

  班杜拉指出:通過工具性條件作用、經典性條件作用、消退和懲罰引起的行為變化,有許多是透過認知來調節的。班杜拉所說的認知,主要是指使用符號和預見結果的能力。

  首先,使用符號的能力,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創造和調整各種環境事件的有力的工具。透過符號,人們可以把稍縱即逝的經驗加以處理並轉換成內在的模式,從而作為未來行動的指南;透過符號,人們可以賦予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經驗以意義和形式。其次,人們並不是簡單地對環境作出反應,或被環境事件所左右。人們行為大多是有目的、有預見性的,是有意識的。

  3、自我調節過程

  班杜拉認為:個體可以通過觀察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所以人的許多行為變化,不能用刺激―反應聯結來解釋,而應該用自我調節過程來解釋。在班杜拉看來,人們並不只是為了迎合他人的偏愛而行為。人的行為大部分是根據自己的內準則和對自己行動所作的自我評價來調節反應的。

  四、模仿心理學分析的啟示

  通過對模仿這一榜樣學習方式的型別和過程的闡述和分析,不難得出以下啟示:

  1、多方位多層次設立榜樣

  模仿物件的選擇是榜樣學習的基礎,是它的先決條件。針對學習者的年齡、性別、品德與學習、社會工作、興趣、環境等等不同的型別與層次,我們應樹立多層次、多型別的榜樣、有針對性的榜樣,從而有效地實現榜樣教育的目的。

  自動模仿尤為重要。

  自動模仿是對他人的思想、行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過程,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學習者從內心裡主動的、自願的、積極的模仿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起到榜樣教育的積極作用。

  要鼓勵理性模仿。

  學習榜樣主要是學習他們的精神實質和人格魅力,以激勵自己的進步,而不要簡單模仿,搞形式主義,要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學習榜樣的先進事蹟和先進思想。要把學習榜樣與提高思想覺悟和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密切結合,這樣,學習榜樣的活動才能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模仿階段不同,鼓勵模仿學習的措施也要不同

  由前文可知模仿學習包括三個過程階段,即替代過程、認知過程、自我調節過程。不同的階段有它不同的學習特徵,我們要把握這些獨有的特徵,有針對性的採取推進措施,以使學習者的模仿學習達到應然效果。在替代階段,學習者最主要的是觀察榜樣的行為,以及行為後的結果然後做出自己的判斷,因此教育者在這一階段要為針對不同的學習者樹立正確的榜樣並且對榜樣的端正積極地行為予以充分的肯定。個人認為認知階段是模仿學習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關係著學習者能否把榜樣的思維,行為準則,價值取向等內化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只有學習者把外在的榜樣內容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才能自然的預知和評判自己的行為的結果,才能更加具有主觀能動性,這是榜樣學習能否成功的關鍵之所在。在自我調節階段,學習者通過觀察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所以這一階段教育者要對學習者不同的行為給予不同的結果表現形式,讓他們實實在在的看到自己行為的後果,從而主動的調節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結語

  本文旨在從榜樣學習本身蘊含的意義出發,詳細分析模仿這一榜樣學習方式的型別和過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啟發性意見。希望本研究能夠為榜樣教育在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得到繼承和發揚,繼續發出熠熠光輝、繼續保持良好的榜樣示範效果提供一些參考。

  註釋:

  [1]劉儒德 陳琦 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06月 145-150

  [2]李述永 榜樣教育的心理學分析***碩士學位論文***[D]湖北 華中師範大學2004年06月

  [3]刑貴紅 新時期榜樣教育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廣西 廣西民族大學 2009年06月

  [4]褚慧 榜樣教育有效性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陝西 長安大學 2009年05月

  [5]趙平 榜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管理 2007年06月 43~4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心理學碩士論文範文
心理學期末論文
相關知識
心理學選修論文範文
心理學選修課論文
心理學選修課論文
關於心理學的求職信範文
關於心理學實習報告範文
積極心理學期末論文範文精選
醫學心理學專業論文範文怎麼寫
大學社會心理學結課論文範文
教育心理學畢業論文範文
2017年社會心理學課程論文題目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