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言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正確認識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的辯證關係,以高素質的教師為中間媒介,促進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前提下,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中英語中的語言教育探析》

  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正確認識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的辯證關係,以高素質的教師為中間媒介,促進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前提下,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進而,要克服聽說讀寫脫節的問題,加強聽說讀寫技能各個環節的訓練,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

  關鍵詞:語言知識;語言能力;教學環節

  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學習過程中,許多中學教師遇到一些問題,如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關鍵因素是什麼,如何克服聽說與讀寫脫節的問題,等等。本文試圖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能從理論上和實踐方面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引導學生由語言知識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

  如果從事物發生發展的內部規律看,從語言知識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有一箇中間媒介,即語言形成自動化習慣的聽說讀寫技能訓練。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這裡,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決定知識向能力能否成功轉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強調教師素質的重要性並不與當前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相悖。“以學生為中心”論其實質就是要教師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思想、學識水平、動機、興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是制約我國基礎教育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外語教師尤甚。這主要體現在:①職業道德不夠高;②外語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不夠熟練;③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論素養。

  因教師素質較低的原因,導致了許多教學科研成果無法加以利用,造成嚴重浪費。如英語教學原則是許多教學科研人員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的昇華。正確理解和全面貫徹這些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

  教師通過運用“多資訊、高密度、快節奏”原則***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極大程度地加快學生的語言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程序。傳統的教學存在幾個主要弊端,一個是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語言資訊量少。要克服這一點,教師就應增大資訊量,多讓學生接觸一些外語材料。一年級的學生可多聽一些生動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級學生可多讀一些簡易有趣的初級讀物,並逐步提高聽讀外語材料的質量。

  第二個弊端是學生外語實踐的量少和麵窄。如果能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能動性,主動參與課堂中各項實踐活動,就能改變這種消極被動的局面,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操練的機會。

  第三個弊端是學習和操作的節奏緩慢。快節奏要求教師的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轉換,環節交替緊湊,語速正常。學生操練外語的頻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師的提問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學生的回答節奏加快。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富有緊湊感,從而克服從前那種上課懶懶散散,智力活動鬆弛的現象。由此可見,外語教師的素質高低,是決定外語教學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語言知識向語言運用能力轉化的一個重要條件。老教材如果說一支粉筆一本書還能勉強對付過去的話,那麼新教材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語言基本功過關,還要具備聽說讀寫演畫多種技能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對那些自身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的教師,可以採取進修或自學或在職提高的方式進行。通過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寫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質,還能提高自己的組織教學能力。

  二、語言知識與運用語言的關係

  對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不同側重,實際上是體現了兩種不同的語言本質觀。如果把語言看成是一個知識性系統,那麼掌握語言的知識***語音、詞彙、語法等***則成了外語教學的最高目標;如果把語言看成是一個交際系統,那麼在教學中則會注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前一種知識性系統語言觀左右了我國中學外語教學許多年,它的影響滲透到了語言教育的許多方面,其影響是深遠的。衡量一個人外語水平的高低,其標準是看他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如何。語言知識是為交際能力服務的,語言知識也只有通過言語交際活動才能得到鞏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語音、詞彙、語法等知識中只要缺一,語言的資訊交際就會中斷。語言知識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另外,語言知識的掌握不是靠講,而是靠練,它只有進行言語操練,在情景中加以運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語課是實踐課,它必須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反覆操練才能形成自動化的習慣。語言形成習慣,也僅僅是掌握運用外語的一個條件,並不等於掌握了語言運用能力。掌握語言知識是外圍,形成語言習慣是中圍,培養創造性的言語交際能力是核心。

  三、如何克服聽說讀寫脫節的問題

  有人形象化地把聽說讀寫脫節的現象稱之為“文盲英語”,聽說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動手就錯誤百出,患了一種“半身不遂”病。就是這種所謂“還可以”的聽說能力也是一派虛假的繁榮。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礎知識未過關;其二是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各環節側重不一,很多因時間分配不夠而忽略了讀寫這一環節,時間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幾種技能的相互脫節。

  聽說讀寫幾種技能本是互為依存,相互促進的,由於相互之間的脫節,從而導致了作用於彼此之間的能量浪費。那種以整體結構發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於個體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學生的四種技能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使學生的知識向運用能力轉化,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做到語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有機統一。聽說讀寫幾種能力既是教學的目的,同時又是教學的手段。語言基礎知識的傳授必須通過四種技能得以實現。

  2.深刻理解和領會外語教學原則。這些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高屋建瓴,站在巨集觀的角度來俯視教學中的問題。

  3.增加閱讀和寫的量。教師可適當的增加抄寫、聽寫和一定量的語法練習,以解決文字讀寫能力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立雲;高中英語完形填空教學中如何滲透語言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11年08期

  [2] 付昕蔚;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教育[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3期

  [3] 霍冬梅;談高中英語教學中語言教育[J];成才之路;2008年09期

  [4] 洪豹;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教育[J];瓊州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5] 孫豔茹;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教育滲透[J];新課程***教研***;2010年01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語文生本教育論文
中學生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英語語言教育論文
中班幼兒語言教育論文
中班語言教育論文
語言教育論文:俄語語言教學與文化匯入
初中英語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兒童語言教育論文
英語遠端教育論文
英語啟蒙教育論文
英語素質教育論文
幼兒園語言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