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前教育探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學前教育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幼兒期是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行的重要時期。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幼兒學前教育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農村外來幼兒學前教育狀況》

  摘 要:學前教育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幼兒期是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行的重要時期。農村外來幼兒的學前教育問題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從影響農村外來幼兒學前教育的幾個因素和不同的角度來審視這一問題,分析影響農村外來幼兒學前教育狀況的因素,並對此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外來農村幼兒 學前教育 幼兒園 家長 社會

  幼兒教育是人一生最早的教育,這一時期的教育不僅對一個家庭和孩子本身,而且對整個社會都是至關重要的,學前教育也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當然無論是本地的幼兒還是農村外來打工的子女都應共享國家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孩子真正的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1]。

  ***一***從幼兒園教育角度看農村外來幼兒學前教育

  俗話說的好“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灌溉孩子成長的陽光和雨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良好舒適的環境、齊全的遊戲設施以及活動設施,寓教於樂。

  ***二***從家庭教育角度看外來農村幼兒學前教育

  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良好的幼兒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家庭教育是學校和社會教育無法替代的,家長是家庭教育支持者和執行者,家長對孩子教育是主體,是孩子成長的關鍵[2]。

  1. 農村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觀

  大多數家長只是在閒暇時對孩子進行教育,而且空閒時間相對較少,還有一些甚至是不聞不問的,說明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還是很淺薄和無知的。

  2. 農村家長的教育方式

  ***1***體罰和說服的選擇

  在與部分家長的交談時,談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由於文化程度,經濟狀況以及教育觀念等原因,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打、罵。他們認為,不打罵,孩子很難長記性,唯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效果。對此,這絕對是一種過激的教育方法,而且容易讓孩子缺乏家庭溫暖,甚至產生對立情緒。孩子在這種狀態下就極容易受一些壞習慣的誘惑,比如故意破壞,或撒謊。家庭教育要掌握好教育的分寸和方法,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

  ***2***參與親子活動的情況

  親子活動為農村外來子女家長創設了親子交流的時間、空間和情境,使家庭教育更具實效性,它不僅促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同時也促進家長與學校教育的融合,同時也是家庭教育的創新與進步,它“教”的是家長,“親”的是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在與家長的訪談中,發現有些家長確實是因為沒時間參與,主觀意願上是想和孩子多交流多溝通,陪他們遊戲的。但也有些家長從思想上就沒正確認識到親子活動的重要性,認為這是一種很無聊的行為,沒必要浪費時間在一些沒成效的事情上。而對於一些常參加親子活動的家庭相比,家長的知識程度和文化修養要高些,對孩子的關心也多,能較清楚的認識親子活動,願意並參加類似有益的活動,希望通過這些,增強和孩子的感情,從而也達到教育的目的。

  3. 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待和評價

  大部分家長還是偏重於孩子的智育,認為孩子成績好,會背唐詩,會拼音,會成語,會加減法就很聰明很了不起,認為這樣才叫好的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他們往往都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品行才是決定他一生髮展的,如果孩子以後讀書成績很好很聰明,但思想品德差甚至是對社會產生危害,那也只是社會的危險品。所以農村外來家長既要重視孩子的智育,更要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在此基礎上再去尋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讓孩子真正的有出息。

  四、建議

  ***一***幼兒園管理者決策要有針對性,教師素質要提高,積極教育好孩子

  1.正確認識家長的作用,多做家訪,尊重、理解、服務於家長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安心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便利條件”,不僅如此,按市場經濟的規律,家長花錢送孩子進入幼兒園,也就有權力享受優質服務[3]。因此,幼兒教師在做家訪時,還應具有明確的“服務觀念、服務意識”。

  2. 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摒除歧視農村外來幼兒的觀念

  幼兒教師要切實提高自身修養,在不斷提高職業技能的同時,更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切實轉變對農村外來幼兒的觀念,試著從他們角度來看問題想事情,讓他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開開心心回家。

  ***二***外來農村家長教育觀念要改變,正確引導好孩子

  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多抽時間與孩子交流溝通,要有正確的人才觀,親子觀,適時的進行生活教育。

  2.選擇正確健康的教育方式

  家長的教育方法要適合孩子的身心發展,在孩子犯錯誤時要及時糾正,正確引導,不能單一的用體罰來懲戒孩子,這樣容易適得其反,要嚴慈相濟,把握好度。在家庭中對孩子行為習慣,衛生習慣,智力開發上運用兒歌和猜謎方法進行教育,用有關兒歌、唐詩等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

  3.全面準確地看待孩子

  家長必須學會正確全面地看待孩子,找出、看準孩子的優點、特長以及問題與不足,然後結合孩子的願望、條件,去探討、形成適合每個兒童發展的家庭教育模式[4]。

  4.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

  家長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特別是瞭解幼兒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來指導家庭教育實踐。多和教師接觸交流,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同步教育,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

  社會要多提供一些社會保障,幫助好農村外來幼兒融入社會

  1. 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應該要改善農村外來人口暫住證的行政審批制度,多出臺保障外來幼兒權益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2. 社會為農村外來幼兒多提供教育設施和場所

  社會可以創辦臨時托幼園***所***,以解決雙休日和寒暑假無人照看外來幼兒的困難。也可以多提供教育資金來加強民工子弟幼兒園的辦學水平和條件,以解決農村外來家長及其子女的實際困難。

  3. 讓“希望工程”走進城市,在城市中建立更多的希望學校。

  針對進一些公立幼兒園門檻多這一要求,社會應讓更多的希望工程走進來,讓更多的農村外來幼兒可以最優化的得到教育和培養,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

  4. 動員各界力量開展社會救助活動,資助失學幼兒繼續學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5. 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外來幼兒的教育

  目前地區間的人口流動已日漸成為一種趨勢,各級政府和全社會應及時轉變觀念,就人口治理及其子女的學前教育制定相應的治理辦法,保證外來幼兒平等享有各項權利。

  6. 社會要消除對外來農村幼兒的歧視

  社會各界應轉變對外來農村幼兒的觀念,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受益於社會,關心他們,幫助外來農村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家長對學前教育的熟悉,滿足其教育需求。

  參考文獻:

  [1]韓小雨.農村外來幼兒的學前教育狀況.幼兒教育,2001.39頁

  [2]楊寶忠.大教育視野中的家庭教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274頁

  [3]徐峰聚.農村外來務工子女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4]瑪麗亞.蒙臺梭利.瑪麗亞.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方法.地震出版社,2004,119頁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幼兒音樂教育相關論文
幼兒學前教育淺析論文
相關知識
幼兒學前教育探析論文
幼兒學前教育淺析論文
幼兒學前教育參考論文
幼兒學前教育方面論文
幼兒素質教育探析論文
幼兒學前教育相關論文
特殊兒童學前教育探討論文
幼兒品德教育淺析論文
幼兒家庭教育淺析論文
幼兒賞識教育淺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