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1日

     國學入門是專門研究國學和中華文化的一部專著。環繞於人生之諸問題,以探討其原理、原則,並尋求解決之方術。於此,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讀後感範文。

  一

  通過讀《國學入門一本通》這本書,我知道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新的“<>中國夢”。要實現這一“中國夢”,中華民族就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努力、艱苦奮鬥,積極地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鄧小平說:“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起門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達不起來的。因此,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鑑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化社會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要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文化。”這就意味著,實現“中國夢”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充滿<>自信地充分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今日之責任,不在於他人,而全在於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中國夢”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每個青少年的夢。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需要黨的正確領導,需要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艱苦奮鬥,需要一代代青少年的自覺擔當。社會的發展和未來的事業,要求青少年自覺培養創新精神,大膽探索,勇於創造,勇於開拓,善於思考,不斷激發自己的創新意識,努力從事探索活動,這有利於實現“中國夢”。

  十大青年的命運時刻都同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緊緊相連,要自覺樹立和<>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要緊密結合起來,心有國家,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為國家和人民建功立業,在報效國家的過程中成就事業。“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就是這樣用鐵肩擔起報國之志,用生命詮釋了報國夢想。

  “中國夢”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實現基礎,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深情描繪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不斷探求、不懈奮鬥的歷史。我們應該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二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弟子規》,我懂得了我們青少年怎樣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孝順父母長輩的好習慣;明白了對待朋友要忠誠、對待長輩要溫順謙恭,在長輩面前如何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知道了如何培養謙虛謹慎、誠實守信,泛愛眾人眾物,勤奮學習的良好行為習慣。

  總之,我們常讀《弟子規》、常用《弟子規》來對照糾正我們日常行為,會讓我們青少年成長為一個孝順、懂禮、謙恭、勤學的人,成為一個走上社會大家都喜歡的人。我還了解了《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行為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技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這幾日我又將《增廣賢文》反覆觀數次,覺得這本書也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瞭解,總結了一些生活哲理。<>內容十分豐富,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但中心講的是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中的一些諺語,俗語反應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一年之計在於春”,許多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內容,警告過人世滄桑的千錘百煉,成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藥苦口利於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一些諺語、俗語總結了千百年來人們同自然鬥爭的經驗,成為簡明生動哲理式的科學知識,如“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近水樓臺先得月”等。

  熟讀《增廣賢文》能從小培養誠實、守信、知書、明禮的品德;熟讀《增廣賢文》能從小培養勤學、上進、奮發、圖強的意志;熟讀《增廣賢文》能從小鍛鍊觀察、思考、明辨、豁達的本領。“得寵思辱,居安思危”意思是說得到寵愛時要想想忍受屈辱的日子,安居樂業時要多多考慮可能發生的危險。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如果這次考試取得了好成績排在前面,但你不能就此滿足驕傲,不好好學習;而是要更努力爭取讓自己一直進步,而不是退步。

  國學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學好國學,懂得一些國學常識,更要將國學的思想繼續傳承下去。

  

  國學入門之《論語》 《孟子》 《論語》為二千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 《論語》、《孟子》之文,並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註釋。

  註釋之書,朱熹《四書集註》,為其生平極矜慎之作,可讀,但其中有隨入宋儒理障處,宜分別觀之。清儒注本,《論語》則有戴望《論語》注,《孟子》則有焦循《孟子》正義最善。戴氏服膺顏習齋之學,最重實踐,所注似近孔門真際,其訓詁亦多較朱注為優,其書簡潔易讀。焦氏服膺戴東原之學,其孟子正義在清儒諸經新疏中為最佳本,但文頗繁,宜備置案頭,遇不解時,或有所感時,則取供參考。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乃戴氏一家哲學,並非專為註釋《孟子》而作,但其書極精闢,學者終需一讀,最好是於讀《孟子》時並讀之,既知戴學綱領,亦可以助讀《孟子》之興味。 焦循《論語通釋》,乃摹仿《孟子字義疏證》而作,將全部《論語》拆散,標準重要諸義,如言仁,言忠恕……等,列為若干目,通觀而總詮之可稱治《論語》之一良法且可應用其法以治他書。

  右兩書篇頁皆甚少,易讀。

  陳灃《東塾讀書記》中讀《孟子》之卷,取《孟子》學說分項爬疏,最為精切,其書不過二三十頁,宜一讀以觀前輩治學方法,且於修養亦有益。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三篇精選
國學經典易經讀後感
相關知識
國學入門讀後感
龔鵬程國學入門讀後感
龔鵬程國學入門讀後感
國學古籍讀後感
我愛國學經典讀後感
經典國學書籍讀後感
國學經典讀後感論文
小學國學經典讀後感
品味國學經典讀後感
品國學經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