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主播高三勵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不想看書的時候可以聽聽電臺主播說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夢想是用來實現的

  夢想是用來實現的,不是飯後說說而已

  在初二的時候,我擁有了一臺迷你收音機,從此,那小小的、藍色的收音機裡傳出來的聲音,成為了我讀書時代最溫暖的陪伴。

  每天醒來,我就會第一時間開啟它,用聲音和這個世界相連。那個年紀,網路還沒有盛行,學業的牽絆也不允許我們守在電視機前。因此,除了用僅有的零花錢買幾盤卡帶之外,聽音樂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那些音樂電臺。收音機整天開著,我在它發出的唦唦聲中醒來或入睡,好像無論什麼聲音,通過這小小的機器播放出來,都染上了特別的味道,悅耳又動聽。我開始養成習慣去收聽固定的調頻,也慢慢地記住了許多主播的聲音,好像認識多年的老朋友般熟悉。

  有個再普通不過的下午自習課,插上耳機,我把其中一條耳機的線從袖口一直穿到領口,再塞進耳朵裡偷偷地聽。fm97.4的點歌節目一直在播英文歌,主持人韓力偶爾說幾句話,聲音柔軟又動聽。頭頂的風扇吱吱呀呀響著,周圍每一個同學都埋頭寫著作業,而這一切本是尋常的畫面,卻將耳朵裡傳來的聲音化作一種難以推辭的蠱惑。

  那一刻我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如果坐在電波那端的人是我,該有多好。

  晚上對著鏡子刷牙的時候,我望著那個近視、扎馬尾、放進人群中就立馬不見的普通中學生微微笑了笑。我啊,不過是和大多數十五歲的女生一樣,每天踩著單車上下學,對未來沒有任何把握。可是,音樂老師總喜歡叫我領唱,路上問路的陌生女生也在轉身離開前笑笑地說:“你聲音很好聽耶。”那麼,或許、說不定、可能,也有一天,就會有奇蹟發生在我身上?

  回到房間,我寫了一封給韓力的信,寄到電臺,講述著我的期望和夢想。這封信像是投遞一個無以名狀的期望,在扔進郵筒的那一刻,彷彿一個沉甸甸的石頭掉進浩瀚的海洋,只是帶著熱情的一份拋擲,哪敢奢望會得到任何迴應。

  可是幾天後,我卻突然在節目裡聽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個好聽的、熟悉的女聲一字一句地說:親愛的小暖,如果你在聽這檔節目的話,那麼我想告訴你,所有的夢想都值得堅持。希望在我三十歲的時候,可以和你成為同事。

  我媽正在炒菜,驚恐地看著我抱著收音機淚流滿面。這麼多年之後,韓力並不會知道自己當初的那一句話,給這個十五歲的女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但是,就算依舊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這句電波中傳來的祝福,將“電臺”理所應當卻又好像不明所以地和“夢想”這個誇大、遙遠的詞,緊密相連,成為了好像可以抵達的遠方。

  我好像有那麼一點勇氣去幻想未來了。

  有那麼幾次,爸爸開車經過電臺裡提過無數次的“建外大街14號”北京廣播電臺,我都會趴在車窗上,望著那棟在長安街沿線上的大樓,想象著那些讓我築夢的聲音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那一刻,我的心願有了更清晰的模樣:好想在未來能夠去那裡工作。

  青春的豪言壯志,得到了家人鄭重的珍視。爸爸說:那我們約定,到那一天我會像現在這樣,開著車把你送到這裡,然後我在車裡等著聽你的節目。

  從此,電臺裡的聲音成為了生活的伴奏。我開始留意主播們說話的語調、語速,這一切是我一個人的角色扮演遊戲,他們介紹完一首歌曲,我也會配著音樂,自說自話地敘述一次,然後將它們錄下來。

  我想,能量槽總有一天能儲蓄到滿格,說不定,就會擁有我要的未來。

  還好,我從未放棄

  高考時,我的第一志願毅然是播音和錄音專業,可出分的那一天,心底所有的引以為傲,都崩塌淬滅。並不擅長讀書的我,只落入了一所普通的高校讀傳播學,和播音系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開學第一年,看著模特班、主持班閃閃發光的女孩子在練唱、發聲,每個聲音都像是對我的諷刺,讓我低著頭落荒而逃。久違的自卑又重新迴歸到生活裡,除了遙遠的夢想,我突然發現好像我什麼也不曾擁有。

  傍晚五點,學校的廣播臺會定期播音樂或讀新聞。我總是假裝不經意地在這個時間去洗衣服,因為那裡能最清晰聽清節目。我是難過的。就連學校的這個喇叭都離我那麼遙遠,又更何況電波那端的距離呢。

  所以我在日記本里寫:夢想如果太遠,就換一個吧。可是過一會又把本子掏出來,把那一頁狠狠撕掉,我問自己:如果夢想能輕易被放棄,我還好意思說它是夢想嗎?

  大二那年,廣播臺最後一次對外招生,宿舍的姑娘興奮地衝過來告訴我訊息。我的心底開始有兔子蹦躂著打鼓,忐忑,害怕,期待,這些情緒成為一手心的汗。

  要去試試嗎?這個問題,反反覆覆敲打著自己,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宿舍已經到了熄燈時間,女孩們都沉沉地睡著,我爬起來,戴上耳機,將這些年錄的音訊又聽了一遍。其實答案早就有了,不過只欠缺一份勇氣。而這份勇氣,在這些稚嫩的、帶著無數瑕疵卻也無比真誠的音訊裡,被我找到了。

  我對自己說,就當作是最後一次機會,如果我真的不適合這條路,那也算給自己一個交代了。

  我報了名,然後帶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走進了學生會的教室。面前坐著六個學長學姐,是臺長、副臺長和四個組的組長。我儘可能投入在文章的內容裡,讀完,向他們禮貌地鞠躬,轉身離開。沒有人發現,我拿著筆記本的手,其實一直在顫抖,就連紙張都被汗水揉爛了。

  走出去的二十四個小時裡,腦海裡好像有兩個小人在吵架。一個人說:哎,你要做好失敗的準備。另一個人卻反駁說:誰說的,肯定會有好訊息。心底那隻昨天在敲鼓的小兔子,今天開始死命奔跑,期待和害怕,交織成複雜的情緒。我想,全力以赴過後,也只有得失隨緣,聽天由命。

  直到我收到那條錄取簡訊。

  如今想來,那不過是大學生活裡一個小小的光亮,和很多真正考入電臺、與話筒為伴的人相比,渺小而微不足道。可是那一剎那對我而言,卻是夢想第一次重重地、真實地照進現實,看完簡訊抬起頭,我甚至覺得整條走廊的燈光都因此而蒙上了電影裡才有的光輝。

  我的聲音,終於要通過話筒,從電波傳出去了。

  第一次例會結束時,臺長說,當時面試結束後,四個組的組長都想把我招到自己的部門。我給他講過我之前的忐忑,而他告訴我:你呀,總是不相信自己,但事實向你證明了,你真的可以。

  眼眶裡有差點掉下來的眼淚。我點點頭,鄭重而真誠,將這幾年的期盼化作一個全新的開始。

  那是青春裡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幾近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留給了錄音裝置和那個十幾平方的廣播臺空間。我自學錄音軟體,買書,把電臺裡的節目片花都錄下來當作資料和範本。我下載了幾個g的音樂,將它們按照詳細的分類放進不同的資料夾。那些年對電臺的關注以及對音樂喜好的養成,讓我播的節目在兩週內得到了最多的關注。一個月的時間,我被升為組長,半年升為副臺長,一年後,我坐在學校的廣場上,以廣播臺臺長的身份,面試大一的新生。秋天的風吹過,雲舒展成自由的形狀,我等待著更多如我一樣對聲音懷有夢想的學弟學妹們加入。我迫不及待想告訴他們,實現夢想的感覺是這麼的好。

  還好,當時從未放棄。

  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畢業後,我誤打誤撞進了圖書公司,編輯過幾本書,做過一年的青春文學雜誌,又轉去做了企劃和市場推廣,帶著作家們天南海北地到處跑,週轉於校園和書店之間。

  電臺這個夢想一直藏在心裡,看似沒有進展,卻始終陪著我前行。

  《聲音旅行》在陝西交通廣播開始播出的時候,每個週一的下午,都會增加一些陝西地區的微博粉絲。而節目播出後的第二天,我也會上傳到網路中,通過我的微博釋出。然後手機客戶端的有聲電臺應用開始盛行,我將它們彙總在“荔枝fm”的app中,節目也開始有了更多的形式,不定期更新,偶爾讀讀文章,偶爾講講旅行。

  很多個下班後的夜晚,我會在臥室裡關掉手機,躲進聲音的世界。我用大學時學過的軟體,製作著一期期節目,用並不昂貴的話筒,記錄著千金不換的時光。然後早晨醒來,開啟荔枝fm,看著聽眾的留言,當作一份燦爛的早安。

  那個曾經渺小自卑的自己,就此成為了很多人耳邊的陪伴。《聲音旅行》分享著旅途的回憶,以及那些一路上錄下的聲音。《暖文章》節目則播送著一篇篇柔軟溫暖的文章,讓文字擁有溫度。《夢想家》是一檔訪談節目,我趕往那些有夢想的人身邊,和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們聊著青春與夢想的交付。《暖歌單》每週五準時更新,每期一個音樂主題,邀請聽眾在這一刻戴上耳機,放慢心情,專注聽歌。

  做這檔個人的網路電臺,就像追一檔喜歡的劇集,固定時間等待綜藝節目的播出,每個月定時買最新一期的雜誌,成為了生活裡充滿熱情、持久不變的習慣。

  每期節目的錄製過程,佔據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二十分鐘的節目,往往要用五六倍的時間定主題,選歌,寫文案,錄製,剪輯。而三十分鐘的訪談,要錄一個小時的內容,然後剪兩三個小時,才能讓交談的內容有更集中的表現,節目達到足夠好的效果。

  可是,一切都很值得。

  八月,北京的盛夏在夜晚化成溫柔的風,計程車開過閃爍著橙黃色燈光的長安街,我開啟微博,看到一位聽眾發來的私信。她說:小暖,我在二十幾個小時的火車車程中將你所有的節目都聽了一遍。你做著我夢想做到的事,謝謝你散發的光芒,提醒我,夢想,是用來實現的。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輕輕柔柔,卻在那一刻轟然成為一場下在眼睛裡的雨。

  夜幕中漫長的公路好像開不到盡頭,我在想,如果那個十五歲的我,能知道未來的這一刻,會有人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成長路上,她是不是就會更勇敢一點?

  夢想總會在生命的某個轉角,與你不期而遇

  荔枝fm的收聽率慢慢上升,從十萬到五十萬,再到一百萬、兩百萬,越來越多的認可都向我證明:我好像終於對得起十年前那個留給自己的夢了。

  在泰國北部的拜縣旅行,坐在街頭的餐館裡和服務生聊天。他端上來一杯泰式奶茶後,笑著用英文和我說:“你的聲音真好聽啊。”

  我想起年少時,曾經在街頭也這樣得到過陌生人的稱讚,可那時的我,卻紅著臉不知如何是好,連表達感謝的勇氣也沒有。這一次,就像是彌補當年的缺失,我回應他一個感激的笑容,“謝謝你,”然後我補充了一句:“在北京,我是一個電臺主播。”

  是啊,我想我是的。雖然如今的我,並沒有常駐直播間,成為話筒的真正主人,但夢想,是平凡世界裡的英雄嚮往,它是一個掛在心中的御守,帶來著幸運,讓很多溫暖、珍貴的陌生人,在茫茫人海中與我相遇,將耳朵交給了我的嗓音。

  我終於開始明白,追逐夢想的路途中,所有磨礪都是化了妝的禮物,不要為自己設限,拋開迷茫和恐懼做成的束縛,勇敢一點,不要放棄,夢想便總會在生命的某個轉角,與你不期而遇。

  而這個夢想也帶我實現了當初的心願。後來,在各種機緣下,我真的走進了那年讓我仰慕許久的北京廣播電臺,以嘉賓的身份去做客直播節目。而我的爸爸也兌現了那年的約定,在電臺的樓下,坐在車裡,聽我的聲音從收音機裡傳出來。

  這個年少的夢想,經過了這些年的生根發芽,它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肯定,卻成為了落入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陪伴。

  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夢想早已變成了一個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它在光怪陸離的現實社會裡,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那個年少時一提起就奮不顧身想去努力實現的夢想,就像青春期愛著的人,恨不得用盡全部力氣去付出和給予,卻一不小心,在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丟得無影無蹤。可是,夢想就是繁複世界裡的支撐點,它不該是這個也行、那個也可以的選擇,它必須是百分之百的交託,是唯一,沒有之一。它渺小卻充滿力量,足以陪伴你走過那些脆弱的時當。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遇到的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決定的每一件事,都有意義。無論它們在時是讓你痛徹心扉還是心力交瘁,每次經歷最終都會化作養分,住進你的生命裡,催促你成長。

  只要擁有在迷茫時仍拼盡全力奔跑的勇氣,夢想總會成為翅膀,帶你飛越千山萬水,前往你想去的任何遠方。

  :你想要的生活

  撣去你生活的塵埃,聆聽我給你的溫暖。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一家茶館網路電臺,我是本期主播美景,歡迎您的收聽。最近美景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名字叫做《有些事情你不做,你想要的生活就永遠得不到》,這篇文章後呢,我有種被針紮了一樣的感覺,感覺它好像是觸動了我某根神經,然後發了瘋似的跟自己的內心長談一次,從畢業到現在,我想我荒廢了那麼長的時間,也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是應該奮力一搏了。這篇來自冰菲嫣的文章分享給你們,希望給那些有想法的朋友們一個鼓勵和動力。

  二十二歲的s姑娘,在小城市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她卻為婚嫁的事情所煩惱,不出眾的外貌和略有些漢子的性格讓她的桃花遲遲不開。她打算出國或者換工作到大城市,但遲遲無法下定決心,一方面現在的工作是高薪和國企,一方面懼怕出國的複雜流程和大城市的激烈競爭,就這麼糾糾結結了六年,到了二十八歲,由於社交圈子的狹隘,她還是那個長相平凡心思粗放的她,只是成了剩女。工作上由於性別和單位性質的限制,雖然十分刻苦,但只是普通職員。她的高學歷和單身身份讓她在小城市備受側目,於是狠下心來,跳槽到了上海。新公司給了一個職位,還提供了一個有院子的宿舍,工資也比以前高好幾千,再攢攢加上以前的投資就可以付個首付。工作對於出色的她並不算有難度,多年積攢的經驗讓她如魚得水,開始收穫以前很少聽聞的肯定。剛換工作再加上加班比較多,她並沒有很多時間去認識新的人,但是隨處可見的書店,公司邊上的健身房和型別多樣的活動已經讓她開始關注時尚,關注新事物和自己,公司的大齡姑娘有好幾個,她也不覺得孤單和異類。有一次代表公司去交涉業務,對方的小夥子見她做事認真待人誠懇,要了她的電話,後來開始約她吃飯。她壓抑了許久的心情慢慢變好了起來,開始想如果六年前過來就好了,其實仔細想一下就知道她的條件更適合看重能力的地方,而且她也很喜歡豐富的精神生活,這裡還有很多比她優秀很多的單身男士。她甚至開始決定準備出國。只是那虛擲的六年的時光再也回不來了,她也許依然不可以組建一個家庭,但絕對謀得一份好職位或者快速地成長,但她卻在痛苦和自我懷疑中度過。有些事情你不做,你想要的生活就是得不到。

  二十五歲的k姑娘,奔波在相親當中,她最近的一個相親物件覺得她別的都很好,就是有點胖,其實不算胖,一百二十五斤,只是略微豐滿,但在這以瘦為美的年代成了各種靶子,即使她面若桃花,也不能抵消掉這多餘的二十五斤。K從來沒有瘦過,所以她從不認為是體重的問題,她責怪這個世界太過看重外貌,責怪男生們太過勢力,相親時去那麼差的餐廳,責怪自己的命運不好,但是依然難逃相親後對方的銷聲匿跡和相親時的冰冰冷冷,世界沒有為她改變,她卻在一次次失望中開始喪失自信。她變得更胖了,也不如以前那麼活潑開朗,甚至有些自閉。她不明白為什麼到了二十五歲,自己沒經歷過一次像模像樣的愛情,都是隱形女友,異地戀,甚至有一次差點成了小三。直到這一次相親物件直言你有點胖哦,她看著對面長得歪歪扭扭,說起話來口無遮攔,付錢來磨磨蹭蹭的陌生男子,突然流下眼淚。然後她開始減肥,手法很激烈但也很有效果,就是純餓,三個月後她已經是95斤的長腿美少女。一米六五的她穿上高跟鞋和短褲走在街上,再加上本來就很好看的五官,大部分男生都是要多看兩眼的。各式各樣的朋友開始主動找她吃飯和聊天,大家發現她原來是這麼美好的女孩子。她的樂觀開朗,她滿院子的花花草草和一手好廚藝,她的善良溫柔和優美的文筆,都在她的瘦削和凹凸有致下熠熠生輝起來。她看著辦公桌上一大束昂貴的玫瑰時她覺得以前恍若隔世,她不知道為什麼她要花那麼久的時間去過一份以前那麼可怕的生活。十七歲時候不減肥讓你沒有初戀,二十五歲不減肥你依然沒有初戀。愛情和工作一樣都是談條件的,只是條件不一樣。有些事情你不做,你想要的生活就是得不到。

  三十歲的q姑娘,奔波在塵土飛揚的生活和父母弟弟嚴重的情感***中,她自己住在地下室的角落中,穿著五年前的衣服,頭髮乾燥枯黃,一臉的沉重和苦澀,時常半夜會哭,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如果有電話響,肯定是母親打過來訴苦和向她要錢,她所有的積蓄都拿給弟弟買房子了,現在小侄子出世了,各種費用依然是她負責。偶爾不答應,想起母親蒼老的模樣和多病的身體,又心生難過。她是不聰明但用功的女生,所以在工作上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沒有時間談戀愛,對於示好的男生又不懂迴應,這些生活和情感的壓力常常讓她喘不過氣,還負擔著一家人的期待,她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但還在努力地撐著。直到有一天,弟弟又打來電話要錢,而她剛剛為了是省臥鋪錢做了兩天一夜的硬座,她突然覺得悲哀又憤怒,因為弟弟要錢不過是不肯安裝2M的寬頻,而一定要裝4M的寬頻。她決定應該結束這一切了,她打電話給母親,說出這麼多年的辛苦和以後可能要為自己考慮了,母親驚訝且憤怒,指責她是白眼狼,並把電話掛了。弟弟又打電話過來,質問她為什麼這麼做,把母親都氣病了,並對她進行了批評。她想了想,飛回去家人,悉心照顧,但是還是堅定且溫和地堅持著自己的主意,就這麼幾天,母親突然哭出來,說:這些年也多虧了她,現在是該考慮她自己了。她溫柔地抱著母親,說並不是責備他們。回來之後,她就輕鬆淡定了許多,拿出攢了許多年的公積金付了首付,商貸買了房,甚至任性地透支了點信用卡,為自己買了個高階手機,幾件漂亮的大衣,做了一個新發型。她還為母親買了一件羊毛大衣,告訴她弟弟他長大了,要相信他自己生活的能力。出乎意料的是弟弟竟然是支援她的,說他會好好照顧母親的。她和母親弟弟的關係甚至比以前好起來,因為學會了溝通,而且她發現母親和弟弟也是十分希望自己幸福的,只是觀念和表達方式的問題。就這樣,她開始一點點緩過來,由於觀照自己的身體,每天開始好好吃飯和補品,她的臉色甚至有了白裡透紅的感覺。第一次,她覺得活著這麼美好,而不是僅僅只有面對考試的恐懼和麵對期望的責任。有些事情你不做,即使是三十歲,你想要的生活也依然得不到。

  以上這些姑娘有些慶幸,她們終於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於她們剛剛開始,雖然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彎路,卻像在夜路中行走,收穫了滿天閃亮的星星,磨練了心性。她們還是有些遺憾,這麼簡單的道理以前為什麼不知道,非要用時間和教訓才能換取,在躊躇和懵懂中,許多美好與她們擦肩而過,如果以後有女兒,一定早早告知。

  有些事情你不做,你要想的生活就永遠得到不到。

  還在想要那份看起來很不錯的工作,既可以周遊列國,又可以輕鬆高薪,可是你的學歷好像不夠也,為什麼不去把學歷變得更好?不過是三四年的時間。否則你十年之後依然守著這份侵佔你所有時間卻給你只夠生活的薪水的工作。

  還在暗戀著那個看起來帥帥的,做事得體的男孩子,你看看自己,灰頭土臉,笨拙粗魯,但是對那些同樣不修邊幅的和你差不多的男孩子又愛不起來。為什麼不去過精緻的生活,美好的身材可以靠飲食節制和勤於鍛鍊獲得,氣質可以靠智慧慈悲的內心和優雅的舉止獲得,面容可以靠合適的髮型和光潔的髮膚進行修飾,即使你仍然得不到那個男孩子的親睞,但是為什麼不試一試?否則吃著零食看韓劇的你十年之後依然如此,生活在幻想和慘淡的現實中。或者嫁給一個自己看不上的男孩子,過著怨氣沖天的生活。

  還在羨慕那個會四國語言總是可以輕鬆交到朋友的姑娘?

  還在看著自己那些深深埋沒的小天賦十分不甘心?

  生活不僅僅有靜止和重複,我們已經來到一個時代,只要你的渴望合理,你付出努力,世界會找到方法幫你實現。我們已經來到一個時代,都在追求生活的品質。我們期盼和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一起,而不是僅僅活著。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著自己想要的親密關係,向自己喜歡的方向前進著對於我們,都是像呼吸一樣重要的事情。只是有些事情你一天不做,你就多一天生活在自己不想要的環境中。而且不想要的今天會導致更不想要的明天,更不想要的明天會導致十分不想要的後天。既然時代給了我們選擇的權利,告訴了我們得到想要的人生的知識和道路,那麼為什麼不及早踏入追求的路途中。

  生命很長,何時上路都來得及,重要的是,為渴望奔跑,無比輕盈。

  你看,一天比一天更光彩照人的高圓圓,周迅,劉若英,大S都穿上了潔白的婚紗,嫁給了自己十分想嫁的人。

  你看,奧普拉有了自己的電視節目,蔣方舟、安意、安妮寶貝靠不停地寫作得到了很多的關注和金錢。你如果去關注她們的傳記,就知道堅持也是需要勇氣的。

  你看破產姐妹裡的caroline和max開了自己五彩繽紛的cupcake店,而且在全世界掀起了蛋糕熱。你看維多利亞多年保持O型身材,為英俊的貝克漢姆生了一堆孩子,生活在鎂光燈下二十年,這好像是每個小女孩的夢想,她可曾經也是一個胖姑娘。你看你的媽媽都開始跳起了廣場舞,出去旅行,買一雙有點貴的鞋子,或者不再逼你嫁人,你是不是更應該勇敢一點?

  有些事你不做,你想要的生活就永遠得不到。

  好了,本期節目到這裡就要結束了,不知道這篇文章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觸動呢?如果有想法,那就趕快行動吧,因為有些事情你不做,你想要的生活就永遠的不到。這裡是一家茶館網路電臺,喜歡茶館的聽眾朋友們可以專注一家茶館網路電臺的微博、微信、以及喜馬拉雅、酷狗等音樂平臺。也可以在新浪微博中@我:美景-來杯幸福茶,把你現在的想法告訴我,然後我們一起努力!我是美景,感謝您的收聽。

  :聽說,你還沒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月見小姐在決定辭職之前,曾經在微信上對我們進行了每日一吐槽的狂轟濫炸。

  “每天都要看老闆臉色說話,沒完沒了的加班和出差,對著吹毛求疵的上司和同事,真是夠夠的了。真想像XXX一樣啊,在家做自由職業者,每天輕輕鬆鬆的寫個文案做個翻譯,時間又自由又不耽誤掙錢,人家那才叫生活。”

  這抱怨來的太過頻繁,以至於開始時經常回應她的那些人都默默失蹤,直到她終於發了大招“告訴你們啊,我終於鼓起勇氣辭職了。趕快表揚我一下。”,紛湧而來的鼓勵換來她頻頻發來那個大笑的表情,“我終於要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啦~”

  我幾乎都能腦補出她笑出八顆大白牙神采飛揚的笑臉。

  “哎,你幫我介紹個翻譯能賺錢的活兒唄,我這剛剛起步,只要靠譜就行了。”她問我。

  對於月見小姐的第一次拜託,我極其認真的輾轉找了許多個朋友,終於給她找到一份雖然報酬不多但是絕對輕鬆的翻譯兼職。她在那頭連著發來好多個謝謝,開心的不得了“一想到馬上就要新生了,真是太開心。”

  她彷彿從一個滿身怨氣的小白領一下子進入了歲月靜好的階段,晒一晒自己種的花草,拍一拍自己畫的塗鴉或是鏡子裡練瑜伽的身影,每天一發自己的健身記錄,還有在讀的那本名字拗口的厚厚的鉅著。

  就這麼靜好了好幾個月,終於有天忍不住拉我聊天“哎你說,這些人怎麼就那麼難伺候呢,我翻完5000字才給100塊,進度還催的那麼緊。還有上次找我做文案的那家,我改了8遍啊,他們還挑挑撿撿,居然晚上十一點打電話給我要改方案,氣的我直接就結束通話了電話,有沒有禮貌啊這些人。”

  她氣勢洶洶的在那邊抱怨了許久,終於輪到我插話的時候,我勸她“剛開始就配合一點嘛,等人脈建立起來了怎麼樣都行。”

  換來月見小姐好像聽到外星球電碼一樣的驚訝和不解“你傻啊,我辭職了自己單幹不就是圖個自由嘛,我要這麼逼我自己,又被人使喚又看人臉色的,跟上班有什麼區別?”

  緊接著她又不甘心的絮叨幾句,“人同命不同啊,你看那個XXX多好運氣,年紀輕輕開始做自由職業,做一筆夠吃一個月,是不是什麼二代啊,有人脈有家底什麼都不愁。”

  月見小姐口中的XXX,曾經是許多人羨慕的物件。

  一次公司活動的時候見過她,妝容精緻舉止文雅,帶著一點獨特的慵懶氣質,像一隻吃飽了準備入睡的與世無爭的貓。寒暄之後我湊過去聊天“我有位朋友特別喜歡你,簡直要以你的生活當作模版了。”

  她苦笑一聲指指自己的黑眼圈,“羨慕的人多,能做到的人少。我現在的作息比上班族還要辛苦,每天五六點就得起床看看做的方案甲方有沒有意見,常常大半夜還被叫起來改圖。做翻譯就更別提了,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就那麼一點點錢。”

  許是看到我的表情太過吃驚和同情,她安慰似的拍拍我的肩“這都已經好多了,剛開始的時候好多錢少事多型度差的客戶,我天天跟孫子一樣的跟在人家後面追帳,動輒被罵個狗血淋頭就為幾百塊錢。跟那時候比起來,現在真是好太多了。”

  “自己做事居然也要這麼辛苦?”我忍不住感嘆一聲。

  “每一種自由都辛苦,”她笑容溫柔眼神堅定,“但是值得。”

  我想起自己剛剛畢業的時候,曾經特別崇拜一位“高冷”的前輩,他不拉幫結派的籠絡同事,也從不花言巧語的奉承老闆,從不刻意去爭取什麼,卻能把每一項任務都完成的很出色,每一年都在高升直至高管。

  那時候我在想,這就是我想要成為的人,又獨立又淡定,又優秀又個性。

  直到有機會跟這位前輩聊天,換來他語重心長的一句“想要做什麼樣的人,需要先考慮好,自己願不願意付出相應的代價。”

  用別人聊天吃飯打遊戲的時間鑽研業務的代價,每個夜裡都在苦學然後清早起來跑步的代價。

  對重要的客戶做小伏低百般應承的代價,對上級錯誤的指示咬牙做完然後自己去補洞的代價。

  曾經努力去變成另一個人,才能做回自己的代價。

  東野圭吾在那本《彷徨之刃》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話。

  下西洋棋的時候,一開始我們擁有全部的棋子,如果一直維持這樣就會平安無事,但是我們要移動,走出自己的陣地,越移動就越可能打到對方,可是自己同時也會失去很多的東西,就像是人生一樣。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喜歡某一種生活,或是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可是這樣的想法往往只停留在瞭解別人最光鮮亮麗的一面,羨慕她自由,羨慕他成功,羨慕他年紀輕輕就升了高管,羨慕她不動聲色就自費出國。

  而他們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就是我們尚未做好的覺悟。哪裡有不會辛苦的自由,哪裡有不曾妥協的成功。

  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樣的人還遠遠不夠,去了解這樣的日子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都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活。造就他們的和他們放棄的,你願不願意也作出同樣的選擇?

  願你落棋不悔,願你終得所愛,即便這並不是一個人人都配擁有的結局。

短篇高三勵志
初三高三勵志句子
相關知識
電臺主播高三勵志文章
高三勵志文章理科生
霸氣的高三勵志文章
有關高三勵志文章
高三勵志文章狠一點
花開不敗高三勵志文章
進入高三勵志文章
高三勵志文章高考故事
高三勵志文章精選閱讀
高三勵志文章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