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毛木耳栽培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白背毛木耳是中國臺灣省的一個木耳品種,也稱臺毛,屬於中偏高溫型,適應性廣、抗雜能力強、產量高、效益好、易推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栽培季節選擇

  白背毛木耳子實體生長溫度13~30°C,最適18~22°C。春季栽培一般安排2月下旬制袋,秋季栽培可安排8月上旬制袋,9月開始採收至次年3月。

  二、栽培筒的製備

  配方:雜木屑80%,款皮16%,糖1%,碳酸鈣2%,石灰1%,料含水量60%。在制袋前15天進行建堆發酵,堆制的發酵料要保證l天的生產量。先進行拌料,料含水量控制在65%,pH值為7.5,料?昆勻後堆成高1米進行發酵。發酵週期為15天,期間翻堆3~4次,前期水分控制在65%,後期控制在60%左右。發酵好的培養料,翻動均勻,然後用裝袋機裝袋。一般用17釐米×;33釐米X0.05毫米塑料袋,裝袋料高z.o釐米,重達1.2千克,常壓滅菌12~14小時。待料溫冷卻至28°;C以下時,燻蒸消毒5~6小時後接種。接種時兩人為1組,點上酒精燈,1人拿菌種,用己消毒的接種和把菌種把人料袋中,1人立即塞好棉塞。接好的菌袋移入培養室,擺成“品”字形,堆高以4~5層為宜。

  三、發茵管理

  培養室的溫度控制在22~28°C。發菌期間儘量少翻動,培養期間儘可能不見光。後期要增加通風量和適當增強光照。

  四、出耳管理

  經過30~40天,菌絲己走滿了菌袋,要及時移入耳棚進行吊掛出耳。入架之前先將栽培筒用0.1%高鍾酸伺梅液浸泡1分鐘表面消毒,而後吊掛在竹架上,再用消毒過的刀片在筒壁按梅花狀排列劃上7~8個“十”字形。口的大小一般縱向長2釐米,橫向寬1釐米。開袋後的前15天,僅需每天噴霧1~2次保溼,保持空間的相對溼度在80%~85%,在散射光、降溫、保溼的剌激下耳芽開始形成。逐漸加大噴水量,維持相對溼度85%~95%,保持耳片不幹燥,乾溼交替,不收邊為度。噴水時要做到輕噴、勤噴,當耳片邊緣出現皮卷,即進入成熟期。

  五、採收

  採收時,將整朵耳片拔下即可,如果l個耳棚內耳片生長參差不齊,應採大留小。如果耳片生長較整齊,可大小一次採收。一般1個栽培週期可收5~6潮耳。

  白背毛木耳簡介

  白背黑木耳又稱毛木耳***不同於東北黑木耳***,別名單葉蔓荊、蔓荊子葉、白背五指柑,正面是黑色,背面是灰白色,且有一層細小的絨毛,對治療和預防中老年人心腦血管[1] 阻塞疾病及降血脂、降血壓有奇特的療效,對老年人便祕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白背毛木耳藥用效果

  功能

  祛風行氣、散瘀止痛、消瘡腫。

  性味

  性溼、味甘微苦、氣香無毒。

  用法

  跌打腫痛:

  用葉1~兩搗爛,加酒適量,燉1小時服。或將鮮葉適量,搗爛加酒煮熱外敷。

  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口服多糖後4~7h降血糖作用最顯著;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美容減肥:

  黑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轉變成維生素A,有潤澤面板毛髮的作用。卵磷脂在體內可使體內脂肪呈液質狀態,有利於脂肪在體內完全消耗,帶動體內脂肪運動,使脂肪分佈合理,形體勻稱。纖維素促進腸蠕動,促進脂肪排洩,有利於減肥。

  抗潰瘍作用:

  黑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胃,連續2d,能明顯抑制大鼠應激型潰瘍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連續12d,能促進醋酸型胃潰瘍的癒合,對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無明顯影響。


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金福菇栽培技術
相關知識
白背毛木耳栽培技術
木耳栽培技術技術論文
白蘭瓜大棚栽培技術有哪些
如何種植金絲楠木_金絲楠木的栽培技術
銀耳如何種植_銀耳栽培技術
白菜高產栽培技術方法
白芨的食用方法及栽培技術
木瓜的種植栽培技術要求有哪些
黃巖區茭白兩熟栽培技術
高山茭白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