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業青年企業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青年企業家的創業很值得大家去關注,特別是自主創業的青年企業家。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青年企業家走進校園內:鼓勵學子創新創業

  4月13日下午,成都五月花計算機專業學校舉行了一場青年學生創新創業的巔峰分享會。教育部全國英文演講冠軍陳家鋅、青年企業家張正力等上臺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作為教育部全國英文演講冠軍,陳家鋅分享了自己14歲第一次出國到美國洛杉磯的經歷。“作為交流生,到了當地才發現自己的英文水平很爛,連路邊的乞丐說話都聽不太懂。”他說,“但是我沒有退路,只能自己不斷攻克語言的難關。”

  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張正力分享了自己從“野孩子”到創業者的經歷。從創新的提供產品與服務、創業心態的積極轉變、創業思維的系統構架、客戶群體的市場分析還有創業的艱辛歷程,張正力將這一幕幕的創業畫面呈現在廣大同學眼前,嘉賓的精彩分享也引發現場眾多同學的共鳴與思考。記者隨機採訪的多名同學表示,他們對自主創業均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同時同學們也對創業的準備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

  青年企業家談創業:大學生該如何做

  創業前“修煉”必不可少

  黨合***大學畢業,在那個時候,大學畢業生的出路中“進外企”和“創業”還不是主流,他來到了國家機關工作,在機關一呆就是6年。在這期間他先後在文化部人事司、海南省文體廳等機關單位和下屬企業工作。這段經歷教會了黨合為人處世、認真謹慎以及公司運作等多方面的東西。他說,到大的機關單位工作,眼界會開闊許多,看問題也會更加有全域性觀,另外,每一個單位部門的領導都是自己很好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可以學習到許多經驗。這些都為他此後的發展帶來了深厚的積累,這積累包括經驗上的,也包括人脈關係上的。

  他認為,大學畢業生身上的知識,“書本”的痕跡太重,在真正開始創業之前,大學生應該先作為普通的社會一員踏踏實實地注重自己內功的修煉,將身上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學會適應大社會,做一個社會人。


 

  選對行業,潛心發展

  1995年底,黨合正式“下海”創辦廣告公司。他說自己非常幸運,當年公司能夠跟隨著第一個進行整體策劃的客戶共同成長起來,積累了很多經驗,之後才得以更好地擴充套件業務。那幾年,保健品市場發展非常迅速,黨合就是抓住了這樣一個契機,將昌榮發展成為一個以醫藥行業廣告策劃為特色的綜合傳播公司。進而又向其他行業擴充套件,成為一個具有相當規模和影響力的綜合性傳播機構。從最早的一個客戶,到幾個客戶,再到現在的橫跨多個行業的幾十個客戶,昌榮的成長壯大正是源自於黨合對廣告行業的執著。他坦言自己是個執著的人,十年來只抽一個牌子的香菸,八年多以來也在廣告業的路上越走越精,越走越專。

  他說,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能接受到的資訊非常多,但是資訊過多也會導致一種浮躁心理的產生,很容易由於心理脆弱禁不起失敗而朝三暮四,在不同領域跳來跳去,最終一事無成。他奉勸想要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創業的道路上肯定有困難,要禁得起失敗。

  劉豔武:靜水才能深流

  北京三士龍騰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劉豔武是個大個子。可能是理工科出身的緣故,他說起話來很有條理。這個1991年就走出清華校門的碩士生已經創業11年有餘了,由於完全是白手起家走到了今天,所以談起創業的話題,他的感觸非常深。

  選準切入點,克服困難做下去

  選擇創業領域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這步走不對,失敗是遲早的事。1992年底,劉豔武和幾個同學一起打算自己創業。註冊公司的幾萬元資金是幾個同學湊的,資金、人員、市場等等困難像山一樣地擺在面前,他們擁有的只是年輕人幹事業的熱情和身上的專業技能背景。當時他們結合自身專長,對市場進行了理性的分析,認定當時在國內剛剛起步的逆變技術將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就馬上開始了埋頭苦幹。

  那個時候,他們在租來的小院子裡進行技術研發。寒冬臘月,大家經常站在院子裡除錯裝置,凍得瑟瑟發抖;在工作中,劉豔武的左手險些被電鋸削掉三個手指頭,至今傷疤還明顯可見;大年三十的上午大家還在辛苦地工作,中午去飯館要了幾個炒菜,卻累得誰也吃不下一口。他們僱的工人從來沒少拿一分錢的工資,可是他們幾個人卻一分錢工資都沒拿過,甚至家裡人的工資還要被拿來作為研發資金。他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研發出逆變焊接技術,創造出將近300萬元的效益。

  誠信加創新,專一於一個領域

  劉豔武告誡想創業的大學生,選擇好入手的領域之後,就要專一地將這個領域做下去。他坦言,自己的企業規模不大,這樣的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靠的是“誠信”和“創新”兩條準則。他向記者透露,今年他們重點開發的等離子清洗裝置從前依靠進口,推向市場之後必將產生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他最看好的企業發展模式是歐洲的高技術企業的模式,那就是不追求規模大,而追求專業性。塑造精品企業也是他本人一直以來的追求。

  劉豔武說,自己當年的同學中,只要是專一地在一個領域中踏踏實實地做下去的,現在都有一定的成績了;而一些在各個地方、各個領域中跳來跳去的,雖然到現在收入不少,但從事業的角度來看,卻是一事無成的。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這準備就是在日復一日地對自己領域的鑽研中形成的。

  青年企業家創業訪談引起大學生關注

  “大學生該如何創業?”、“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如何培養創新創業的能力?”、“大學生創業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是在10月10日舉行的“婁東英才話發展,學子歸巢建功業”訪談活動中,我院大學生向四名優秀創業青年提出的。

  這次活動由太倉市商務局主辦,我院以及太倉市國際服務外包企業協會、太倉市青年聯合會承辦,邀請了4名大學生自主創業者代表來到活動現場,以他們自己最真實的經歷“現身說法”,與在場的數百名學生分享創業的經歷和感受。

  活動中,楊小天、王婷、宋柳萱和馮毅等4名自主創業者分別談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創業感悟以及創業過程中經歷的成功和失敗。“大學生創業,一定要有激情、有目標、有想法。”畢業於我院商務英語專業的宋柳萱說,“我從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並願意付諸行動,能在創業的道路上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2007年,宋柳萱大學畢業後,在常州一家公司工作,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她毅然放棄了看似還不錯的工作,開始了她的創業生涯,她帶領她的團隊,從做個人貿易開始,一步步創辦了自己的外貿公司。在訪談中,“厚德載物、積健為雄”是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說:“創業者的道德素質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尤其在團隊合作日益緊密的時代,創業者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創業領域不要侷限於自己的專業,要放寬眼界,不斷嘗試新的事物。”畢業於蘇州職業大學的馮毅與同學們分享了他的創業感悟。從建立太倉本土網路社群平臺、手機微信平臺到如今的文化傳媒公司,馮毅一刻都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在談及如何積累人脈時,馮毅笑笑說:“其實,積累人脈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之前一直從事公益活動,在做活動的過程中,慢慢就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從來沒有想過做善事會給我帶來什麼,但是,我真得做到了。”現代港口與物流管理系周星同學在聽過馮毅的介紹後,頗有感觸地說:“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創業,以為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應該進企業、進工廠,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職業教育的學生一樣可以很棒!”

  訪談中,畢業於蘇州大學的楊小天和美國LOYOLA大學的王婷也都結合自身創業經歷,談了創業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太倉市組織部副部長王曉芸在總結講話中說,這個時代比任何時代都需要人才和創新,我們的社會也更加寬容,大學生創業的機會也更多。希望健雄的廣大學子能以他們的師兄師姐為榜樣,學習在健雄,創業在太倉,在實現太倉夢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太倉市商務局局長陸定峰、我院副院長陳智強也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到創業實踐中,做有資訊、積極創新、敢於創業的當代大學生。

  近年來,我院不斷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先後出臺了《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關於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印發<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從創業經驗交流、創業政策宣講、創業基金籌集、創業企業參觀、創業崗位見習、模擬創業試驗、創業孵化基地等多方面為同學們提供幫助、引導和服務,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搭建起良好的交流溝通平臺,不斷助推大學生創業就業“成功夢”的實現。

自主創業企業家
自主創業小企業
相關知識
自主創業青年企業家
致青年企業家的一封信
致青年企業家一封信
青年自主創業專案推薦
青年自主創業的故事
青年朋友自主創業專案
青年自主創業成功的案例
青年自主創業成功的案例
網路自主創業青年奮鬥史
青島大學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