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只有實踐過,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創業的不易。如何在絕境中突圍,是創業者每天都思考的問題。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一個人創業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大學畢業生賀偉龍創業,就要“玩把大的”

  與一般的大學生創業者不同,賀偉龍選擇“玩把大的”。

  這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已是河北貝克艾瑞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創業專案,核心技術來自一位留美歸來的博士,專案生產的新型非培養微生物檢測晶片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僅一條小型生產線,就可實現年產晶片100萬片。”

  幾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上,閒談中有人無意提到了歸國博士白向陽的“新型微生物檢測晶片”技術。對於飯桌上的大多數人來說,這種“高大上”的尖端科技離他們的生活實在太遠,話題也很快被一帶而過。但當時賀偉龍卻從隻言片語中敏銳地捕獲了三個重要資訊:留美博士、技術先進、與自己來自同一座城市,並從中嗅到了一絲商機。

  “您是邢臺人,完全可以回到家鄉來發展!”在輾轉聯絡上白向陽之後,賀偉龍卻得知上海、南京、杭州甚至美國的公司都在與白向陽積極接洽中,無奈之下,他只能拿出自己與他是“同鄉人”這一“殺手鐗”,而當時的白向陽恰好表現出想要回家鄉發展的意願。

  自以為是“平步青雲”的賀偉龍,沒想到緊接著便陷入了更大的焦慮。這種高科技專案前期投資巨大,至少需要3300萬元,這對他而言顯然是個“天文數字”。

  正在“抓狂”之際,腦中突然閃過的一幕又讓他兩眼放光。賀偉龍大學時在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做兼職會計,在老闆與其他鋼鐵企業老總們的談話中,他得知時下許多鋼鐵企業由於產能過剩、資源消耗較大,正在尋求轉型升級,對一些高新專案非常渴求。“能否從中牽線搭橋呢?”整理好厚厚的一沓資料後,他開始奔波於各大鋼鐵企業老總的辦公室。

  在對一位當地知名的民營企業家前後4次的出色“公關”後,他終於成功了!經過協商,出資方龍海鋼鐵集團將佔據新公司55%的股份,白向陽博士以技術佔股40%,賀偉龍擁有5%,並出任公司總經理。當年,河北貝克艾瑞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下一步,就是探索怎樣開拓市場!”在企業步入正軌後,對賀偉龍的考驗才真正開始,“我覺得創業就像是在開車,有了車之後,要想開得快,還得加足油,得整合資源並充實專業人才!”

  目前,公司生產的新型非培養微生物檢測晶片利用的是微生物學和流體力學原理,可以迅速完成對病毒和病菌的檢測。新型晶片可廣泛運用於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疾病診斷與控制、進出口檢疫等領域。帶領公司上市,是賀偉龍的夢想。

  2:美女寢室裡開美甲店 賺同學錢月入千元

  一張粉色小桌,掀開桌板,裡頭全是各類美甲用具,張秋熟練地從琳琅滿目的甲油膠中挑出兩瓶為顧客推薦。選好顏色後,她像是在打磨藝術品般認真地幫顧客做著指甲,40分鐘後,顧客的指尖閃耀出夢幻的光芒。您也許不會想到,這可是一家開在高校女生寢室裡的美甲店。

  “當時我手上有一筆報雙學位的錢,但沒發現想報的專業,於是乾脆拿這筆錢去進貨,開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憶大二時開美甲店的契機,華中科技大學2011級德語系的重慶姑娘張秋眨眨眼睛,略帶調皮地笑著說。

  雖然這麼說,張秋可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大學四年裡,張秋去自習室的次數不超過3次,成績卻始終位於班級前列,不久前還被保送到四川外國語大學讀研。“我的祕訣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學習時間表,都是精確到分鐘來安排的,當天的學習計劃就算熬夜也要完成。”這種習慣不僅讓她成為同學眼中的“美女學霸”,也讓她的創業順風順水。

  張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與甲油膠兩塊。“去光谷做一個普通的甲油膠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寶上進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價格定為58元,薄利多銷嘛!”別看利潤薄,從開美甲店的第3個月起,張秋每月都能賺1500到2000元。在寢室開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應則讓她的顧客隊伍越來越壯大。“顧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沒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會來了,所以我總是小心再小心,將失誤降到最低。”張秋說,上個月她幫一名同學做指甲,那瓶甲油膠一直在用沒出過問題,可當天下午同學來電話說甲油膠起泡脫落了,她二話沒說就帶著工具重新上門修補。

  該校2012級電信工程專業學生喻亞賢告訴記者:“張秋課業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時間都聽我們安排。外面做美甲,產品質量和服務都不如她這裡。她的生活特別精緻,成績也好,經常給我提供幫助和建議,真心很佩服她。”

  雖然張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慶找好店面,可她卻決定放棄開店計劃。“我在重慶讀研只有兩年時間,可能剛開始賺錢就得把店轉出去,這樣回報率太低。”張秋說,自己總在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3:大學生“玩”出千萬營業額網店

  5000元啟動金,玩票開出淘寶店

  去年3月,丁奔帶著玩票心態開出第一家賣棉拖的淘寶C店。而到今年9月,他已經運營管理著三家天貓店。在不到三個半月的時間裡,三家店的營業總額已經近千萬元。

  今年22歲的丁奔,是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台州椒江人。用他的話說,開淘寶店也是誤打誤撞。

  開淘寶店,是因為大學好哥們的父母是做棉拖批發生意,可以作為貨源提供。雖然淘寶上賣棉拖的淘寶店已經氾濫,但丁奔一算,合租學校裡的小倉庫、淘寶押金加部分貨款差不多5000元的成本就夠了。“投入不多,可以試試看。”

  去年三月,他拉回第一批12個款式的700雙棉拖。“第一步先拉同學朋友成本價買,2、3天后,慢慢有客戶來問價,我乾脆就虧本賣,賺人氣。”

  棉拖利潤低,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也就掙三四百元,差的時候就幾十塊。”丁奔把這個階段形容為一個人的小打小鬧。

  但在這期間,他也意識到:小規模的棉拖淘寶店在激烈的競爭中是難以生存下來的,必須依附大的平臺。他開始花大量時間鑽研網店的運營。

  成功的祕訣:態度誠懇+有想法

  轉機發生在今年9月。“原先從批發商處進貨,要比出廠價貴2、3塊,沒有價格競爭力。”回到老家創業的丁奔,想辦法找到了同在台州的拖鞋生產廠家,沒想到,廠家也正想找人合作運營電商平臺。

  “我向廠長提出,運營成本我承擔,利潤均分的合作方案。這相比其他運營團隊提出幾十萬運營費,再利潤抽成的辦法,要更有競爭力。”丁奔說,在多次爭取後,合作談成了。

  好運在半個月後再次降臨。“偶然的機會,我得知還有其他天貓店店主也在這家廠進貨,就輾轉聯絡上了對方。”沒想到,兩人第一次見面就非常投機,聊了十幾個小時。這位有2家天貓店,去年銷售額達100多萬元的店主,當即和丁奔提出合作意向。

  “其實當時我很矛盾。一方面怕耽誤學業,也怕同時經營3個店,步子太大,風險太大。另一方面,合作對方的天貓店規模大,當時開給我的條件不算好,但我很看重這個學習機會。”但3個月後的今天,丁奔很慶幸自己最終選擇了合作。他用坐時光機來比喻合作的好處,這兩家天貓他在我運營的3個月裡,銷售額達到了近700萬。運營過這類規模的天貓店後,他在運營自己那家銷售額200多萬的天貓店時,能更好地把握和預判了。“例如我現在會花2、3萬一天的推廣費來為自己的天貓店做推廣,壓力很大。如果沒有運營過另外兩家天貓店,我估計沒有這個心理承受力。” 平衡學業和創業,仍是創業大學生的難解題

  去年8月,早報曾報道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三男生寧沛然創業淘寶,10個月天貓店銷售額近2000萬的創業故事。寧沛然當時面臨著,創業後學業跟不上,畢業有點懸的問題。

  而難以平衡學業和創業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丁奔。因為忙著淘寶創業,他有8門課需要補考。“我也考慮過要不要休學,但現在還是想爭取順利畢業。”

  兒子能否平衡好學業和創業,也成了丁奔爸爸的心頭大事。“他創業我不反對,但前提條件是學業不能落下太多。要是把握不好度,那就麻煩了。”

  而之江學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睿也是丁奔創業的指導老師。他告訴記者,丁奔這樣的創業型同學,此前學校裡並不多見。“我們現在在盡各種努力,例如幫他聯絡重修,以學校認可的競賽中獲獎等方式,來幫助他畢業。而今後,我們也制定某些課程有學分替代制等辦法,給創業同學更多的支援。”

 

  看過的人還:

應屆畢業生創業故事
一位女孩創業成功故事
相關知識
一個人創業故事
大學生個人創業故事
農村的個人創業故事
成都個人創業故事
一個人創業艱辛的故事
一個人創業成功故事
一個女人創業故事
一群年輕人創業故事
一個人創業的艱辛事蹟
成功商人創業故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