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都說端午節是為了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那麼關於_端午情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_端午情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_端午情黑板報圖片:

  _端午情黑板報圖片1

  _端午情黑板報圖片2

  _端午情黑板報圖片3

  _端午情黑板報內容1:

  1、屈原,中國著名的愛國詩人。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2、端午節到,心中思念更甚前。艾草萋萋門前掛,粽子迷香鼻尖傳。十全十美心盼望,舉家團圓日夜期。簡訊祝福悄來到,願你端午閤家歡。

  3、端午節,傳承了一種情懷,悲壯而悽美,氣吞山河。它向世人所傳達的,是一個詩人憂國憂民、熱愛故土的高尚風格。端午節,沉澱了一種精神,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它向世人所闡述的,是一個勇士不畏暴虐、堅持鬥爭的偉大壯舉。兩千多年以來,端午節所特有的這種情懷和精神,從來未曾改變……

  4、屈原的一生無疑是悲壯而又偉大的。雖然他在政治上失敗了,但是他始終不渝的效忠祖國的愛國熱情,堅持不懈的抵禦強敵的戰鬥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以來,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緬懷尊崇和愛戴,感召和影響著無數中華兒女。

  5、鋤禾在端午,汗滴禾下土。為了盤中餐,生活不怕苦。朋友送祝福,清涼能解暑。事業展鴻圖,機會不勝數。健康永常駐,快樂不迷路!端午快樂!

  6、甲:今年的端午節,你們老闆發的是粽子還是其它什麼啊?乙:今年端午老闆發脾氣了。

  7、風中飄過一朵哭泣的雲,撕扯著六月的鱗片。如果思念的風還能吹醒季節,就像吹醒汨羅河橋頭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葉在《離*》與《天問》之間自由的泅渡。對於那些擦肩而過的許諾,我會牢牢嵌進心裡,永不忘記!

  8、艾葉飄香,給你帶來靈氣!粽子味美,給你帶來財氣!屈子顯靈,給你帶來福氣!衷心地祝你及全家節日快樂,萬事順利!

  9、屈原的一生無疑是悲壯而又偉大的。雖然他在政治上失敗了,但是他始終不渝的效忠祖國的愛國熱情,堅持不懈的抵禦強敵的戰鬥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以來,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緬懷、尊崇和愛戴,感召和影響著無數中華兒女。

  10、大家都誇你敏而好學,學什麼像什麼,我記得那天你學劉德華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節來了,我想你也應該給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自殺,如何?

  11、我也買來艾蒿菖蒲掛在門旁,看著翠生生的菖蒲,聞著撲鼻的艾香,我的思緒載著我的心兒,穿越千山萬水,親近了家鄉,聞到家鄉端午節特別的味道,看到家鄉端午節特別的風景。

  12、愛是緣,被愛是份。緣隨天意,份卻在人為。緣分是前世臨終前的感情延續,緣分是此生輪迴前不變的誓言。緣分是你我曾說過的幸福約定,緣分是再做人時還能在一起的美好夢想!親愛的,祝你天天開心,天天快來!

  13、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提前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萬事如意,端午快樂!艾葉香,麥浪黃,人間美景是端陽。

  14、家鄉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哪家有出生後過第一個端午節的孩子,村裡人特別重視,無論是不是自家的親戚,人們都會買上兩尺紅布頭或是一條紅紅的蛤蟆褲兜老虎兜,裡面包上幾十粒糖果,送過去給那家孩子,說這樣孩子會旺旺相相地生長,孩子將來生活會紅紅火火甜甜蜜蜜。

  15、端午節快到了,甬城街頭小巷,到處飄散著粽子的馨香,也隨處可看到手拿艾蒿菖蒲的人們,臉上充滿節日的喜氣。人家的門楣上柱子旁早掛上了一把新鮮的菖蒲艾蒿,它們為主人把持著門檻,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驅除著邪氣,守護著安寧。

  16、那時的端午節每每會到河邊採來葦葉,傍晚我們圍坐在母親身旁,看著修長柔軟的青葉,是如何在母親手中變成一隻只稜角分明,卻又圓潤的粽子。那時只是想著如何能多吃兩隻,而忽略了母親看我們時的眼光。漸漸長大,漸漸明白,那一根根纏在粽子上的絲線,就像母親的心思一樣柔軟。

  17、【端】上一碗好運,【捂】住滿滿的幸福,【接】著財富的降落,【快】點吃個粽子,【樂】呵輕鬆一笑!祝你端午節快樂,幸福一生,甜蜜永恆!

  18、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9、“粽”想對你表白,我的思念是多麼強烈;“粽”想對你傾訴,我的祝福是多麼浪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簡訊聲聲傳耳邊,啊!祝你快快樂樂端午節。

  2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粽”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萬水千山“粽”是情。端午節,要吃“粽”,祝你“粽”橫四海,“粽”是走運!端午節快樂!

  _端午情黑板報內容2: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關於端午節最常見的由來傳說是這樣的,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而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項重要的民族節日,有多種多樣的活動來慶祝過節。

  端午節的到來,不僅會將馥郁溫馨的節日氛圍帶給人們,讓人們沐浴在節日愉悅的心情之中,同時,也會讓人們油然而生愛國之情——正所謂端午頻生愛國情者是也。

  儘管端午節由來的傳說很多,諸如源自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古越民族圖騰祭、孝女曹娥等,但該節日的盛傳不朽,期間活動形式的多樣和經久不衰,人們對節日記憶的深刻,參與人群的廣泛,主要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不可分割的情感淵源。

  我們中華民族所有的傳統節日,無論處於哪個節令時段,都是與愛國、親情、愛情、孝道等有著密切關係的。尤其是歷史賦予端午節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傳承載體的功能,更能增強人們的參與意識,觸動人們的強國情思,堅定人們的愛國信念。

  作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舞臺上一面鮮豔旗幟的屈原,其憂國憂民,為國獻身的精神,數千年來,更是深入到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底,引領著中華兒女對實現強國夢想的不斷追求,激勵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

溺水安全的黑板報
關於中國魂的黑板報
相關知識
中國魂
關於中國魂的黑板報
中國魂中國夢演講稿5篇
中國魂中國夢演講稿
中學生中國魂中國夢演講稿
中國魂小學閱讀練習及答案
中華魂中國夢演講稿
傳承長征魂共築中國夢徵文
關於傳承長征魂共築中國夢徵文
弘揚長征魂共築中國夢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