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礎知識及起源發展情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乒乓球是一項歷史悠久,且深受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對於它的起源有著不同的觀點。而且兵乓球也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乒乓球基礎知識之乒乓球的起源和發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乒乓球基礎知識:乒乓球的起源和發展

  起源

  1890年,幾位駐守印度的英國海軍軍官偶然發覺在一張不大的臺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後來他們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在桌子上進行這種新穎的“網球賽”,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來。

  Table tennis出現不久,便成了一種風靡一時的熱門運動。20世紀初,美國開始成套地生產乒乓球的比賽用具。它是美國頭號持拍運動,有超過20萬美國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稱,如Indoor tennis。後來,一位美國製造商以乒乓球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創造出Ping-pang這個新詞,作為他製造的“乒乓球”專利註冊商標。Ping-pang後來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個正式名稱。當它傳到中國後,人們又創造出“乒乓球”這個新的詞語。

  在日語裡,乒乓球叫做“桌球”。乒乓球運動的很多用詞是從網球變來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檯叫Ping-pong table,檯面稱Court,中間的球網稱Net,支撐球網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單人比賽原來一般採取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制每局21分,2001年改為七局四勝制或五局三勝制每局11分,所謂“局”,英文是Set。發球叫Serve。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為“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檯,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為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賽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每年舉行一次,1957年後改為兩年舉行一次。

  變革

  1927年,國際乒乓球聯合會ITTF正式成立,並決定舉行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初期,運動員使用的球拍雖形狀各異,但都是木製的,球彈出後速度慢、力量小,沒有什麼旋轉技巧;打法也很簡單,就是把球在兩者之間推來推去。

  1936年,第十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匈牙利布拉格舉行,大賽中出現了令人驚歎的局面。男子團體冠軍爭奪賽,在羅馬尼亞和奧地利進行。比賽從星期天21時進行。熟料雙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於打法相同,雙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戰術,不肯輕易挑絆,而且企圖從對手的失誤中取勝。比賽進行到三時還是2:2。當地規定,公共場所必須在3時關閉,惹來了警察干涉,最終耗時31時奧地利才以5:4戰勝。

  1903年,英國人古德發明了膠皮球拍,有力地促進了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從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國選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圓柱形顆粒的膠皮拍。擊球時增加了彈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產生一定的旋轉,因而出現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這一打法在歐洲流行長久,不少運動員採用這種打法獲得了世界冠軍。這一時期乒乓球運動的優勢在歐洲,其中匈牙利隊成績最突出,在117項次世界冠軍中,他們獲57項次,佔歐洲隊的一半。但這種球拍只能以製造下旋為主。人人皆此,磨來守去,即使奪得了冠軍也毫無意義。

  20世紀50年代初,奧地利人發明了海綿球拍,日本運動員道德在世界比賽中使用,並一舉奪取得第十九屆世界錦標賽的四項冠軍,打破了歐洲運動員的壟斷地位。由於日本運動員利用這種球拍創造的遠臺長抽進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發球搶攻威脅大等優點,因而速度慢、旋轉弱、攻擊力不強的歐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漸取代,使日本奪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運動的優勢。1952年到1959年,在49項次世界冠軍中,日本隊奪得24次項次,佔47%。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1959年,容國團獲得了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後,中國運動員開始登上了國際乒壇。逐漸形成了以“快、準、狠、變”為技術風格的直拍近臺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屆世界錦標賽中,中國隊既過了歐洲關,又戰勝了遠臺長抽加祕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選手,第一次奪得了男子團體世界冠軍。並連續獲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屆男子團體冠軍。中國近臺快攻的優點是站位近,速度快,動作靈活,正反手運用自如,比日本遠臺長抽打法又大大前進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國乒乓球技術水平位於世界最前列,乒乓球運動的優勢由日本轉移到中國。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日本、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同時,歐洲運動員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終於取日本弧圈球技術和中國近臺快攻打法之長,創造出適合於他們的先進打法,即以弧圈球為主結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蘭帕爾和約尼爾。以快攻為主結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為主要技術,用反手快撥快攻力爭主動,以正手拉弧圈球尋找機會扣殺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奧洛夫斯基等。這兩種打法的特點是放置較強,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迴旋餘地較大。乒乓球運動又推進到放置和速度緊密結合的新高度。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國際交往和學習研究的加強,各種打法互取長短,使乒乓球技術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和提高。比如,中國近臺快攻、直拍快攻結合弧圈球、橫拍快攻結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術,均有所發展和創新,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已擁有186個會員協會,是世界上較大的體育組織之一。

  1982年,國際奧委會關於從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專案的決定,推動了乒乓球運動更快地發展。

  “小球”變“大球”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隊囊括第三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7項冠軍之後,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網加高等建議,但這一建議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此後,乒乓球運動技術不斷髮展,球速越來越快,旋轉越來越強。不少運動員對陣時回合減少;有時球飛如閃電,觀眾還未看清,勝負已經決出,削弱了乒乓球愛好者的興趣。

  1999年在大維第四十五屆世乒賽期間舉行的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獲得四分之三多數票而被擱置。2000年2月23日,國際乒聯特別大會和代表大會在吉隆坡通過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決定從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徑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其他變革

  此外,乒乓球運動的改革還有“實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無遮擋發球”。從2008年9月1日正式實施“禁膠令”,改用無機膠水。有揮發物的溶劑膠水通常被稱為有機膠水或快乾膠水,其主要成分是黏合膠體和有機溶劑,後者是指低毒性、有揮發性、能溶解黏合膠體的化學溶劑,其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國際乒聯對膠水中的有毒成分有一定的限制標準。有機膠水能增加海綿彈性、提高擊球速度,每名運動員在參賽之前都需要給球拍刷上數次膠水,這也被視為乒乓球比賽的必備武器。無機膠水既無色也無味,稀釋度近似水,不會增加海綿彈性,只需要刷一次,這種膠水的底板易清潔,不留任何殘留物。

  中國

  1904年12月乒乓球運動從日本傳入中國。開始是由上海四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道平從日本購回10套乒乓球器材,並在店內作表演,於是買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漸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後推廣了這項活動。當時的乒乓球拍是木拍,板面光滑,很難使球產生旋轉,所以打法只有推擋和抽球兩種。

  乒乓球基本知識普及

  一、基本引數:

  1、乒乓球檯:乒乓球檯面長2.74米由兩塊組成,每塊長度為1.37米,總長2.74米,寬1.525米,高0.76米。球網長度為1.83米,高度為15.25釐米。檯面四邊塗上2釐米寬的白線,檯面中間應有一條3毫米寬與球檯長邊平行的中線。

  2、球網裝置:

  1球網長度為1.83米,球網裝置包括球網、懸網繩、網柱、固定的夾鉗等部分;網柱外緣離開球檯邊線外緣的距離為15.25釐米。

  2球網應懸掛在一根繩子上,繩子兩端系在高15.25釐米的直立網柱上。

  3整個球網的頂端距離比賽檯面15.25釐米;

  4整個球網的底邊應儘量貼近比賽檯面,其兩端應儘量貼近網柱

  3、乒乓球:乒乓球重量2.7克,直徑40毫米。2000年2月以前是38mm小球。2000年2月23日,國際乒聯特別大會和代表大會在吉隆坡正式通過了,用直徑40毫米“大球”替換38毫米“小球”的改革方案,而且規定,從2000年10月1日開始正式使用“大球”。2014年7月1日開始,國際乒聯開始使用40+新材料乒乓球。以前的賽璐珞乒乓球有毒且易燃。新乒乓球材料不易燃,便於倉儲和運輸。與以前的賽璐珞乒乓球相比,40+乒乓球的直徑是從39.50-40.50毫米調整到40.00-40.60毫米,比傳統乒乓球略大,所以稱為40+。據運動員普遍反映,這種40+的新材料乒乓球比原先的球更軟,因此打起來比較吃力,而且球速變慢,旋轉變弱。

  4、場地:乒乓球比賽的場區應不少於14米長,7米寬,4米高。應由0.75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擋板圍起,並與相鄰的賽區及觀眾隔開。規格高的正式賽區每張球檯的比賽場地面積為8米×16米。場地內放有球檯、球網、球、擋板、裁判桌、裁判椅、計分器等。每張球檯至少還要使用2臺電子計分牌,決賽時使用4臺。 電子記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賽場地兩側後面或四角,牌上有運動員的姓名、所屬國家或地區、時間、各局比分等,使觀眾在看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顯示屏上的比分。體育館內還有一個所有觀眾都能看清楚的大電子顯示屏,能同時顯示所有球檯比賽的有關資訊。 決賽或僅使用一張球檯比賽時,裁判員使用話筒,以方便全場觀眾觀看比賽。

  5、燈光

  正式賽事為了保證電視轉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檯的照明度是一樣的。如果因電視轉播等原因需要增加臨時光源,該光源從天花板上方照下來的角度應大於75度。比賽區域其它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於比賽檯面照明度的1/2,光源距離地面不得少於5米。 場地四周一般應為深顏色,觀眾席上的照明度應明顯低於比賽區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戶的自然光。

  6、地面

  地面應為木製或經國際乒聯批准的品牌和種類的可移動塑膠地板。地板具有彈性,沒有其它體育專案的標線和標識。地板的顏色不能太淺或反光強烈,可為紅色或深紅色;不能過量使用油或蠟,以避免打滑。

  7、溫度

  比賽場館內比賽區域的空氣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內,溫度為20~25攝氏度左右,或低於室外溫度5攝氏度。

  8、觀眾禮儀

  觀賽禮儀,每位入場觀看比賽的觀眾都應該樹立一個觀念:安全檢查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家。一般安檢人員會盡職盡責仔細檢查,稍微嚴一點兒的還要翻翻包,更嚴格的甚至會要求脫鞋檢查。在賽場觀看比賽,都會遇到調座的問題。調座時需遵循將好座位留給別人的原則,語言要禮貌。乒乓球比賽屬於室內賽事,不提倡把鑼鼓帶進體育館,旗幟和標語也不要太大,不能影響他人觀賽。

  二、乒乓球運動比賽基本規則

  1、發球:球放在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張開伸平。向上拋球高度至少離手掌心16釐米。發球時,拋起後在球的下降期才能擊球。不能在臺內發球。在發球方的白色端線的後方,並且高於檯面。雙打採用對角線發球。拋球弧線夾角不能大於25度。

  2、還擊:在來球觸及本方檯面之後進行擊球。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臺區,均為有效擊球。不持拍手不能觸及檯面,身體其他部位不能觸及球檯。雙打同伴應輪流進行還擊。

  3、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執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觸球為有效擊球。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不管在球網裝置上停留多長時間,再觸及對方臺區,均為有效擊球。若發球時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臺區,應重新發球。

  4、國際比賽規定:發球採取2球輪發,即每個人發兩個球,依次輪發。每局 11分,單打7打4勝,雙打5打3勝。

  三、器材知識普及

  1、球拍:乒乓球拍是由底板、海綿、膠皮三個部分組成。三者的合理搭配決定了一塊球拍的質量。膠皮顆粒每平方釐米不少於10顆,不多於50顆,平均密度分佈整個表面。

  根據拍枘長短分為兩大類,即直拍短柄、橫拍長柄。

  根據膠皮劃分為:正膠、反膠、生膠、長膠、防弧膠皮等五大類。

  正膠: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臺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型別之一。目前國際市場上還有一種介於短顆粒與長顆粒之間的一種中顆粒膠皮,有不旋攻擊的奇特效果,對手攻來的強烈拉球或下旋球,這種膠皮壓根兒就不怕,回過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飄忽,讓對手使不上勁。它被人稱作“魔性膠皮”。

  反膠: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型別。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效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主要有靠膠皮的粘性製造旋轉的粘套以及靠海綿的形變製造旋轉的澀套兩大類。除了專業運動員有條件打比賽即換膠皮外,業餘愛好者恐怕就沒有這個條件了,所以要懂得保護膠皮。最簡單的辦法是每次練習以後,用軟泡沫海綿沾清水清洗乾淨,市面上也有專用的清潔劑出售,使用效果會更好。清潔後用聚脂薄膜覆蓋上,這樣既可防塵又可防氧化。還要防高溫、防壓等。儘可能延長膠皮的使用時間。

  生膠:生膠是指顆粒向上、顆粒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一些橫拍兩面攻選手,為求得擊球的變化,採用了正手反膠拉弧圈和反手生膠快撥及擺短的搭配方法。這種效能的膠皮可作為直拍橫打反面貼膠的一種選擇。

  長膠:這是一種膠粒細而長,高度大於直徑的顆粒膠皮覆蓋在一薄海綿上面,是我國在六十年代發明的。因為這種膠皮可以讓球在拍面產生反常的旋轉現象,典型的變化是:對方搓來的下旋球,己方用長膠對搓時,將以上旋飛回;對方攻來的上旋球,己方用長膠推擋後以下旋飛回;用削球回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球會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旋。這些反常的變化常令對方失誤或回出高球,對付不熟悉長膠效能的人打這種球常可輕易取勝。但用這種膠皮打球,不但對方失誤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1998年5月,國際乒聯在南非德班市召開理事會,以19票對18票,作出關於禁用使用長膠的決定,明文規定:正膠顆粒高度與直徑之比不得大於1:1。少年運動員千萬不要用長膠,一方面長膠難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錯誤的定型。中國乒協早已明文規定少年比賽一律不得使用長膠。

  防弧膠皮: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執行牲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臺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

  海綿的厚與薄、硬與軟。一般來說,厚海綿吃球較深,咬球時間較長,擊出的球后勁較足,在拉球時特點更明顯;相反薄海綿吃球時間短,擊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後勁不足,不易把對手打死。至於硬海綿則有咬球時間短、球速快的特點,適合快攻的打法;而軟海綿則球速遜色些,但控制球較佳,一般人打起來比較順手,也打得比較穩。

  四、乒乓球基本技術普及

  1、擊球質量幾大要素:速度、旋轉、落點、力量、弧線、創新。其中前面四項是比較公認的四大要素。

  2、基本技術內容

  主要包括:握拍方法、準備姿勢、基本步法、發球技術、接發球技術 、推擋球 、攻球 、拉弧圈球、搓球、削球等。

  攻球又分為正手攻、反手攻、側身正手攻等。每種技術又分為快攻、快點、快帶、快撕、快撥、快拉、突擊、扣殺等。

  根據位置又分為正手位、反手位、臺內球,近檯球、中遠臺對拉等各種技術。

  弧圈球又分為高掉弧圈、前衝弧圈、加轉弧圈、側拐弧圈等。

  兵乓球的基本設施

  場館標準

  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在體育館內進行,館內的具體標準為:

  比賽區域

  包括可容納4張或8張球檯視競賽方法而定的標準尺寸8米寬、16米長、天花板高度不得低於4米的正式比賽場地、比賽區域還應包括比賽球檯旁的通道、電子顯示器、運動員、教練員座席、競賽官員區域技術代表、裁判長、仲裁等、攝影記者區域 、電視攝像區域以及頒獎區域等所需要的面積。

  燈光

  奧運會為了保證電視轉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檯的照明度是一樣的。如果因電視轉播等原因需要增加臨時光源,該光源從天花板上方照下來的角度應大於75度。比賽區域其它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於比賽檯面照明度的1/2,光源距離地面不得少於5米。 場地四周一般應為深顏色,觀眾席上的照明度應明顯低於比賽區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戶的自然光。

  地面

  地面應為木製或經國際乒聯批准的品牌和種類的可移動塑膠地板。地板具有彈性,沒有其它體育專案的標線和標識。地板的顏色不能太淺或反光強烈,可為紅色或深紅色;不能過量使用油或蠟,以避免打滑。

  溫度

  館內比賽區域的空氣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內,溫度為20~25℃左右,或低於室外溫度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兵乓球的球拍型別

乒乓球如何對付長膠
乒乓球的打法型別
相關知識
乒乓球基礎知識及起源發展情況
醫藥有哪些基礎知識及產業發展
乒乓球理論知識試題及答案
打檯球要熟知的檯球基礎知識
地震應急救援基礎知識及地震常識
立方數列基礎知識及習題彙總
美妝有哪些基礎知識及妝容畫法
初中英語基礎知識及要點解析
油畫人物寫生基礎知識及步驟
羽毛球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