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創業計劃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生態農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單單是針對農業土地的簡單整理,而是要實現對自然資源如何充分有效保護和利用的問題。現代生態農業是依據生態學、經濟學的原理,採用了當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當代管理的手段,結合傳統型農業的實踐經驗建立起來的,並能提高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一、專案簡介:

  浙江省常山縣球川鎮饅頭山村位於杭金衢高速的尾部,離縣城10多公里,離球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原來不通公路,出行的道路就是一條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小路,日常生活物資全靠背扛肩挑。現已將公路開至山裡,現裡面只有兩三戶人家,其餘的全部搬遷至外面居住,裡面所有的田地基本荒蕪,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無工業源,沒有汙染源,天然飼料充足,適合放養野雞、野兔、牛、羊等,特別適合特色水產養殖。1---2年開荒養殖,2---4年擴大養殖規模,4----6年建設休閒山莊《就算是再熱的大夏天,晚上睡覺依然要冬天的棉被》、通過網路媒體,如新浪網/阿里巴巴等以及電視新聞媒體作宣傳,擴大高山休閒山莊知名度。打造國內頂級休閒山莊!

  專案名稱:特色養殖農場

  專案資金:由1-3人合作經營,約1-10年完成專案的整體規劃

  二、專案前期規劃:

  1、前期工程主要做好與村民、村委會和各級政府的土地流轉工作,以優惠的價格租下荒地;

  2、做好整體規劃,請專家做好充分論證,論證通過後開始養殖;

  3、具體專案為以養殖為主,生態種植為輔;

  參考專案一:引入野雞、土雞,,土鴨,野兔,牛,羊,石蛙,穿山甲等作為主要養殖項

  參考專案二:利用現有的水田挖水潭養殖清水魚、淡水魚,甲魚,等水產養殖

  參考專案三:引入立體休閒山莊模式。

  4、圍繞養殖場及現有空餘土地種植名優果樹,如梨、板栗等種植專案,形成生態迴圈。

  三、現狀/市場分析

  農業現狀及政府政策:

  農業現狀主要以手工農業為主,難以規模化生產,生產成本較高,效率很低。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建設新農村,一定要鼓勵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1:以建設新農村為機遇,生態農業以作為國家第一類鼓勵發展專案,政府已採取措施,如:2008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在多方面對農業專案進行扶持,組織有關技術部門,推廣適合當地農村發展的生態農業技術,扶持相關農民合作協會,提高農民的產銷組織化水平,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2: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中指出,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營銷理念與渠道:

  1、全程以公司化運作,註冊產品商標,以區分同類產品;建立動物產品成長ID卡及商標卡,做好產品出貨檢驗,保證產品質量;製作產品宣傳介紹彩頁。

  2、營銷理念突出產品高山產品、原生態,綠色、健康、營養保健等理念;

  3、與附近酒店/賓館籤長期供貨協議;適時與酒店/賓館合作搞促銷/宣傳活動,可以到養殖地參觀,釣魚,採摘果實,擴大現金消費量,提高高山養殖農場知名度;

  四、專案中後期計劃未來發展方向:

  通過前期3-5年時間發展,以動物養殖為主***80%***,果樹種植為輔***20%***,年銷售額達到100萬,利潤達到30萬。

  後期工程發展方向為以立體休閒山莊核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閒度假,鄉村養老,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第三產業;預計總投資約1500萬元,資金靠前期積累或引入投資。

  五、生態模式及環保措施

  該專案在規劃設計時會充分作全域性規劃,並且請專家做一些論證;建設過程中對自然環境不會產生破壞,依託當地現有自然資源進行建設,做到最小化的建設改動;

  在營業過程中,對外不排放廢氣、廢渣、廢水等有毒物質,對周邊環境無影響,是一個典型的環保型生態農業旅遊休閒觀光專案。

  借鑑福建招寶-劉老根山莊的模式,引入一套使養殖、種植、沼氣等資源迴圈利用、變廢為寶、全面增值的生態經營模式,也稱農莊小迴圈技術。它是運用EM生物技術、沼氣技術、生態迴圈技術,使農莊內自己能生產肥料、飼料、燃料,並且沒有一點的汙染與廢物,能以最少的投入來生產出最多的產品,且都是質量好、市場大、價格高、競爭力強的綠色食品,實現多次的增值,使其效益達到普通種養場的510倍。

  六、建設地址及專案進展

  選址很重要,有山有水,還要適合長期發展及將來可旅遊開發。

  本專案進展順利,預計2009年開始執行。

  1、準備現場考察其他已經很成功的山莊,近期將考察華東生態農業,休閒旅遊企業,學習種養技術。

  2、聯絡各個特色養殖單位,瞭解牛、羊、土雞、水產等引種事項,學習畜宿建設知識及養殖技術。

  3、準備啟動資金20萬元。

  4、和村委會/各級政府溝通土地流轉問題

  目前亟待完成的工作:

  1、選址、租地,總體規劃/論證,初期建設。

  2、完善策劃書,與政府/投資人合作,爭取最大支援---資金/土地/經營權。

  3、學習種養技術,引種。

  4、挖掘資源,與農莊及高校商洽達成合作意向。

  5、取名/商標設計,取得商標權,開始公司化運作。

  篇2

  一.專案建設背景

  在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創新創業的不斷引導與鼓勵下,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悉心指導下,龍港鎮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結合當地實情,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創業增收,建立斑嘴野鴨生態養殖中心。

  二.專案經濟及社會必要性評價

  鳳江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富餘勞動力較多。由於種植業收益率低及鳳江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限***易漲水,經常遭受颱風侵襲***,導致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如何在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破解這一瓶頸,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擺在當前的一道難題。

  鳳江村群眾有養殖的傳統習慣,養殖積極性高,但由於品種單一、生產原始、技術落後,且防疫工作不到位,導致成活率低甚至造成魚鴨的大批死亡,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此外較小的養殖規模沒有給養殖戶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因此讓農民真正做到養殖增收,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是農村養殖的緊迫課題。

  三.市場需求分析及預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野味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經過人工餵養結合野外放飛的野鴨,能很好保持純正野性。其肉質細嫩,脂肪少,野味濃郁,並以其低膽固醇,低熱量、瘦肉率高、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我縣綠色野味品種少之又少,市場需求空間巨大,千家萬戶的餐桌、賓館、酒店等到處都是施展魅力的地方。野生水禽養殖產業孕育著巨大的商機,隨著人民對食品安全及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對於生態野味消費需求量將會逐年快速上升,後市一路看好。

  經調研,我們認為根據鳳江村區域位置及市場特點,結合龍港城區的消費水平,非常適宜在此地開展斑嘴野鴨生態養殖。由於本縣鮮有人進行斑嘴野鴨養殖,市面上極少量斑嘴野鴨皆由外地運入,僅見於個別高檔酒店,運輸費用佔產品成本很大部分,造成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極大限制了普通消費者對斑嘴野鴨的消費需求。因此,我們認為高品質的野味養殖業在我縣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和前景。

  四.專案建設內容及規模

  1、養殖規模與方法

  蒼南縣福利蛋鴨養殖場由殘疾人創辦,是全縣規模較大的蛋鴨養殖基地。自2006年創辦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援下,合作社得到較好發展。現養殖場共有水域面積約4畝,雜地面積約3畝,養殖場面積較小,因此需要發展立體生態養殖業,充分發揮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最大經濟效益。去年底大學生村官到該養殖場做完調研後認為蛋鴨養殖市場飽和度高,附加值低,建議該社可利用多年的養鴨經驗,合作發展斑嘴野鴨生態養殖。斑嘴野鴨抗病能力強,味道純正,營養價值高。該品種野鴨養殖在我縣尚屬空白領域,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增收明顯,前景廣闊。若市場銷路能夠開啟,可擴大生產規模,進行野鴨及鴨蛋深加工處理,帶動本村及臨近村農戶發展相關生態養殖業、禽畜加工業,共同致富。

  所謂生態養殖主要是用穀物、玉米、豆類和黑麥草作為主食餵養野鴨,河道放養經濟魚蝦類。野鴨吃剩食物可掃入河道作為魚食,小部分鴨糞可滋養水生浮游生物供給魚蝦食用,大量節省魚蝦飼料。競爭力弱的小魚小蝦還可以成為輔食供放飛野鴨時它們自主覓食之用,增加鴨子野性。大部分鴨糞還田用作黑麥草肥料或作為鄰近番茄、柑橘等經濟作物肥料。副產品野鴨蛋可直接供應市場或供應食品加工廠進行深加工。野鴨毛亦可銷往附近羽絨被服廠。相信依靠科學養殖和精心管理,野鴨生態養殖一定大有發展前景。

  現在養殖場已經著手擴建原鴨舍。5月底引進種苗1500羽進行試養,加蓋室內飛棚。先在網棚內飼養,等技術成熟再進行放飛養殖。

  2、 具體建設內容

  ***1***養殖棚舍建設

  初步建設鴨舍3棟,雛苗舍1棟,加蓋室內飛棚,河道修整及清淤,第一期投資6萬元。

  ***2***種苗及食物費用

  第一年引進三期共9500羽種苗19萬元,人員管理費***3人***一年4.8萬元,野鴨食物及魚蝦苗成本20萬。

  ***3***其它費用

  防疫費0.5萬元/年,保險費0.5萬元/年,河道及場地租賃費1萬/年,交通、通訊、技術培訓費等1.7萬。明年準備建造一座孵化廠約8萬元,這樣能大幅減少種苗成本。

  以上幾項共需資金61.5萬元。

  五.專案投資效益分析

  該品種野鴨飼養90-120天左右可上市,據目前市場價,每隻可賣80-120元,每天食物和管理費用約為0.3元/只。一年能養3批,每批4000只,一年能養12000只,初步計算純利在40-50萬元左右。如果市場反應良好,養殖經驗成熟,準備在明年擴大養殖規模並向鄰近農戶尤其是低收入農戶推廣經驗,大量供應市場,走共同致富之路。

  六.專案實施的組織管理

  該生態養殖專案由大學生村官與養殖場合作實施,鎮科委負責政策指導。專案負責人溫從回,畢業於華北科技學院的優秀學生,負責抓好養殖場配套設施建設和銷售管理工作。養殖場創辦人陳志光負責日常飼養及防病防災工作。

  七.意義及申請資金扶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專案規劃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見效快,抗風險能力強,在專案實施第三年即可收回投資,更主要的是能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依靠中央對三農政策扶持,闖出一條致富路,激發鄰近村民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現我縣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服務農村的務實精神。鑑於該社由殘疾人創辦,時間短,資金少,力量小,基礎設施和技術都較落後。創業之初資金、人手、物資都倍感緊張,因此懇請縣科技局能給予該社資金支援和技術指導。

  篇3

  1、概述以發展農業,改變農村面貌為目的,走自主創業和開創特色新農業企業化之路,兼顧農村、農民和農業型企業三者的利益和發展。以龍蝦養殖為專案啟動,逐步發展龍蝦特色餐飲、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遊餐飲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的系列化新型“農”字號企業,最終依靠科研創新,形成一個擁有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擁有大量農產品生產和科研基地的、具有大量銷售網點和渠道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產業集團。逐步擴大產業鏈,創造出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綠色農業、餐飲、觀光和農產品深加工產品品牌。

  2、創業目的以發展新型農業企業為目的,以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改變當地農村面貌,增加農民收入為己任。企業和當地農村和諧發展,共同組成富裕、文明、生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範。

  3、創業預想

  3.1前期以個人或多人投資為主,逐步、有條件的吸納社會資金和風險資金以尋求發展,最終實現股份制和上市經營。

  3.2創造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綠色農業、餐飲、觀光和農產品深加工的產品品牌。

  3.3通過自身發展和藉助一部分的外部力量,逐步形成一個擁有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具有大量農產品生產和科研基地的、具有大量銷售網點和渠道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產業集團。

  4、專案推進簡介

  4.1專案初始階段

  4.1.1簡介:淡水龍蝦,學名克氏螯蝦,又稱龍蝦、大龍蝦、大紅蝦。該蝦原產於南美洲,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廣泛分佈於長江中下游。該蝦屬溫熱帶淡水蝦類,適應力強,繁殖率高,食性雜,生長快,抗病,耐高溫,耐低氧,離水數小時也不會死亡。蝦肉味細嫩,營養豐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較低,並含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較高。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出口量也日漸增加,銷售和收購價格不斷上升,養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4.1.2本階段為專案的啟動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龍蝦的養殖和出售,是專案的起始階段和操作最為簡易的階段。

  4.1.3所需資源:需要3-5畝的水塘、一定的龍蝦養殖經驗***可通過外部學習和養殖後經驗的摸索***、種苗***蝦種規格2.5~3釐米的,每畝放養1.5萬~2萬尾或自行育種200斤種苗放養一畝田***、1-2名工人和一些食料。

  4.1.4資金***單位:萬元***名稱 金額 備註水面承包費 2.0 5畝水塘5年種苗費 0.8 自行育種食料費 2.0 人工 6.0 1.5個工人5年其它費用 0.8 蝦塘附屬設施總計 11.6 注:第一次投入在2.5-3萬之間。4.1.5前景和效益:養淡水龍蝦一般每畝的產量可達800公斤,市價保守估計每公斤12元,即畝產0.96萬,五畝48000元,五年共計24萬,減去成本11.6萬,利潤12.4,年利潤2.48萬。

  4.2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階段

  4.2.1理念:在養殖成功並獲得一定利潤的時期***2年左右***,依託自身養殖優勢,在城市開設特色龍蝦餐飲館,創出綠色龍蝦餐飲品牌。然後依託餐飲,推出“到農村釣龍蝦,在城市吃龍蝦”銷售模式,即免費組織顧客去農村釣龍蝦,然後按斤將龍蝦售出,再回到城市在龍蝦餐飲館將龍蝦加工帶動餐飲。這樣,可實現龍蝦產和銷的結合,也解決了顧客在短期***1天***內吃與玩的結合,能收到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2.2本階段實現了專案從產到銷的突破,能較快擴大企業的影響和收益。故這一階段是關鍵的階段,必須要在龍蝦餐飲及餐飲文化上多下功夫,重點解決銷售上遇到的問題。

  4.3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遊餐飲產業階段

  4.3.1理念:在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取得成功並獲得一定利潤的時期***一年左右***,依託現有資源增多種養殖種類,擴大規模,初步建立種養殖一體的立體農業。然後推出“去農村摘新鮮瓜果蔬菜、釣新鮮魚蝦”的銷售模式,即免費組織顧客一日或半日去遊農村採摘新鮮瓜果,垂釣魚蝦,然後將農產品售出。這樣,可擴大生態農業規模,實現農產品產和銷的結合,可以作為顧客在短期***1天***週末休閒農家遊的一種優秀模式。

  4.3.2本階段實現了產品單一的突破,但在總體種植和銷售上並沒有較大突破,故這一階段不存在較大的技術性問題,須適當的發掘和儲備一些管理人才,為下一步的發展作準備。

  4.4推廣階段

  4.4.1理念:在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階段和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遊餐飲產業階段取得成功並獲得一定資金積累的時期,擴大規模有條件的在各大城市周邊建立種養殖一體的立體農業基地,在城市建立旗艦店。推廣成功經驗,逐漸擴大產業規模,增加利潤點。

  4.4.2本階段實現了生產銷售從一點到多點的突破,是企業能否作強的關鍵一步,故這一階段關要解決的是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管理層人員的儲備選拔任用問題和企業品牌推廣的問題。

  4.5農產品深加工階段

  4.5.1理念:在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階段和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遊餐飲產業階段取得成功併成功推廣後,依託現有資源和品牌,積極與高校、農業科研院所聯絡,有選擇的轉化一些具有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做深加工產品,改變企業產品結構。

  4.5.2本階段必須實現從種養殖業到企業生產的轉變,必須實現從面對消費者的實時銷售到企業化訂單銷售的轉變,必須實現經營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轉變。這一階段在整個企業的發展中都是至關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實現騰飛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是怎樣順利實現企業轉型的問題,怎樣裝變經營理念的問題,怎樣解決科學技術實現商業化運作的問題,怎樣解決各類人才的儲備和運用問題。

  4.6依靠科研不斷創新的階段

  4.6.1理念:在以上各階段獲得一定的成功後,有意識的引進科研技術人員,有意識地與科研院所合作,依靠科研創新形成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專利成果的專案。並不斷提升企業內部科研能力,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將生產型企業轉變為科技研發性企業。

  4.6.2本階段要實現企業性質的轉變,是企業能否做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是怎樣實現企業性質轉變的問題,怎樣解決科學技術如何實現企業化運作的問題,怎樣解決創新的引導問題。

  5、綜述結合我國南方經濟發達地區農村土地拋荒之現實,小龍蝦市場需求不斷上漲與小龍蝦野生產量逐年下降之實際,本人認為,該專案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和空間,較好的經濟性和社會性。前期適宜在周邊郊區有一些水面的大中城市發展創業,後期可根據創業人的能力和創業理想、條件逐步發展。該專案開發成功,前期能夠具有一定的帶動和示範作用,對於農村建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一些作用,後期對於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上和改變農村面貌與生態環境、新農村建設上能有較強的作用。

  野豬養殖創業計劃書:

  一、經營產業方向:

  特種養殖業

  二、產品介紹:

  特種野豬肉

  三、市場調查:

  特種野豬養殖近幾年在安徽周邊省份的城市有較大發展,尤其是山東大型野豬基地發展迅速。大型野豬基地在整個安徽卻寥寥無幾,而豬肉銷售位於居民肉類消費的前列。

  四、資金投入分析:

  以飼養10頭***2公8母***為例需豬舍和運動場120平方米,投資12014元。購種豬需15000元,飼料一年約7300元。1頭母豬每年產仔18頭,共144頭。每頭仔豬從出生到出欄需5個月,飼料成本約350元。共計50400元。總投資約85000元。利潤:商品豬按65公斤算,銷售價按20元/公斤,可收入187200元。飼養一組特種野豬年純利潤可達10萬元。

  五、風險說明:

  1疾病風險,

  特種野豬抗病能力雖比家豬強,但圈養後免疫力有所下降,所以它需要與家豬一樣進行疾病防禦,比如口蹄疫,豬瘟等十三種疾病。防禦這些疾病可根據病情用中新增中草藥進行治療。

  2銷售風險,

  野豬瘦肉率率比家豬高出53.5%,肉質比家豬鮮嫩,野豬的背腹薄,板油少***只有家豬的1/6***,因此野豬肉市場價比家豬市場價高,恐居民消費難以接受。野豬肉雖然在沿海城市有需求,但野豬飼養散戶日益增多,沿海城市消費空間有限,競爭勢必激烈。即:恐“貨”賣不出去。措施:從大規模的養殖基地引種,簽訂回收合同。

  六、發展前景:

  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野豬肉已成為人們追求的新的保健食品。特種野豬是以純種野豬為父本,一家豬為母本進行雜交,經過多次選育,馴化的野豬。它保持了純種野豬的瘦肉率高,肉質鮮嫩,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的優勢,又保持了家豬生長髮育快,飼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強的特點。野豬肉可加工成火腿等。骨頭可製藥。食用野豬皮可消除高度疲勞和兒童發育不良等症狀。此外野豬吃生食,腹部較小,飼料僅為家豬的2/3,合群性強,耐粗食,抗病力強。年產兩胎,每胎6—8頭。 養殖野豬的效益顯然優於家豬效益,因此養殖野豬是具有發展前途的特色產業。

生態土雞創業計劃書
生活用品創業計劃書
相關知識
生態農莊創業準備計劃書
生態農莊創業計劃書格式範文
創業創新計劃書
生態雞養殖創業準備計劃書
生態餐廳創業準備計劃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生態土雞創業計劃書
養生餐飲創業準備計劃書
大學生便利店創業準備計劃書
大學生餐館創業準備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