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風險控制手段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信貸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風險,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偏低,傳統的信貸風險管理缺乏主動性的理念。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修訂、完善各項信貸管理制度,保證各項制度之間的協調、配合和制約,確保各項信貸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首先,從制度上完善信貸檔案管理。儘快制定、實施《信貸檔案管理實施辦法》,就信貸檔案的收集、交接、檢查進行明文規定,指派專人負責,並定期檢查、考核執行情況。對企業財務資料虛假問題,可以考慮建立"四相符稽核"和"財務報表審計失實責任賠償制度"。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銀行本身對借款企業的總賬、明細賬、原始憑證和重要實物進行核對,做到"四相符";另一方面可與會計師事務所簽訂合同,委託事務所對銀行貸款申請人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作為銀行審批貸款的依據,並同時在合同中規定,如因其報告不實而致使貸款損失,註冊會計師本人及其所在事務所負責全額賠償銀行因此而受到的損失。

  其次,進一步完善以貸款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授權授信、審貸分離、分級審批、集體審批、貸款"三查"等風險控制制度。包括:在辦理信貸業務時嚴格按照業務流程、崗位許可權以及行使許可權的條件進行運作,加強不同崗位、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制約作用,實行對業務全過程的風險控制,杜絕各種違規行為的發生;制定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及貸後檢查的辦法和實施細則,規定應該包括的內容、調查方式、核實手段等,以避免流於形式。同時,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將信貸管理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人,嚴格考核,防止有法不依現象的發生。

  二、建立健全信貸專門管理機構,防止信貸權力的過分集中,實行信貸決策民主化、科學化。首先要真正落實審貸分離制度,儘快將貸款的審查和批准權分別落實到不同的職能部門,明確貸款審查部門的工作範圍、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規範貸款審批部門的工作制度、審批內容、審批許可權、審批程式和審批責任。

  其次,對大額貸款和疑難問題貸款,應建立專門的貸款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貸款審批決策問題。該委員會可以是一個非常設的機構,但應當由行政領導和業務專家組成,業務專家負責提供貸款申請人的基本資訊、貸款風險分析報告及專家意見,貸款審批實行民主決策。

  第三,將貸款風險評估具體落實到一個獨立於信貸業務部門的職能部門。貸款風險定期評估是監測貸款風險度的一項具體工作,需要獨立、科學、客觀地對每一筆貸款生命週期中的風險狀況作出量化評估,達到一定風險水平的貸款,就需要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化解、轉移風險。因此,為了保證貸款風險評估的客觀性、科學性、時效性,這項工作需要一個獨立於信貸業務部門的其他部門來獨立完成。設立專門的信貸管理機構是為了防範信貸權力的過分集中,利用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在信貸權力分配中建立起一道"防火牆"。但為了保證資訊的流動性,保證各個部門都能充分佔有、共享收集到的借款人的資信資訊,還應該建立資訊在有關部門流動的制度,防止劃地為牢、公共資訊被一個部門私自佔有的情況發生。

  三、建立借款人信用資訊共享制度。上述兩項措施旨在解決商業銀行單個分支機構的信貸管理問題,但是由於單個分支機構的業務領域僅限於某一地區,不可能全面掌握現有借款人,特別是未來借款人的資信情況。因此,商業銀行還應該在其系統內建立借款人信用資訊系統,讓其所有的信貸業務部門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地方經濟執行狀況、國民經濟執行狀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巨集觀或微觀經濟政策。借款人信用系統可以收集有錢不還、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或者企業執行狀況較差、貸款風險度過高的借款人的資訊,通過在系統內交流"不良借款人黑名單"的形式,禁止其分支機構向不良借款人發放新的貸款,並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收回舊貸款。

  信貸風險的主要特點

  ***一***客觀性

  只要有信貸活動存在,信貸風險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確切地說,無風險的信貸活動在現實的銀行業務工作中根本不存在。

  ***二***隱蔽性

  信貸本身的不確定性損失很可能因信用特點而一直為其表象所掩蓋。

  ***三***擴散性。

  信貸風險發生所造成銀行資金的損失,不僅影響銀行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多是引起關聯的鏈式反映。

  ***四***可控性

  指銀行依照一定的方法,制度可以對風險進行事前識別、預測,事中防範和事後化解。

  信貸管理的基本原則

  科學合理的信貸業務管理過程實質上是規避風險、獲取效益,以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過程。每一筆信貸業務都會面臨著諸多風險,基本操作流程就是要通過既定的操作程式,通過每個環節的層層控制達到防範風險、實現效益的目的。一般來說,一筆貸款的管理流程分為九個環節。

  1、貸款申請

  借款人需用貸款資金時,應按照貸款人要求的方式和內容提出貸款申請,並恪守誠實守信原則,承諾所提供材料的真實、完整、有效。申請基本內容通常包括:借款人名稱、企業性質、經營範圍,申請貸款的種類、期限、金額、方式、用途,用款計劃,還本付息計劃等,並根據貸款人要求提供其他相關資料。

  2、受理與調查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接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請後,應由分管客戶關係管理的信貸員採用有效方式收集借款人的資訊,對其資質、信用狀況、財務狀況、經營情況等進行調查分析,評定資信等級,評估專案效益和還本付息能力。同時也應對擔保人的資信、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如果涉及抵***質***押物的還必須分析其權屬狀況、市場價值、變現能力等,並就具體信貸條件進行初步洽談。信貸員根據調查內容撰寫書面報告,提出調查結論和信貸意見。

  3、風險評價

  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人員將調查結論和初步貸款意見提交審批部門,由審批部門對貸前調查報告及貸款資料進行全面的風險評價,設定定量或定性的指標和標準,對借款人情況、還款來源、擔保情況等進行審查,全面評價風險因素。風險評價隸屬於貸款決策過程,是貸款全流程管理中的關鍵環節之一。

  4、貸款審批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按照“審貸分離、分級審批”的原則對信貸資金的投向、金額、期限、利率等貸款內容和條件進行最終決策,逐級簽署審批意見。

  5、合同簽訂

  合同簽訂強調協議承諾原則。借款申請經審查批准後,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借款人應共同簽訂書面借款合同,作為明確借貸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法律檔案。其基本內容應包括金額、期限、利率、借款種類、用途、支付、還款保障及風險處置等要素和有關細節。對於保證擔保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需與擔保人簽訂書面擔保合同;對於抵***質***押擔保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須簽訂抵***質***押擔保合同,並辦理登記等相關法律手續。

  6、貸款發放

  貸款人應設立獨立的責任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發放稽核。貸款人在發放貸款前應確認借款人滿足合同約定的提款條件,並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對貸款資金的支付實施管理與控制,監督貸款資金按約定用途使用。

  7、貸款支付

  貸款人應設立獨立的責任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支付稽核和支付操作。採用貸款人受託支付的,貸款人應稽核交易資料是否符合合同約定條件。在稽核通過後,將貸款資金通過借款人賬戶支付給借款人交易物件。採用借款人支付方式的,貸款人應要求借款人定期彙總報告貸款資金支付情況,並通過賬戶分析、憑證查驗、現場調查等方式核查貸款支付是否符合約定用途。

  8、貸後管理

  貸後管理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發放後對合同執行情況及借款人經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或監控的信貸管理行為。其主要內容包括監督借款人的貸款使用情況、跟蹤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及其清償能力、檢查貸款抵***質***押品和擔保權益的完整性三個方面。其主要目的是督促借款人按合同約定用途合理使用貸款,及時發現並採取有效措施糾正、處理有問題貸款,並對貸款調查、審查與審批工作進行資訊反饋,及時調整與借款人合作的策略與內容。

  9、貸款回收與處置

  貸款回收與處置直接關係到銀行業金融機構預期收益的實現和信貸資金的安全,貸款到期按合同約定足額歸還本息,是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維護信用關係當事人各方權益的基本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提前提示借款人到期還本付息;對貸款需要展期的,貸款人應審慎評估展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科學確定展期期限,加強展期後管理;對於確因借款人暫時經營困難不能按期還款的,貸款人可與借款人協商貸款重組;對於不良貸款,貸款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和方式,予以核銷或保全處置。此外,一般還要進行信貸檔案管理。貸款結消後,該筆信貸業務即已完成,貸款人應及時將貸款的全部資料歸檔保管,並移交專職保管員對檔案資料的安全、完整和保密性負責。

  

信貸額度的基本資訊
信貸管理的基本架構
相關知識
信貸風險控制手段
期貨投資者風險控制手段有哪些
淺析商業信用風險控制決策中的敏感性
解析商業信用風險控制決策中的敏感性
信貸的風險控制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防範對策
財務控制中的風險控制
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的現狀與防範
合同管理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關於審計風險控制的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