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謙初中都沒畢業是怎麼創業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他的學歷只有初中水平,卻是真正的投資高手,20年來白手起家財富積累超過百億,卻依舊如馬拉松跑者般堅持不懈地工作。想知道更多詳細的內容,請看下文,小編將為您作詳細的解答。

  :20歲的叛逆萬元戶

  1963年11月,劉益謙出生在上海老城區一個普通家庭,用他自己的話是"下只角***意思相當於'貧民區'***的下只角"。年少時,家人為他取了個小名名叫"毛毛"。少年時的劉益謙和父母、倆兄弟一起擠在上海城隍廟附近老弄堂裡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裡,那時並沒有"創業"這個詞。小時候的他也沒有表現出與人不同的特色來。但這個地道的上海人,卻有著與生俱來的精明,也有著吃苦耐勞的務實精神與強烈的財富積累意識。

  1980年,還在讀初二的劉益謙就開始在上海富民街幫做皮包生意的舅舅做起了皮具生意。說是生意,其實就是一個家庭式的小作坊,以幫人做人造皮革包為主。手工做一個人造皮革手提包可以掙1塊錢。生意紅火後,他還外包給別人做,每天可以賺到100多塊錢。就這樣,劉益謙圍著這個作坊像個蜜蜂一樣,前後經營了十多年。

  1980年,還在讀初二的劉益謙就開始在上海富民街幫做皮包生意的舅舅做起了皮具生意。說是生意,其實就是一個家庭式的小作坊,以幫人做人造皮革包為主。手工做一個人造皮革手提包可以掙1塊錢。生意紅火後,他還外包給別人做,每天可以賺到100多塊錢。就這樣,劉益謙圍著這個作坊像個蜜蜂一樣,前後經營了十多年。

  後來,劉益謙曾對採訪他的記者回憶說,"如果我一直做包,說不定到了今天,生意也很大了。"那時候,我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箱包、服裝的生意是很好做的,只要去廣州進個貨就可以,在上海也不愁沒有銷路,盈利模式也比較簡單。

  但已經是"萬元戶"的劉益謙心裡並不是沒有憂慮,他每天都在想,"如果皮具生意不好做了,我拿什麼混飯吃啊?"基於這種考慮,1984年,20歲的劉益謙在上海老城隍廟的豫園附近租賃了一個十幾平米的商鋪,幹起了百貨批發兼零售。

  那時他常去南方進貨,坐火車回上海下車後卻總也打不到計程車,看著街頭零星的計程車,劉益謙很快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在1984年,劉益謙花了6000多元考取了一個駕照,從而成為上海最早自己出錢考駕照的人["

  就這樣,精明又勤勞的劉益謙經過自己的努力,年紀輕輕就成了當時人人豔羨的"萬元戶"。

  :30歲的資本富翁

  成為年輕萬元戶的劉益謙那時充其量算是一個勤勞致富的上海市民,不過很快他就找到了新的創富方式。

  與現今許多富豪害怕追溯"原罪"不同,劉益謙的原始積累來得辛苦,但也陽光。腦子活泛的他不願意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沉澱在銀行裡,他開始謀求新的出路。那時,改革開放後的第一輪通脹剛剛泛起,年息10.98%的3年期國庫券打折到6.5折、7折都很難賣出去。"六五折什麼概念?就是3年以後翻一倍,甚至不止。"不經意間,劉益謙就學會了流通的概念。就這樣,苦日子出身的劉益謙開始享受"錢生錢"的快樂。

  但讓他真正意識到資本的魔力,是在1990年。

  那時,中國證券市場在上海起步,在一個對股票和股市還缺乏理性認識的年代,人們瘋狂的致富慾望與背乎常理的股市淘金觀製造了大量的暴富機會,而劉益謙成了幸運者。1990年,豫園商城發行股票,由於劉益謙擁有豫園商城城隍廟市場的鋪面,他對該公司有信心。於是他以每股100元的價位,買入了100股豫園商城。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他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在豫園商城股票以失去理性的瘋狂勢頭一路狂漲的過程中,他居然能冒著巨大的風險一直持有,直到1991年,劉益謙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天價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就是這區區100股股票,使他躋身於百萬富翁的行列。

  從國債到股票的兩次買賣經歷,徹底打開了從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滾打的劉益謙的視野。

  1992年元月,"股票認購證"這一顯然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東西亮相上海灘,已經掘到第一桶金的劉益謙在這張面值為30元的認購證上又找到了新的機會。和那些集中在黃浦區工人文化宮的人們一起,劉益謙成了上海灘第一批認購證的專業炒家。他又一次演繹了當年最激動人心的造富故事。與別人不同,他簡單計算後發現中籤率約為10.3%。成本為3000元的百張認購證,最高被炒至1.9萬元。而若有10張中籤,轉手便是30萬元!於是,劉益謙選擇了在搖號前兩天以每百張20050元的高價大量收購,並與賣家約定在搖號日交款--依靠著這種零風險的"空麻袋背米"做法,劉益謙坐定江山。

  但他的第一次大敗也是出自於認購證。那年,他恰逢而立。

  1993年底,新疆某公司發行了一種認購證,憑此可以認購該公司次年發行的新股,劉益謙一下子投入了300多萬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4年認購證發行制度被取消,劉益謙損失了98%。

  也正是在30歲這年,劉益謙還陰差陽錯,涉足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行當。

  據稱,1993年他前往北京收購內部職工股,時逢北京嘉德拍賣行成立後舉行首次藝術品拍賣會。他的一個朋友花了18萬拍下兩幅字畫,最後卻讓劉益謙買單。與最早買股票一樣,劉益謙又一次稀裡糊塗地跨入了另一個暴富的領域--藝術品投資。

  據稱,1993年他前往北京收購內部職工股,時逢北京嘉德拍賣行成立後舉行首次藝術品拍賣會。他的一個朋友花了18萬拍下兩幅字畫,最後卻讓劉益謙買單。與最早買股票一樣,劉益謙又一次稀裡糊塗地跨入了另一個暴富的領域--藝術品投資。

  劉益謙是否是因為這樣而進入收藏界人們不得而知,人們知道的是,1994年以286萬元買下陳逸飛的《山地風》,1997年以214.5萬元買下吳湖帆的《如此多嬌圖》冊頁......被人稱為"神祕買家"的他,一次次成為藝術品行情的推手。

  :"法人股"催生"新理益"

  1994年底,已經擁有較為雄厚資金實力的劉益謙開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在與多家機構做空327國債的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了多頭主力中經開的凶悍勢力,他立刻由空翻多,躲過一劫。

  資本市場上的摸爬滾打使劉很快地發現新乳酪,而此時的他已經不滿足於單純地作個人投資者了,因為他發現更有吸引力的"資本金礦"是那些尚未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但這是個人投資者不允許進入的領域,劉益謙想到了成立公司。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劉益謙,總會順帶提到讓劉益謙聲名鵲起的"法人股"和"新理益集團",但鮮有人知"新理益"是劉益謙為"倒騰"法人股特意設立。2000年1月初,劉益謙看準了政府將推動國有法人股全流通問題的解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發起成立了新理益公司,目的就是在一級半市場收購法人股。如今"新理益"頻頻出現在諸多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而剛剛成立時,整個公司只有他自己以及分別負責外聯、財務和會計4個人。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劉益謙,總會順帶提到讓劉益謙聲名鵲起的"法人股"和"新理益集團",但鮮有人知"新理益"是劉益謙為"倒騰"法人股特意設立。2000年1月初,劉益謙看準了政府將推動國有法人股全流通問題的解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發起成立了新理益公司,目的就是在一級半市場收購法人股。如今"新理益"頻頻出現在諸多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而剛剛成立時,整個公司只有他自己以及分別負責外聯、財務和會計4個人。

  "新理益"這個名字也是劉益謙親自擬定的。"新"是新的時代、"理"是理念、"益"是收益,連在一起就是,在新的時候,需要用新的理念來獲得新的收益。而劉益謙也的確是把這一理念用到了極致。

  新理益很快就成為囤積法人股的大玩家。2000年10月,新理益通過競拍方式獲得瓊能源952萬股法人股,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在隨後的時間裡,新理益頻頻出手,以受讓或競拍的方式先後將河北華玉630萬股國家股、百科藥業***現名天茂集團***3 240.86萬股的法人股、安琪酵母2 000萬股法人股、上風高科450萬股法人股、威達醫械606.325萬股法人股、一汽轎車4 000多萬股法人股通通"吃下"。

  一則報道顯示,新理益一度持有15家上市公司累計約2.5億股的法人股,"法人股大王"的名頭因此而來。劉益謙低價吃進的法人股,不僅可通過將其質押給金融機構盤活資金,而且在法人股拍賣市場上還能倒手變現,攫取價差。例如,新理益投資的一汽轎車1 950萬股法人股的代價為1 950萬元,股改對價支付後剩1 625.13萬股,新理益累計獲利達到1.48億元;在安琪酵母身上,累計獲利1.8億元;在中體產業上獲利超過8億元......

  據媒體瞭解,2007年前後劉益謙成功丟擲持有的法人股後,獲得了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

  新理益集團財務報表顯示,截至2009年初,公司總資產約為24.94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約為17.25億元。在"2007胡潤百富榜"上,劉益謙位列第234名,資產為35億元。

  :轉身,成就"增發股大王"

  2009年6月份,京東方的一則增發公告引起世人關注。京東方定向增發,劉益謙通過下屬公司以16.8億元購得京東方7億股增發股。

  隨後劉益謙一發不可收,從2009年7月到12月,已先後參與保利地產、首開股份、金地集團、浦發銀行、中體產業、華電國際、東方電氣等公司的定向增發,且每次的出資額都在3億元以上,合計動用資金高達68.96億元。劉益謙的"法人股大王"也在2009年搖身一變成為"增發股大王"。

  :財富人生

  從一名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學生到身價數十億元的超級富翁,資本市場造就了劉益謙,讓他獲益極大,也讓劉益謙對市場比普通人更有敬畏之心。很多人在問到劉益謙對股市行情的看法時,他總是說"已經到了金子賣金子的價、銅賣銅的價格的時候了。"

  在投資暢銷書排行榜上,關於巴菲特、彼得林奇投資理念的書一向遙遙領先,以至於在很多場合,大家一談到投資,嘴巴上總是要蹦出這些人的名字,而劉益謙卻說,在投資方面,他自己沒有偶像。學習巴菲特或者學習彼得林奇都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能教條化。而對於他自己的評價,劉益謙只是認為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

  在投資暢銷書排行榜上,關於巴菲特、彼得林奇投資理念的書一向遙遙領先,以至於在很多場合,大家一談到投資,嘴巴上總是要蹦出這些人的名字,而劉益謙卻說,在投資方面,他自己沒有偶像。學習巴菲特或者學習彼得林奇都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能教條化。而對於他自己的評價,劉益謙只是認為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

  除資本投資外,劉益謙還愛好收藏,在國內收藏界頗具聲名。此外,房地產也是劉益謙愛好投資的領域,有媒體報道,他在上海著名的豪宅湯臣一品和湯臣高爾夫都擁有多處房產。

  回望多年來創富歷程,劉益謙說:"我沒有刻意地想,今天要這樣,明天要那樣。只是我在這個時點看到這個投資機會,我就做這個。過了這個時點,這個投資機會沒有了,有了新的東西,我就順其自然做新的東西,就是這麼簡單。"

  他認為"人生的確是像場馬拉松。不要在意在過程中,誰跑在了你前頭,而是要合理運用你的體力,爭取一個好的名次。但是千萬不要得意忘形,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人還要克服因為財富的增長而飛揚跋扈,駕馭不了財富的人的結果也會比較暗淡"。

  有了這份心態,或許,再過些年,沒有多少人會繼續談論曾經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取而代之的或許是"收藏家""著名投資者"劉益謙。

創業者沒資金怎麼創業
大學生創業首選無本生意
相關知識
劉益謙初中都沒畢業是怎麼創業
沒有學歷怎麼創業
沒有文化怎麼創業
大學生畢業後怎麼創業
大學畢業生怎麼創業
沒有資金怎麼創業起步
沒有資本怎麼創業
沒有專案怎麼創業
沒有技術怎麼創業
農民沒有文化怎麼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