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套路的比賽規則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武術可以強身健體,可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武術套路比賽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規則的。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武術套路比賽規則。

  武術套路比賽規則

  1. 武術競賽性質

  競賽分組

  型別分為:個人賽,團體賽,個人及團體賽。

  年齡分為:成年組,十八週歲以上含十八週歲;少年組,十二週歲至十八週歲以下; 兒童組,十二週歲以下。

  成績分為:甲、乙組。

  注: 競賽性質由競賽規程決定

  2. 武術競賽專案

  一、長拳。二.太極拳。三.南拳。四.劍術。五.刀 術。六.槍術。七.棍術。八.其他拳術。九.其他器械。十.對練專案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十一.集體專案集體拳術、集體單器械、集體雙器械、集體軟器械。

  其他拳術又可分為四類:

  一.形意、八卦、八極。

  二 .通臂、劈掛、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紅拳、華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為三類:

  一單器械。二.雙器械。三.軟器械。

  3. 武術競賽時裁判員服裝

  裁判員應著賽會規定的統一服裝,佩戴統一的裁判標誌

  4. 武術競賽運動員服裝

  一. 比賽時,必須穿規定的服裝

  二. 服裝上不得有多餘的附帶物。

  三. 鞋子為武術鞋或運動鞋。

  5. 武術競賽長拳套路內容規定

  一.拳、掌、勾三種拳型 和弓步、馬步、虛步、僕步、歇步五種步型,其中弓步不得少4次,馬步和虛步不得少於2 次,

  二.五種拳法其中衝拳不得少於5次、五種掌法和兩種肘法其中必須有一種進攻性肘法。

  三.屈伸、直襬、掃轉、擊響四種不同組別的腿法其中屈伸性腿法不得少於兩種三次。

  四.三種不同組別的平衡,其中必須有一種永續性平衡。。

  五.三種不同組別的跳躍。

  六.指定動作。

  6. 武術競賽太極拳套路的內容規定

  整個套路至少包括四種腿法和六種不同組別的動作, 發勁跳躍動作可做也可不做。

  7. 武術競賽南拳套路內容規定

  一.拳、掌、爪三種主要手型和馬步或一字馬步、二字馬步、弓步或丁字弓步、虛 步、 跪步或騎龍步及單、雙蝶步、獨立步五種步型。其中弓步不少於6次,馬步不少於4次,虛步、獨立步不少於2次。

  二.手法、肘法、橋法、步法中的一部分。

  三.三種不同的腿法動作。

  四.三種不同的跳躍動作。

  五.指定動作。

  8. 武術競賽刀術套路內容規定

  一.弓、僕、虛三種主要步型。弓步不少於4次,僕步和虛步不少於2次。

  二.不得少於八組不同組別的主要刀法。

  三.刀術套路纏頭刀和裹腦刀均不少於3次。

  四.指定動作。

  9.武術競賽劍術套路的內客規定

  一.弓步、僕步、虛步三種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僕步 和虛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於八組不同組別的主要劍法。

  三.劍術套路必須有三種不同組別的平衡,其中必須有兩種永續性平衡。

  四.指定動作。

  10.武術競賽槍術套路內容規定

  一.弓步、僕步、虛步三種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僕步和虛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於八組不同組別的主要槍法。

  三.完整的 "攔、拿、扎槍"不得少於10次。

  四.指定動作。

  11.武術競賽棍術套路的內容規定

  一.弓、僕、虛三種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僕步和虛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於八組不同組別的主要槍法。

  三.指定動作。

  12.武術競賽刀、劍的規格要求

  刀、劍的規格按運動員的身高確定使用的型號:

  型號;身高m; 刀、劍長度cm ;刀重量kg; 劍重量kg

  [1; 1.5以下;72 ;0.625 ;0.555]

  [2; 1.5—1.55以下; 74; 0.650; 0.565]

  [3; 1.55—1.60以下; 76; 0.675; 0.575]

  [4; 1.60—1.65以下; 78; 0.700; 0.600 ]

  [5; 1.65—1.70以下; 80; 0.725; 0.625]

  [6; 1.70—1.75以下; 82; 0.740; 0.633]

  [7; 1..75—1.85以下; 86; 0.810; 0.725]

  [8; 1.85以上; 90; 0.910; 0.775]

  刀的硬度:刀身直立,自重下垂不得出現明顯彎曲,應有一定彈性。

  劍的硬度:劍身直立,自重下垂,劍身不得彎曲。

  刀彩:不得超過刀的長度,綵綢上不得帶有其它附加飾物。

  刀劍在外力作用下彎至90度,彎曲3分鐘不變形。

  13.武術競賽槍的規格要求

  槍的長度不得短於本人直立舉手,從腳底到指端的長度。槍桿除槍尖外下半段的直徑為:成年男子不得少於2.30釐米;成年女子和男子少年組不得少於2.15釐米,少年女子組的不得少於2.00釐米;兒童組不受限制。槍纓的長度不得短於20釐米。

  14.武術競賽棍的規格要求

  棍的長度最短必須等於本人身高。棍身下半段的直徑與槍桿相同

  上半段的直徑不得少於如下規定:

  成年組男子:1.80釐米;

  成年組女子:1.60釐米;

  少年組男子;1.60釐米;

  少年組女子:1.40釐米;

  兒童組不受限制。

  15.武術競賽配樂規定

  除集體專案外,任何專案在比賽時均不得配樂。

  16.運動員比賽順序

  運動員的比賽順序應在競賽委員會的監督下,由編排組用電腦抽籤決定,或賽前由各隊派代表抽籤決定。臨場由運動員自己抽籤決定。

  17.武術套路的完成時間

  1長拳、南拳和刀、劍、槍、棍的自選套路,不得少於1分20秒。

  2太極拳自選套路3—4分鐘到3分鐘時,裁判長鳴哨示意。

  3太極拳競選套路5—6分鐘到5分鐘時,裁判長鳴哨示意。

  4太極劍、集體專案3—4分鐘到3分鐘時,裁判長鳴哨示意。

  5其它專案:單練不得少於1分20秒。對練不得少於50秒。

  6如分年齡組時,長拳、南拳和刀、劍、槍、棍的自選套路,成年組1分20 秒,少年組1分10秒,兒童組1分鐘。

  18.武術套路比賽的禮儀

  抱拳禮:並步站立,左掌右拳相抱於胸前左指根線與右拳稜相齊,齊胸高,拳、掌與胸間距為20—30釐米。

  抱刀禮:並步站立,左手抱刀,,刀刃向上;屈臂抬刀橫於胸前右手成掌,掌心附於左拇指第一指節,齊胸高並與胸距為20—30釐米。

  持劍禮:並步站立,左手持刀,屈臂抬劍,劍身貼前臂斜橫於胸前;掌附於左食指根節,高與胸齊,兩手與胸距為20—30釐米。

  持槍禮:並步站立,左手持槍棍把靠把端三分之一處,屈臂於胸前,槍棍身直立;右手成掌附於左拇指第二指節上,兩手與胸距為20—30釐米。

  武術套路的套路成因

  [1] 套路的產生原因是為了提到士兵身體素質,增強戰鬥力;或者是為了表演而加強藝術性的成分。

  [2] 套路是為了儲存武術的技擊動作,作為武術的基本訓練手段。還有人從中國傳統的禮儀出發,認為武術套路的產生是出於禮節性的需要。套路運動產生髮展動因

  要從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術本身的社會功能等三方面闡述武術套路發展的動因。

  武術套路的主要特點

  龐雜性

  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性,孕育了“自然體育”形態的武術,使其深具龐雜性的特點。中國武術從明代開始,就形成了眾多流派、拳家。人們常以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來形容武術。從拳種來說,僅從1986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成果統計來看,其中“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就達129種之多,還有許多小拳種,類同拳種,體系不完整的套路和功法,不計其數。甚至有些同一拳種,又有幾種技術流派。就其功能來說,一個拳種既可健身,又可修性,既可用於防身,又可用於娛樂觀賞包括自娛和他娛。從運動形式來看,既有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攻防動作編成的拳法和器械套路,又有實戰意義的對抗性競技格鬥,還有以針對某一項身體技能為主,進行專門強化訓練的各種功法。從風格流派上講,不僅有內、外家之說,南、北派之分,武當、少林之別,而且還有以各種門類劃分的“太極門”、“八卦門”、“形意門”、“地躺門”以及長拳類、短打類等等不同風格的派別。這些旨趣不同,剛柔各異的拳種套路,千姿百態的各種打法,使武術表現出形式內容龐雜、風格流派廣博的特點。

  造成這一狀況,原因是多方面的。歷史上的中國,是以一家一戶的個體自然經濟為基礎的,這種分散孤立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造成了不同地區的相對封閉性。傳統的宗法思想和宗法制,使人們聚族而居,形成強烈的凝聚力和排外性。這些特定的歷史環境,使武術技藝往往只流傳於一個家族中,或在某一地區流傳,這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拳種和流派。而且,武術是以個體身體運動為基礎的,由於習武者個人的身體條件、動機目的、文化素養等各不相同,表現在攻防動作上必然有所差異,因而也就會形成不同的技術風格和特點。同時,傳統的習慣於渾然一體的整體思維方式,使武術這一自然性體育萬能化,有著多元的社會功能,如一個家族的村落或地域,武術很可能成為其主要的文化生活,農閒時習武健身,在喜慶節日與廟會集市等場所歡慶娛樂,競武較藝。宗族糾紛時,又是械鬥自衛的手段。這種多元化的功能,也是導致武術龐雜化、多樣性特點的一個原因。

  內傾性

  中國文化是一種內傾文化。武術套路更體現了“道”的精神,修煉過程講究“身心俱煉”,它的運動技術主要以內外的整體和諧為特點。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中國武術歷來注重“內外合一”,與西方體育相比表現了更大的內傾性。所謂的“內”,主要指諸如心、神、意、氣等內在的心理品質,所謂的“外”,主要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體動作。俗話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它具有極豐富的內涵。長拳中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內外四法相合;形意拳中的“心與意和、意與氣和、氣與力和”等,都是這種“內外合一”,整體和諧要求的具體體現。

  武術套路的內傾性表現了中華民族重內、重意、重合、重直覺的文化心態,可謂“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既是最實際的,也是最理想的。武術技術、技法中的內涵,常常需要“反求諸己”的體悟,從反覆實踐中方能得其要領。“拳打千遍,身法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武術與其它具體的外在競技不同,難以劃定。武術勁力是靠以意領氣,以氣催力來實現。手、眼、身、步形體動勢是內在精、氣、神的反映,形與神,內與外是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內勁、內氣、內在意境,妙到令人玩味不盡,體味不盡,常常成為練習者體悟不止的“終身之藝”。

  武術套路內傾性特點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和中醫學理論的影響。“天人合一”給中國傳統哲學帶來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內外合一、主客合一等,中國傳統哲學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成為武術練功的指導思想。而傳統中醫的基礎理論則是武術訓練的生理學依據。如中醫理論認為,人的一身“惟精氣神”為三寶。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於是武術練功依照這一規律,通過各種方法來促進精、氣、神的轉化,並提出了“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理論。可見傳統文化的影響,正是中華武術的民族特色之所在。

  競藝性

  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指出,作為動物之一的人,為了生存與發展,亦具有競爭的本能。《晏子·春秋》:“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淮南子·道應》中:“爭者,人之所本也。”這些論述都認為競爭是人的本性。起源於搏殺格鬥的中國武術,自然也充滿著競爭性。如《管子·七法》中記載的“春秋角試”盛況,《典論·自序》中記載的曹丕以蔗為杖與奮威將軍比武,直至近代的“打擂臺”,都說明了人們從比武中顯示自身強大和戰勝對手的能力與渴望。尤其是在先秦封建文化的兩大支柱儒道體系尚未形成前,以技擊為基本特徵的武術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滿足競爭心理的重要競技活動。《春秋》有一段典型例證:魯嘻公元年魯國公子季友在戰場上擊敗莒拿軍隊,俘虜莒拿歸來,季友卻要與莒拿徒手相博,再決雄雌。這種追求戰場上勝利之外的另一種競技勝利的心態正是人們競爭性人格的表現。

  由此可以窺見,武術無論從技術原源、文化心態和倫理思想上反映了它具有強烈競爭性的一面,好勇、爭強、決勝是走向世界競技體壇的心理基礎。但是,隨著儒道思想的成熟、尤其是儒家思想佔據社會正統之後,對人們競爭天性的逐步壓抑,必然導致社會競技精神的逐漸萎縮。

  正如羅丹在《藝術哲學》中所指出的:“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氣候,它的變化決定這種藝術的出現”。對於武術套路也不例外。“道”的消極,順從,無為,“禪宗”的“無心”也從另一個側面對武術產生影響。農耕經濟孕育的和平文化追求的人際和諧,“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忠恕之道,“溫良恭謙讓”的儒家處世思想,無不對武術發生滲透、規範的作用。集儒道佛之大成的宋明理學,使“貴柔持靜”的思想得以大發展,此際相繼出現的內家拳系,明顯深受影響,偏重的不再是以“剛健”為主的“剛中寓柔”,而是以柔為主的“柔裡藏剛”,追求“不偏不倚”、“不如守中”的中庸、適度,“無過不及”、“鬆靜輕靈”的圓活,視武術為“仁者之藝”,武術套路的出現,使武術由外向向內傾,由“爭勝”向“爭理”與“仁義”扭轉,使它的競爭性逐漸向競藝性轉化。

  中國的藝術文化自宋以後走向平民的審美文化,傳統的整體思維方式,反映在藝術中最典型的就是整體藝術觀。武術套路也深受其影響,不僅技術藝術化,而且演練更加藝術化,尤其表現為整體的意境、神采、氣韻和對比襯托。在武術套路中,不僅著眼於一招一式、一拳一腳的技術和功力,同時也著眼於整套的勁力、協調、精神、節奏、內容、風格、結構、佈局所表現的功力和技巧。在傳統的技法中,尤注重從精神、節奏、風格中體現一種整體的意境,將自身“置於一個戰鬥的場合”,氣勢如虹,氣韻生動,表現出一種英武不屈、堅忍不拔的鬥志和氣概。少林武術中說:“身之將縱,步之存盡,手之出入,或進或退,或起或落,皆當一氣貫注”,以求“拳打一氣連,兵戰殺氣勇”《少林武術》。武術運動所創造的這種戰鬥的意境之美,可謂“韻外之致”、“言外之意”,令人神往,耐人尋味。湯一介先生曾談到中國文化的三大特性:一為崇尚自然,二為人與自然和諧,三為人際和諧德行實踐。傳統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特性逐漸地弱化了武術的競爭性,最終使其走向娛樂、走向競藝。


輕鬆長跑的技巧
新手跑步技巧
相關知識
武術套路的比賽規則有哪些
武術套路的比賽規則
網球運動的比賽規則有哪些
跳遠運動的比賽規則有哪些
武術比賽的競賽規則有哪些
黑牌的羽毛球比賽規則有哪些
手球比賽的競賽規則有哪些
羽毛球單打比賽規則有哪些
柔道比賽規則有哪些簡單介紹
業餘拳擊比賽規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