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老闆勵志事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網路創業也不再是陌生的詞彙和少數人才會有的創業夢想。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在中國,約有40萬人在從事網遊代練這一職業。簡單說,就是收人錢財,替人打遊戲。4月24日,業內精英丁先生和某知名雜誌詳細聊起了這份“苦逼”的工作:從代練、與遊戲公司的鬥智鬥勇、如何打通國際市場一直談到怎樣戒掉網癮。

  丁先生的職業是網遊代練,大連人,今年23歲。主要代練活躍的區域:《魔獸世界》、《DNF》、《夢幻西遊》、《FIFAOL3》。

  年收入:30萬元

  當我們問起他當初是怎麼入行的?其實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丁先生因為喜歡玩遊戲,大學幾個舍友每天在網咖刷夜,後來掛科一堆,沒拿到畢業證,從此就走上了這條路……

  當時走火入魔,除了玩遊戲什麼也不想幹。當時我們玩遊戲會建公會,公會裡什麼人都有,大都是一事無成的屌絲,也夾雜著幾個出手闊綽的“高富帥”,經常用人民幣來買我們在遊戲裡打到的高階道具,當時有一次交易我賺了兩百塊人民幣,夠我半個月的網費了……我就開始想,如果這件事真的有利可圖,為什麼不利用它多賺點呢?

  於是我和三個最好的哥們在網咖駐紮了小半年,只是偶爾回宿舍換換衣服睡個覺。後來大家湊了五千塊,就弄了幾臺二手電腦,在郊區租了個平房,吃喝拉撒全在裡面。

  事實上我們後來才知道我們走上了遊戲工作室的道路。

  因為事情很多很雜,所以幾個哥們也是有分工的,我負責宣傳,專門去各大遊戲論壇發帖拉客,維護淘寶店,他們則一個負責管理所有的代練業務,一個負責機器的維護。

  後來越來越上手了,就4個人輪流盯著,手動部共12臺機器,每臺機器配有兩名代練。這兩名代練日夜輪班,每人每天工作時間為12小時。每半個月,上晚班和上白班的代練換一次。每週二晚上,伺服器例行維護,趕上夜班的代練就可以休息……

  只有人氣比較旺的遊戲我們都會嘗試,比如《傳奇》 、《奇蹟》、《夢幻西遊》 、《魔獸世界》、《地下城與勇士》……當然,我們喜歡選擇那些更容易賺錢的遊戲。

  事實上游戲工作室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容易。

  因為很多遊戲都是死在代練和外掛的手上,所以遊戲公司會想盡辦法消滅我們。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遊的機制決定它不可能是無懈可擊的,我們總有辦法找到盈利模式。有時國內實在沒什麼好專案,甚至會去國外轉一轉。

  雖然老外的勞動成本比我們更高,消費能力普遍也更強,當然,外國人的生意也是很難做的。能玩外服的代練工人不好找,一旦遇上售後問題也很難解決。所以我招了兩個英語系畢業生,負責擔任歐美市場的客服,同時負責翻譯遊戲的更新、維護公告。

  遊戲工作室的轉型之路

  不過我們也在轉型。有的遊戲必須人工代練,有的遊戲通過電腦掛機就可以,我們現在更傾向於選擇後面這種方式。

  首先,作坊和工廠的規模是不能相比的,我們會和業內最資深的程式設計師合作,讓他們製作專用的外掛。這些外掛和在網站上能下載到的不太一樣,因為網上能下載的外掛程式會流入到遊戲公司,遊戲公司能輕鬆地找到解決方案。而我們工作室使用的外掛程式則不會流入到遊戲公司手中。所以,我們在代練各種遊戲時就比較安全。

  我們普通玩家通常會抱怨外掛讓網遊變得毫無樂趣,甚至嚴重影響了網遊的平衡性,但為什麼外掛能夠風行起來了,他道出了多年來的體會:“網路遊戲和單機遊戲的趣味點不太一樣,在中國更是如此,中國玩家的樂趣並不來自於遊戲本身,而來自於等級、裝備和虛擬身份給他們帶來的滿足感。玩網路遊戲想要牛逼,要麼你就花時間,要麼你就花錢。”

  事實上我工作室的大部分小客戶都是普通玩家,大客戶以公司白領為主,出手最闊綽的都是些公司高管、老闆、富二代。

  前幾年網遊興盛的時候賺了很多錢,甚至已經在寫字樓裡租了辦公室,工作環境和剛創業的IT公司也沒什麼區別了。可混到我們這個地步的實在鳳毛麟角,然而大多數代練幹不了多久就會放棄,太辛苦、賺的少是一回事,家人給的壓力也很多。

  遊戲工作室的心酸,其實並沒有那麼好玩

  作為灰色產業,沒有法律認可,沒有行業規範,屬於相對低端的技術職業,雖然憑本事賺錢,沒什麼丟人的,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把這個行業洗白,變成一個正當IT公司……你看,我正打算裝個打卡機,讓大家每天打卡上班。

  現在我的公司也實行專案制,除了底薪500塊外,賺多少取決於他完成了多少單子,一個剛入行合格的代練一個月應該能賺到1500塊以上,因為員工流動性太大了。所以通常代練員工的收入和他的工齡直接掛鉤,力求能夠留下老員工。

  工作室的新員工基本上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些待業青年和網咖網管給我們做兼職。總之,都是很喜歡玩遊戲的人。

  問:代練的人對遊戲很熱愛嗎,即使是這麼辛苦和不安穩的職業?

  ”呵呵,就算你老婆是林志玲,久了也要膩的……所以我看到那些網癮治療所就覺得好笑,用得著那麼麻煩?直接把人送我這裡幹兩個月,保證他一看到遊戲就想吐。”

  二

  吳滋峰,上海手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7月在上海創辦公司,旗下“貝思客”是一個網際網路烘焙品牌,目前有經典系列以及極致蛋糕系列兩大系列。“貝思客”主要以網際網路思維為依託,利用O2O線上線下互動銷售。利用CRM管理系統收集使用者體驗,進一步完善產品和服務。

  日前不少博噱頭的網際網路品牌陸續死掉或勉強維持,網際網路創業老兵吳滋峰認為,網際網路思維需要時間去試錯,於烘焙產業而言,高毛利時代即將結束,真正抓住烘焙業PV、IP以及使用者轉化率才能活下去。一款白羊座蛋糕,女性使用者下單率高達9成。但為何一款金牛座蛋糕,男女使用者比例卻為五五分?吳滋峰稱這些微妙的細節才是網際網路撬動傳統烘焙市場的武器。

  屌絲市場初體驗

  吳滋峰是一個網際網路老兵,或者說是網際網路創業老兵。

  在上海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正值出國熱,去德國工作了一段時間,卻發現在那裡找不到網際網路的創業氛圍,而此時中國網際網路卻迎來了黃金時期,吳滋峰索性回國創業。

  回國後第一份工作就是每天寫閘道器、寫程式碼的“程式猿”。“受不了這份寂寞”,於是跳去了網路遊戲公司,全面負責公司的無線增值業務收入。在這家處於颱風口的公司讓他找到了想要的“刺激感”。他回憶說:“當時網遊的概念非常新,整個市場上也就十多個。8個月內公司從30多個員工變成300多員工,收入從無到月入兩三千萬。”

  談到彼時工作的感覺,吳滋峰難掩興奮。他說:“那時每天吃喝拉撒睡24小時都泡在工作室,這就是創業的感覺。”這段經歷也堅定了他以後要做網際網路的決心。

  積累了豐富的網際網路網遊經驗,他又回到上海地方網際網路門戶東方網從事產品渠道工作。不同行業的經驗再加上技術背景,吳滋峰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組建了網咖廣告軟體團隊。

  創業的主要市場瞄準了網咖資源。切入點就是通過網際網路客戶端來控制網咖資源,即在瀏覽器外掛等位置提供廣告服務。很多大品牌會認為網咖屬於比較低端的屌絲場所,所以當時主要客戶主要以網遊產品、屌絲快消品***方便麵、飲料、香菸、餅乾***為主。據吳滋峰透露,“當時覆蓋了全國數十家網咖連鎖企業。”

  可惜好日子不長。當時國家開始加大力度對網咖進行整頓,受到政策影響,很多網咖就開始用網管軟體去做計費網管系統等,更多的合作伙伴則選擇免費的官方軟體,同時網咖監管也越來越緊,團隊“壓力山大”。吳滋峰透露:“感覺到風向標不對,所以當時以250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一知名網咖管理軟體。”

  左右,骨子裡就“愛好”創業的吳滋峰開始創立手遊團隊。

  吳滋峰迴憶:“當時拿了一筆投資,專注在MTK平臺上開發遊戲,那時候不像現在智慧機一樣可以下載應用。”吳滋峰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了在這種不開源的手機上進行內容實施更新,再下載給使用者。

  雖然方向是對的,但好景不長,團隊發現,MTK的使用者留存越來越差,大多數使用者都朝著智慧機去發展。當時為何不堅持做手遊?吳滋峰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優劣勢。他分析:“安卓使用者可以瞬間下載上百產品。這時候想成功大多靠產品的優點,像我們這樣比較小的公司,面對大公司的圍剿,研發就乏力了。運作了一段時間又賣掉了。”

  此時,已有近十年的網際網路。他說:“這十年一直在為使用者提供資訊類的東西,總覺得很飄渺。比如我們到底給收入提供了多少價值,這個沒有辦法衡量。慢慢開始希望找到一個網際網路跟實體行業結合的點。”這個點便是用網際網路做烘焙。

  “蛋糕歐巴”進行時

  印象中苦逼“程式猿”出身的技術男轉型時尚偶像派的“蛋糕歐巴”,這轉型靠譜嗎?吳滋峰的解釋是“蛋糕僅是載體,跟網遊和即時通訊產品一樣的思維去運作”。

  其實還走了一小段彎路。開始手樂餐飲主要跟大的主流蛋糕店合作,去做一家垂直烘焙蛋糕電商網站。但高成本及過低的毛利,開始轉型做自主品牌,當年下半年,手樂餐飲推出了自有的線上蛋糕品牌。但線上訂購蛋糕的習慣並沒有真正被培養起來。

  現在手樂餐飲主要以“線上官網銷售+中央廚房生產+自有物流配送的路線”。經過一年試水,底,又推出了一個名為“極致蛋糕”的新品牌,與之前的蛋糕品牌配合銷售。注意到這款蛋糕幾乎蓋上當下流行的所有概念,諸如網際網路思維、雲配送、粉絲效應。

  是博噱頭炒概念嗎?

  吳滋峰認為,用網際網路思維對傳統行業的改變是需要過程的。他以物流為例解釋,相對於傳統烘焙企業,這款蛋糕的物流時效性控制在2小時內。如何做到?

  配送員帶著蛋糕分佈在市區中,每一個流動的配送員就相當於移動的倉庫。當線上接單後,距離訂單位置最近的配送員會接到資訊。這樣,蛋糕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送到使用者手中。但這樣一來,一是產生較貴的物流成本,二是材料浪費成本。對此,吳滋峰認為物流的投入對於烘焙的成本是必不可少的。蛋糕的製作原料、工藝相比來說並不複雜,同行之間的差異也不會太大,因此吳滋峰就覺得,想要和同行做出差異,就要在服務、理念和消費者體驗上下工夫。

  極致蛋糕的主要定位在80、90後人群。首先他們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是在星座上做文章。今年3月份陸續推出了白羊座、金牛座蛋糕。團隊發現,白羊座女性使用者偏高,下單率超過9成,幾乎沒有男生。而金牛座巧克力蛋糕卻有一半男生一半女生選擇。為此,團隊還專門請了星象師,他們根據出生時間和地點等內容,為不同星座設計專屬蛋糕,甚至在產品上線時間都跟星座相關。

  如果僅是星座,可能更多使用者都只是為了嚐鮮,如何留住使用者?

  粉絲經濟

  吳滋峰表示,極致蛋糕將在線上線下融入更多社交元素。比如不定期組織線下活動,讓會員們在享受美味之餘,可以邂逅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在這種交友方式中收穫友誼。

  小米模式裡很重要的一點是粉絲經濟,同小米最初時一樣,極致蛋糕也很注重培養自己的核心死忠粉絲和大量分享型粉絲,常見的社會化營銷之外,極致蛋糕還會讓粉絲參與決定下個月的新款樣式,吳滋峰介紹說自己和管理團隊每個月會出席自家的新品釋出會,邀請粉絲試吃,在幾款不同設計的蛋糕中選出下月新款,以此來培養粉絲的主人翁意識,並能聽到最及時的使用者反饋。

  到現在,吳滋峰的團隊共有將近190人,常規的研發、配送和地推團隊外,極致蛋糕還有一個約為20人的客戶關係管理團隊。去年年底,極致蛋糕獲得了一筆額度在百萬美金級別的天使投資,投資方為上海嘉定創投和國內某投資機構。

  對比之前幾次創業,吳滋峰都是在面對大佬圍剿時,洞察到行業的發展趨勢,然後用最合適的價錢“明哲保身”,同時賺得了個好價錢。但這次,吳滋峰卻認為,傳統烘焙品牌並沒有優勢,對其構不成威脅。對於這位網際網路老兵來說,如果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不做,他的“蛋糕”非常大。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在校大學生畢業前創業百萬
網際網路成功老闆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網際網路創業老闆勵志事蹟
農村創業致富勵志事蹟
女性創業致富勵志事蹟
創業青春勵志事蹟
創業奮鬥勵志事蹟
創業奮鬥勵志事蹟
網際網路創業老闆奮鬥經歷
網際網路創業老闆的奮鬥史
網路創業老闆致富的故事
在網際網路創業成功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