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成功老闆創業致富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年輕人網路創業正成為年輕人社會實踐和就業的熱門選擇之一。很多人都選擇到網路上尋找創業致富的機遇,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毫無疑問,拉勾網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公司招聘人才的必爭之地。而從專案立項時估值不足千萬,到現在獲得了啟明創投領投、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跟投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由此估值高達1.5億美元。拉勾網一年時間,已經在網際網路行業人盡皆知。要知道,去年7月分這家網站才剛剛上線。

  拉勾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高的估值,還因為各項資料都顯示公司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目前,拉勾的使用者數已經超過100萬,簡歷投遞量超過300萬人次,服務了2萬家網際網路公司,釋出了12萬個有效職位,每天有5000人在上面找工作。

  線上招聘領域也不是什麼藍海,之前就有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巨頭耕耘多年,最近幾年又冒出了獵聘網、大街網等新銳。一家這麼小的創業公司,為什麼能夠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殺出重圍?創業故事網總結出了“團隊、定位、產品、流量”八個字,供大家參考:

  一、團隊:激情與互補

  拉勾網有三位90後創始人:許單單、馬德龍和鮑艾樂,他們也都是3W咖啡的創始人。當初3W咖啡成立之後一度比較困難,很多人都陸續離開了,他們三人全職投入才得以堅持下來,這也說明他們三人很有創業的激情,願意為了自己的夢想去付出。

  其次,他們三人都在騰訊工作過,受過相同的企業文化的薰陶,這也使得他們之間溝通起來比較順暢。三人也確實很互補,許單單做過網際網路分析師,對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大趨勢非常瞭解,能夠把握住大方向;馬德龍做過產品,是網際網路最缺的產品經理;鮑艾樂是一位很活躍的女孩,很適合做業務拓展和發展外部資源。

  二、定位:只做並做好細分領域

  從創業開始,拉勾網明智地選擇了增長最快、也最容易標準化的一個招聘領域,那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他們觀察到,最近幾年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迅猛,網際網路大公司仍處在高速擴張期,傳統企業也紛紛成立網際網路部門,大量的創業企業也聚焦在網際網路領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那就是招到合適的網際網路人才。

  由此,他們定下了一個策略:集中所有的精力,心無旁騖地專注於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事實證明這是對的,一個是這個市場足夠大,另一個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確實也更傾向於通過網際網路來招聘。

  三、產品:以使用者而不是客戶為中心

  如今,“以使用者為中心”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網際網路思維之一。不過,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要堅持住這一點並非易事。你是不是敢於為了求職者的利益,拒絕那些掏出真金白銀的企業客戶的要求?

  過去,線上招聘網站一直有兩大痼疾:一是精準度差,職位描述非常含糊,薪酬待遇經常都要“面議”;二是很多公司的HR很少回覆簡歷,求職者不明白公司的想法,只能一味等待。拉勾敢於打出“面議你妹!”的口號,強制要求招聘企業釋出的職位資訊中必須有薪資水平。此外,拉勾還通過技術手段,強制要求招聘企業的HR必須閱讀、回覆收到的每一封簡歷。這就使得求職者的使用者體驗很不錯,口碑相傳之後,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紛紛上去註冊並完善簡歷。而有了足夠多的求職者資訊之後,何愁招聘企業不找上門來?

  四、流量:不做社交做工具、不做APP做O2O

  很多朋友會很好奇,拉勾怎麼能夠在一年時間裡就拉過來100萬用戶?其實,拉勾也經歷了試錯的過程。一開始拉勾也是想做個類似LinkedIN的社交招聘網站,後來發現這個想法在中國行不通,中國人的工作和生活是不分家的,所有的溝通都是到QQ和微信上解決,再做一個社交產品難上加難。拉勾沒做幾個月,就發現數據非常不理想,於是拋棄了社交的想法,轉而做了很多的招聘工具,結果效果很不錯。

  早在去年,拉勾就決定不做自己的APP,在APP如火如荼的當時,這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他們之所以不做APP,也是因為看到了APP的流量困境:只有進入了各大應用商店榜單的APP才能被使用者關注並下載,而要進入榜單必須花費大量的市場推廣費用。與其這樣,不如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網站和微信服務號,通過口碑來吸引使用者。幸運的是,線上招聘這個領域本來就有很好的商業模式,並不需要那麼海量的流量和使用者。

  當然,要找到最初的1萬個、10萬個使用者確實很難。他們充分發掘了自己的另一塊資產——3W咖啡館。目前,他們在北京和深圳各開了一家咖啡館,別看只有兩家,能量著實不小。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3W咖啡館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人士的聚集之地,這裡每天都有網際網路公司舉辦各種釋出會和沙龍,吸引了大批網際網路人士前來光顧。他們非常注重收集這些到會人員的資訊,鼓勵這些人去拉勾註冊和完善簡歷。如果你最近去過北京中關村的3W咖啡館,就會發現咖啡館的外立面幾乎全部被徐小平***拉勾的天使投資人之一***的拉勾廣告覆蓋。與此同時,他們也做線上推廣,曾經在虎嗅網上看到拉勾釋出的職位資訊,那裡也是網際網路從業者喜歡光顧的地方。

  其實,對於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來說,團隊、定位、產品、流量都是繞不過去的四個方面;因此,拉勾的做法對於創業者特別是網際網路創業者應該會有一些啟示。像拉勾網、大學論壇、應屆生招聘網等垂直領域的招聘網站,依舊很大的影響力,效率也很高,將來可能越來越重要。

  二

  今年23歲的阿迪力·買買提吐熱,來自新疆喀什的維吾爾族一個切糕世家,他的父母靠售賣切糕養大了六個子女。他現在是湖南長沙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大學期間懂事的阿迪力邊打工邊學習,希望能減輕家裡的負擔。阿迪力做夢也沒有想過,自己做的瑪仁糖能銷往全國各地,廣受喜愛,也是淘寶網切糕***瑪仁糖***銷售冠軍。

  5月2日晚,《舌尖上的中國2:時節》播放了新疆特色小吃——切糕,這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當晚就有不少人拿起手機、開啟電腦,在淘寶上查詢切糕的價格。“在《舌尖2》看到切糕時,我知道我們的商機來了。”昨日,當阿迪力回想起十幾天前那一幕時,話音裡仍有一絲激動。

  節目播出後,阿迪力掛在電腦上的阿里旺旺一直閃個不停,“老闆,你們的切糕和電視裡的是一樣的不?”、“切糕的產地在長沙?這是你們自己做的嗎?”買家的詢問一個接一個彈了出來。紀錄片播完的當晚,阿迪力的淘寶切糕店就售出300單。他的合夥人長沙理工大學大四學生蔣金亞、大三學生蔣春楊一時間難以置信。

  阿迪力意識到,當天的300單只是個開始。他和合夥人立即著手準備,蔣春楊在網上負責客服,蔣金亞叫同學和附近居民來幫忙,而阿迪力則忙著給遠在喀什的父母打電話,讓父母備足核桃、杏仁、葡萄乾發往長沙。

  阿迪力做了20多盤瑪仁糖,僅5月3日、4日兩天,他們的淘寶切糕店累計銷售切糕超6000單,銷售額超過25萬元,而在此後的一個星期,平均每天的營業額也在10萬元以上。“這事要放在兩年前,我想都不敢想。”阿迪力說。

  兩年前的阿迪力為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學校勤工儉學,有一天,同學向他提議將瑪仁糖放在網上賣,他動了心。

  “以前只是聽阿迪力說過,瑪仁糖特別好吃。”蔣金亞說,寒假過後開學時,阿迪力從家鄉帶來了自己做的瑪仁糖,那味道真不錯。

  12月25日,兩人湊到3萬元本錢,將網店開起來,“那時我們沒裝置,只能挑選街上製作比較好的切糕放在網上賣,但是顧客評價並不好。”阿迪力說,為了讓大家品嚐到正宗的瑪仁糖,他決定自己動手製作。

  當阿迪力的電話打回家鄉,希望父母能幫忙快遞核桃仁、葡萄乾時,阿迪力的父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上大學的兒子要去賣瑪仁糖?

  阿迪力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父親是第三代切糕傳人,父母靠賣瑪仁糖養活了阿迪力兄弟姐妹6人。

  “當時我父母都不同意,他們希望我好好學習。”阿迪力說,在他的記憶中,他家附近村子每週有3次集市,每一次,父親都會牽著馱上瑪仁糖的毛驢,在集市上叫賣一整天。

  因為深知賣瑪仁糖既辛苦又不賺錢,父親不想讓孩子再從事這個行業。但經過一整天的勸說,阿迪力最終說服了父母,隨著網店的生意越來越好,阿迪力的家裡人也逐漸支援他。

  如今,阿迪力和同學們的故事被當地媒體所關注,得知阿迪力他們想申請QS標誌,進入超市銷售,昨日,長沙當地質監部門開始幫他們辦理相關食品經營手續。阿迪力說,他的夢想就是要讓更多人品嚐到家鄉的正宗美食。

  創業故事網:瑪仁糖是一種新疆維吾爾族民眾採用傳統工藝,選用核桃仁、葡萄乾等原料熬製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因出售時一般用刀從大塊瑪仁糖上切下小塊,因此又被稱作“切糕”。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網際網路成功老闆創業經過
網際網路創業老闆奮鬥經歷
相關知識
網際網路成功老闆創業致富史
網際網路成功老闆創業故事
網際網路成功老闆創業經過
成功女士創業致富故事
成功名人創業致富案例
成功名人創業致富例項
成功名人創業致富故事
成功人士創業致富事蹟
成功人士創業致富事蹟
成功女性創業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