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創業參考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白領,或許在崗位上他們能力出眾,但是一旦脫離公司進行創業,原先的不足便會放大。白領創業有時候比上班更辛苦。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白領女子做大美麗事業

  林慧娟,瑤族人,大學讀涉外經濟專業,畢業後憑藉過人的學業順利成為一家出口企業的員工,這令同學們羨慕不已。在公司林慧娟勤奮上進,半年後成為業務尖子,一年後更是躍升為部門經理,工資從當初兩千元,漲到一萬多元。轉眼,那位曾經還有些許青澀的女孩,嬗變成為職場叱吒風雲的精英。

  2006年林慧娟是參加工作的第五年頭。作為業務經理,經常會帶客戶去一些正規的浴場休閒。細心的她發現浴場這個行業真是大有錢賺,其實,保健行業暴利可圖一點不難理解。“有段時間我冥思苦想,如何介入保健行業”,林慧娟說。

  在介入之前,林慧娟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是年8月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她果斷辭職,創辦了雲南雲瑤瑤藥有限公司。經過思考、調研,最終林慧娟鎖定瑤浴,自己本身就是瑤族人,本身懂得瑤浴的祕方,瑤族浴不僅是民族的瑰寶,且有藥浴特色功效,對女性具有美容排毒養顏膠囊之功效,還可以治癒關節炎、面板病、風溼病等很多疾病。但是都僅僅流於民間百姓家庭使用,沒能投入市場化運作。如今自己做可以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林慧娟為自己賦予了這樣一種責任。她決定利用瑤浴祖傳的祕方開發瑤浴產品,並請人專業人士起了名,命名為雲瑤,口號就是:千年祖傳之祕方,天地精華之雲瑤。

  瑤浴的諸多好處林慧娟是一清二楚,所以對於開發瑤浴產品她非常自信。2008年12月,歷時200多天的奮鬥,雲瑤浴第一批現代化包裝下的產品終於下線了,幾千年的瑤浴要走出大山了。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林慧娟帶領公司研發人員,進一步對產品做了更為科學、精細的定位,先後開發出五大類產品:鬆筋活絡型、養心安神型、女性修復型、排毒養顏型。、補益生肌型。第三,雲瑤產品屬於暴利型產品,它為投資者留足了利潤空間。雲瑤產品原材料只有在瑤族當地才有,而這些原材料成本都比較低,因此一包雲瑤產品進價只需要10元。但是零售可高達130至150元。一套10盒,進價只有100元,而零售可以賣到1380元,為了有利於開拓市場,公司還為購滿10套的消費者,送一個木質浴盆,回家就可以沐瑤浴。

  她讓“要死”的美容店復活

  董欣,是林慧娟以前的同事,也是閨蜜。當年林慧娟創業,如果說還有朋友支援的話,那就是董欣了。因此,當林慧娟創業走上軌道後,董欣加入了進來。隨著雲瑤一天天火了起來,一包雲瑤居然可賺到100多元,一套可以賺1000多元,利潤太誘人,董欣眼饞了。她向林慧娟提出來,回老家四川做雲瑤代理。好姐妹有這樣的想法林慧娟當然支援。

  但是董欣過去是一名文員,實戰營銷一竅不通,怎麼辦?商戰如戰場,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首先要知己?當然是對自己的產品瞭然於胸,比方雲瑤浴的文化,雲瑤浴的知識,雲瑤浴營銷系統等等。而這一切董欣不用擔心,都由公司營銷培訓來完成。董欣招兵買馬一番就緒後,公司派營銷專員對員工進行了完整、科學的前期培訓,林慧娟就是要盡最大努力,讓工作人員有目的出發,有自信的出發。

  緊接著是如何選擇市場進攻點?經過分析,公司和林慧娟都建議董欣先向當地的美容院進發,並分以下四步走,所謂公司“四槍”營銷戰。

  第一步,發放傳單。有目的向美容院發放傳單,注意不是隨意向路人發放傳單。雲瑤浴每一份傳單都印刷精美,風格高雅,上印有詳盡的雲瑤雲瑤文化、功效的等等一系列介紹。如此進行有目的的前期滲透。

  第二步、電話營銷。客戶在接到傳單後,如果感興趣會打電話,切記電話裡不要講太多話,你也別想在電話裡成交單子。電話營銷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約見客戶面談,確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約見客戶。董欣派員工將傳單發出後,第二天果然不少美容院老闆打電話。其中一位老闆心情非常迫切,代銷產品的願望非常強烈,電話中說她的美容店已經賠了50萬。董欣藉機接待客戶正忙,希望她留下***,第二天詳細面談,對方非常樂意接受了。

  第三步、開展雲瑤浴美麗知識講座。通過和消費者面對面溝通,尋求他們對雲瑤浴的認識,認知,肯定。

  第四步,美容院舉行免費體驗。親身體驗第一天,由於前期講座到位,加上是禮拜天。所以當天人山人海,最後美容店都被擠滿了,排隊等候,免費體驗當然人山人海,關鍵是免費午餐後,能否留住顧客。令老闆可喜的是雲瑤浴產品銷量節節攀升,每個月銷量突破萬元。後來乾脆她將美容店改頭換面為“雲瑤浴美容理療院”,還開闢了男女中老年瑤浴專區,生意更加火爆了。

  幫助一個美容店起死回生,董欣居然還成了店老闆的“救命”恩人,這讓董欣非常有成就感,不僅賺了錢,還幫了人。其實好產品,有特色的產品就是如此,總會給人以不斷的驚喜。之後董欣更加自信了,更多的美容店被董欣逐漸佔領,強勁的資本加劇市場規模膨脹,此時董欣瞄準了化妝品店,讓她銷量進一步飆升,董欣賺了個盆滿缽盈,開業第一個季董欣就贏利50萬元。

  白領開特產店年入100萬

  阿強原來是成都某國企辦公室主任,迎來送往的,都是他負責,大多數時候他都要去特產店買些特產送給外地以及國外的客人,有的客人覺得好吃還找阿強再買呢

  阿強覺得賣特產是個商機呀,同時他做辦公室主任也做煩了,人到中年,不博一把一輩子就這樣了,於是他痛下決心,從單位內退,專心開起他的四川特產店。

  特產店分景區店,商圈店和社群店,阿強呢一開始不敢一下子把攤子搞太大,選了一個大型的居民區,開了一個70平方左右的四川特產店。

  可是等到阿強把店開出來的時候,他原來認識的一些國企朋友都不敢要貨了呢,後來一問同行,才知道整個特產行業團購大幅下滑,商務禮品需求也減少很多。如今送禮的少了,公款買特產的更少了。阿強傳統的人脈資源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咋辦?阿強決定迎接市場的洗禮,一切從市場出發。他出了這麼幾招,把特產店帶動了一個新的高度,70平特產店,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過年,賺了100多萬!

  第一招,果斷改變特產店的品類組合!

  原來的品類主要是送禮需求的,有茶葉、酒水、臘肉香腸、張飛牛肉、豆乾、何首烏等等,全是四川的名優特產;現在增加了日常需要的滷味,還賣青海特有的老酸奶呢,還有農副產品,例如土雞蛋、野生木耳等乾貨,這些品類都是小區居民日常所需要滴

  第二招,天天促銷

  原來也搞促銷,但是都是特產打個折,辦個會員卡優惠,現在搞日常品類促銷,例如四川名雞劍門關土雞,滷煮後38塊一隻,這樣吸引很多社群居民來搶購呀,阿強賣這個雞也就保個本,但是帶動了店裡其他日常品類的銷售

  第三招,會員特惠制

  辦1000送200,而且還享受每日特價,就是說每天特價的量是有限滴,會員優先,例如那個38塊的滷煮劍門關土雞,也許今天就198只,會員先可以電話訂購搶先得!這一招基本把小區的會員家庭送禮的需求全部搞定,因為你在我這店裡有錢存著呢,你要送禮那是不可能去別的地方買滴,而且我這東西還便宜呢

  第四招,朋友圈活動擴充套件商圈

  雖然店開在小區,但是光做一個小區的生意那是不夠滴,咋辦,阿強設計了一個喊朋友送特產的活動,喊的朋友幫你點讚的越多,排前10名的都有免費大獎,那些參與的朋友也可以到店領取3個土雞蛋滴。這個活動通過口碑傳播,以及朋友圈的傳播,一下子擴充套件了很多銷量。

  第五招,外地客戶私人定製

  針對阿強做辦公室主任積累的客戶資源,阿強推出來私人定製服務,就是幫遠方的朋友定製各種禮品,也可以幫遠方的朋友直接把貨發給朋友的朋友,每年1年下來,這樣定製服務賺了50多萬呢。

  更多的招就不能說了哈,很多老闆紛紛找胡老師俺的麻煩,說俺洩露商業機密,胡老師也有苦衷呀,親!

  一年下來,阿強盤算了一下,這個店投入了60萬,店的銷售額達到了500萬,15%的純利潤,店本身賺了75萬,再加上私人定製服務的50多萬,一年下來純利120多萬呢!

  接下來,阿強有更大的野心,他想用移動互聯的方法去改造現有不賺錢的特產店,因為成都的特產店已經遠遠供大於求,他自己開速度慢而且資金壓力特別大,阿強就想把自己一年的運營經驗複製到別人的店去。然後呢,可以做自有品牌,可以做全渠道銷售,可以做很多很多東西呀。

  具體阿強會做哪些東西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哈,胡老師相信,阿強童鞋一定會在成都的特產界做出一番事業滴 ,因為他已經走出來成功的第一步啊!

  放棄白領去創業,20萬元投資特產生意結果失敗

  4年時間,20萬元積蓄打水漂

  創業之初不能太盲目,不要貪大,要細化市場

  她說,自己在關店之後,漸漸明白,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先積累一定的職業經驗和商業運營經驗,有了一定的資金、客戶資源或者獨特的商業模式後,再尋求創業,那樣失敗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記者 沃林婀娜

  第一次創業,20萬元投資陌生行業

  創業當年,安娜29歲,是一名工作穩定的白領。

  因為覺得工作壓力大,她一心想著開家自己的公司,“再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

  她的創業出發點,代表了眾多年輕白領的想法,只是她更有行動力,說幹就幹。

  4年後,第一次創業失敗,20萬元積蓄打了水漂。

  “這輩子我再也不想做特產行業了。”安娜說,當時創業就是想大賺一把,沒想到一下子就虧了20多萬元。“自己沒有經驗,當時的一股激情卻變成了如今的後悔莫及。”

  安娜說,投資陌生行業是她栽跟頭的關鍵原因,因為在此之前,她從未經過商。“當時做特產在鄭州還沒有幾家,加上進貨渠道穩定,就覺得自己一定可以。但是這個事情不是想幹就能幹成的。做生意不僅要有人脈,而且還要懂得裡面的行道,但是我一竅不通啊。”她想著只要努力打拼就能有收穫,一味勇往直前。

  2009年年初,安娜的特產店就這樣盲目地在隴海路上開張了。

  貪大求全,不給自己留後路

  也許是因為前期投入的資金過大,忽略了一些資金上的細節。“一開始創業總想給人們留下個好印象吧,從選址到裝修,再到辦公用品我都要選擇最好的,認為大錢都花了,何必在乎這些小錢。”她說。

  安娜當時租賃的門面房面積達120平方米,店鋪的租金每個月就要將近9000元。租下這個店後,她就著手開始裝修,“心氣高,對裝修的要求也高,覺得自己做就要做個有檔次的店,裝修費和裝置配置費用就花了3萬多元。”

  現在安娜說,其實做個特產行業根本就不需要太大的面積,只要夠展示自己獨特的產品就好了。“當時做生意的錢都是東拼西湊的,一個工薪族怎麼會有那麼多存款,想著生意獨一門,很快就能把本錢賺回來。俗話說得好,開店容易守店難,一旦專案啟動起來,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很多時候都是拆東牆補西牆。”

  為了擴大知名度,一年內,安娜又在鄭州市區內開了三家類似規模的特產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產品的知名度,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也加速了創業泡沫的破滅。

  貪大求全,這幾乎是很多創業投資者的共性,殊不知種種危機就蟄伏其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爆發。安娜說,凡事都應留有餘力,應有防風險意識,手中應有充足的資金,不至於滿盤皆輸。

  大量投入只為吸引眼球

  “為了開啟知名度,我不停地在本地一些媒體投放廣告,但是效果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好。”安娜說,這麼做是為了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瞭解她的產品。

  “生意結束後,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銷售。不賺錢的生意就不是生意。沒有銷售,就沒有業務。”安娜說,先吸引眼球,之後再尋找盈利,這種創業最初的態度是有問題的。

  招聘員工只看個人能力

  創業就像是一條行駛的大船,有掌舵的,也要有划船的。安娜說,招聘員工就像組成家庭。“當初我認為高薪就能找到好的員工,但是實際上發現,這些員工根本就不會為你帶來經濟效益,因為他們沒有和你坐在同一條船上。”

  安娜說,當時她只考慮了員工的個人能力,而忽略了整個銷售團隊的建立,沒有培養大家的凝聚力,所以員工的更替速度很快。這也就變相地增加了成本投入。“新員工就像潛在客戶一樣,如果經營者無法清楚地將願景和價值觀傳達給他們,就很難說服他們與公司站在一起,踏上新的冒險旅途。”
 

白領創業商機
業餘時間創業致富好點子
相關知識
白領創業參考案例
白領創業成功案例
白手起家創業故事案例
適合白領創業的好專案
日本創意風格的餐飲空間設計參考案例
白領創業做老闆好專案
白領創業專案好推薦
大學生創業融資案例
畢業創業成功案例
餐飲創業失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