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創業活動是人類商品生產活動中的最高層次的複雜勞動形態,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創業活動與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等都表現出了愈來愈緊密的聯絡。在這個創業時代裡,很多殘疾人創業的例子在激勵著我們前行。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江西會昌殘疾青年的電商創業故事:創業路上不孤單

  2016年5月6日上午8時,在江西贛州會昌縣電子商務孵化中心,創業青年藍詩勇艱難地從5樓宿舍來到位於2樓的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忙碌。

  藍詩勇出生於會昌縣筠門嶺鎮民範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從小患有先天性下肢殘疾。儘管身患殘疾,但他刻苦好學,2009年畢業於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

  畢業後,藍詩勇求職四處碰壁,不是投的簡歷石沉大海,就是引來招聘方的不屑一顧。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藍詩勇一度對未來感到惶恐,無奈之下他開始學習手機維修和家電維修,並在2011年找到在一家手機工廠做倉庫管理員和檢測員的工作。

  由於每天需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身體吃不消,幾個月後他不得不辭職回家。正當藍詩勇感覺夢想和希望都破滅的時候,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他的人生帶來了轉機。

  2012年,在親朋好友的支援下,藍詩勇在筠門嶺鎮圩鎮上開了一家手機維修店,一邊修手機,一邊接觸網路,2015年,他註冊了兩個淘寶網店和一個拍拍網店。由於手機維修店營業情況不太好,藍詩勇關掉手機維修店回到老家專門做電子商務,幫助父母銷售臍橙和當地的手工藝品。

  2015年,會昌縣在麻州鎮臺商創業園建立電子商務孵化中心,扶持培育電商企業發展壯大。針對藍詩勇的特殊情況,該縣各部門給予了他特殊關心,安排人員來到他家把裝置搬到孵化中心,並幫他添置電腦、桌子等辦公用品,免費為他提供電商培訓、專家指導、政策扶持等服務,給予其創業扶持資金,免費提供光纖網路、宿舍等,企業和供貨商也以成本價為其供貨,大家的幫助,減輕了藍詩勇的創業壓力,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入駐孵化中心後,藍詩勇樂觀的心態,對事業的執著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藍詩勇的店鋪主要經營會昌農特產品、手工藝品和服裝。他幹勁十足,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晚上也不閒著,常常工作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藍詩勇經營的店鋪生意從當初的每月訂單量幾十單增加到每月200多單,現在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家人的愛和好心人的幫助,給了我信心和動力,只要有夢想,殘疾人也可以幹出一番事業。”藍詩勇說。

  二:

  廣西桂平盧忠全身殘志堅開辦的竹籤廠的勵志創業故事

  他,右腳殘疾,卻從不輕言放棄。30年來,打工、辦廠、種樹,創業路上永不停步。如今,他開辦的竹籤廠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安排了55位殘疾人就業,讓這些殘疾人自食其力,找到了生活的尊嚴。他,就是廣西桂平市木根鎮中盛竹製品加工廠老闆盧忠全。

  來講述盧忠全自食其力,身殘志堅的勵志創業故事。

  2015年7月30日,記者一行前往該鎮木根村古城屯採訪盧老闆。走進屯裡,只見道路兩邊環山繞水,溪流旁翠竹成行,滿眼綠色。走進該廠,這邊竹子堆滿空地,一臺臺機器轟隆隆地運轉著,一根根牙籤整齊地從機器裡滑出,新加工出來的牙籤、竹籤裝滿了紙箱,正等待打包外銷;那邊正在發放工錢,幾位殘疾人員工拿著工資,笑不攏嘴,廠房裡笑聲一片。

  身殘志不殘

  盧忠全是木根鎮古城屯人,今年52歲,五、六歲的時候不慎摔入水坑摔斷了腿,在水坑裡泡了幾個小時沒人發現,天黑之後,家人才在水坑裡發現奄奄一息的他。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導致他右腳殘疾,走起路來一拐一瘸的。但長大後的盧忠全,並沒有因為身體的殘疾而自卑,而是勇敢的面對現實,笑對生活。

  1984年,二十出頭的盧忠全看著年邁的父母和貧窮的家庭,決心要改變命運,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選擇前往廣東“闖世界”。

  由於身體的缺陷,盧忠全找了幾個廠家都沒有人願意接收,只好到一家磚廠打工。磚廠的老闆看著他瘦小的身板和瘸著的腿,眼睛充滿疑問:“磚廠這活,你幹得了嗎?”盧忠全胸脯一拍說:“讓我試試,幹不好,我不拿工錢。”老闆被他的勇氣和熱情感動了,決定留下他。在磚廠裡,他和普通人一樣,挖泥、推車、打磚、壘磚、燒窯,從不拈輕怕重,甚至比正常人幹得更加賣力。老闆看著這個年輕人,暗地裡認可了他。盧忠全平時除了幹活,還向磚廠的師傅學習制磚、燒窯等技術,遇到不懂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師傅被他求知的熱情所感動,把技術傾囊相授。經過三年的摸爬滾打,盧忠全不僅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磚場老闆、師傅的認可,更學得了一身本領。1987年,他通過各種關係,拉起了自己的施工隊伍,做起了工頭,專門為磚廠提供勞動服務,在這裡,盧忠全撈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想起這段經歷,他說:“身體的缺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只要堅強面對,捨得付出,就會有收穫。”

  創業路上不停步

  1993年,盧忠全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開辦自己的磚廠。當時他在廣東已經站穩了腳根,每年有著不錯的收入,日子過得挺滋潤。自己辦廠面臨著未知的變數和風險,家裡人都勸他謹慎選擇,但盧忠全決定幹下去。由於資金不足,他先與他人合夥在木根鎮辦起了一家磚廠。經營中,盧忠全管理到位,講誠信,磚廠很快盈利。1996年,盧忠全又和朋友到柳州柳北區新開一家磚廠。正當盧忠全信心滿滿的時候,柳州的磚廠因為另一位合夥人的問題,生意越來越差,不斷虧損,最終關門了事。盧忠全一下虧了幾十萬元。

  面對困難,盧忠全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果斷轉行。2006年,當時建築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了板材加工的發展,盧忠全來到梧州市的蒙山縣、藤縣一帶,與他人合夥承包山地種植速豐桉。在承包山地的過程中,他看到山嶺上有許多竹子,因為需要清表而被砍伐燒掉,殊為可惜。何不利用這些竹子來加工竹籤?說幹就幹,他立即買來機器,租借場地,2007年,在蒙山縣辦起了竹製品加工廠。然而,辦廠的曲折卻超出了他的想象。先是有村民看到盧忠全賺了錢,萌生了“攔路打劫”的念頭,不斷伸手要錢,後來工廠用地又因為權屬問題發生了糾紛,導致他的竹籤廠沒辦法正常生產。而這時,他已經在廠房建設上投入了30多萬元。雪上加霜的是,他個人承包的1500多畝山地已經清了表,煉了山,開好道路,正打算挖坎種樹,村民卻單方面撕毀合同。這樣一來,除去竹製品廠的利潤,盧忠全在蒙山總共損失27萬元左右。回想這段經歷,他說:“異地創業辛酸多。”

  但這並沒有阻止盧忠全創業的步伐。2012年,在外闖蕩多年的盧忠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把竹籤廠搬回木根鎮,再次創業。他的決定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殘聯部門的支援。桂平市殘聯對其扶持兩萬多元的創業經費,並積極向上申報,最終,他的竹籤廠在2014年7月被列為桂平市“陽光助殘扶貧基地”,並獲得上級扶持資金40萬元。

殘疾人創業致富案例
殘疾人創業致富故事
相關知識
殘疾人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窮人創業成功緻富事蹟
農民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農業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大學生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回鄉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回鄉創業成功緻富事例
殘疾人創業成功之路
殘疾人創業成功經歷
殘疾人創業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