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創業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創業,一定要有激情燃燒的歲月的感覺,或者是萬馬奔騰的感覺。看看那些,感受她們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楊溢:投資是陪伴一生的興趣

  做投資,對楊溢來說更像是順水推舟的事情。雖然之前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都多在語言和市場方面,但2004年,楊溢開始接觸網際網路業務的策劃、推廣工作,她對網際網路創業的興趣也不斷增強。

  楊溢在日本工作期間,曾協助過百度在日本市場的業務拓展,參與過日本樂天旅遊公司的中國市場戰略諮詢,還參與了一些日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推廣。

  2010年,丈夫因工作原因回國,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楊溢也毅然結束在日本的工作,隨丈夫回國發展。那時CA創投***CyberAgent Ventures***剛好要在深圳設立分公司,CA是一傢俱有日資背景的公司,楊溢在日本工作期間,參與過一些收購、併購及投資諮詢的工作,對網際網路新事物也擁有強烈興趣,更重要的是她對中國和日本的市場環境都比較熟練,就這樣楊溢順理成章的加入CA創投,開始負責華南創業專案投資及投後管理。

  投資人需要在行業內不斷沉澱

  中國與日本的市場環境截然不同,而投資人的工作與楊溢之前在教育和旅遊行業的從業經歷,無論從工作方式還是邏輯性上都有著極大的區別,但這反而成為她進入投資這一領域最寶貴的經驗。

  早期的風險投資需要投資人在行業內不斷沉澱,一個成熟的投資人更需要對市場保持時刻敏感和極強的商業邏輯。2011年剛剛加入CA創投不久的楊溢就憑藉其敏銳的嗅覺接觸到胡萊遊戲,2011年完成A輪融資,現在估值已經上漲了10倍。此後,她又陸續投出了像房多多、懶人聽書、易直播、2.5次元、必趣旅行等成功專案。

  房多多,當時雖是跟投,卻是楊溢在與很多優秀基金的競爭中,獨立判斷、操作,並最終打動對方的一個專案。在楊溢看來,如何與創業者溝通,贏得對方信任,是進行投資合作的基礎。投資人跟創業者的定位應該是投資人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和幫助,而非高高在上的甲方。而作為女性投資人,溝通正是她的優勢。這個專案的成功,對於楊溢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升,也是她個人作為投資人的一個里程碑。如今,房多多所建立的網際網路分銷平臺,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估值已上漲30倍。

  浮躁中保持謹慎

  楊溢坦言,投資人的工作,對自己的做事方式甚至性格都有一些改變。她開始越來越多的試著站在決策者的層面去考慮運營的風險,反覆論證所有投資過程中所面臨的假設性問題。

  當下,由於資本市場的浮躁,導致很多非專業的機構也參與到股權投資,或者沒有經過嚴格盡調,專案也很快能拿到投資,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失敗率上升,同樣的專案估值翻倍增長。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可能創立2、3年就會上市,或者獲得上千萬、上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估值。但在楊溢看來投資者所承擔的是社會助推者的角色,雖然不足以去改變世界,但是資金的推動,確實有助於新的技術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所以做投資人這麼多年,無論社會環境如何變化,市場上有多少泡沫,楊溢始終堅持謹慎、保守的投資風格。目前風險投資機構這樣的做法還是比較少的。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創業變得極為火熱,可在楊溢看來,創業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要水到渠成,它需要在行業內不斷沉澱,找到使用者的真正需求。畢竟早期投資,專案的不確定性很多,而風險投資的根本還是在風險控制。所以每次在她認準一個領域後,會盡可能的去見所有同一領域的創業團隊,然後找出最適合的團隊。此外,她還會計算在最差的投資回報下,投出的資金是否能保本。雖然近年來,也有像網際網路金融這樣,因為考慮到國內壞賬率太高而錯過最佳時機的領域。但作為投資人楊溢始終堅持不僅要對創業者負責,也要對背後的投資機構負責。

  楊溢說投資無非是看事和看人,這兩點說起來很輕鬆,私下是要付出很大精力去研究的。從看事的角度來說,市場趨勢,大環境都很重要,而要把做同一件事情的團隊全部掃一遍,去研究和分析他們各自的優劣勢,就更不上一件容易的事。對於投資方來說,基金畢竟有退出週期,團隊的打磨和開發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這些都是他們不得不計算的。

  投資是興趣愛好,卻未必是最終的工作

  每天都可以接觸到最前端的技術、行業,最新鮮的事物,最優秀的團隊。現在是工作,但已慢慢變成興趣。未來她或許創業,或許做基金和股權眾籌相結合的事情,投資未必是最終的工作,但卻是可以伴隨終身的一件事。

  楊溢是一個對新鮮事物有著極強求知慾的人,她喜歡看電影,因為電影中可以看到很多智慧硬體的發展趨勢,可以發散自己的想象空間。她堅信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時刻參照國外的最新趨勢,尋求同樣符合中國使用者需求和使用者習慣的產品形式。例如她最近投資的“易直播”,就是一款個性化的移動視訊直播社交軟體。楊溢說,目前在國內更多的是錄播,視訊直播雖然還不流行,但在國外已經有很高估值的公司出現。直播始終是一個讓使用者使用更為方便,時時分享的形式。

  她喜歡年輕的團隊,在她所投資的專案中也不乏90後的創業團隊。在她看來,年輕人擁有最新的思維和動力,也是最有精力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他們更接近目標使用者,更懂使用者需求。所以90後不應該被標籤化,年輕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清晰的思維和良好的邏輯。

  其實生活中楊溢對自己兒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與很多事業型的女性一樣,忙碌的工作並不會佔據家庭在他們心中的分量,於她而言,八歲的兒子,不僅僅是一個需要媽媽照顧的小孩,而更像一個有著強烈求知慾的朋友。她對於兒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樣的溝通,她會將自己所知道和認識的所有新鮮事物傳遞給孩子,同樣也會將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疑問跟孩子分享。楊溢開玩笑的說,她現在正在培養孩子的“財商”。

  二:

  美女寢室裡開美甲店 賺同學錢月入千元

  一張粉色小桌,掀開桌板,裡頭全是各類美甲用具,張秋熟練地從琳琅滿目的甲油膠中挑出兩瓶為顧客推薦。選好顏色後,她像是在打磨藝術品般認真地幫顧客做著指甲,40分鐘後,顧客的指尖閃耀出夢幻的光芒。您也許不會想到,這可是一家開在高校女生寢室裡的美甲店。

  “當時我手上有一筆報雙學位的錢,但沒發現想報的專業,於是乾脆拿這筆錢去進貨,開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憶大二時開美甲店的契機,華中科技大學2011級德語系的重慶姑娘張秋眨眨眼睛,略帶調皮地笑著說。

  雖然這麼說,張秋可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大學四年裡,張秋去自習室的次數不超過3次,成績卻始終位於班級前列,不久前還被保送到四川外國語大學讀研。“我的祕訣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學習時間表,都是精確到分鐘來安排的,當天的學習計劃就算熬夜也要完成。”這種習慣不僅讓她成為同學眼中的“美女學霸”,也讓她的創業順風順水。

  張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與甲油膠兩塊。“去光谷做一個普通的甲油膠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寶上進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價格定為58元,薄利多銷嘛!”別看利潤薄,從開美甲店的第3個月起,張秋每月都能賺1500到2000元。在寢室開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應則讓她的顧客隊伍越來越壯大。“顧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沒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會來了,所以我總是小心再小心,將失誤降到最低。”張秋說,上個月她幫一名同學做指甲,那瓶甲油膠一直在用沒出過問題,可當天下午同學來電話說甲油膠起泡脫落了,她二話沒說就帶著工具重新上門修補。

  該校2012級電信工程專業學生喻亞賢告訴記者:“張秋課業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時間都聽我們安排。外面做美甲,產品質量和服務都不如她這裡。她的生活特別精緻,成績也好,經常給我提供幫助和建議,真心很佩服她。”

  雖然張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慶找好店面,可她卻決定放棄開店計劃。“我在重慶讀研只有兩年時間,可能剛開始賺錢就得把店轉出去,這樣回報率太低。”張秋說,自己總在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勵志女性自主創業故事
單身女人的創業事蹟
相關知識
女性創業的故事精選
女性創業的故事
關於女性創業的故事
關於女性創業的故事
年輕女性創業的故事
殘疾女孩創業的故事
女性創業家故事
有關女人創業的故事
女人創業的故事經歷
女人創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