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9日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篇課文,老師要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1

  《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我上的是第二課時,結合教材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朗讀課文,瞭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3、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中,理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過程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過程:

  複習匯入時,我有目的地將“矛、盾、坦克”這3組有特點的詞語進行聽寫,並讓學生選擇其中的幾個詞語來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既檢查了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又為學生能更好地學會歸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做了鋪墊。

  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發明家由比賽這一普通的事情想到矛和盾各自的優點與不足,由此發明坦克的過程。在讓學生了解發明坦克的過程中,我採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對“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進行了理解,並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發明家是怎樣不斷地深入思考,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不斷地產生新的發明創造的過程,我採用了一個表格形式,讓孩子們獨立思考,研究“發明家還發現了什麼問題?想到了什麼解決辦法?”這一環節帶動全體學生參與到探究之中,為了讓學生能加深印象,我讓學生照著表格複述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然後師生合作讀課文的2-4自然段,再次引領學生了解坦克發明的過程,從而來突出重點。

  第5自然段我主要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讓生感受坦克在戰場上是如何大顯神威的?

  通過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故事來揭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樣一個道理。告訴學生要像發明家一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

  最後拓展,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從來來突破教學的難點。

  一堂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反思。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課堂結構清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並給學生留下了自學的空間。教學始終圍繞著“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教學難點展開。從一開始的聽寫詞語,選擇其中幾個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到發明家發現了什麼問題?想到了什麼解決辦法?”這一環節帶動全體學生參與到探究之中,讓學生了解坦克發明的過程,一直到最後,坦克在戰場上是如何大顯神威的,這些設計都是為了突破以上這一教學難點。

  我採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對“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進行了理解,並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發明家是怎樣不斷地深入思考,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不斷地產生新的發明創造的過程,讓學生找關鍵詞完成表格,理解了文字語言,也瞭解了坦克發明的過程。但在按表格複述時,可以用上關聯詞讓生說一說。

  過多地關注了教學內容,忽視了段的教學,教學時,可讓生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教完一段可讓生說一說,這段主要講了什麼。

  誇發明家這一環節可放到學生複述完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之後,這樣教學就更緊密了。

  教學總是有那麼多遺憾,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一定會繼續在教學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2

  學習本課時,我從題目入手,先讓學生知道“矛”“盾”兩個字分別是古代的兵器,然後讓學生或畫或表演說出這兩種兵器的優缺點,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如果集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呢?進入課文學習。學生基本在讀了課文後就可以理解大概內容,所以我請學生說說自已讀懂了什麼,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發明家是在恩怨把矛和盾結合的句子,接著再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說,我相機指導學生品味了“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詞語來理解。最後再抓住 “進攻、自衛、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這四個詞語統領全文,突破重點。

  另外為了學生理順文章的順序,我反覆地研讀了課題——矛和盾的集合,矛和盾的集合就是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它們的優點是什麼?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這個想法怎樣產生的呢?因此,我就讓學生在同伴中互相說一說。這樣學生就明白了發明家在比賽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認真思考,發現了各自的優點,然後再不斷思考,想到了發明一種新的東西,使它集合兩者的優點,發揮更大的作用於是發明了坦克。當我再讀文字時,發現文字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是: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這句話其實就是對課題的很好的詮釋,也蘊含了文字要揭示的道理。於是想到從這句話入手前後勾連。那麼,如何引入這句話呢?這時就想到了這四個詞語,在詞語教學中引出這四個詞,“同學們,文中有一個句子,把這四個好詞語都用上了,請大家找一找,認真地讀一讀”。這樣的銜接自然貼切。學生也很快找到答案。在複習時,還讓學生默寫了這句話,以突出這個重點句子。

  最後讓學生說說自已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再集體讀最後一段,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講一個道理。讓學生知道以後寫一個道理時就可以用事例來說明的寫作方法。最後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由於學生一時想不到,我只好先提示了雙層汽車、帶橡皮鉛筆等,學生經提示馬上也說了一些。如帶燈泡的鋼筆,帶音樂聲的拖把等等。這樣學生通過學文後可以在生活中去尋找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學以致用。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3

  《矛和盾的集合》是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五冊,本次教學所執教的是第一課時。根據課程標準的理念、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及學生髮展的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1、會讀“自衛、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進攻、大顯神威、龐然大物”六個詞語,會寫“矛、盾、集、炮、攻”五個生字。2、正確,通順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3、知道矛和盾的集合原因及怎麼樣集合的,能概括矛和盾是怎麼集合的。

  本篇故事是敘事性文章,講述了坦克發明的原因和過程以及坦克在戰場的威力,發明家在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裡發現問題,別能拓展思想、創造發明,在學習時,要求學生在動作、概括句子等一系列方法裡,學會語文的基本本領,達到預期的效果。

  教學這篇課文,在把握語文基本訓練的同時,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通過“教”的方式引到學生“學”的方式,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情景的創設、朗讀的體驗,對話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尊重他人。教學的難點在於,以學論教,順學而教,根據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緊緊的把握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在本次教學中,我覺得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得到了基本上的實現。學生掌握優秀,同時情感得到了體驗和昇華。特別在認讀生字方面,一層一層的深入,

  先出示課文的關鍵詞語:自衛、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進攻、大顯神威、龐然大物,讓學生去認,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這些生字已經沒有什麼難度了。生字認會了之後,讓學生去填空,從而把這些關鍵詞語用起來,在填空時也就是知道了課文的大概內容了。而後面怎麼集合這裡,通過一張表格,先示範引導學生去把句子填到表格裡,然後再逐步化簡,教師的示範很重要,這是我在前幾次試課時的體會,通過教師的示範再讓學生去獨立完成,既發揮了學生自主性又體現了教師的引導性。我總體感覺,環節之間是順的,不過還是有一些問題。

  我出現的問題:在“盾太小啦!如果盾大的像個鐵屋子,我鑽到鐵屋子裡,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這句話的教學上,要修改。原來是在感悟之後再填表格,修改為出示表格,分類完成之後再感悟,引導說:“原來的盾太小了,現在坐在自己發明的打鐵屋裡,發明家有什麼感覺呢?”通過這樣,學生在填表時已經梳理自己的思路,這時候問,學生就回答出來了。還有就是自己的語言和學生反饋,我的教師語言感覺太過隨便,引導語和問題的清晰度不高;再則就是學生的反饋,沒有及時的和學生交流,把學生回答的東西用起來,也就是教師的教學機智還有待加強。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好漢查理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