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8日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三年級語文一篇略讀課文,老師們在授課完成後可以進行教學反思,發現和總結教學中的問題和方法,這對以後的教學很有幫助。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反思1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沒必要字字斟酌,比如說第一自然段是寫《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我們在讓學生交流心得時就可以完成,不用再細細研讀。課文主要介紹了被譽為我國宋代小百科全書的《清明上河圖》這一古畫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及歷史價值。因為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生活距離比較遠,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在制定目標上只要求學生了解畫面內容,初步感知《清明上河圖》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首先我會讓大家據課題質疑,學生可以看圖說話,比如“這是一幅什麼畫?”、“這幅畫的作者是誰?”“這幅畫都畫了些什麼?”“為什麼說它名揚中外?”我順勢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瞭解古畫內容。針對學生的交流再讓學生找找這內容都在課文的哪一段,初步感知了課文第二、三、四段的內容。並由此教給學生抓住中心句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包括在講解中心句的同時,也提示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亦可運用到這樣的方法。學習課文,就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完成習作。

  另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和運用多種學習方法自學課文,培養學習能力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設計上老師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張揚祖國燦爛文化的氛圍,讓學生融如其中。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學課文。目的是體現現在語文課堂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部分學生在總結概括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不會用較為簡短的話概括總結。但是讓老師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孩子們運用學習方法的能力在提高。在本堂課中也暴露了學生的一些問題,小組彙報的組織形式要加強,傾聽的習慣要培養。學生的發言語言不夠規範,語言組織能力較弱,條理性差。在今後的教學中這些方面都是要著重培養的。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反思2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我們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介紹了被譽為我國宋代小百科全書的《清明上河圖》這一古畫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及歷史價值。

  教學中,我本著略讀課文的教學原則——“粗知文章大意,不求斟字酌句”,設計了以下四大教學環節:

  一、抓住課題落實字詞基本功訓練並啟動文字學習

  我們班的孩子在字詞理解的精確方面能力太差,面對幾個義項不知道怎麼選擇的大有人在。而這篇課文的課題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材料,我不能放過。學生讀題後,讓學生談談最關注的詞語中最關鍵的字,大家自然把焦點聚集在“名揚中外”的“揚”上,然後,拿出字典,查它有哪幾個義項,作出自己的選擇並理由,然後再拓展出“名揚中外”的近義詞,我認為訓練是比較落實的。緊接著,我讓大家據課題質疑,學生提的問題還真不少,比如“這是一幅什麼畫?”、“這幅畫的作者是誰?”“這幅畫都畫了些什麼?”“為什麼說它名揚中外?”我順勢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二、瞭解古畫內容。

  開啟課件,我讓學生邊欣賞古畫邊聽課文朗讀,並配上優美古典的古箏樂曲,將學生帶入畫中美輪美奐的意境中,激發學生了解古畫的興趣。接著,我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清明上河圖》上都畫了些什麼。針對學生的交流再讓學生找找這內容都在課文的哪一段,初步感知了課文第二、三、四段的內容。並由此教給學生抓住中心句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三、讀中欣賞古畫。

  在學生初步感知古畫的基上,我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一段練習朗讀,藉機訓練學生朗讀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並在指導朗讀的同時進行適當的拓展,如:二、三段讓學生分角色讀“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並在學生讀完書上的內容後繼續指名引讀“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拓展想象開去,學生興趣濃厚,想象豐富。

  四、瞭解古畫價值

  欣賞並瞭解了古畫的內容後,我讓學生再一遍古畫並讓他們思考為什麼它會成為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想得很細,回答得很好。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了這幅畫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而名揚中外.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它不僅讓我對《清明上河圖》這幅古畫有了更深的瞭解,也讓我在三年級小組學的組織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摸索,使孩子們在小組學的意識和技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第四自然段中抓住“最有意思”這個詞讓學生小組學習時,本想讓學生或表演或朗讀來表現最有意思,可效果沒有想象的完美,而且佔用的時間較多。下課後,我在想,這一環節直接讓學生自己讀中感悟其中的趣味是不是更好。另外,這麼一幅氣勢巨集大的古畫,作者如何將它寫下來呢?還應適當指導學生去發現並感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反思3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這幅名揚中外的畫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古色古香的圖包含了太多的美。怎麼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做畫的精心和古畫的歷史價值呢?這成了我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上課初,我不忘生字詞的鞏固,設計了開火車反覆讀本課生詞,並強調了重點詞語“作坊、一乘、溜達”的詞義。

  接著,開始研讀課文。我讓學生邊欣賞古畫,並配上優美的樂曲,將學生帶入畫中美輪美奐的意境中,激發學生了解古畫的興趣。在學習2——4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邊對照課文插圖,邊快速默讀2—4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並用筆圈一圈。再請學生在這其中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內容,輕聲讀一讀,看看從這一部分描寫中體會到了什麼?還要把有關的語句畫一畫。

  這一環節是想設計學生自主學習,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學生彙報時,再由教師引導學習段落中的詞句訓練重點,反覆品讀,體會張擇端的畫技高超、精湛,在體會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但學生彙報時比較自由,先彙報了“街市”,又彙報了第四段的“橋北頭情景”,打亂了文章的順序,顯得有些雜亂。 在引導學生學習街市的熱鬧時,我設計了“走在這樣的街市上,你彷彿會聽到怎樣的聲音呢?”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彙報道:“我彷彿聽到了馬蹄的“噠噠”聲;推獨輪車的“吱吱”聲;趕毛驢的人喊出的“駕駕”聲。”在學習橋北頭情景時,我設計了“聽老師讀讀這段話,請學生閉目想象,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學生說道:“我彷彿看到了騎馬人和乘轎人險些相撞的情景,聽到了騎馬人勒馬時馬叫的聲音,感受到當時的驚險;我彷彿看到乘轎人擦把汗,聽到他說:“哎呀,真玄啊!,我差點跟馬頂牛了,”感受到當時場面的有趣。”這一點選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體會張擇端的畫技高超、精湛。 本課的後一個環節,在學完課文後,又是一次全景欣賞。隨著畫卷徐徐展開,配以《清明上河圖》對應資料的解說,補充課文未能涉及到的內容。較之第一次欣賞,不僅有內容上的拓展,更在情感上傳遞著民族文化的光輝燦爛。“這一次的欣賞,在孩子心田累積的不僅是畫面,是文字,更是文化的積澱,從而達到本課的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最後,填寫資料卡讓學生對《清明上河圖》這幅古畫有了更深更清晰的瞭解。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趙州橋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好漢查理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