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的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看看那些成功的故事,學習他們,激勵自己。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大學生“回爐”讀技校年薪十萬

  見到焦喜春時,他正蹲在一臺裝置旁聚精會神地檢視電路圖紙。

  “這是臺日本進口裝置,在實際生產操作中,有些不盡合理的地方,要搞些技術改造。”焦喜春個子高高的,有點清瘦。如果不是事先介紹,怎麼也不會把這個身穿藍色制服的“修理工”同大學生聯絡在一起。

  2012年,焦喜春從湖南商學院本科畢業。學市場營銷專業的焦喜春跟一些同學一樣,躊躇滿志,南下去深圳找工作,進了一家化妝品公司,月薪不到3000元。

  “深圳消費高,光食宿就要2000元,每個月根本存不住錢。”在深圳工作了半年,焦喜春開始上網留意招聘資訊,想換工作。幾次面試下來,發現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心儀的工作。看到高薪聘請不到技工的新聞,他內心為之一動。思前想後,決定試試。“年輕,不行,就重來。”

  之後,焦喜春辭掉工作,回到長沙,進入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培訓大學生的“回爐”班。

  對一個文科生來說,到技校學電氣自動化並不輕鬆。焦喜春經常纏著老師補課,泡在各類專業論壇,交流專業經驗。不僅在校園裡學,他還到工地,和工人們一起幹活,向他們學。

  “大學與技校相比,學的東西不一樣。在大學裡學得比較輕鬆,在技校裡,反而像高三學生一樣忙。每天早上7點起床,8點開始上第一堂課,上午4節課,下午兩節課,晚上沒課就上晚自習。”

  一年後,焦喜春被分配到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實習。不久,成為了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的一名正式維修電工。現在,每個月工資已近8000元。

  “我當時不敢說,害怕家人不理解。一個大學生,怎能辭掉工作去上技校,那這4年大學不是白唸了嗎?”談及當初“先斬後奏”,焦喜春說,辭掉工作回長沙,跟家人說的是來找工作,而不是上學。“其實當時心裡也有些猶豫,不知道這樣行不行。不能說技校比大學好,只能說是技校比大學更適合我。”

  不久前,上海大眾集團舉行公司職工技能競賽,焦喜春代表長沙分公司參加競賽,在“名技”如雲的技能比武中拔得頭籌,獲得“維修電工第一名”。此時,焦喜春正式入職上海大眾不到半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技能比武在一些人看來,只是毫末之技,然而卻需頂上功夫。2014年8月初開始,焦喜春每天訓練10多個小時,幾乎所有時間都和裝置泡在一起。為了練接線,焦喜春買了成圈的電線,50根線一把抓到手,一刀全部剪開後,跟洗牌一樣一把展開,5分鐘內撒芝麻似的全部插到介面上。

  “要成為一名精品藍領,不僅要學會同機器打交道,還要學會處理好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修養。”談起未來的打算,焦喜春說,希望更加完善自己,發揮好自己的文憑和技術優勢,成為一名兼具硬技能和軟實力的工程師。

  二:

  劉楓:中科院碩士公共wifi市場創業

  27歲的劉楓去年從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擺在他面前的有幾條康莊大道:要麼繼續搞科研,專業對口,學有所用;要麼聽從導師的建議,讀博;要麼聽從母校召喚,回到遼寧中醫藥大學任教;或出國、入伍、考公務員。如果留在北京,取得北京戶口,也絕非難事,而他卻作了個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選擇——回到三線城市遼寧錦州創業。

  他看好了公共wifi市場。3個月時間,他創辦的“愛錦州”i-JinZhou公共wifi像一張無形的網,覆蓋錦州670餘商家。接下來,他打算做錦州的同城電子商城,爭取實現不用逛街就能同城購物。

  目前,他創辦的公司營業額已有八九萬元,成本開始逐步回收,他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月裡這個收入至少還會翻上幾番。

  憑藉學到的知識,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劉楓想自主創業的想法並非偶然,早在讀研究生期間,每次做課題時,他都能把所研究的東西和社會應用聯絡在一起。

  一次,他的導師以研製了一種菌劑,將它應用於甘草,能提升成熟量1倍以上。甘草是根莖植物,在治理沙漠、固土防沙、防風防沙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它不破壞土地,環保意義非常大。還可應用於玉米,提高產量。由於這種菌劑造價比較高,不適合中國傳統農業,劉楓的導師就在德國申請專利,並取得成功。而劉楓的著眼點並不在專案本身,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其後的市場推廣上。科研成果要是不能轉化為實際應用,他就覺得是巨大的浪費。

  這種菌劑還可應用於鹼地治理。2013年,劉楓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合夥開了個綠化公司。憑藉研究生所學到的知識,短短一年時間,他掘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10萬元。

  揣著這10萬元,劉楓胸中的自主創業之火燃燒起來。

  一次偶然的網購激發了創意

  畢業時,劉楓放棄了幾條康莊大道和幾乎唾手可得的北京戶口,回到錦州,這在別人的眼裡,是個“愚蠢的決定”。媽媽還是想讓他找個穩定的工作,可他說:你給我半年時間,我就能幹出點名堂。

  一天,媽媽讓他在淘寶買件衣服,他懶得開電腦,就用手機客戶端操作。看到淘寶上的廣告,劉楓靈光一閃:能不能把廣告植入到手機——當手機連線公共wifi時,彈出的頁面變成廣告?他問了幾個做技術的朋友,技術上是否可行,得到的答覆讓他欣喜若狂:沒問題!而且,深圳已經開了先河。後來,劉楓在盤錦遇到一名遼工大畢業的同學,說這個技術他來解決。

  有了技術,就差錢了。劉楓在一次培訓課上認識的一個企業家,看好他這個創業專案,花50萬元買下技術,又給他100萬元做市場的前期推廣。

  2014年11月11日,光棍節這天,劉楓和兩個小夥子,3個光棍在光棍節這天成立極樂鳥科技有限公司,“愛錦州”i-JinZhou熱點wifi橫空出世。

  萬事開頭難。裝置造價400多元,全部為商戶免費安裝,這是一件燒錢的事。在使用者用手機連線i-JinZhou時,植入12秒廣告。因此,他們的收入全部依靠植入廣告。

  剛開始,客戶不認可,網速也不好,只談下30多家。這哪行?劉楓開始動腦筋,他把12秒廣告分成3段,每一條4秒,前4秒全送給商家,技術上還實現了行業間的規避。然後,劉楓找到移動、聯通等行動通訊公司談寬頻業務,跑了無數趟,磨破了嘴皮子,最終拿到了大客戶協議。

  光纖入戶,網速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對於客戶最關注的安全問題,他們與裝置生產廠家“極路由”聯絡,對裝置進行加密,外人無法破解,保證客戶的資訊絕不外洩。

  先做公共wifi,再做微商城,目標是打造東三省電商王國

  做好了前期鋪墊,劉楓接下來的步子邁得更穩了。他在人才市場招兵買馬,20名大學生幫他跑業務、搞安裝。因為都是同齡的年輕人,幹勁十足,業務員們憑藉兩條腿、一張嘴,用3個月時間安裝了670多家。

  劉楓還與公交公司達成協議,將115路的兩輛車作為i-JinZhou移動wifi的試點。其中一輛車的司機也是個年輕人,他對車隊領導說:“別給我換車啊,我這車有wifi,東三省第一輛,太牛了!”還熱情對上車的乘客說:“嗨,哥們兒,我這車有wifi,免費上網!”

  wifi平臺建立起來了,他們開始做收費廣告。一家家地跑,一點點地磨,大大小小的廣告業務陸陸續續開展起來。670餘家i-JinZhou公共wifi像一張無形的網,連結了錦州古塔、淩河、太和三大區。接下來,他打算做錦州的同城電子商城,爭取實現不用逛街就能同城購物。

  他拿錦州市場當敲門磚,跟阿里巴巴談支付端,最終他拿到支付寶客戶端的技術支援,阿里巴巴還答應他根據客戶消費情況給予返點;做i-JinZhou微信公共平臺,他就跟騰訊談,一分錢沒花,搞定!

  劉楓對市場有著清醒的分析。當今社會的主力消費群體是90後、90後,他們喜歡並且容易接受新事物,而智慧手機的大範圍普及,讓手機客戶端大有可為。劉楓目光並不侷限於錦州,他下一步的目標是在阜新、朝陽、葫蘆島開分公司,把遼西市場盤活,然後運作微商城,達成東三省的電商聯動,打造真正屬於他的電商王國。

  創業是一種成長過程

  公司成立半年,劉楓很累,除了每天早晨的例會,他幾乎都在路上,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這半年,他經歷了很多事:“創業真難,比想象的還難,但‘難’不是藉口,相反,它應該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公司剛起步,租個辦公室都是件難事。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業孵化基地管理辦公室的遲建國科長就把自己的辦公室騰出來,免費給他們使用。對那些願意支援自己的人和商家,劉楓打心眼裡感激。

  公共移動wifi的市場空白,並不代表沒有競爭對手。當時,有一家杭州的公司與他爭奪錦州市場。但當做到100多家的時候,他們退出了,還聯絡劉楓求收購。劉楓分析:對方之所以支撐不下去,不接地氣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技術與實踐應更切合實際,而技術不夠完善也是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劉楓想:我是錦州人,不能糊弄家鄉人民,我要把基礎和服務做好,家鄉人民才能信任我、支援我。

  一名中科院的碩士畢業生,從北京回到錦州,從零開始白手起家創業,不覺得可惜嗎?劉楓坦言,剛回來時確實很迷茫,讀了那麼多年書,所學知識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的少之又少,確實很不甘心。但他又想,科研往往是理想的狀態,即使失敗了,得到的也是一種結果。而創業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種成長過程。

  其實,在創業艱難時刻,他動搖過,但隨之又堅定了信心,媽媽曾勸他:“算了,兒子,找個工作吧。”劉楓說:“媽媽,再給我5年時間,讓我任性一回!”

  未來的路遠遠不止5年,劉楓還年輕,誰能說未來就不能屬於他呢?

創業就業夢作文
網路小本創業者成功故事
相關知識
成功創業的作文
成功創業的文章精選
成功創業的文章材料
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文章
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文章
關於成功創業的文章
關於成功創業的文章
程式設計師成功創業的故事
飲食行業成功創業的例項
成功足跡的作文